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连忙推辞,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
宋向阳瞧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心里一下子猜到了几分。
也不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地问:
“你是有事求我帮忙吧?”
李国庆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
“就……就是,等有人来介绍情况的时候,能不能帮我说几句好话?”
说着,他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眼神不自觉地闪躲起来,显然有些难为情。
宋向阳见状,故意逗他:
“是想托人给自个儿说媒,看上我大姐了吧?”
李国庆尴尬地笑笑,没搭腔,低着头。
“这我可不好插手,毕竟是大姐的私事。”
宋向阳继续逗他。
“我懂,我懂。我就想……”
李国庆急得话都说不利索,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不过,说几句公道话还是行的,后续咋样,就看你的表现和大姐的态度了。”
宋向阳看火候差不多了,便松了口,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真的?”
李国庆兴奋得眼睛放光,一把抓住宋向阳的胳膊。
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又不好意思地松开了。
宋向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明白李国庆是真心喜欢大姐。
重生前,他就觉得这位“大姐夫”人老实、大方热情,对他印象不错,便应道:
“嗯,你和大姐是初中同学,之前就认识,我照实说就是。”
“是……是……”李国庆忙不迭地点头,像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那我不打扰了,下午还得去送信。”
说着,抬腿就往门外走。
“我还没给你这袋东西的钱呢!”
宋向阳在后面喊。
“没事,当见面礼了。”
李国庆头也不回,跨上自行车,潇洒地朝街上骑去。
宋向阳追到屋外,望着李国庆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笑。
他心想,反正以后是一家人,也犯不着跟他客气。
回到屋里,宋向阳又蹲下身,仔细查看起那些天麻和山参。
只见天麻被烘干后,颜色暗沉深邃,山参的根须则发达繁茂。
他精心挑了几个稍小点的,放进蛇酒里泡着,打算炮制出几坛上等的药酒。
而那些品质上乘的,他都一一整理好,准备留给母亲。
看着泡好的药酒,宋向阳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卖蛇酒赚大钱的美好画面了。
等到母亲们回家,宋向阳挑了几根较好的天麻和山参都交给了母亲。
并且,解释说是高中同学家种的,送给了自己几根。
他不想全部拿出去一下子吓到母亲,到时候自己都不好解释了。
母亲对那几根天麻和山参赞不绝口,一直夸宋向阳的同学大方。
也不忘夸自己儿子有出息,能认识这么好的同学。
宋向阳只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之后几天,宋向阳又挑了几担杉树叶和枞树枝,还有一些枯茅草,去到那几块没追粪肥的田里。
他把那些枯叶、枯草都烧在田里,给田里增加一些基础肥料。
他还又去挖了两次竹笋,把大部分都煮熟,做成了笋干。
忙碌了几天,终于等到心心念念赶集日。
自己终于可以去卖药酒赚钱了!
第37章 蛇酒大卖
感谢剑指长天的月票,以及神代南宫梦、13172、03260、a弓长张的多张推荐票。
为了表示感谢,多更两章!
