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20节

  之后,他又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家可得收好了,这汇款单可贵重着呢。”

  说完,就准备把汇款单递给大姐。

  宋向阳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眼疾手快地抢着接过来。

  他双手紧紧握住汇款单,随后连连点头,像是小鸡啄米一般:

  “一定一定,谢谢。”

  那邮政员看了看宋向阳,脸上有些错愕,似乎对他这急切的举动感到意外,但还是转手把汇款单交给了他。

  邮政员又寒暄了几句,无非是问问家里人的近况,庄稼收成如何之类的家常话。

  大姐也都一一礼貌回应着,只是眼神偶尔会飘向宋向阳。

  末了,邮政员便骑上那辆半旧的自行车缓缓离开了。

  临走前,他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似的,又回头望了望大姐,那目光中似有什么想说的。

  大姐看着邮政员远去的背影,转过头狐疑地看着宋向阳:

  “老弟,你到底咋回事?平白无故喊人家姐夫干嘛。”

  宋向阳心里叫苦不迭,这个邮递员是之后自己的大姐夫,以前叫习惯了,如今冷不丁犯错,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而且这人和大姐是初中的同学,一直都很喜欢大姐,只是大姐都没有答应过。

  思来想去,他决定装傻充愣,挠挠头,一脸无辜地说:

  “大姐,我就是一时嘴瓢了,真没别的意思。”

  大姐不依不饶,故作生气道:“我看你这鬼头鬼脑的样子,有点不像。”

  宋向阳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珠子一转,开始编瞎话:

  “其实吧,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咱家以后多了个姐夫,模样跟这邮政员几分相似。所以忽然间,脑子迷糊了,就喊错了,你要不信,我发誓。”

  说着,他还煞有其事地举起手。

  大姐将信将疑地看着他,眉头微微皱起,审视的目光在他脸上扫来扫去:

  “真的?你可别糊弄我。”

  宋向阳一脸诚恳,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要让大姐看穿他的内心:

  “我哪敢啊,大姐,这事儿就翻篇儿了,行不?我这一大早出去,还没吃早饭呢,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说着,还故意用手摸了摸瘪瘪的肚子,做出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

  大姐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放过了宋向阳,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

  “行吧,这次就信你,下一次可不许再犯浑。要不然,你姐这脸都要被你丢光了。”

  宋向阳如蒙大赦,赶紧返身回屋汇款单递给母亲:“嗯妈,邮政员刚送来爸爸的汇款单。”

  母亲伸手接过汇款单,只匆匆瞥了一眼,脸上便露出惊讶之色:

  “你爸怎么寄了这么多,五百多块钱呢。”

  宋向阳看着母亲吃惊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涩,说道:

  “嗯妈,这肯定是爸爸自己咱们家急用钱,所以想了很多办法找老乡们借的呢。”

  他心里明镜似的,这钱来得不易,是爸爸打报告跟单位申请预支了一年的工资,自己每个月只留下几块钱伙食费。

  又拉下脸面向当年一批的老乡借了些钱,单位上还给发了一些救助金,七拼八凑才有了这五百多块。

  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家里早点盖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你爸这些年也是辛苦,一个人在外挣钱养家,一下子给寄这么多钱回来,怕是也想尽了各种办法。”

  母亲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心疼与担忧,喃喃自语道。

  “估计你爸是想把这些钱用在建房子上吧。”母亲像是跟父亲心有灵犀似的,微微顿了顿,又接着说,“不过,明年开春还得买些粮食,还有田里也要花不少钱呢。”

  母亲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忧虑,“这钱看着是挺多,但是零零碎碎的,哪哪都是钱。”

  “嗯妈,这钱你先计划着就行,回头我再去搞点其他事情,赚点钱。”

  宋向阳安慰道。

  姐姐们站在一旁,听着母亲和宋向阳的对话,神色也有些忧愁。

  母亲转过头,看着宋向阳,眼中满是质疑:

  “你能上哪赚钱去,要手艺没手艺,要力气没力气的。”

