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69节

  苏联文学国内一直研究,这个倒是现成的,不需要太费周张。

  俄国真是个奇怪的地方,近现代文豪层出不穷!

  接着朱光遣和杨诲分别作了发言,第一次编委会终于结束,大家开始投入到了编书工作之中。

  从今天开始,刘一民的办公室就是这间屋子了。研究生们课程一结束就跑过来工作或者是跑到图书馆找资料。

  杨诲单独负责拉美文学,朱光潜和刘一民两个人负责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抽丝剥茧找出其中的脉络。

  几人中最忙的是杨诲,仿佛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杨诲经常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

  刘一民又从教授孙玉石手里要来了一个研究生,放到杨诲手底下帮他干活。

  “杨教授,你要注意身体啊。”

  学生们都走后,刘一民坐到杨诲旁边说道。当年第一次见到杨诲,还是个傲气的小老头。之后则是跟着蓝天野跑到宿舍找自己,当时年纪虽然大,但是精神头很好。

  “一民,你还年轻,你不懂,这可能是我最后能留下的东西了。”杨诲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评价道:“半生抖擞,半生寂寞,追忆往昔,方觉时日无多。”

  “杨教授,您别这样说,好好休息一下才能干更多的事情!”

  “再过半个月,我就84喽,也不知道再过几年,中文系会不会有人记得我!”杨诲感叹道。

  刘一民答道:“杨教授,您当年火烧赵家楼给燕大的学生留下了火热的抗争精神,掌管中文系,改造了教育理念。就这个‘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理念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哈哈哈,火烧赵家楼,当年也没觉得那么了不起,别人喊我我就去了,越到后来越觉得这件事情了不起。可惜喽,我这个东北小个子再也跳不进赵家楼喽!”

  接下来,为了让杨诲少走点路,开会的时候大家直接到杨诲家里面开。

  杨诲的夫人姚东默默地给大家倒茶,倒完茶后退到别墅外的院子开始修剪花草。杨诲的夫人喜欢花,院子里到处都是。

  三月春已至,大家在客厅里谈的兴起,外面的花儿也开的正浓!

  刘一民再次收到了余桦的信,信里面仍然夹着稿子。刘一民暗道,这家伙可真执着。

  信里面恭敬地表示刘一民真特么神了,去年看完小说让他发表到地方杂志,还真中了。

  因为这件事情余桦在父亲面前得意极了,将杂志摊到余父面前说道:“爸,你瞧这杂志上也有个余桦!”

  “同名?”

  “爸,这就是我,什么同名?还是不懂文学。爸,刘一民同志让我投地方杂志,还真中了。你说这人到底是啥人啊,眼光那么准?”

  “能是啥人?大作家。你没看报纸上讲吗?一名正直善良的年轻作家,血液里永远迸发出热烈的光芒!”余父拿起报纸递给余桦,让他自己看。

  “嗐,报纸上都是瞎吹的,我是想知道他真人咋样?等以后去燕京,我提点咱们海盐黄酒和茶叶去看他!”余桦觉得人家帮了自己这么大忙,光拿黄酒有点小气了,还得配上茶叶。

  “行,把你的工具也拿上,万一有坏牙了,还能帮他拔牙!”

  余桦:“.”

  “算了,爸,你不懂文学!”

  余桦第一篇发表之后觉得离自己进入文化馆迈了一大步,但是还不够。

  于是又写了一篇,写完之后塞信里寄给刘一民再帮忙看一看(算一算)适合在哪家杂志发表。

  “这是帮自己当成算卦的了!”刘一民看完之后,再次写下了自己的建议。

  【略有进步,可投省级及以上杂志!】

  写完之后,将信放在了桌边,等明天上班的时候顺便寄回去。

  “刘老师,瞧我买的这只甲鱼咋样?肥嘟嘟的!”朱霖下班回来,刚推开门就冲着刘一民说道。

  见刘一民没说话,提溜着甲鱼跑到书房转悠了一圈,特意凑近晃了两下。

  “你这个学生,老师我可要批评你几句了,一切要顺其自然。那句话怎么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刘一民说道。

  朱霖盯着刘一民看了看,然后昂起下巴离开了书房,只留下一句笑声:“刘老师,有心的无心的我都要!”

