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394节

  如果南方真的不往北方输入钱粮,可以说北方的政权连半年都维持不下去,就要天下大乱。

  莫非,突厥连年入边,就是这个原因。

  李世民顿时神情凝重的问道:“承乾,你的意思是说,突厥每年的入寇,竟然是因为我们禁止货物互市交易,突厥缺乏生存必要的资源,所以才会入侵中原?”

  “有一部份这样的原因.”

  李言解释道:“父皇想想,仁寿年间和大业初,在隋朝扶持的启民可汗带领下的突厥,何曾有过大规模频繁入侵的记录。”

  “诚然,那时候突厥分裂,整体实力不强,而隋朝又国力强盛,但那时两方边境互市频繁,突厥可以和平稳定的用牛羊马匹等草原出产换取中原的物资,自然就没有了客观上入侵中原的必要性。”

  “而父皇自从武德九年,便桥会盟之后,就禁止了和突厥的互市,并加强了边境走私的查处,不让货物流往草原。可贞观初年,二年,还有今年,每年突厥都会犯边,一次比一次严重。”

  “他们攻破边疆重镇,屠戮百姓,抢掠物资,这还不能说明禁断通商往来的弊病吗?”

  “可以说,侵略我中原,绝非颉利一个人的野心使然,而更多的是突厥无数民众的硬性需求。”

  嘶.

  李言的一席话,让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以往的思想观念大受冲击,一时之间,脑海里如同翻起了滔天巨浪。以前李世民和朝臣们一直都是单纯的从颉利的野心,草原民族天生的侵略狼性来考虑战争。

  由于这个时代崇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客观环境下,导致商人地位低下,被主流社会所鄙视,大家更是从来没有从经济的方面去考虑两方之间的冲突。

  谁能像李言一样,从经济方面去解释突厥和中原的关系,李世民下意识的想反驳。但嗫嚅的张了张嘴,愣怔了半响,他不愿意自欺欺人,因为理性告诉他,李言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草原上的人也是人,也有生存需要,他们对中原出产的各种物资,也有着迫切的需求。

  李世民一想到李言刚刚举的那个例子,若是南方禁止往北方输入钱粮,自己会怎么办?

  能怎么办?

  肯定是不顾一切的去侵掠,去抢夺,直到将对方灭国,纳入自己控制,能后能稳定供应为止。

  想到自己的禁边政策,非但没有帮到大唐,反而促使突厥连年的入侵,李世民突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若是开放边境,则会强大突厥,若是禁止互市,又间接的导致突厥袭边。

  一时之间,李世民犯了难。

  依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看到李言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李世民心里一动,问道:“乾儿,即然伱能看到这些问题,那你一定有了解决的方法,说来听听看。”

  李言暗暗撇了撇嘴,上位者对权力的驾驭,主要是取决于分配权,并不是你凭着自己的权力将所有的资源垄断掉,据为已有,而是要将很大一部门分配出去,通过分配,来得到一部份人的拥护。

  用这一批力量,来管理制约另外一部份人,维持大局的稳定和平衡,保证自己安然坐稳高位,然后享有自己的那一份。

  其实中原王朝若是掌握的好,仅凭着经济战和商业战,就可以将草原分化瓦解,利用一部份制衡另外一部份,给自己急取时间,强大国力。然后在强盛的国力的支持下,又可以保证敌人不敢撕破脸,可以更加从容的去利用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将突厥人玩弄于鼓掌之上。

  “父皇,由此可知,草原对中原物资的依赖,其实是很大的。”

  李言侃侃而谈的说道:“我们当然不能全面放来互市,这样确定会导致突厥强大起来,但却也不能完全禁止,不然只能逼着突厥人狗急跳墙,来侵略我边镇。”

  “其实突厥侵袭边镇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势的互市,突厥人用刀枪人员和战马来换取我边镇里面的物资和人口,又用掠夺的人口要胁父皇用钱粮布帛去交换。”

  呃.

