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107节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赞叹。

  宋向阳微微一笑,解释道:“我爸只是个普通工人,也就高小毕业,我妈连小学都没上过,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谈不上什么文化。”

  宋向阳说的皆是实话,父母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这“宋向阳”的名字,乃是爷爷所取。

  爷爷原本出身地主家庭,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的。

  虽说宋向阳对爷爷没什么印象,但对爷爷给自己取了这么个好名字,心里满是感激。

  所以,每年清明时节,除了母亲,宋向阳磕头磕得最为虔诚。

  晚秀听到宋向阳的回答,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只是轻轻“哦”了一声,便没有再继续追问。

  想来,宋向阳的回答多少让她有些失望。

  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似乎原本期待着一个更加精彩的答案。

  短暂的沉默过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瓦厂。

  宋向阳给了舅舅们一个眼神,舅舅们心领神会,赶忙点燃了鞭炮。

  刹那间,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瓦厂的人随着鞭炮声起,也齐刷刷地用力鼓起了掌,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之中。

  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里透着自豪,仿佛在向客人展示瓦厂的活力。

  等到鞭炮燃尽,晚秀用手轻轻扇了扇面前尚未散尽的硝烟,接着又仔细打量了下那几条横幅,嘴角微微上扬,说道:“你这阵仗可不小呀。”

  “你们县里的领导难得来一次,我们肯定得隆重欢迎下,要不显得我们农村人不地道了。”宋向阳笑着回应道。

  他们这里没有鲜花店,也没有红毯,这横幅和鞭炮已经算是对客人最好的欢迎仪式了。

  “你这瓦厂规模可不小啊!”那位唐副局长这时惊讶道。

  他扫视了下瓦厂整个的面积,又看了看排得整整齐齐的一列人。

  突然,他像是看到了一副极其熟悉的面孔,一阵错愕后,快步走了过去。

  只见他走到了队伍中间的林香面前,惊讶地问道:“香丫头,你怎么在这里!”

第143章 县官员女儿(晚点再更两章)

  林香也是一阵错愕,不过她很快就调整过来,回应道:“唐叔叔,您怎么也来了?”

  宋向阳此刻才陡然忆起林香的父亲往昔在县林业局任职,与这位唐副局长相识本就是情理之中。

  可再瞧唐副局长那饱含关切的神情,以及温和亲昵的语气,二人关系绝非普通相识那般简单。

  唐副局长目光慈爱,将林香上下打量一番,眼神中满是欣慰,感慨道:“都长这么大了,出落得越发标致动人。你怎么会在这瓦厂工作呢?”

  林香嘴角噙着浅笑,把自己来到瓦厂的前因后果,条理清晰又简洁明了地向唐副局长讲述了一遍。

  唐副局长听后,不禁长叹一声,说道:“原以为你不愿在县里教书,是打算继续考大学,没想到……”

  紧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接着说:“我家跃进时常念叨你,跟我说了好几次要去林场找你们家聚聚。他现在已经在银行上班了。”

  谈及儿子,唐副局长脸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儿子是他此生最大的骄傲。

  “跃进哥哥确实上进,银行的工作可真好。”林香顺着唐副局长的话,礼貌地附和了一句,只是语气中隐隐透着一丝疏离与平淡。

  唐副局长听闻林香的夸赞,笑得愈发开怀,继续说道:“你也是,自从你爸去了林场,你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也不来我家坐坐。你小时候可是最爱跟在跃进屁股后面,一口一个哥哥叫得可甜了。还有,你不是最爱吃阿姨做的红烧狮子头吗?怎么长大了,反倒生疏见外了。”

  林香被唐副局长这番话一说,耳根瞬间红透,往昔那些童年趣事,此刻却让她窘迫不已。

  宋向阳敏锐地捕捉到林香的不自在,赶忙快步走到正用好奇目光打量林香的晚秀身旁,郑重介绍道:“这是林香,我们瓦厂的副厂长。”

