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505节

  “这样的王朝,就算是被取而代之也没什么可惜的。”

  “退一万步来讲,边锤之地真能游出这么大的真龙,也是我汉家天下的豪杰,总比被异族占据了中原要好的多吧,他们占了中原也会善待百姓,而异族哪一次马踏中原不是杀得血流成河,白骨如山。”

  “他们侵略中原是要亡国灭种的,我汉家儿郎据有天下,也不过是在我们内部流传,孰轻孰重,父皇三思之。”

  说到这里,李言想到后来的安史之乱后,草原上的回纥契丹,高原上正积蓄实力,对中原天下虎视眈眈的吐蕃,周围的游牧民族又是一场如同五胡入中原的戏码,脸上就浮现无尽的悲悯之色。

  中原大地的民族有何罪孽,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生,不过就是求个温饱,妻子儿女能够活命而已,却无数次的被异族无情的蹂躏和践踏。

  李言宁可把周边的土地都打下来,封给汉家儿郎,以后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内斗,也不愿意整个民族沦落在异族的铁蹄之下。

  实在是太惨了,绕是李言心硬如铁,将这个时代的人都当成游戏里的NPC,但真正看过南北朝时的史料后,依然被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那种血腥和残酷所震慑,至今都没有勇气翻开第二遍。

  战争和吞并是整个人类存在时代永恒的话题,就是神仙也改变不了。

  在李言看来,若想打造一个一劳永逸的王朝,永远和平下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是违背人性规律的,而和人性相悖的事情,注意定会失败的。王莽不论是不是穿越者,都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李言反其道而行之,顺应人性,利用争斗,顶层设计极有容错的弹性和余地。只是把中原和异族之间的战争,变成了炎黄血脉自己人之间的内战,这种内战不但无害,反而有利于内部的竟争。

  使内部不受统一王朝那种僵化风气所影响,依然保持热血和激情。

第773章 分封制(五)

  2024-07-13

  汉武帝时期,若不是文景时期地方诸侯王的威胁,朝庭如何能在经过好几代承平之后,依然可以保持强悍的战斗力,拥有那么多久经战场洗礼的将军和士卒。

  可以说汉朝内部的七国之乱,不完全是坏处,它不亚于给汉朝练了一次兵,为接下来武帝时代的大面积暴兵和武力开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保持内部的适度的矛盾和竟争,是有利于一个国家保持血性和活力的。

  若是将那些原本打得下来却守不住的土地都分封出去,他们必然会拼命的汉化,因为异族是很难被中原所接纳的,世家大族们对这些是很清楚的。

  而他们只要进行汉化,那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中原。

  这就是李言为了完成系统交予的特殊任务,费尽心思想出来的延续李唐王朝,制止五代十国乱局再现而想出来的办法。

  即能完成任务,又能将整个中原王朝的格局顺势放大,西部和北部那些地方到后世工业时代都没能完全实现朝庭直辖,就是因为流动太少,保持了不同的文化,不相兼容,以至于一直实现的都是自己治理的方式。

  真正隔碍融合的,其实不是地域,而是文化的不同。

  几百上千年,各族之间打来打去,轮流占上风,在李言看来,都是无效的战争,而只有配合文化普及和融合的战争,才是有意义的。

  而若是将大唐看成一个人,大唐内部的世家大族和功臣宿将们则是一些过剩的营养和肥肉,给这个躯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以至于非要通过内斗的方式消化掉。

  现在李言因势利异,将这些内患给引出去,则化腐朽为神奇,一举两得,在内部会制造麻烦的力量,封出去耕耘那些朝庭现阶段无法征服的土地。

  时机合适的时候,不管是内制外,还是外制内。

  都能形成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因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信奉的都是中化文化,自然就是一家人。

  而文化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之地域的侵占和统治更为重要,它能让生活在这片大地的所有民族,都有共同的信仰,信奉同一个朝庭,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

  呃.

