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拼搏年代 第96节

  虽然杨宁以前也没有接触过缝焊技术,但是开启超脑模式后,杨宁大脑对于身体的控制,也是达到了人类所能够达到的极限。

  配合着他专业的机械知识,很快就摸索出了甲种分离膜的管状焊接技术。

  当第一个元件成功在杨宁手里诞生后,研究所所有人都发出了一阵阵欢呼。

  “杨宁同志,实在太感谢了,要不是你,我们这个项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完成。”

  所长高兴过后,紧紧握着杨宁的手激动的说道。

  也不怪他们这么兴奋,要知道原子弹研究有了杨宁的参与,基本上就没有遇到什么计算问题,研究速度进展飞快。

  前世老大哥专家撤离的时候,不是说过,没有他们的帮助,就算给了我们数据,我们用计算机算也需要算两年的时间才能算出来吗?

  要知道那时候已经是59年了,我们当时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就是刚刚研制出来的104机,每秒运算速度也才一万次每秒。

  但是每秒一万次,和杨宁的能力相比,可就是差的太远了。

  按照老大哥专家的说法,那些数据到了杨宁手里,104机需要两年时间才能算出的结果,杨宁火力全开的话,不用一天时间就能算出来。

  现在我们虽然没有老大哥给的数据,需要一次次实验,但是在杨宁每秒数十亿次的运算速度下,只要原子研究院那边出了数据,杨宁就能立马处理好。

  在其他项目都突飞猛进的情况下,要是他们这边迟迟不能出成果,那真就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了。

  要知道想要用气体扩散法生产出足够一个原子弹所需要核原料,就算上万台扩散机联动,时间也是以年来计算的。

  所以他们这边就成了决定我们原子弹研究进程的关键。

  毕竟没有分离膜,扩散机就做不出来。

  加上数万台扩散机的生产这又得需要好长一段时间。

  其他项目晚点没关系,反正就算扩散机研制成功了,想要得到足够的铀235,还需要几年时间,他们还能继续等等。

  第一个分离元件生产出来了,接下来当然是送到四九城原子研究院检测了。

  而然杨宁还不能马上回去,因为现在这边还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焊接膜管,在没有教会其他人之前,他还不能回去。

  好吧,杨宁就猜到了会这样,毕竟之前在洪都那边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了。

  幸好随着焊针技术的解决,现在这里有足够的缝焊机可以让这些技术人员进行实操。

  当然,给他们练手的可不是真正的分离膜,毕竟那玩意多贵啊,损坏一张都能让吴老心疼钱老半天。

  杨宁在这边忙着帮忙培训技术人员,沪市研究所的人员已经带着分离元件来到了四九城原子研究院。

  “许所长,怎么样,问题解决了吗?”

  钱院长一看到风尘仆仆的沪市来的许所长,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嗯!”许所长顾不上旅途的劳累,听到钱院长的话后兴奋的点了点头:“不仅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且我们所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个分离元件。”

  说着,他提起手里随身携带的小型保险箱示意了一下。

  “太好了!”钱院长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也十分激动。

  毕竟攻克了分离元件技术,接下来就能够开始生产扩散机了,扩散机其他配件早就已经设计完成了,就等着分离元件了。

  而且西北那边的铀浓缩工厂也快建成了,只要扩散机到位立马就可以进行浓缩铀的生产了。

  本来还以为就算他们完成核武器的全部理论研究,还需要等好久才能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的试制。

  现在看来,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很久。

  “走,带上东西去615所。”钱院长也没让许所长当面打开保险箱,而是急忙拉着说道。

  615所是上面为了配合重点研究项目,专门针对这些项目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用仪器零件建立的一个精密检测机构。

  在办公室外,钱院长看到门口站着的和许所长一起来的荷枪实弹的保卫人员,也理解的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毕竟甲种分离膜技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这种技术之前也就鹰酱,老大哥和约翰牛三个国家有,掌握了这种技术,就意味着有了掌握核武器的关键,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实验了。

  “太好了!完全满足分离要求!而且比预想中的还要好!”

  拿到检测报告后,钱院长激动的挥了下手,和同样激动的许所长紧紧拥了一下。

  

  “走,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向聂主任汇报,自从你来到四九城后,期盼这份检测报告的领导可不少呢!”

  激动过后,钱院长急忙拉着徐所长去了航空航天部筹备处,找到了现在正忙着筹备航空航天研究院的聂主任。

  “好嘛!你们干的很好!这证明了,就算没有老大哥的帮助,我们自己也能搞出来我们的原子弹。”

  “许所长,你们立功了,立大功了!”

  聂主任听完钱院长的汇报后,又询问了许所长一些问题,随后高兴的说道。

  “对了,既然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杨宁同志这次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吗?”

  激动过后,聂主任又想到了马上就要开展的导弹研究,看着许所长温问道。

  “领导,现在虽然问题解决了,但现在掌握膜管焊接的也就杨宁同志一个人,他现在还在我们那边负责培训其他人。”

  “等到有其他人学会了这项技术,我保管把他一斤不少的给您送回来。”

  许所长听到聂主任的话后,赶紧解释道。

  杨宁的重要性,他可是十分了解的,本来上面这次能够让杨宁离开四九城去他们那边,已经是很重视他们了。

  现在他们的问题解决了,但杨宁没有回来,怎么也得给聂主任解释一下。

  “嗯,一定要保护好杨宁同志的安全!”

