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9节

  方言和王朦互看了一眼,难以置信。

  《收获》在文学期刊里的地位和档次,跟《当代》相当,远高于《燕京文艺》,仅次于《人民文学》,能在《收获》上发表小说,就像娱乐圈明星的咖位,从二线一下子跃居到一线。

  “是啊,不知道你这个后生有没有这个胆量,敢不敢接下来?”李尧堂始终面带微笑。

  “巴老这是要考考你。”

  王朦笑道:“有没有这个信心?”

  “丢开顾虑,不要胆怯,大胆地想,勤奋地写,这难道不是巴老写给我的吗?”

  方言正经中带着一丝幽默。

  “好,我期望你的投稿。”

  李尧堂拍了拍他的手臂。

  方言和他相视一笑,眼神坚定。

  正当要分开时,李尧堂仿佛想起什么,“看我,老了,记性差,还有一件事,我在来京的路上,碰巧遇到了上影厂的同志,他们这趟是专程为你的《牧马人》来的,听到我准备在大会上见你,就恳求我为他们引荐一下。”

  “没问题。”

  方言就算不冲着他的面子,也会等电影厂的人主动上门,“要不我现在就见见他们?”

  “嗯,也好。”

  李尧堂把手指到一个方向,“就在那里,坐在最后一排,领头人是谢缙。”

  “谢缙?!”

  方言不由一惊,嘿呦,名导啊!

  这年头的电影界,可以不知道谁叫斯皮尔伯格,但一定会知道谢缙是谁!

  跟北方的谢铁丽,并称“南北二谢”!

  第三代导演的绝对代表,《高山上的花环》、《芙蓉镇》,还有《牧马人》都出自他手。

  “方老师。”

  谢缙带着上影厂的一帮人,打起招呼。

  “谢导千万别这么称呼,您还是叫我小方,或者我的小名,‘岩子’就好了。”

  方言摆了摆手。

  “那就,岩子,现在快到晚上了,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边吃边聊?”

  谢缙发出了邀请。

  方言道:“可以啊。”

  谢缙说:“我这次来燕京,嘴馋的就是北京烤鸭,定在全聚德,你觉得怎么样?”

  “不瞒您说,我也馋。”

  方言的直率,让在场的人全都放声大笑。

  今年的二月份,全聚德烤鸭店恢复了营业,到现在,哪怕价格昂贵,生意依旧火爆。

  方言站在门口,脑海里不禁闪过:

  领导,冒号!

  嘴边没有哈喇子,还是下意识地去抹。

  “请。”

  “请。”

  一行人来到包间,围着桌子坐了一圈。

  方言打开菜单,写明了一只烤鸭要8到10块,半只是4到5块,鸭骨汤大碗是6毛,中碗是4毛,葱酱料每份是2毛……

  也就是说,点上一只烤鸭、一大碗鸭骨汤,和一碟葱酱料,最贵的要花10块8毛。

  “先上2只吧,少了再点。”

  谢缙笑道:“岩子酒量怎么样?”

  方言嘴角上扬说:“可以喝一点点。”

  “那就来瓶通州老窖,烤鸭配酒,越喝越有嘛。”

  谢缙把菜单还给服务员。

  看来上影厂对《牧马人》是势在必得。

  方言挑了挑眉,通州老窖算得上燕京名酒,现在比茅台还要贵2毛,这是下血本了!

  “鸭子还要烤一会儿。”

  谢缙说:“我们不如先聊会儿天吧?”

  方言直截了当道:“巴老已经跟我说过了,谢导这次进京,是希望我能把《牧马人》交给你们上影厂来拍,对吧?”

  “对,厂里把这项工作交给我。”

  谢缙点了下头。

  方言问:“如果我把《牧马人》交给上影厂,导演方面,是谢导您亲自挂帅吗?”

  “应该是我。”

  谢缙语气坚决道:“即便不是,但如果岩子点名要我导演,我也绝不辜负你的信任,一定向厂里积极争取!”

  “谢导来拍,我很放心。”

  方言话锋一转:“那么,编剧呢?”

  谢缙说按照上影厂的规矩,一般的剧本改编都是交给厂里的专业编剧,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作,但也强调说,像《牧马人》这种倍受厂里重视的作品,也会请编剧界的大拿出手。

  比如,得过百花奖的名编剧,李准。

  “如果我想自己来写这个剧本呢?”

  方言敲了敲桌面。

  “你要写《牧马人》的剧本?”

  谢缙大为意外。

  “对,我自己的小说,我希望能亲手改成剧本!”

  方言语气里充满着不容置疑。

  你要是找别人,那我的剧本不白写了!

第28章 和谢缙吃烤鸭

  谢缙从业快30年了,什么样的作家没见过,像方言这种要求,早就是司空见惯。

  “岩子要写剧本,当然可以,不过电影剧本和小说是两种文学形式,不知道之前你有没有了解过,或者写过剧本?”

  “没写过,但怎么写,我略懂一点点。”

  方言早就给自己找好了懂剧本的理由。

  中戏就在南锣鼓巷的东棉花胡同,离自家的胡同并不远,难免耳濡目染,喜欢上电影。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上辈子如果不经商的话,还真想过当演员,特别是像侯总那样的国家一级三级演员。

  不羡鸳鸯不羡仙,羡慕侯总每一天。

  “没关系。”

  话里七分真三分假,谢缙信以为真,“我们上影厂是非常支持原著作者参与剧本创作,一定会全力协助你写好《牧马人》的剧本。”

  “是嘛!”

  方言满意地点点头。

  现在是文艺界,而不是后世的娱乐圈。

  编剧和作家一肩挑的现象很普遍,地位和话语权非常高,仅次于导演,甚至有时候还要超过导演,说不能瞎改,就不能瞎改。

  而且,待遇和稿酬也相当高!

  比如,《第二个春天》这部被《三体》借鉴台词的老电影,“自然选择号,前进四”,就来自于这部老电影的台词,“海鹰,前进三”。

  八一厂给编剧的稿费,就有500块!

  还是七十年代!

  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多的工资!

  而且还不算写剧本期间的各种津贴补助。

  果然,这年头还是搞文艺的吃香!

  …………

  不一会儿,烤鸭、鸭汤等端上了桌。

  方言夹起薄薄的鸭肉片,沾上甜面酱,放在荷叶饼,再卷上几根葱丝,再沾上甜面酱。

  一入口,肥而不腻得能在舌尖上跳芭蕾。

  这叫一个地道!

  众人纷纷卷着荷叶饼,大快朵颐。

  “这北京烤鸭,果然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谢缙不禁感慨。

  “没错。”

  方言玩味道:“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就要吃烤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都在吃烤鸭;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啊,还是吃烤鸭!”

  “哈哈!”

  顷刻间,哄堂大笑。

  “谢导,干杯。”

  方言娴熟地活跃起酒桌的气氛。

  “干。”

  谢缙喝了一盅,但不忘正业,问到《牧马人》的剧本构思,特别是电影要表达什么。

  “表达的内核很简单,四个字概括。”

  方言伸出4根手指:“爱国主义。”

  “对对对,就像那句诗写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首节 上一节 29/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