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第10节

  “当然。”

  姜未晞又问道:“那你觉得清朝对郑成功的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

  “这……”

  陈默挠挠头,有点迷糊。

  正常来说清朝肯定对郑成功的评价肯定是负面的,毕竟国姓爷是抗清名将,总不能打他们还被打爽了吧?

  他试探的问道:“难道还是正面评价?”

  “没错!”

  姜未晞嘻嘻道:“清朝的康熙皇帝还为郑成功写了个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不光如此,清朝后面还在宝岛设立官庙,专门祭拜郑成功。”

  陈默听着陷入思考中,能考上水木大学,他的脑袋瓜子自然很灵光。

  尤其是听到后面那句话,他眼前一亮。

  “宝岛!”

  “只要承认郑成功,就可以继承郑成功的土地遗产,毕竟第一个收复宝岛的就是郑成功,那么清军到宝岛,就是收复而不是入侵,出兵就名正言顺。”

  陈默左右走了几步,抬头看着国姓爷的巨型石雕像,眼睛眯了起来。

  “而且这种表彰前朝忠臣是历史上的惯用手段!”

  “一个是为了表现当朝政府的大度,另一个是为了宣扬【忠君】的意识形态,可谓一举两得啊!”讲到最后,他忍不住撇撇嘴。

  统治阶级嘛,就是这样,一边愚民,一边洗脑,效果是真的好。

  “不愧是黑狗哦,你这思维能力,我感觉应该学文科才对。”

  姜未晞拍了拍手,但她话锋一转,又问道:“那你觉得霓虹那里又是如何评价郑成功的?”

  “霓虹?”

  这个问题有点深度了。

  不过既然提到霓虹,肯定跟国姓爷的母亲有关了。

  陈默猜测道:“难道是觉得有她们霓虹血脉,所以也很推崇?”

  “答对了诶!”

  姜未晞嗤笑道:“霓虹是属于不要脸硬贴上来的那种。”

  “国姓爷母亲是霓虹人,加上出生在霓虹,所以霓虹对国姓爷也极力推崇,认为他是海外雄飞,布武宝岛,开疆拓土的大和后裔。”

  “甚至还和本土的神道教结合,把纪念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改成了【开山神社】,不仅宝岛有,霓虹本土也有不少纪念郑成功的开山神社。”

  “好家伙,国姓爷的香火在霓虹都有了?”对这个结果,陈默真是哭笑不得。

  不过倒是符合小霓虹的性格,越是自卑就越是强调。

  再一思量,无论哪一方都对郑成功是正面评价。

  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最大公约数,大明锦鲤啊!

  谁都想转发这条锦鲤,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皓月园其实除了这个郑成功巨型石雕像,其他风景挺一般的,但在陈默与姜未晞的话题讨论下,顿时也增了几分乐趣。

  这也是许多游客来了鼓浪屿后,觉得无聊的原因。

  人文景观,若是没有导游讲解,完全就是走马观后,不如自然景观对视觉的冲击明显。

  离开皓月园后,开启闲逛模式,直到傍晚黄昏时分,前往龙头路。

  龙头路是鼓浪屿的商业街区,这一片商铺林立,不是餐饮店,就是文创店和特产店之类的。

  在十年前鼓浪屿热度在全国高居不下的时候,店铺越开越多,而且还宰客严重,本地人和外地人是两份菜单!

  现在倒了不少店铺,比如当年以“戏耍”出名的土耳其冰淇淋大叔也走了。

  考虑到食量问题。

  在一众小吃里,选了三家出来。

  第一家是叶氏麻糍。

  是鼓浪屿的网红小吃,不是店铺,是一个小亭子状的档口,据说以前还是鼓浪屿上唯一允许摆摊的店。

  周末加上饭点,排队排起一条长龙。

  等待的时候,姜未晞介绍道:“这家叶氏麻糍据说是真·百年老店,我看有本地博主说是上个世纪30年挑扁担叫卖到如今,三代传承!”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麻糍,还是裹着乡愁的琴岛记忆。”

  “麻糍再好吃能好吃到什么程度?”陈默不信邪,他可是洪省人。

  洪省瓷都那里的油条包麻糍才是一绝!