  说完,宋向阳又大步靠近林香,轻声为她解围:“这位是县日报社的晚秀同志。”

  “你好。”晚秀身姿轻盈,落落大方地走上前,伸出右手,姿态优雅得体。

  林香如获大赦,感激地看了宋向阳一眼,随后握住晚秀的手,热情说道:“你好,欢迎来瓦厂指导工作。”

  这时,唐副局长赶忙凑近林香,悄声提醒道:“这是县委张书记的女儿。”

  他声音压得极低,可宋向阳耳尖,听得一清二楚。

  宋向阳内心掀起惊涛骇浪,着实没想到这位年轻貌美的女记者,竟是县官员的千金!

  难怪此前唐副局长对她恭敬有加,就连刘开盛似乎也早已知晓这层关系,态度格外殷勤。

  “没想到你家和唐叔叔家关系如此亲近。”晚秀目光带着探究,微笑着说道。

  林香只是浅浅一笑,未作回应。

  宋向阳留意到林香的神情,隐隐觉得她似乎并不认同晚秀的说法。

  “没想到宋厂长还有金屋藏娇这一手呀!”一位林业局的年轻小伙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现场气氛瞬间凝固,尴尬得让人窒息。

  林香和宋向阳的脸“唰”地一下红透了,尤其是林香,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与宋向阳拉开些许距离。

  奇怪的是,晚秀的神情也变得有些微妙,隐隐含着不悦,不过她强忍着,并未开口。

  而刚刚还和颜悦色看着林香与晚秀打招呼的唐副局长,此刻脸色骤变,犹如六月的天,瞬间乌云密布,厉声喝道:

  “说什么混账话呢,也不看看场合,回去给我写 5000字检讨!”

  那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玩笑开得太过火,赶忙满脸赔笑,解释道:“怪我嘴欠,宋厂长您大人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

  “你个混账东西,回去再多写 5000字!明天就交给你们科长!”唐副局长此刻怒不可遏,仿佛被点燃的火药桶,熊熊怒火“噌”地一下蹿到头顶。

  他原本和蔼可亲的面容瞬间扭曲,双眼圆睁,目眦欲裂,目光中仿佛要喷出火来,与之前温文尔雅的模样判若两人。

  宋向阳瞧在眼里,心中暗暗吃惊。

  他分明看到,唐副局长的右手猛地扬起,动作急切又凶狠,都已经抬起一半,眼看就要朝着年轻人的脸扇过去。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唐副局长像是突然回过神来,手腕猛地一扭,那只扬起的手被硬生生地压了下去。

  宋向阳注意到,唐副局长在压制动作时,手臂的肌肉因用力而高高隆起,脸上的神情也因极力克制而显得有些狰狞。

  瞧这情形,宋向阳隐隐觉得,唐副局长平日里发怒时,大概经常会有抬手扇人的举动,只是今天碍于场合,才不得不强行忍住。

  “算了吧,唐叔叔,我们还是先忙正事要紧。”晚秀或许是有些不忍,站出来为那位年轻人解了围。

  “回去再找你算账!”唐副局长朝着那年轻人甩下一句话,随后又迅速换上一副温和的神情,对着晚秀点了点头,满脸堆笑。

  “既然这位……这位林副厂长跟唐叔叔相熟,那就让她带着你们忙你们的正事吧,我和向阳单独做个采访。”

  晚秀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林香,神情有些异样,尤其是说到“副厂长”三个字时,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不过,她喊“向阳”时,却叫得极为自然,仿佛两人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行,有香丫头领着我们就行,你和宋厂长忙你们的正事要紧。”唐副局长显然觉得晚秀的安排合情合理,没有丝毫异议。

  林香用询问的眼神望向宋向阳,宋向阳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

  于是,林香便领着林业局的人在瓦厂各处巡视查看,详细介绍着瓦厂的情况。

  而宋向阳则领着晚秀来到了财务室。

  宋向阳走上前,挪了挪桌子内侧的椅子,热情地示意晚秀坐在那里,晚秀却轻轻摆了摆手,笑着推辞道:

  “我是来做采访的,那位置还是你坐着更合适些。”

  说完,她很随意地坐在靠近桌子外侧的一根木凳上,姿态放松,继续说道:“等采访结束的时候,正好给你来张照片,这样看起来才像一位大厂长嘛!”