  李世民神情一窒,马上就想到了,前几天绥州城破,颉利大军驻扎绥州以三万军民要求朝庭拿三十万石粮草,十万匹布帛去交换,说到底,为的还是吃的和穿的这些物资。

  “但是在战争的形式下,双方都极大的消耗了更多的成本,突厥攻打绥州,死了多少人马,而我们更是损失惨重,成本比突厥人高十倍不止,不但城池被毁了,守城官兵死伤严重,还要拿那么多的钱粮布帛将人口换回来。”

  “而被救回来的三万绥州父老失去了家园,这个冬天,我们大唐又要花多少物资钱粮去帮助他们过冬,这都会极大的消耗我们即将用于北伐的资源。”

  “父皇总不能为了未来的北伐,眼睁睁看着这几万父老现在就冻饿而死吧?”

第579章 承庆殿父子对话(三)

  2024-07-13

  见李世民听得入神,李言接着说道:“而草原民族全民皆兵,他们的牧民几乎是天生的战士,春夏在草原放牧,秋天马肥了就南下入侵,都是自备军械弓马,颉利不用发军响,南下侵我中原,谁抢到就是谁的,谁死了活该。”

  “而我大唐养着边境数十万大军,守着几千里的边境线,每年支出的军响钱粮又有多少呢?”

  “一旦开战,各项物质更是水一般往战场上流。”

  “如果就这样耗下去,我中原虽然地大物博,却耗不过草原民族,他们就像荒漠上的野草,就算你将他们烧光,等到春天一到,照样一茬接一茬的长出来,继续拖着我们,最后他们没垮,我们反而受不了了。”

  “所以,父皇”

  正在这时,在御书房外侍侯的王德进来行了一礼,禀告道:“皇上,岑大人说蜀王李恪已经准备前往绥州了,岑大人来请示,皇上是否需有什么事情交待的?”

  李世民此时正听得认真,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吩咐道:“你告诉岑文本,让他去送一下李恪,那些该叮嘱的细节他都知道,让恪儿不要失了我大唐的体面。”

  “尽快谈判妥当,将绥州军民救回来就行,朕就不见了!”

  “是,皇上!”

  王德偷偷撇了一眼李言,低着头退了下去。

  见王德出去了,李世民催促道:“嗯,乾儿,你说的有道理,继续说,刚刚说到哪儿了?”

  “哦,父皇!”

  李言拿起桌上的羊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父皇,与其通过战争这样惨烈的方式,不如通过正常的商品交易,往草原输入一些必需的生活物资,换回一些我大唐需要的东西。”

  “比如用盐铁粮茶布帛等换回草原上的牛羊马匹等我大唐急需的东西,马匹可以用来做为军马,牛可以用来耕田,而羊可以食肉。”

  “其实草原上的人们也未必人人都愿意抛家舍业,拿着弯刀,拎着性命来抢掠,毕竟每次都会死伤不少人,若是能用草原上随处可见的牛羊等牲畜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谁愿意去打仗啊!”

  “天生的劫匪毕竟是少数,若是大部分牧民都不愿意打仗了,那颉利这样的可汗,就算是有天大的野心和能耐,也无法动员起能和我大唐一较高下的军力。”

  “这样等于釜底抽薪,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战争,不用战场上厮杀,却悄无声息的削弱了突厥的战心。”

  ‘嘭’的一下,李世民一掌击在案上,兴奋的说道:“不错,不错,有理,有道理。”

  “朕只想着积蓄力量,在军事上和颉利一较高下,却没想过,除了军事上,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打击削弱对方,这样可以暂时稳往颉利,为我们大唐修养生息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货物互市的方式,一点点加强突厥对我们的依赖性,减少两个民族的对抗,就算以后打败突厥之后,也可以以这方式来统治管理突厥。”

  “是啊,父皇!”

