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拼搏年代 第95节

  沪市啊!那可是魔都唉,前世杨宁好几次都想去那里看看,领略一下这座大都市的风情。

  但每次都因为囊中羞涩,一直到到穿越前,他也没能成行。

  这次有机会去那里出差,他怎么能不心动。

  “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吴老一听杨宁答应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因为甲种分离膜技术的研究关系着原子弹原料铀235的分离,吴老的申请递上去没多久,上面就很快同意了。

  还是上次去洪都时的原班人马,上面考虑到杨宁的情况,索性把胡映红一起派了过来,方便照顾她的日常生活。

  至于二怪,好吧,要不是胡映红提起他们两个一走,二怪在这边就没人照顾的话,杨宁都快把这家伙抛到脑后了。

  杨宁想了想,最后还是请母亲每天把二怪接回去照顾,胡映红那辆电动车就先给母亲用了。

  要是把二怪一个人留在这边,他能把天都给掀了。

  “妈,以后你每天就辛苦一下!”

  母亲来接二怪的时候,杨宁看着扶着电动车的母亲,愧疚的说道。

  “行了,你们忙你们的,家里的事不用你们操心!”母亲挥了挥手,骑上电动车带着推头丧气的二怪走了。

  “行了,我们也回家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吴老都等着急了。”

  看着母亲和二怪离开的背影,杨宁对胡映红轻声说道。

  第三天一大早,杨宁三人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一路上都是烟灰弥漫,入目皆是一片苍凉,勤劳的人们迎着刚破土的新芽,甩着鞭子吆喝着拉着犁的耕牛,声音高亢,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田地里一行行笔直的刚翻出来的新鲜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土腥,仿佛是他们的人生痕迹。

  时常还能看到一群群妇女和儿童,挎着竹篮,拿着小铲,满地的找野菜。

  人们的衣服虽然破旧,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越往南走,车外也见渐渐多了几分绿色,但与北方一样,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

  当到达沪市的时候,外面下起了绵绵细雨。

  “嘶~这地方现在感觉比四九城还冷!”杨宁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忍不住吐槽道。

  “你又不是没来过这边,等太阳出来就好了。”胡映红白了杨宁一眼,伸手从包里掏出一件毛衣,让他穿上。

  “其实现在这边的温度比起四九城那边高,之所以你们感到冷,是因为不巧碰到了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习惯了就好!”

  吴老此时也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听到杨宁的话后,给他解释道。

  “关键是我没法习惯啊!”杨宁内心哀叹了一声。

  “嘿!这下好了,还有人来接!”

  等出了火车站,吴老突然笑着说道,随即带着两人朝一辆停放在不远处的吉普车走去。

  “吴老,您回来了!”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军官看到三人后,赶紧打开车门,向吴老笑着打了个招呼。

  “小刘啊,这次怎么是你来接我们?”吴老显然和那名军官认识,随和的问道。

  “这不是听说您去四九城救援了,考虑到安全原因,所以我就自己来了。”

  随即他看向一身军装的胡映红眼睛亮了一下,郑重的给胡映红敬了一个礼。

  “同志,欢迎来到沪市!”

  随即又对着杨宁热情的伸出了双手:“想必这位同志就是吴老派来的救兵吧,真是年轻有为啊!”

  虽然他表现的很是热情,但是杨宁依旧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怀疑。

  胡映红也是回了一礼,然后就提着她和杨宁的行李,站在杨宁身后没出声。

  杨宁看到他的眼神,也没在意,毕竟谁让自己这么年轻呢,这也难怪别人会怀疑。

  如果说四九城现在给人的印象是黑白色的庄重的话后,那么现在沪市就是给人一种万紫千红充满了生气的活泼感。

  在四九城已经夸耀快要销声匿迹的文人长袍和花枝招展的旗袍,竟然在现在的沪市街上随处可见,时不时还能看到有人穿着时髦的西装革履从人群里穿过。

  老福特,黄包车,红色的广告牌和随处可见的西方风格的建筑,这些都让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的惊讶不已。

  也就是杨宁后世见多了大城市,还能坦然处之。

  现在的沪市,顶多就是后世小县城的水平,只不过路上行人的服装打扮,让他有一种此时身穿在一副老沪市油画里的感受。

  “沪市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解放前一直都是外国人最多的地方,虽然没有上四九城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但也算是别有一番体验。”

  看到杨宁和胡映红两人都看着车外的景色默不作声,吴老还以为他们被上海的繁华惊呆了,给他们介绍的同时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

  “沪市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繁华,普通人大部分都住在阴暗狭窄石库门里弄,好多户人家挤在一起,毕竟沪市现在的人口太多了,居住条件自然比起四九城还差点。”

  虽然听着吴老这是是在说沪市的缺点,但杨宁怎么觉得吴老这是在凡尔赛呢?

