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34节

  “你们两个孩子,回来也不早点说,我们好去火车站接一接!”朱母拉着两人的手,上看看,下看看。

  “黑了,瘦了!”朱母心疼地说道。

  朱父说道:“前线的太阳真是晒人啊!”

  在前线这三个月,刘一民和朱霖都黑了不少。尤其是朱霖,刘一民本来的皮肤就偏黄,所以不太显。

  坐在客厅里面,朱母和朱父两个人,不断地询问着前线的情况。当听到刘一民还开枪跟敌人相遇了,两个人顿时后怕不已!

  “你们两个小心点,凡事别那么要强!”

  在朱家吃完中午饭,下午到了人艺。

  人艺排练的《凯旋在子夜》即将演出,门口挂着的都是海报。看到刘一民和朱霖回来了,一个个的都过来跟刘一民打招呼。

  欧阳山尊热情地抱住了刘一民:“哎呀,好久不见,可想死你了!”

  “山尊院长,我也想死你们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欧阳山尊乐呵呵地说道:“副院长,副院长!”

  “那我们呢!”蓝天野乐呵呵地说道。

  一一和大家拥抱寒暄,院长办公室里的曹禹早就听到声音了,可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左手拿书右手举杯品茶,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不过纸上的小方块怎么也看不到心里,眼睛时不时地飘向门外。

  等过了多久,实在是按耐不住了,打开门冲着刘一民骂道:“还不赶紧滚进来!”

  “哈哈哈!”几个导演相视一笑,这是坐不住了啊!

  刘一民和朱霖联袂走了进去,冲着曹禹齐声喊了一句:“万老师!”

  曹禹听到后,一脸神清气爽:“在前线拍的怎么样?”

  “非常顺利!”

  “我看到你写的那篇报告文学作品了——《阵地的月亮》,也听了《月亮之歌》,听说前线战士们都会唱这首歌?”

  朱霖接话道:“大家喜欢听,也都会唱!当时不到十天的时间,就传遍了文山前线!”

  “好啊好!咱们文艺工作者就应该这样干!”曹禹将刘一民写的《阵地的月亮》看哭了不少人。

  战士在阵地上的话和临别之时的嘱托,深深的感动了身处和平环境的燕京人民。

  在办公室里面聊了一会儿,刘一民和朱霖准备到四合院看一看。

  “晚上记得到家里吃饭!”

  “好嘞,老师!”

  四合院可比华侨公寓乱多了,竹林里的小竹子被雨打的七零八落,豆角掉在地上长了又长,指甲花开了又败,地上全都是枯萎的花朵。

  两人打扫了一下四合院,等到傍晚,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木樨地。

  朱霖感叹道,这喝油的两个轮子就是比自己蹬的两个轮子坐着舒服。

  木樨地,李玉如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他们了,万方师姐专门做了酱牛肉。

  “快进来快进来!”李玉如拉着他们走了进来。

  万方调侃道:“你们俩是来自哪个第三世界国家?”

  “幸亏回来的早,回来的再晚一点,妥妥的轻度非洲同志!”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咽了一下口水说道:“师姐这酱牛肉,闻着真好吃!”

  “来,先吃点!”万方笑着说道。

  “等老师一起吧!”

  李玉如宠溺地说道:“霖霖,想吃就吃,你老师还得有一会儿!”

  曹禹回来后,大家一边看《狼烟北平》,一边吃饭。李玉如告诉他们,现在《狼烟北平》可火啦,大家都爱看。

  中央一套已经连着播了三遍了,报纸上还有人说,国家应该拿出经费,多拍一些好电视剧。

  “你不在燕京,但是燕京的读者和观众,可一直把你挂在嘴边!”

第302章 军队给中文系送锦旗

  《狼烟北平》连播了三遍,可家家户户等看完新闻联播,还是认真地继续看《狼烟北平》。

  电视剧的内容让观众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尤其是老北平人,更是看的津津有味。

  电视剧没有杂志需要的阅读门槛,识字不识字的都能看懂,再不济也能听个声过个眼瘾。

  央视和八一厂,因为这部剧,赚了不少钱。光通过向各地的电视台卖授权,不单单把经费赚了回来,还挣了四五十万。

  关键是上级领导十分满意,文化部将《狼烟北平》作为优秀节目。文化部电影局下发了鼓励电影厂和电视台制作优秀电视剧的通知。

  随着中国家庭电视的拥有量越来越多,电视剧的制作的数量和质量必须提上来。

  李玉如讲着燕京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就听着他们讲前线发生的事情。

  跟朱父和朱母一样,听到前线那么危险,一个个心里后怕的很。

  他们没办法想象,剧组的演员在潮湿的坑道内睡了一个月,也没办法想到,晚上被炮弹声给惊醒。

  上一秒一个鲜活的生命还跟你开着玩笑,下一秒就躺在你怀里死去!

  曹禹说道:“我听部里面的周杨和老沈说,上面已经同意提高抚恤金标准了,预计是三到四倍的增幅!”