  一大早,刘一民跟朱霖两人同时骑着摩托朝着人艺驶去,根据刘一民对曹禹的承诺,今天得让他看稿子了。

  昨晚上,朱霖还替曹禹传话了。

  “刘老师,米勒最近排练的很快,我跟蓝导在旁边看了,我估计首演会很早。”朱霖迎着风说道。

  刘一民说道:“快就快呗!这是成熟的剧本,不需要以前像你们那样,边排练边打磨,自然会快!”

  “我怕他到时候又得意起来了,排练的时候叼着大烟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麦克阿瑟呢!”朱霖笑道。

  “哈哈哈,你好好跟他学一学排练,这米勒还是有功夫的。以前边打工边写剧本,当过修理工,不过写的不好,差点放弃了。”

  “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学的可认真了,我觉得我马上能当导演了!”

  “哈哈哈,不是导演,是大导演,朱霖大导演!”

  到了人艺,曹禹还没有来,刘一民就在他的办公室门口等他。蓝天野经过的时候,笑眯眯地问是不是有什么剧本了?

  “没有,这次是绝对没!”

  蓝天野走后,苏民又磨蹭了过来询问军队将《雷场相思树》排练的如何了。

  刘一民拍了拍脑袋:“苏导,这我还真不清楚,算下来也快一个月了,估计定版了。最后一次跟魏团长通话,还是月初。

  苏导,你直接给话剧团打电话问一问嘛!”

  “行,我问一问,家宝公已经明确说了,这部戏由我来排。这一次我一定要让老蓝看看,我排出来的大场面戏怎么样!”

  苏民说完后挺起胸膛,有几分壮志凌云的感觉。

  曹禹看到刘一民在办公室门口,眼前顿时一亮:“一民,快进办公室!”

  苏民说道:“一民不是咱们人艺的人胜似咱们人艺的,我看呀,给他找个办公室挺好,没事就坐在这儿写本子。”

  “老苏,不跟你聊了,你赶紧忙吧!”曹禹笑着说道,匆忙推着刘一民走进了屋内。

  苏民暗付这是又有好稿子了?看家宝公急切的样子,绝对是好稿子。

  不免遗憾,刚才在关门的一瞬间,自己应该厚着脸皮挤进去!

  “一民,稿子快给我看看!”曹禹迫不及待地说道。

  刘一民从皮包里面将稿子拿出来递给了曹禹,自顾自地拿起壶去打热水了。

  刚出门,苏民还没走,看到刘一民立马勾肩搭背了上来:“一民,亲自打水啊?”

  “苏导,我不亲自打水,这暖壶也不会自己走啊!”

  苏民从刘一民手里接过暖壶:“这不就自己走了!”

  “.”

  接水的时候,刘一民对苏民说道:“苏导我刚才给万老师看的是一篇小说!”

  “一民,我可没那么现实,我就是帮你打个水而已。你别多想,不过你既然提起了,是啥小说?”

  刘一民无语地看了一眼苏民:“苏导,这是一篇无法被改编成剧本的小说,舞台无法呈现出它的效果。您呀,就别费心思啦,《雷场相思树》够您忙活一阵子了!”

  刘一民跟苏民摆了摆手,独自提着暖壶走进了曹禹的办公室。

  曹禹看到他只当没看到,继续皱着眉头看稿子,手里面的钢笔在空白的稿纸上画了起来,是在整理着故事脉络。

  刘一民无聊地喝着茶,等曹禹将写好的前半部分看完。

  “我都怀疑你这是鬼故事了!”曹禹冲着刘一民说道。

  “这就是魔幻的现实啊老师。不过我觉得《聊斋》这类的鬼故事,也带着点魔幻,带着超自然现象,只不过叙事手法依旧是线性而已,魔幻现实主义是非线性叙事的现实主义。”

  “这篇小说叫什么名字?”

  “我想把它叫做《宠儿》!”

  “好名字,跟《绿皮书》相比,将种族歧视写的更加的残酷,我相信它更能揭露美国这段令人不耻的历史,把人当做工具,当作牲口,他们对黑人欠下了恶债!”

  “欠下的是会还的!”刘一民说道。

  “下面的故事走向,你给我讲讲!”