  也难怪,沪市自从开埠后,就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城市,就说现在,四九城的人口就算加上各地援建人口,也才四百多万。

  而沪市的人口,现在都已经六七百万,妥妥的第一大城市。

第156章 甲种分离膜研究中的遇到的难题(求

  订阅)

  甲种分离膜是一种管状分离膜元件,用在气体扩散机上,可以将铀235与铀238分离开。

  大家都知道,只有铀235才可以核裂变,但自然界中的铀矿中它的含量极少,即便是经过提纯后,它的含量也只有0.7%左右,而她的同位素铀238,则占据99.3%左右。

  而武器级的核原料,必须确保铀235的浓度达到90%以上。

  所以如何把这两种同位素分离开来,就成了原子弹研究的关键所在。

  而甲种分离膜,就是现有技术中将这两种元素分离开来的关键。

  沪市冶炼研究所,此时所有人都穿着全套的防护服,因为用于制作甲种分离膜的金属,是有毒的。

  看着眼前这厚度仅有0.05毫米的金属膜,杨宁也有种想要挠头的冲动。

  将这么薄的金属膜焊接在一起,杨宁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这一刻,他才切身体会到了研究高端技术的困难。

  这个时期,因为老大哥并没有援助我们核技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至于实物,老大哥能让我们少数几个人看一眼就不错了。

  “老大哥那边的气体扩散机上用的大概就是这种分离元件,虽然不知道和老大哥是不是一样,但我们已经测试过了,这种膜的孔径,完全可以用于铀235和238的分离。”

  “只不过想要将它安装在扩散机上,还需要将它焊成管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试过了好多种焊接方法,全都不行。”

  “怎么样,有想法没?”

  吴老此时同样穿着防护服,看着杨宁期待的问道。

  历史上我们这种技术在七八年后才会成功,即便如此,那时候焊接也是个大问题。

  毕竟要焊接这么薄的金属膜,只能用缝焊机,即便是七八年后,研究缝焊机全国也不超过十个人。

  要知道那时候距离我们决定研究原子弹已经过去了快十年了,加上期间还有老大哥援助我们扩散机时的启发,经过了五六年的专门培养,我们才培养出了这么一点人。

  而这时候,一切技术都需要我们自行摸索,特别是用于焊接这么薄的金属膜缝焊机,别说研究了,就算见过这种缝焊机的都没几个。

  别的焊机用的都是焊枪,而想要焊接甲种分离膜这么薄且对密封性要求这么高的金属膜,只能焊针,而且还是小的几乎看不到针头的那种。

  “难搞啊!”想到这,杨宁为难的看向吴老说道。

  也不是说杨宁不能焊,而是他看了一圈他们之前用的焊接设备,发现这里现在没有精度这么高的缝焊机。

  别说这里了,恐怕全国都没有。

  杨宁将难处说出来后,吴老也沉默了。

  虽然现在会使用缝焊机的人才很少,但培养一下还是能培养出来的,但是没合格的设备,这就很让人上头了。

  “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只管说,我向上面反映,总不能让我们的项目在这里卡住吧。”

  此时沪市冶金研究所所长站出来说道。

  “焊针,我们没有合格的焊针,焊针必须用高强度、高电导、热稳定性好的合金材料才能满足焊接要求,我们在这方面……”

  说到这,杨宁似乎想到了后世解决这个问题的邹教授。

  他记得邹教授似乎还在老大哥那边留学期间,就研究出了符合这些条件的合金。

  邹教授58年应该就会毕业回国,不知道他现在研究出来了没有。

  “怎么,是不是有办法了?”吴老看到杨宁突然愣神,心里也松了口气。

  要知道他们研究所为了攻克甲种分离膜的技术,已经花费了很多心血。

  要是在这最后一步卡住了,他可真是太憋屈了。

  想到那些研究过程中因为毒气中毒牺牲的研究员,吴老内心感怀的同时,也无比希望这个研究项目能够尽快完成。

  “办法没有,但是有一些想法。”

  想要从零开始研究出这种金属,有整个沪市冶金研究所的帮助,也不是不行。

  但杨宁在薅外国人方面毫不手软,但是对于我们自己人,还是要谨慎一些。

  

  万一邹教授此时已经研究出来,那不是会省很多时间,要是他现在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那杨宁就只能自己出手了。

  杨宁听到吴老的问话,想了一会说道:“我记得我们不是派出了一些冶金行业的人才,还在外面留学学习,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看他们这几年有什么成果没有?”

  “还可以向其它冶金研究所问问,要是他们已经有成果,我们就可以直接拿来用,要是没有,我们就自己研究。”

  杨宁也不能直接说你们找那个在老大哥那边留学的邹姓同学问一下,不然没法解释他是怎么知道。

  “好!我现在就给各地的冶金研究所打电话,至于外面的留学生,就要请上面帮忙了。”

  知道了关键问题所在,吴老和研究所所长也不耽误,立马出去求援了。

  杨宁也没有闲着,趁着这段时间,他和研究所设备研究组的人员交流了一下,了解了一下甲种分离膜批量生产中的设备研究情况。

  毕竟想要生产出足够的武器级核原料,所需要气体扩散机的数量都是万台起步,这样一来,需要的分离摸数量可就大了去了。

  这要是批量生产实现不了,仅靠实验室这点产能,那得等到虎年马月啊!

  机械设备这方面可是杨宁的专业领域,仅仅几天时间,在杨宁的协助下,甲种分离膜批量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现在就等缝焊机了。

  上面对于吴老的研究项目十分重视,就连杨宁都派出来了,更何况只是联系一下外面的留学生。

  就在所长联系各地冶金研究所后,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时,上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老大哥那边留学的一个冶金专业的学生,前不久研究出了这种合金,而且合金配方和冶炼工艺连同研究论文也一起传了回来。

  不仅如此,上面考虑到安全原因和这种合金的作用,还提前将这名留学生提前召了回来。

第157章 攻克原子弹关键技(求订阅)

  当杨宁得知消息后,看着被召回的这名留学生的资料,果不其然就是前世解决这个问题的邹教授。

  焊针问题解决后,就只剩下纯技术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95/1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