  看来《阵地上的月亮》马上就要起作用了!

  “唉,鲜活的生命给多少钱都不为过!”李玉如心疼地说道。

  “话是这样说,可是国家也没多少钱!”曹禹无奈地说道。

  刘一民说道:“不单单是抚恤金,还应该对烈属进行帮扶!

  “这就要看各地的政策了!”曹禹说道。

  万方说道:“我听说白眼狼都是在丛林里神出鬼没的,是不是真的?”

  “他们确实擅长在雨林里面作战,不过在边境,主要还是阵地战,大多数时间是特工偷袭,但夜战,咱们解放军是他们祖宗!”

  刘一民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咱们坑道土工作业,也是猴子的祖宗!”

  曹禹忽然说道:“要是胡志明在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发展到这一地步!”

  想起以前两国从民间到官方都喊着“同志加兄弟”的口号,他内心唏嘘不已。

  “同志加兄弟”的口号,还是胡志明喊出来的。

  几人讨论了一下,也没有讨论出结果。刘一民觉得,国际政治关系远远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够维持的,胡志明他是一个政治家。

  这样的小国,朝秦暮楚是他们的生存之道,用另一句话讲,就是“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

  但继任者的夜郎自大和误判形势,着实让人笑掉大牙!

  聊到很晚,刘一民和朱霖才离开了木樨地,顺便把三花给抱走了。

  他们去前线拍戏,三花就由李玉如喂养了。相处了三个月,抱走三花的时候,李玉如一脸的不舍。

  华侨公寓与四合院相比,三花明显更喜欢四合院,毕竟那里大,而且上树上房能玩的太多。

  刘一民回来之后,没有去燕大,生怕被严家炎抓到了壮丁。

  不过严家炎还是知道了,一个电话打到了华侨公寓,催促着他去学校。

  无奈之下,刘一民骑着摩托车来到了燕大。

  校园里多了许多的新面孔,李兰勇并没有再回燕大,而是留在家准备大展身手了。

  路过三角地的时候见到了几个大三大二的学生,纷纷冲着刘一民打招呼,齐声喊着师兄。

  后面有人推了一下前面的几个人,笑道:“什么刘师兄,现在是刘教授!”

  “刘教授好!”大家齐声又叫了一遍。

  刘一民脸上顿满了笑容:“同学们好!”

  尽管平时熟悉,但是“教授”该叫还得叫。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要不然,自己这个教授的威严何在!

  “刘教授,能跟我们讲一讲前线吗?我们很喜欢你写的《阵地上的月亮》,我们准备毕业了,也去参军!”几个人围着刘一民七嘴八舌地说道。

  “想去前线?”刘一民停下了脚步。

  “是啊,我们也想为国家出一份力!我们是大学生,都说是时代的骄子,骄子不应该错过这件历史大事!”

  “前线有大学生吗?”

  “有,还不少,77级刚毕业的学生也有参加的,不过还都是在进行临战训练。《月亮之歌》的谱曲作者就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本来在文工团,他主动调到了作战连队!”

  刘一民站在原地给大家讲着前线,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刘一民将自己所知道讲完之后,快速地从人群的空隙中离开了。

  走到中文系,几个老教授笑着说道:“终于回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咱们中文系没把你给留住!”

  “吴教授、孙教授!”刘一民笑着打起了招呼。

  “赶紧进去吧,严教授正等着你!”

  刘一民推门走了进去,严家炎正在批改作业,看到刘一民进来,翘起二郎腿说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先来系里面一趟!”

  “严教授,我真刚回来!我还想问问,您怎么知道我回来了,别不是在我身边安插奸细了!”刘一民颇为无奈地说道。

  “哈哈哈,你猜一猜!”

  刘一民想了想说道:“我实在是猜不出来!”

  “猜不出来?”严家炎笑着说道:“部队上的同志告诉我的!”

  “您在前线部队还有熟人?”

  “那倒是没有!你抓了一个俘虏是怎么回事?”严家炎给刘一民倒了杯茶,好奇地问道。

  “嗯?”

  “别给我装傻充楞,你在前线的事情,我都掌握的一清二楚!”严家炎挺直了身子,嘴角挂着一丝捉弄的笑容。

  刘一民无奈地说了几句,又用手比划了两下。

  “这么简单?”

  “是啊,先开枪,再抓人,就这么简单!”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审视地看着刘一民,过了一会儿问道:“就没有什么‘说时迟那时快,瞄准激发一气呵成,也没有什么心理描写?比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之类的‘?”

  严家炎准备身临其境地听一听杀敌故事呢,结果就两句话,两个动作。

  听完后,总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

  “严教授,本身就是包围一伙残兵,哪还什么视死如归、杀身成仁,您想的太多了!”刘一民说道。

  “你没受伤吧?”

  刘一民笑着拍了拍衣服说道:“只不过是衣角微脏,些许风霜而已!”

  “啪啪啪”严家炎鼓了鼓掌,这话讲的,这才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形象嘛!

首节 上一节 234/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