  李世民一怔,眼神复杂的看向面容还不那么成熟的儿子,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还有这么大的胸怀,眼界已不再局限于一家一姓,而是着眼整个民族的利益了。

  仅此一策,若是顺利施行,后世不知多少生灵会因李言而受益,李世民和李言父子两人都会是功德无量,大唐也会成为,甚至会超过大汉,成为第二个让万民受恩深重的朝代。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慢慢柔和起来,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再也不能用看孩子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太子。

  因为他有一种预感,若是没有意外的话,自己这个太子未来的成就,可能会远超自己,让大唐真正的成为一个伟大的王朝,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皇冠。

  “承乾,那你觉得,这个封国该怎么划才能更有利于大唐的长远未来呢?”李世民又开始询问起具体的事项来。

  “父皇,殿内有我们大唐的地理全舆图,我们还是参考地图来商量一下吧?”

  李言此时也没有谦虚,只要李世民能接受自己的意见,说不定就会开始做出规划和打算了,所以自己必须要把自己意图全面表达出来。

  封王这样的事情,会引起朝臣们的巨大反响,一旦做出来非常容易,但若想更改,就千难万难了,稍不顺利,就要诉诸武力,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考虑的更加周详一些。

  李世民和李言来到御书房内的地图前面。

  展示在两人面前的是一幅一面墙高的全舆图,在这几个月内,李言以锦衣卫探察还有查看历史古籍的理由,给李世民划出了一个大概的囊括北部西伯利亚和西部中亚的部份地图。

  东边和南边则是直到海边,一些列岛,不过现在大唐主要的威胁还只是北部和西部,东边和南边的大海是天然的屏障,千年之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份舆图出来之后,立马就成为了大唐最高的机密,李世民将其放在了承庆殿的内书房,除了自己,也只有房玄龄等少数几个重臣才得幸开扩了眼界。

  几人有喜有忧,喜的是终于可以对‘整个世界’有所了解,大唐周边的所有地理和势力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忧的是,整幅图一出来,原本大家心目中已经是天下的大唐,居然仅仅只占了东南边的一个角落。

  大唐在‘世界’的位置,就相当于以前的江南道之于大唐。

  此时的大唐面积着实不大,北到长城一线,河套的几字型上半部还在突厥手中掌控着,关内也只是到了云中定襄一线,长城以北大片的土地都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而西南到巴蜀汉中,河西之地现在也不在大唐的控制范围之内,大唐的势力也就延伸到陇西的部份地区。

  总之,后世的几大自己治理的区域,现在都不属于大唐。

  别说秋叶海棠了,就算雄鸡也远远达不到。

  李世民和房玄龄最开始还不敢相信,但两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将几处掌握或者听闻过的地方一对照,就知道,此图是符合实际,没有太大误差的。

  原本在唐朝的众多臣子们眼中,大唐北部草原不会有多大的,西边虽远,但由于自汉以后,就只有一个河西走廊,对于河西走廊以南以北广大地区,大家都是一句环境恶劣的,不足以生存的推辞给打发了。

  时间一长,大家下意识就忽略了那些地方的存在,好像那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

  可当看到这副全舆图之后,看到缩于东南一角的大唐,再看看北部庞大的突厥,还有雄居西部高原的吐番,西北诸国林立的场景,房玄龄和李世民的心理压力都是极为沉重的。

  这么看来,大唐的西部,西北,还有北部,东北之地,围了一圈的都是敌人,任何一处地方出纰漏,中原之地都将陷于无尽的战火中。

  看完这副图后,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以前心目中那种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心思都淡了不少,人也踏实多了,处理起国政来,也多了一份超然其上,但却谦虚谨慎的作风。

  李言和李世民来到承庆殿内书房里,站在舆图之前。

  李世民现在看到这幅图,就仿佛看到了整个天下,每次都会胸中热血沸腾,激动的不能自已,他在心中暗暗决定,若是有可能,要把目之所见的地方都打下来,打造出一个远迈汉朝的强盛帝国。

