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31节

  大姐停下手中动作,抬起头,疑惑地问道。

  “中午,要不就不做饭了吧,都吃糍粑好了。而且,下午我想去挖点冬笋,赶时间。”

  宋向阳一边回应,一边弯腰从墙角取出一个黑乎乎、被烟火熏得发亮的“火钳架”。

  用这“火钳架”烤出的糍粑,是外皮焦香,内里软糯。

  “那可以啊。要不咱姐弟几个,下午都去一起挖?”

  大姐已经搅拌完猪食,放下木棍说道。

  “家里就两把新买的锄头,三姐已经答应和我一起去了。”

  “挖冬笋这活儿,容易伤锄头。”

  “借别人家的,万一挖坏了可就不好了。”

  “你和二姐就在家忙活吧。”

  “放心,我和三姐保证挖好多冬笋回来,让大家尝尝鲜。”

  宋向阳已经从灶内拨出一些红彤彤的火炭,熟练地架起“火钳架”,将糍粑一个个搁上去,开始烤了起来。

  “冬笋炒腊肉可香的很,等你们挖回来,晚上要不炒点野猪肉吃?”

  二姐也凑过来,帮着宋向阳翻烤糍粑,一脸期待地说道。

  “那敢情好。”

  宋向阳高兴得眼睛放光。

  转而又像是想起什么,问道:

  “嗯妈呢,她怎么不在家?”

  大姐神情有些古怪,撇撇嘴说道:

  “她去回媒婆话了,估计得跟人家拉扯好一会儿吧。”

  宋向阳“哦”了一声,瞬间明白大姐话里的意思了。

  他知道母亲是去回绝那两个媒婆了,便也没有再问。

  之后,三姐也来到厨房,和大家一起守着烤糍粑。

  不一会儿,几个糍粑就烤得外焦里嫩,香气四溢。

  这时,大姐开口说道:

  “那几个熟的你们先吃吧,剩下的我们继续烤。”

  “早点去,也好早点回。”

  “别搞太晚了,天黑了山路不好走。”

  宋向阳伸手拿起一个糍粑,刚出锅的糍粑烫得他两手来回倒腾,还不时张嘴吹着气。

  好不容易等凉了些,轻轻掰开一点,只见里头莹白色的糍粑冒着腾腾热气,像一朵蓬松的白云。

  他也顾不上嘴烫,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吃得那叫一个香。

  还含糊不清地招呼三姐:

  “三姐,你也赶紧吃。”

  三姐瞧着宋向阳狼吞虎咽的模样,也忍不住拿起一个糍粑。

  学着他的样子吹凉,然后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许是糍粑太烫,她还时不时抬起手,摸摸耳朵。

  没一会儿,两人就风卷残云般吃掉了好几个糍粑。

  这时,宋向阳觉得肚子已经有了几分饱腹感,便站起身,对三姐说道:“三姐,咱们走吧。”

  “把那几个也带到路上吃,这糍粑刚吃下去觉得饱了,等一会儿保准又饿了。”

  大姐在一旁叮嘱道。

  “那行吧,我带上几个。”

  宋向阳俯身,往衣兜里装了几个糍粑,鼓鼓囊囊的。

  姐姐们见他猴急的样子,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之后,宋向阳便和三姐拿着一个大麻袋,出发去挖冬笋了。

第35章 挖冬笋

  两人沿着蜿蜒的山间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几十分钟。

  累得气喘吁吁,才总算抵达自家竹山。

  宋向阳一刻也不歇息,眼睛在竹林里四处搜寻,嘴里还念叨着:

  “三姐,你看,这里的马根延伸的地方,地上鼓出好大的裂缝了!”

  “看样子,这根冬笋个头儿不小!”

  三姐也顾不上喘口气,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定睛一看,连连点头:

  “嗯,这裂缝看起来确实很大,应该冬笋不小吧。”

  三姐饶有兴致地看着宋向阳挖着,忍不住问道:

  “老弟,这挖冬笋我可没啥经验。我看别人不看裂缝也能挖到,是有什么诀窍吗?”