  “好!”

  《宠儿》这本小说讲的美国黑人解放前发生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叫做塞丝的黑奴为了摆脱奴隶的命运,从农庄逃跑。但是此时她被奴隶主追捕,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奴隶的命运,强忍悲痛将自己的女儿杀死。

  此时距离林肯解放黑奴还有九年,十八年后,被杀死的【宠儿】阴魂不散,回到了塞丝生活的小镇上。

  怀揣着对母亲的恨意,她化作少女,亲手摧毁了母亲塞丝已经稳定的生活,她一方面寻找爱,又一方面发泄自己的恨。

  去勾引母亲的男友保罗D塞丝为了补偿对女儿的亏欠,赶走了保罗.D。

  生活被摧毁之后,塞丝整个人状若癫狂……

  最后古怪的小女儿丹芙找人帮忙,团结黑人族群举办集体驱鬼仪式,至此,宠儿彻底消失。

  小说揭露了这种种族压迫的残酷,母爱和自由无法同时获得。另外后半部分也在呼吁黑人社区应该团结起来,去获得自由。

  林肯解放了第一次,黑人自己要进行第二次解放——那就团结起来!

  故事的开头是已经安定的塞丝在124号生活着,一名穿戴整齐的女人从水中走了一天一夜,来到了124号。塞丝看到这个女人跟自己死去的孩子很一样,连姓名和脖子上的伤痕都一模一样。

  塞丝将其视作女儿,故事从此时开始。过去和现在相互交织,各种惨痛的记忆和现实慢慢道来,荒诞不经的叙事风格从故事进入到人物的内心

  直到驱鬼完成,保罗.D归来握着塞丝的手说道:“你才是最宝贵的”,“我们需要一种明天”。

  这是一本有深远影响力的魔幻现实主义著作,经常被拿来对比的还有一本东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那就是《丰乳肥臀》。

  “好!”曹禹拍了拍大腿,大声地说出一声好,他已经能想象到黑人看到最后那句“我们需要一种明天”时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明天了。

  “虽然没写完,但是我敢肯定,这是朝西方文学扔了一颗原子弹!走,咱们去找米勒去,让他欣赏一下这篇艺术价值极高的小说,我看他还能讲出什么来!”曹禹脚步轻快地朝着排练室走去,刘一民急忙跟上。

第340章 外面人多,现在服了

  舞台上,英若诚扮演的老推销员威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正在跟人艺的另一名老演员“朱琳”对戏,朱琳饰演的是威利的妻子琳达。

  是的,在朱霖来到人艺之后,人艺就有两个同名同姓的“朱琳”了。

  平常几个导演称呼朱霖为“小朱”,除了以前辈师长的口吻称呼外,也有区分两人的意思。

  几个没戏排的导演就坐在后面看米勒排戏,米勒坐在台下仍然是叼着大烟斗,翘着二郎腿一副高傲的样子。

  两个演员的表演让他十分满意。

  舞台上,“美国梦”破灭之后的威利十分沉重,琳达发现了他准备自杀的管子,但从来没有揭穿,她要维护威利的威严,只是默默地将自杀工具拿走。

  威利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和心事时,琳达在旁边不断地开导他,讲着自己崇拜的话。

  一个小人物,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妻子。

  《推销员之死》确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戏剧,将沉重的威利和善解人意的琳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观众看后心情更加的沉重。

  这也体现了米勒戏剧的一贯风格,并不用大笔墨去叙述经济大萧条的美国经济多么的不堪,而是用小人物的生活来展现悲哀的时代。

  曹禹和刘一民走了进去,几个导演冲着刘一民点了点头,蓝天野凑到刘一民旁边说道:“一民,这个美国佬还真有几把刷子!”

  “我看也不错!”刘一民笑着说道。

  曹禹带着刘一民坐到了米勒的旁边,米勒瞥了两人一眼:“万先生、年轻人,你们看看怎么样?”

  曹禹轻轻地鼓了鼓掌说道:“米勒先生,确实不错,最近几个导演都大为赞扬啊!”

  “好戏剧!”刘一民夸奖道。

  米勒听到后,得意地二郎腿向上勾起,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部戏剧写作的灵感由来和后来发生的故事。

首节 上一节 269/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