  “父皇,依朝庭目前实行的郡县制来看,大唐的疆域其实已经扩展到能有效管理的上限了,就算再扩张,空间也不大了,地盘再多,就会形成秦统一天下后,外重内轻的局面,反过来拖垮大唐。”

  李言伸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将现在大唐的地盘都包括了进来,然后指着辽阔的北方草原和西部高原,神色严肃的说道:“若再想扩张,就必须施行松散的分封制,迎合西部和北方的客观生存状态和实际情况。”

  “而这些地方,并不适合约束力较强的郡县制。”

  “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改变了制度,原本的辖地并不做任何改变,依然是郡县制管理,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封国,归朝庭直辖。”

  “而将再度扩张的领地实行分封制。”

  “实际上是以郡县制为核心,辅之以分封制,来尽量的扩大大唐的地域范围,减少周边威胁。”

  “儿臣预想的封国,依据一个封国内的财税权、人事任命权、军事权、行政管理权等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三级封国,诸侯王没有任何权力,有名无实。”

  “只是在封国内坐镇,可以监督地方的管理行政,向朝庭汇报,封王可享受封国一定的税赋和供养,王府内养有少量的仆从侍卫,并不能干涉地方的管理。”

  “这样可以打发一些在长安的皇室宗亲们,给他们找点事干,不让他们在长安搅风搅雨,又能监督地方,将朝庭的负担下放到地方上。同时让地方也多一层顾忌,不会瞒着朝庭任意的欺压百姓。”

  “反正地方上一久,总会滋生一些地方豪强,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便宜自家人,这些诸侯王,实际上就是顶了个王爷的名头,实际上被下放成了豪强,和地方官府形成制约。”

  “当然了,也会有所勾结,渔肉百姓。但总的来说,在大方向上,他们会维护李家天下的,因他们本身也是李家人。”

  李言一说完,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也想到了自己的那些宗室贵戚们,他们确实是个麻烦,待在长安城又不在朝中任职,享受巨财的财政供养还经常串联,利用自己的地位,抢占京畿之地百姓的土地。

  若是弄到地方上,真是两全其美,朝庭减少了负担,而地方上也多了监管,一举两得。

第774章 分封制(六)

  2024-07-13

  “而最高的一级诸侯王则是这些军权、财权、人事财、行政管理权统统给他们,让他们享受高度自由,称王称霸,就像一个独立王国般的存在。”

  李言指着西北部说道:“不过,这最高一级的诸侯王,只能设立在西北部,那些地方自古就有小国存在,不像草原流动性大,不好管理,西北部完全可以建城设国。”

  “要用我们大唐的诸侯国一点点将原本的地方异族势力取而代之。”

  “但有一点儿,一级诸侯国中所有的权利都可以给他们,但有一个根本性的东西不容有任何的动摇,那就是诸侯国的主权归我大唐,和以前周边的藩属国不同。”

  “他们必须打我大唐的旗帐,承认我大唐对其的主权,不得相互侵犯,擅自扩张实力,背着我大唐,以独立的身份与大唐以外的国家和势力建立对外关系,承认诸侯国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必须全面实行汉化,学习汉字和我中原大地的经典学术,说我们的语言,按照大唐的规矩去行事,放弃原本的文字和有可能造成巨大分歧的风俗习惯等。”

  李世民听到这里,自傲的说道:“那是当然,我大唐国力军力无双,那些地方打下来就是我大唐的国土了,连人口带财产都是我们的。现在分封出去,就算我们不要求,那些诸侯王也会这么干的。”

  “不然他们就永远被排除在中原正统之外,被视为蛮荒野人,而那些落后的地方土著也永远不会接纳和承认他们的统治地位。”

  听到这里,李言也是舒了一口气,他是在用未来的民主和人权的角度想着,移风易俗会不会引发巨大的对抗,但想想,现在可是只要有实力就可以随便扩张的古代啊!

