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淮茹,你甭……”
“我说了嘛,帮你拓展一下灶台!”
黄建军坐在一旁,眯着眼睛看着两人为了炒菜认真观察牛骨和拍打的模样,他这个老厨子抿了一口酒,倒是不动了。
“两位,请尽情用餐吧!看看我给你们准备的骨髓如何。”
“雪茹,来,你尝尝牛骨的两肉块儿,像这样……”秦淮茹先吃了一口牛肉块儿,给陈雪茹做了一个示范。
“这样吗?”陈雪茹把牛骨吐出,又把牛肉块慢慢放入嘴中,两块牛肉块分别进了两女嘴里。
“对,就是这样,要细嚼慢咽。”黄建军抿了一口酒。
“对!慢慢品!”
“我跟你们讲,西餐不好吃,得你们两个自己动刀叉,要是吃中餐,我倒是可以帮帮忙!”
“哎呀!军哥,你甭乱动,我教雪茹!”
“成成成!我不喝酒了总成吧!咝!注意点儿,甭咬牛骨,崩牙!”
煎牛排的香味儿混合着洋酒的味道在屋内蔓延。
今儿这顿洋菜儿掌勺大师傅并不是黄建军,他就是打个下手,主要还是秦淮茹和陈雪茹两女在做牛排。
第245章 鸿宾楼
九月底。
“淮茹,咱们今儿去长安街,带着咱老家儿过去走走。”
“军哥,咱今儿不去雪茹那儿了?”
自打上次在陈记丝绸铺大干了一场之后,三人可谓是食髓知味,这一个月来,可没少在一块儿碰头,当然黄建军也单独跟陈雪茹碰撞过,秦淮茹可是轻松多了,大概是天冷了的原故,她确实有些乐此不疲。
“淮茹,怎么着?你俩真要处啊!天天让我往那边跑!”
“啧!军哥,瞧你说的,我这不是解放自己嘛!你终于可以不用一直霍霍我了!”
“哈哈哈!”黄建军轻揉了揉秦淮茹的后脖颈,“我昨个儿刚跟雪茹说了,咱们今儿去西单鸿宾楼吃饭去,咱老家儿好久没怎么出过院儿了!也带她去见见雪茹。”
“见雪茹,奶奶她……”
“放心吧!咱们就是见见坐一块儿吃顿饭,不过咱奶奶指定会猜到,没事儿,这事儿她不管!”
“成!这样的话,雪茹心里肯定会舒坦的多,军哥,你真好。”
“必须的,都是我女人,我能不对你们好吗?什么时候,也带咱爸妈他们一块儿吃顿饭。”
“嗯!”
……
九月底的四九城,飘落的黄叶都带着一股子严肃,从树下飘下,被秋风一吹,摇摇曳曳地与大地融于一体,宛若为四九城铺上了一层金黄。
除了长安街。
长安街一条街不见落叶,只有庄严的红飘荡,迎风招展。
红与黄碰撞交织,最终成为这个季节四九城的底色。
明天就是国庆阅兵仪式,彩排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我国的阅兵仪式彩排往往是在夜里,因为这样不会打扰人民的日常生活。
“奶奶,您之前很少来长安街吧?”
黄老太太精气神十足,身上的衣服都是王大花亲手给做的,也没有什么跟别的老太太穿的衣服不一样的,就是干净。
黄建军和秦淮茹一左一右跟在黄老太太身侧走着,直到来到了金水桥,黄老太太的脚步才顿住朝高大的朱红大门和城墙看去。
“奶奶我呀!没来咱四九城前,都不知道咱四九城的模样,来了之后也是人生地不熟的,少有出门,也怕出门!”
黄老太太一双眼眸带着思索,老人家眼底看的景也许就是跟年轻人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景也许都包含着他们更多的回忆。
“后来慢慢熟悉了,奶奶也不敢挪地方!再后来45年,奶奶才第一次来到长安街,那时秩序仍是乱的,也就是瞧了一眼就回去了。”
“第二次就是开国大典群众大游行,咱们一家子当时都出来了,但那天天色晚,也没看出来什么。”
开国大典的群众大游行已经是下午时分了,走到长安街这边天色基本都黑了。
这也是黄建军嘴里一直说的大事儿,怎么能不是大事儿呢?这可是新国家宣布成立的第一天呐!
“现在,站在这里往里看,那里就是毛**讲话宣布咱国家成立的地方吧?真好啊!”
老人家一句真好,黄建军差点儿没绷住,这种打心底的感受在这个时代更显得那么的真切。
“奶奶,以后有时间我带您多出来逛逛,您看那边,就是咱们来参加观礼的位置。”
黄老太太的观礼席就在天安门的右侧,金水桥旁边位置。
对于这个安排,黄建军有些不明白,但黄老太太在之前透露出的往事中,黄建军感觉应该主要跟他大伯黄有略有关。
想到黄有略,黄建军就不由想到了他那位姑姑黄有荷,两个多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黄有荷的消息。
唉!
黄建军不由暗叹了一口气,他这一个异动,顿时被他身侧的黄老太太察觉到了,老太太眼底也多了一抹惆怅,但也有些许释然。
“小军儿啊,你就甭想你姑姑的事儿了,顺其自然吧!”
“奶奶!”
“走吧!你们小两口不是说今儿要请奶奶吃饭吗?去哪儿吃?甭神神秘秘的了!”