  宋向阳却信心十足,胸脯微微挺起,眼神坚定地说:

  “你就等着瞧好了,今晚我就去赚钱。”

  “那林场里,听那些扛树的人说,不是有很多石鸡嘛。”

  “那可是稀有货,我今天不是找四叔借了矿灯吗,晚上我叫上刘有财一起去,搞个一晚上。”

  “而且现在正好是冬天,也不用怕蛇,就连石蛙都冬眠了,很好抓。”

  宋向阳一脸认真地说道。

  他心中可早就计划好了,这石蛙就算在这依山傍水的清水村都算是稀罕货,更别说拿到集市上去卖了。

  前几年都要卖到五六块一斤,如果搞一晚上,新屋址的钱就有着落了。

  这样,就等于又干成了一件大事。

第25章 抓石鸡

  他叫刘有财是担心姐姐们胆子太小。

  那林场不仅山路崎岖,瀑布多,晚上在溪里也容易滑倒。

  “你平时夜路都不敢走的人,现在胆子怎么这么大了?”

  “还敢去林场半夜抓石鸡了?”

  这时候,三姐满脸疑惑地问道。

  家里人都知道,宋向阳一向胆小。

  尤其是,不敢走夜路。

  那还得,从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说起。

  当时五、六年级,已经要到乡里去读书。

  有一天,宋向阳全班都被数学老师留下来,背数学公式。

  谁知道,数学老师吃完饭后,竟捧着个空碗在讲台上睡着了!

  这老师,平日里极为严厉,动不动就用粉笔打人。

  学生们平时都被吓得噤若寒蝉,谁敢去叫醒他?

  直到老师睡醒,才放大家回家。

  可那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原本,宋向阳班里,还有个同村的女同学。

  哪知,那个女孩子怕走夜路,直接去她街上的姑姑家住了。

  宋向阳一听这消息,刚出校门,就有点慌了。

  那时候,除了马路,四下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宋向阳壮着胆子,撒腿就跑。

  跑到离村子,只有两里地左右的一个亭子时。

  突然!

  从亭子里,走出一个女人!

  宋向阳压根就没在村里见过她。

  顿时,被吓了个半死。

  要知道,那亭子在村里,可是有些“邪性”!

  听人说,有人吊死在那儿。

  而且,村里打的农药空瓶子,也喜欢堆在那儿。

  于是,宋向阳此时,就有些浮想联翩。

  小时候听的那些农药鬼、吊死鬼的故事,一下子涌上心头。

  他看都没敢看那女的一眼,更加没命地往前跑。

  结果,跑着跑着,又看到远远的山头,有座新坟!

  家人点的“头七”油灯,在夜色中,飘忽闪烁!

  这一幕,更是让他胆战心惊。

  好不容易,跑到村头,看见母亲几人,急匆匆地来迎他。

  原来,母亲已经接了他三次了!

  每次,都是两三里地。

  后面,母亲意识到不像是平常贪玩耽搁的样子。

  又叫上姐姐们,准备去学校里接。

  宋向阳看到母亲几人,才长吁了一口气。

  但是,身上已经完全湿透。

  所以,自那次以后,就再也不敢,独自一个人走夜路了。

  不过,几个月后,他才知道,那个女人,是村里刚嫁过来的。

  那天,她正好是回了趟娘家。

  所以,是自己吓了自己。

  “有个伴,就没啥怕的了。而且那都是小时候胆子小,现在都是男子汉了,有啥不敢的。”

  宋向阳缓过神来,对三姐说道。

  “那深山老林里,路可不好走,如果是不小心摔一跤,那可不得了。”

  母亲有些担忧道。

  “那都只有一些牛道,我们以前去摘金银花的时候,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回来的路。”

  大姐这时候也说道。

  “那都是好几年前了,现在林场好多地方都砍光了。而且,我们是沿着溪水走,那溪边就是马路,也不会迷路。”

  宋向阳去那溪水,捉过几次黄鸭叫。

首节 上一节 20/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