  这位置平时要么是三姐坐,要么是林香坐,宋向阳自己很少坐在这里。

  如今坐在这儿,对面还坐着一位要采访自己的美女记者,宋向阳难免有些局促不安。

  “你的神情怎么感觉像是我要吃人一样。”晚秀见宋向阳一脸紧张,不禁俏皮地打趣道。

  宋向阳也意识到自己太过紧张,赶忙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情绪。

  他拿起桌上的热水瓶准备倒水,那热水瓶是他上次在乡里获得的奖品。

  晚秀好奇地打量了下那开水瓶上的字眼,小声念道:“先进劳动个人。”

  随即,她一脸好奇地问道:“这是乡里奖励你的吧?”

  “是的,乡政府发的奖品一共有两个,还有一个‘模范致富能手’。”

  宋向阳一边回应,一边小心翼翼地递了一杯热水给晚秀。

  晚秀双手接过茶杯,刚一触碰,便感觉到一阵烫手,随即将其轻轻放在桌上。

  “你坐呀!”晚秀见宋向阳还直愣愣地站着,伸手示意道。

  宋向阳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坐下,为了缓解尴尬,他拿起茶杯,不停地对着水面吹气,试图让水温降下来。

  这时候,晚秀动作娴熟地从背包中拿出纸笔,准备开始采访。

  她先是低头看了看本子上的内容,那像是早就精心准备好的采访提纲。

  片刻后,只见她的神情中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妥,很快就合上了本子,抬起头,开口道:

  “要不,我们就先从你的家庭开始采访吧?”

  -----------------

  【新的一个月了,大家手上有月票和推荐票的麻烦支持下,当然,有能力打赏下的,也非常感谢!!!】

第144章 略显怪异的采访

  “先从家庭采访?”宋向阳满脸错愕。

  在他的认知里,自家家庭再普通不过,父母皆是朴实憨厚之人,每日为生活奔波忙碌,姐姐们也都是老实巴交,过着寻常日子,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能登上报纸,成为引人注目的素材。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所以我觉得你如今能够有此成就,一定跟你的家庭有关系吧?”

  晚秀嘴角轻扬,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耐心解释道。

  她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探究的意味,仿佛在宋向阳的家庭故事里,隐藏着解开他成功密码的关键线索。

  “那要从何说起呢?”宋向阳下意识地反问道。

  “你随意说什么都成,我捡重要的写就行。”晚秀身子微微前倾,将手中的纸笔摆放好,语气轻松,试图让宋向阳放松紧绷的神经。

  宋向阳着实没料到采访内容会是这般走向,他原本早已在心中构思好一套说辞,打算详细讲述自己创办瓦厂的艰辛历程。

  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一路遭遇的种种挫折,再到如今逐步发展壮大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宏伟规划。

  那本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拼搏的农村青年励志奋斗故事,他坚信这足以打动人心,成为一篇极具价值的报道。

  然而此刻,一切计划都被打乱。

  他陷入沉思,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家中的点点滴滴,良久,才缓缓开口道:“那就先从我家庭的人口说起吧......”

  既然对方对自己的家庭如此感兴趣,宋向阳便静下心来,将家庭情况一五一十地细细道来。

  他说起家中人口构成,父母的性格特点,姐姐们的日常琐事,言语间满是对家人的眷恋。

  当谈到创办瓦厂的启发时,宋向阳的眼神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特意着重讲述了母亲的故事。

  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始终坚韧不拔,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即便面对诸多困难,也从未有过丝毫抱怨。

  她那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品质,深深影响着宋向阳,成为他在创业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首节 上一节 107/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