秦淮茹跟黄建军对视了一眼,回应道:“奶奶,咱们今儿去西单的鸿宾楼,军哥说那做的鲁菜,更适合老人家吃。”
“成!咱走着。”
西单,鸿宾楼。
鸿宾楼,现在的全称叫鸿宾楼饭庄,外楼整体呈俄式建筑,上下两层,一层堂食区带两个雅间,落地大玻璃窗与别的老饭馆形成了鲜明对比,二层则是六个雅间,分别是红叶、古柏、翠竹、幽兰、丹桂和芙蓉。
鸿宾楼,是清真饭庄,做的就是传统鲁菜。
不过,在解放后,四九城的很多大中饭馆都引进了川菜师傅,所以,现在的鸿宾楼也有川菜师傅,比如参与川菜大比武排在前三的那位路大师傅,就来自鸿宾楼。
“奶奶,您老先跟淮茹去楼上包厢,还有一人,我在这儿等会儿她。”
“嗯!”黄老太太点点头,也不多问,跟着秦淮茹随着服务员上了二楼。
也没让黄建军多等,不一会儿的工夫,陈雪茹坐着一辆三轮来到了鸿宾楼门口。
“军哥,我……我穿这身衣服可以吧?”
“可以,你穿什么都好看!”
陈雪茹风情万种地白了黄建军一眼,随后两人进了鸿宾楼,直奔楼上雅间而去。
古柏雅间。
当黄建军领着陈雪茹进来,坐在主位的黄老太太第一时间就朝陈雪茹看了过去,注意到陈雪茹带着些许紧张的笑意,她这位老人家也是笑了笑。
“来,快坐!坐奶奶这边儿来!”
秦淮茹此刻坐在黄老太太的左边,黄老太太则是拍了拍她右边的凳子,对陈雪茹示意道。
陈雪茹原本的紧张在这一刻才算是消散的七七八八了,走过来:“奶奶,初次见您,这是给您备的薄礼。”
只见陈雪茹从她拎着的包中拿出来一个小盒子,盒子里不是别的,而是一个青玉镯子。
“乖孩子,有心了!快坐!小军儿,你去点菜吧!”
见黄老太太收下,陈雪茹更松了一口气,要是黄老太太不收,她今儿怕是要一直处于紧张中了。
“唉!”
黄建军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实际上,他在包厢内也能点菜,只不过他是给三人空出来一个互相了解的时间,这也是黄老太太喊他点菜的用意。
“来个一头一尾,中间儿来个白蹦鱼丁,芫爆散丹来一个,脆皮鸡一个!”
黄建军点了菜,就扭头回了包厢。
包厢内,陈雪茹和秦淮茹两女正在跟黄老太太聊着大前门的过往趣事儿,三人依然是有说有笑的模样。
“奶奶,淮茹,雪茹,不若我来给你们讲讲这鸿宾楼的趣事儿?”
“成啊!军哥,淮茹刚才还跟我和奶奶说呢!说你既然带我们来这儿了,八成是已经深入了解过鸿宾楼了!”
“是吗?”
“可不是嘛!淮茹和雪茹啊!对你了解着呢!我老太太也凑凑热闹,听听。”
“得嘞!您三位听着!”
黄建军微微一笑,坐在了陈雪茹身侧,继续道:“这鸿宾楼啊!可是咱们四九城第一家清真饭馆……主要做的是鲁菜……招牌菜有一头一尾、扒肉条、宫廷酸奶、芫爆散丹、白蹦鱼丁……”
“我呢,刚才就点了几道招牌菜,有芫爆散丹、白蹦鱼丁,其中还有两道一头、一尾,奶奶、淮茹、雪茹,你们才这一头一尾都是什么菜?”
秦淮茹很干脆,直接摇头。陈雪茹还想了想,然后也摇了摇头。
随即,三人一块儿看向黄老太太。
黄老太太手中烟枪放下,缓缓吐出烟雾:“一头一尾,又是清真餐厅,你还点了鱼,老太太我猜测,这一头,指定是羊头做出来的菜,这一尾,大概只能是牛尾巴了!”
“啧!奶奶,要不说你厉害呢!”
秦淮茹和陈雪茹两女也顺势开始夸黄老太太,老人家就喜欢听晚辈说些好话,黄老太太自然也是一样,脸上的笑容都更多了。
“这鸿宾楼啊!还有三宝……”
“军哥,你还是甭问了,问这一次我们是真不知道了!”
秦淮茹直接开口,陈雪茹也是点点头,黄老太太只是抽了一口烟,也在等着黄建军继续。
黄建军也不再卖关子,继续道:“这第一个,是用近一斤黄金打造的金匾,第二个是象牙筷子,第三宝是一个硕大的黄唇鱼肚,差不多有两斤重。”
“不过,除了第三宝,其它两宝应该都被鸿宾楼东家收起来了,只留下第三宝现在在楼下大堂摆着。”
“不是?这象牙筷子有什么能当宝?”陈雪茹有些不明所以,她对象牙筷子还有些不以为意。
黄建军正要回应,包厢被敲响,五道菜先后也没差多少时间就被端了上来。
“这两道菜,就分别是一头一尾了,砂锅羊头汤,红烧牛尾,奶奶,来我给您盛一碗砂锅羊头,很适合您喝的。”
“嗯!这道汤浓香细腻,好喝!”
“军哥,这道汤这么浓稠,它是勾芡儿了吗?”
“没有,它是纯汤熬制出来的,一点点耗,把水都耗出去。”
“这样啊……”
秦淮茹话落,黄建军正要开口继续给三人介绍剩下几道菜,却听一道怒喝从包厢外传来。
“你们这是什么鱼丁?把你们掌柜的喊过来,白蹦鱼丁做成这样,也好意思叫鱼丁?”
“我告诉你们,我可是黄建军!川菜大比武的头名,专精鲁菜和川菜,你们想必都听过我的名头……”
古柏包厢内,听到外面那人自报家门,黄建军原本盛汤的动作都停住了,对面黄老太太三人也正朝他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