  李言一脸的赞赏,说道:“草原风调雨顺,草青马肥的时候,突厥人实力大增,会侵袭我们;而草原上糟了灾,人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为了生存,他们依然会南下抢掠。”

  “草原和中原的对立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无解的难题,隋文帝时期,国力强胜,又不是没有制服过他们,可后来中原势弱,他们又卷土重来。”

  “儿臣从来没有怀疑过,以父皇的英明神武,积蓄几年实力,不能击败突厥,可能管多少年,谁也无法保证,只靠战争想完全消除这种外患,几无可能啊!”

  “若是通过经济方式,稳住草原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我们自己不虚弱的情况下,这样等同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互市,我们可以在他们风调雨顺的时候,用粮食和布帛,将草原上多余的马匹买回到中原来,减少他们的战力,瓦解他们的实力;而遭灾的时候,又可以通过互市,给他们一些粮草,让他们安然过冬,没有了生存的危机,无形中也会减少突厥的侵略性。”

  “毕竟,打仗也不一定能赢,就算赢了获得的物资也不一定有交易获得的多,而且还要死伤不少人,与其这样,还不如通过正常的互市的好一些。”

  呃.

  李世民一愣:“他们都遭了灾,自己都没有吃的,还有什么和我们交易?”

  “父皇,就算没有,也可以拿土地,或者先欠着,等到来年收成好了再还嘛,总比逼得他们直接来抢要好的吧?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出钱,让他们出人出力,雇佣他们帮我们打西域高昌诸国,打室韦高句丽等这些一惯和我们大唐做对的敌人嘛!”

  李言挑了挑眉头,一脸深意的说道:“父皇,假如突厥明年糟了灾,我们拿出一百万石粮草来,要求颉利拿整个高句丽来换,伱说,在我们军力强盛的时候,颉利是侵略我们严阵以待的边镇,还是去欺负更加软弱的那些东西边境上的小国呢?”

  ‘嘶’

  李世民顿时深吸一口凉气,若是换位思考,颉利十有八九会去打那些小国,不但可以抢夺物资,而且还可以拿剩下的人口城池土地和大唐换来巨额的粮食布帛等物资,这样等于祸水东引,而且还让敌人去消耗敌人,而自己要做的只是付出一些物资罢了。

  “而且经济手段的作用远不如此,比如在正常年景里草原上一头牛要十贯钱,一只羊只要两贯,一匹马却要五十贯。而我大唐地域广大,粮食产量却比较高,我们可以大量以粮食布帛来换取牛羊,而少要马匹。”

  “那么,草原上的牧民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布帛,就会养更多的牛羊,而少养马匹,此消彼涨之下,草原上牛羊越多,可供征战的战马越少,不是变像的消弱了突厥的实力吗?”

  “若是用草原上不值什么钱的牛羊等牲畜就可以换来战争流血都得到不的物质,那谁还会跟着颉利来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攻击边疆的坚城硬塞呢?”

  “再者,若是袭扰大唐边镇可获得价值等同一百万石的粮食,而通过边镇贸易,同样可以获得得这么多,那突厥人还会选择流血死亡,付出那么大的成本吗?”

  “可实际上,突厥人每次入侵,拿走一文钱,便会给我大唐靠成十文钱的损失,其中大部份的损失都凭空的蒸发掉了。突厥人没有得到,而我们也没有得到,全都变成粮草军械马匹,城镇房屋财产等损失毁于战火之中了。”

  “还有帮助百姓过冬,后续战后重建,来年的耕牛种子等物资更是数量巨大。”

  “若是通过战争,他们消耗一分,我们就会消耗十分。”

  “与其这样,还不如通过互市,给突厥一些,他们增加一分力量,我们却少付出九分,这些省下来的资源,装备到军队上,更是不知道要强过突厥多少倍了。”

  “经年累月下来,此消彼涨,换算下来,还是我们划算啊?”