  打下来的地盘,可以随便杀人放火,夺走一切,现在只是让他们放弃自己的陋习,学习天朝上国的‘先进文化’,对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是有极大裨益的。

  只要打掉那些地方的领主土司等拥有微弱反抗力的原始统治者,下面的百姓只要能生活的更好一些,让他们干嘛,他们就会干嘛

  李言可是看过在近代世界上大部份国家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了,西部高原的百姓还生活在奴隶主时期,被自己的领土随意处置生命,现在想来那里的百姓们应该生活的更为艰难。

  大唐这等于是提前解放了他们。

  若是这样的话,大唐只要像原来历史上对外保持两三百年的优势后,高原地带与中原大地,就是事实上的一个整体,无论哪边占优势地,更换的都是上层建筑,而不会大面积的动摇到基层。

  古代时两方势力的侵占,之所以大范围的杀人放火,主要还是没有办法被另一方的百姓所接纳,只能通过暴力镇压的方式来维持统治,若是基层面姓对于上面更换统治者抱着都是自己人的心态。

  那占上风的势力,也绝不会那么凶残,不管怎么说,打赢的一刻,都是自己人了嘛.

  李言点了点头,继续道:“至于中间地带的二级诸侯王则可以跟据地域的远近,治理的难易,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还有对于大唐的重要程度,可以给一部份的权力。”

  “比如将治权和部分人事权给诸侯王,而朝庭保持驻军权和财政权,一些重要主官的任命权等等,这个都可以跟据实际情况,做不同的灵活调整。”

  “甚至在时间机合适,汉化程度高的地方,可以通过调整,逐步收回距离上比较近的诸侯国,纳入朝庭的统一管辖,而将诸侯王再分封到更远的地方。”

  “如此,像波浪一般层层推进,监督的,过渡的,完全丢出去的,整个体系就能保证大唐不受内部资源的制约,扩大疆域。”

  “遇到明君圣主,甚至可以削藩,扩充实力,遇到常君昏主,至少保持中原的基本地盘足以自守。”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大唐失去了对于诸侯国的掌控,由于环境的恶劣、资源的匮乏,他们之间相互吞并,也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谁想要将整个西部统一起来,也需要好几代,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地方势力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挑衅朝庭,周朝时的周天子,最后沦落到只剩洛阳四战之地,剩下的强国也不敢随意灭之。”

  “只靠一个大义名份,就撑了数百年。”

  “而这么多时间,就增加了无尽的变数,足以给大唐以分化瓦解、收拾局面的机会。”

  李言说到这里,无奈的耸了耸肩道:“当然了,几百年都翻不了盘,那走到灭亡也没办法了”

  李世民则是越听神情越激动,最后拍案叫绝道:“不错,虽然还没有实行,但朕已经可以确定,这个方式是可行的。你这一整套的想法,完全打破了大唐以前的巢臼,让大唐有了更加广阔的未来。”

  “不瞒你说,朕和玄龄无忌他们,基本上已经做出了,等到突厥之战后,若是不受到巨大威胁和挑衅,大唐已经不会对外主动展开大规模的战争,将所有精力转移到内部建设之上了。”

  “但今天听了你这番高瞻远瞩的规划,我大唐完全可以两步并行嘛,一边治理一边扩张.”

  李言接口道:“是啊,父皇,其实只要计划好,适当的对外扩张还可以解决国内的许多难题,比如资源制约的问题,土地稀少的问题,人口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对外战争得到缓解。”

  “再比如这些世家大族,还有功臣勋戚的问题,也可以将这些精英放出去。”

  “他们在内就是祸患,可在外就是人才了,利用他们的才能和贪心、野心,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守卫边地。而且他们离开了长安城,能看到外面更加广阔的天地,看到更远方的敌人。”

  “他们为了国家得以保存,就会主动依赖朝庭的支持,才能抵挡外部的压力,从外面弄好处,而不是只盯着自家的两亩三份地,与朝庭,与百姓争利。”

  “伐冰之家,不蓄牛羊。”

  说到这里,李言由然生出一丝不忿之情:“大唐内部是新手村,是弱者长大变强的试练场,一旦强大,就应该去外面拓展生存空间,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资源规模,和本土的普通百姓们内卷。”

首节 上一节 505/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