今天更新会达到万字,还请大家每日支持点到最新一章。
目前已在新书榜,还请大家多多推荐,让投资人数和追读人数再上去一点。
在此,多谢各位看官老爷们了。
-----------------
宋向阳找来麻绳,利落地将四十斤药酒分成两担捆扎好。
一担自己稳稳挑起,另一担则交给大姐。
随后,他又在担子的一头仔细绑上一个布袋。
里面鼓鼓囊囊装着眼镜蛇、五步蛇,还有那张完整的蛇皮。
以及他精心挑选出的,最粗壮的一根天麻和一支山参。
三姐和二姐也没闲着,两人一人提了个鸡笼,每个笼子里都关着之前捕获的两只野兔。
母亲则从家中那个略显陈旧的小衣柜里,翻出那件平日里宝贝得紧,只有赶集时才舍得穿的格子“的确良”上衣。
这件衣服承载着一家人的温暖记忆,是母亲某次生日时,父亲特意从外面带回来的。
她平时都舍不得穿,每逢赶集才穿上,也算是给自己撑撑门面。
不仅如此,母亲还贴心地带上两个麻袋,心里盘算着要在集市上买些棉花,好给大姐置办棉被嫁妆,再买些好看的布匹和鞋面。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完早饭,便浩浩荡荡朝着集市出发了。
村里其他人也都纷纷行动起来,要么挑着一担担干柴,要么拎着自家积攒的山货,满心欢喜地前往集市。
大伯一家更是全家总动员,挑着各式各样的竹制品,脚步轻快地走在通往集市的小道上。
虽说那时大家手头都不宽裕,集市上能买得起的东西也有限,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对赶集的热情。
集市可不单单是个买卖东西的地方,它还是村里的信息交流中心。
哪家有喜事,哪家遇上白事,全靠在集市上碰个头、唠几句告知大伙。
而且,不少相亲的事儿也都安排在这儿,双方假装路过,或是装作买东西的模样,远远地瞧上一眼,既含蓄又避免了旁人说闲话。
宋向阳一家人一路有说有笑,脚下步伐不停,紧赶慢赶地总算到了集市。
清水村离集市足有十一里地,虽说他们天不亮就出了门,可等赶到时,集市上早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片。
偶尔有板车嘎吱嘎吱地拉着货物经过,或是几头老牛慢悠悠地踱步,原本就不宽敞的集市小道愈发显得拥挤不堪。
母亲要买的东西繁多琐碎,一进集市便和几个姐妹分开行动了。
此时,集市上卖蔬菜、山货、家禽、蛋类、扫把的摊主们,早就眼疾手快地抢占了好位置。
宋向阳拉着姐弟几个,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找了老半天,愣是没寻到一个合适的摆摊之地。
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大伙前往舅舅们平日里卖柴火的地方,想着先去那儿歇口气。
没想到,今儿个四个舅舅的柴火生意格外火爆,一捆捆干柴眨眼间就被抢购一空,刚好腾出一大片宽敞空地。
姐弟几人赶忙上前,一一跟舅舅们热情打招呼,还大方地送了一只野兔给他们。
舅舅们今天柴火大卖,又得了野兔,心情格外舒畅,寒暄几句后,便乐呵呵地逛集市去了。
宋向阳他们也没耽搁,迅速把药酒和野兔稳稳放下,手脚麻利地在这片空地上支起了摊子。
四姐弟默契十足,一字排开,姐姐们守着两个鸡笼,眼睛时不时瞅瞅周围。
宋向阳则蹲下身,把一坛坛药酒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接着铺开麻袋,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大蛇和蛇皮一一取出,平铺在上面。
姐姐们瞧见蛇被摆出来,下意识地挪了挪位置,和宋向阳拉开了些距离。
一切准备妥当,宋向阳抬起头,冲着姐姐们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大白牙,接着便敞开了嗓门,扯着嗓子吆喝起来:
“清仓大甩卖咯!”
“上好的十全大补酒,跳楼价卖咯!”
“家里老人喝了,一口气能挑两百斤重担。”
“男人喝了,一拳下去,能把一头野猪给锤死哦!”
“来,大伙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姐姐们瞪大了眼珠子,像看陌生人似的惊奇地看着宋向阳。
她们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极不靠谱的老弟,吆喝起来还真有一套。
这张嘴跟抹了蜜似的,把药酒夸得天花乱坠。
随着宋向阳这一嗓子喊出去,摊子前瞬间围拢来一大群老老少少,男女老少们的目光被吸引过来,眼神里满是好奇。
宋向阳见人越来越多,吆喝得愈发卖力,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大伙瞅瞅,这眼镜蛇,可不得了,足有十多斤重!”
“还有这五步蛇,七八斤重呢,剧毒无比,也可是稀罕玩意儿!”
“再瞧这竹叶青,跟锄头把一样粗,光瞅着就够吓人的!”
“再看看这深黄色的大天麻,还有这能吊口气、救活人的野山参!”
“大伙再瞧瞧这药酒的颜色,金黄透亮的,这可是正宗的黄金酒啊!”
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对那些大蛇和几坛药酒啧啧称奇,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
不少人频频点头,眼里透着赞许,觉得这药酒确实非同一般。
还有好些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两根大的天麻和山参,挪不开眼。
很快,就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
“喂,细伢子,你这药酒咋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