  这时李世民忽然插嘴提醒道:“你还漏算了为了防御突厥,我们多征招的这部份守边军士每年的巨额的军响开支,还有通过战争死伤军士的疗伤和抚恤费用。”

  “父皇说的是”李言连忙附合道。

  随着李言算起经济帐,李世民也不禁陷入了沉思,焦虑的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颇有些坐立难安的模样。他从来没有想过,帮助敌人,竟然可以让自己节省这么多实力,实际上节省下来的,就等同于获得的实力。

  李言说得很是清楚,李世民也很容易就能搞懂。

  只是一时半会儿的,以旧的思维方式,李世民的脑子还有点儿转不过弯儿来,怎么搞的,打击敌人,还让自己一方损失更大,帮助敌人,反而可以更快的战胜故人,这个帐到底是怎么算的?

  难道自己以前信奉的制敌措施,都错了不成?

  但李言摆出来的这些帐,李世民本能的想抗拒反驳,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难道忽略经济帐,纯粹的去算感情和国仇家恨,那样明显是不划算的?

  难怪自己节衣缩食的,整个大唐勒紧了裤腰带,国家还是这么穷,难道是自己的帐算错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额头也不禁的冒出了冷汗,难道自己省吃敛用的,还不如资敌才能更快的强大自己,拉开和突厥人的实力差距。

  此时王德又进来了,李世民一般没有重要事情的时候,都在承庆殿处理公务,若是哪个部门大臣有要务,可以直接来参奏,甚至李世民可以在承庆殿招来几个臣子在此商议。

  而现在又是上午的办公时间,所以不时的有大臣前来拜见李世民,就这样,王德知道李世民和太子在谈事情,已经自做主张推了不少不重要的官员。

  但遇到一些朝中重臣,他也不敢擅自决定。

  这不,宋国公,御史大夫萧禹要面见李世民,萧禹可是三朝老臣,为人正直,几起几落,却依然在朝堂上居重要职位的重臣,王德不敢阻拦,只好进来通报。

  “皇上,萧禹萧大人请求招见.”

第580章 承庆殿父子对话(四)

  2024-07-13

  李世民此时心慌意乱,思绪百结,李言赤果果的经济帐,让他这个无论面对何种境地都坦然无惧的天子,也不禁有些方寸大乱,脑中正疯狂的计算着。

  若按照李言的说法,颉利攻打一次大唐,自己的损失就成倍的增加,和颉利的实力差距就更大一些,若是这样的话,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占胜这个敌人。

  反而和平相处,要不了多久,自然而然的就会不战而胜。

  怎么会这样呢?

  李世民头脑一阵混乱,心里一团乱麻,额上的豆大的汗水也汨汨而下,这时候,又听到王德禀报,当即就愤然做色道:“滚,给朕滚出去。”

  “没看到朕正在教导太子嘛,谁也不见,无论是谁,都给朕推掉!”

  王德被吓的一个激伶,跟着李世民三四年,除了武德九年,突厥兵临渭水,少有见到李世民发火,连忙吓的退了出去。

  出来后,和在外侯着的萧禹吐着苦水:“萧大人,老奴都说了,皇上现在正在给太子上课,无暇接见大臣,你非要让咱家进去通报。”

  “这可好了,皇上发了雷霆之怒,将奴才一顿臭骂,咱家是不敢再进去了,咱家也劝劝你,除非是颉利打进来了,否则,再急的事情,这时候也别进去打扰皇上。”

  萧禹刚刚听到殿内传出的怒吼声,脸上也是一阵诧异。

  他虽然年老,但又不傻,想到自己参奏的大臣收贿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皇上本来心情就差,自己再火上浇油,最后将火发在自己身上,实在不划算,只好悻悻的离去了。

  而李世民这边,赶走了王德,发了一通无名火,郁闷的心情缓解了不少,于是对着李言说道:“这下没人打扰了,你继续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下去.”

  李言点了点头,思索着说道:“父皇,我们和突厥的战争,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分出胜负的,就算父皇仗着数年积累,打败了颉利,可草原上的根本问题没解决,杀掉一个颉利也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94/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