  聂主任听到许所长的解释后,也没再说什么。

  “这么快就解决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难题,好!好!太好了!”

  当天,中枢也传出了阵阵赞叹声!

第158章 家的感觉(求订阅)

  “许所长,不用这样吧!”

  当杨宁在沪市给技术人员做完技术培训准备返回四九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跟着杨宁学习的那些技术员,比起后世大多数学生刻苦多了。

  每天只要杨宁一进研究所,就围着杨宁问问题,甚至有的技术员用木头做了个缝焊机的模型,培训完回宿舍后自己私下里练习。

  正因为这样,才让他们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了缝焊技术培训。

  在他回去之前,吴老和许所长,给他准备了许多沪市特产,甚至还派了一个警卫员护送,搞的杨宁很不好意思。

  “怎么不用?”吴老瞪了杨宁一眼说道:“你这次可是帮大忙了,这些东西你收着就是。”

  “就是,好好收着,以后我们的研究工作用得着你的时候,你别推辞就行!”许所长也笑着说道。

  “那好!”见两人都这么说了,杨宁也不再推辞:“以后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

  “哈,老许你可听到了,这可是他自己说的,我们可没逼他!”吴老听到杨宁的话后,笑着对一旁的许所长说道。

  杨宁听到吴老的话后,无奈的看了他一眼下:这是把自己装进去了?

  “这出来一个多月,我都想杨胡他们了。”胡映红坐在自己座位上,深深地松了口气,脸上挂着一丝对于家里的想念。

  “是啊,还记得我们上次去洪都,一去就是半年,可是那半年时间也没现在这么难熬。”

  听到胡映红的话,杨宁也深有感触的说道。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杨宁靠在座位上,扭头看着身边的胡映红轻声说道。

  在沪市这段时间,不仅杨宁忙,胡映红也没闲着。

  这段时间,她作为杨宁的助理,每天跟着杨宁跑前跑后,回招待所后还需要照顾杨宁的日常生活,一点也不比杨宁轻松多少。

  “说这话干什么!”胡映红白了杨宁一眼,然后很细心的拍了拍他衣服上的灰尘。

  来的时候还是一片初春的荒凉,回去的时候,外面的树枝上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麻烦同志了!”将杨宁和胡映红送回特楼,那名战士就告辞了,杨宁对那名战士道了声谢,就目送他离开了。

  “一个多月家里没住人,也不知道脏成什么样子了?”

  胡映红和杨宁两人拎着大包小包上楼的时候,胡映红突然说道。

  “没事,反正我们明天还能休息一天,等会把屋子打扫一下就行了。”

  杨宁豪不在意的说道:“也就是一点灰尘,稍微清理一下就行了。”

  “你还真能凑活!”来到门口,胡映红放下手里的东西,拿出钥匙嫌弃的看了杨宁一眼。

  当两人打开门后,发现屋里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脏,反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看来不用我们打扫了。”

  杨宁不猜就知道是母亲过来打扫的,当初杨宁他们走的时候,为了防止母亲接二怪的时候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专门给她留了一把钥匙。

  胡映红在屋里转了一圈,发现里里外外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带回来的东西放在沙发上,对杨宁说道:“既然下午不用打扫卫生了,那我们等会去爸妈那边,顺便把这些东西带过去一些。”

  “行,你看着安排!”

  …………

  “老大,映红,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看到拎着东西的杨宁两口子,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母亲急忙站起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惊讶的问道。

  “妈!”看到母亲,杨宁也亲热的喊了一声。

  “妈,我和杨宁刚回来!”胡映红放下手里的的东西,上前拉着母亲的手说道。

  “唉!看把你瘦的,吃饭了没?”母亲打量了胡映红一会,笑着说道。

  “还没,我们一回家就赶这边来了来了。”还不等胡映红回答,杨宁就笑着说道。

  “德行!”母亲白了杨宁一眼,一脸嫌弃的说道:“饿死鬼投胎似的。”

  听到母亲的话,杨宁只是嘿嘿笑了笑,也不在意,反而心里感觉踏实了不少,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胡映红帮着母亲把衣服洗完后,然后问道:“妈,爷爷和杨胡他们两俩呢?”

  “他们啊,老爷子带着他们小哥俩出去了,你们刚才没看到?”

  “没。”杨宁和胡映红对视了一眼,同时摇着头说道。

  

  “不在巷子里?那老爷子能带着他们哥俩去哪呢?”母亲听后也有点急了,疑惑的自问道。

  “妈,不用担心,老爷子带着呢,我出去看看。”

  杨宁安慰了母亲一声,就急忙跑了出去。

  “强子,知道你胡爷爷去哪了不?”

  杨宁刚一出门,就看到巷子口有一群小孩子在那抓麻雀。

  熬了一冬天的麻雀此时成群结队的飞在树枝上四处觅食,也成了普通百姓家里打牙祭的食材。

  这时候没事干的孩子,就拿着网兜和弹弓,一个孩子差不多能打五六只。

首节 上一节 96/1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