  宋向阳已经顺着马根理到了那个竹笋,见三姐问他,便停下下说道:

  “这个挖冬笋可是技术活。”

  “除了那些地面微微隆起,或者有裂缝的地方,会有冬笋。”

  “通常,竹鞭粗壮、竹叶翠绿且浓密的竹子周围,也容易有冬笋。”

  “而且挖的时候,一定要动作轻巧。”

  “先找到笋尖,再沿着笋的周边慢慢下锄,由浅入深,那样就不会伤着冬笋。”

  “如果你找的方向正确,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锄头就会碰到硬物,那基本就是挖到笋根了。”

  “这时候,你要轻轻撬动,要不然不仅会挖坏锄头,还会挖断冬笋。”

  “还有,你挖完一根,别着急走开。”

  “顺着笋坑周边再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发现‘漏网之鱼’,因为冬笋常常扎堆生长。”

  宋向阳耐心地说完后,便开始挖起了之前的竹笋。

  “我还以为冬笋挺简单的。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我也会挖了。”

  三姐说完,也撸起袖子,按照宋向阳说的方法,找起了冬笋。

  没多久,三姐也在别处发现了冬笋的踪迹。

  二话不说,抄起锄头就开挖。

  两人这一挖,就是一两个小时,收获颇丰,麻袋里已经装了不少冬笋。

  这时候,宋向阳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对着还在挥汗如雨挖着冬笋的三姐喊道:

  “三姐,再来吃两个糍粑吧。吃完,更有力气挖。”

  三姐停下手中的锄头,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走过来,接过糍粑,也开心地吃了起来。

  由于有些口干,又摘了一些“百两金”打打口干。

  这“百两金”外形酷似樱桃,一般生长在竹林比较多,酸甜可口。

  根、叶均可作草药入药,具有清热利咽、祛痰利湿、活血解毒的功效。

  可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疔疮、无名肿毒、蛇咬伤等多种症状。

  待两人补充完能量,又继续埋头苦干。

  两人之后又挖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眼见麻袋里的冬笋堆得像小山似的,两人也累得腰酸背痛,精疲力竭。

  三姐直起身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说道:

  “差不多了,老弟,这挖的有十来斤了,够吃一阵子了。”

  宋向阳看了看麻袋,又抬头望了望天色,点点头说:

  “嗯,那等改天有时间再来挖吧。”

  “天色不早了,再晚点山路黑灯瞎火的,也不好走。”

  于是,宋向阳背起沉甸甸的麻袋,三姐则扛起两把锄头。

  两人一前一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走去。

  待到回到家中,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众人瞧见两人挖回来的满满一袋竹笋,笑得合不拢嘴。

  晚上,大姐和二姐手脚麻利地剥了几根竹笋,和野猪肉一起下锅爆炒。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闹腾。

  一家人围坐在灶旁,热热闹闹地吃起了晚饭。

  期间,母亲神色有些黯然,说起今天父亲拍电报说不回来过年的事情。

  几姐妹的神情瞬间变得忧虑起来,眼眶也微微泛红。

  宋向阳瞧在眼里,赶忙开口安慰大家:

  “没事儿,爸爸只是今年不回来而已。”

  “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也热热闹闹的,等明年,咱们再好好团聚。”

  这时候三姐也说道:

  “嗯,老弟说的对,说不定爸爸抽不开身呢。”

  “吃饭,吃饭,不要想太多不开心的事了!”

  大姐和二姐此时,也忙附和道。

  母亲见姐弟几人都如此懂事,也就没有再继续父亲的话题。

  饭后,母亲又丝毫不歇地忙起了针线活。

  而姐姐们,也都烧水的烧水,洗碗的洗碗。

  之后,姐弟几人又开始说起了一些趣事。

  说着说着,连旁边的母亲都开始有了笑意。

  -----------------

  第二天,宋向阳照例起了个大早,并且早早地就又去挖冬笋了。

首节 上一节 31/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