  姜未晞哼唧了声:“待会你就知道了!”

  等排到他们,价格不便宜,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招牌麻糍18元6个,另一个是芝麻酥/花生酥15元一包。

  陈默自然是选择前者。

  老爷爷娴熟地将糯米团捏成口袋状,裹满现磨的花生芝麻碎,最后在黑芝麻粉里滚成“煤球”,六个装在盒子里。

  至少吃……没有牙签,没有筷子,是给了个塑料袋。

  陈默着实一愣,头次见到这样的吃法。

  “直接用塑料袋套着,然后手抓着吃吗?”

  “应该是。”

  “等等,你不是以前吃过吗?”

  “我是吃过啊。”

  姜未晞脸色一拉,耸拉着脑袋,嘟囔道:“以前虽然是袋装,但我记得是10元10个小的,现在怎么变成18元6个了?”

  她对这个价格很不满意。

  这里是景区,租金天价,18元不算太贵。

  可两三年前都是10元10个,价格不高,味道还不赖,才成就了火爆的叶氏麻糍。

  总感觉变了点什么。

  “我感觉要翻车。”

  陈默有股不妙的感觉,正当他要抓起一个麻糍要吃的时候,身后的小亭子传来一阵嘈杂声。

  一转身,

  我靠,老大爷跟一对夫妻吵起来了。

  尤其是老大爷,战斗力超猛的!

  ps:对审核。。。本章对国姓爷无历史虚构和污蔑,都是查资料参考文献的,如邹漪《明季遗闻》,郑亦邹《郑成功传》。

第13章 炮仗花的花语,今夜的朦胧

  “18块钱就想当老大啊!”

  “都说了没有,想要两个口味不知道买两份啊?!”

  老大爷难听难听还很大声,眼珠子快要爆出来一样。

  被骂的是一对三十左右的小夫妻,原因是大姐问老大爷可不可以六个麻糍弄两个口味,老大爷瞬间就发作了。

  大姐的老公一看老大爷讲话这么难听,也不甘示弱。

  “你这老板怎么态度这么差?!”

  “18个块钱买6个麻糍还不贵啊?就问下你可不可以,干嘛骂人?”

  “年纪大了不行,你老婆偷人给你戴绿帽了?”

  两边互相打口水战,最后还是市场管理人员过来才勉强解决了。

  “这老大爷态度确实差,”陈默叨叨道:“就排我们前面不是有个女生问了下有没有牙签,老大爷就冷着脸说没有。”

  “……”

  姜未晞想要反驳一下,但陈默说得也是事实,加上经历了刚才的一幕,她对这家也是祛魅了。

  好久没吃一直惦记着这口,如今真来吃了,跟记忆里的那份美味是浑然不同的体验。

  “啧啧。”

  陈默把手上的麻糍在姜未晞面前晃了晃,语气很欠揍:“姜白给,快吃一个,这可是裹着乡愁的琴岛记忆哦。”

  这贱兮兮的模样气得姜未晞直咬着牙齿,仿佛下一刻就会冲上前咬人。

  “咳咳,逗你的,我先尝尝……”陈默干笑一声,赶紧抓起一个麻糍咬了口。

  姜未晞是个温柔的闽南姑娘,但是逼急了也是真的会咬人。

  不得不说,这个老板态度不行,还涨价,但是味道没那么难吃。

  麻糍内馅是芝麻花生,外面再裹上芝麻粉,咬开软糯不粘牙的外皮,满嘴花生和芝麻的香味溢出来,麻糍延展性很好,很有小时候的味道。

  但……算上排队成本和价格。

  emmm,若是满怀期望,恐怕会略感到小失望。

  “还行,姜白给你也吃一两个吧,”说着把塑料袋取下来递给姜未晞。

  姜未晞吃了一个后就不吃了,一脸失落道:“麻糍个头变大了,馅料变少了,价格涨了,情怀也没了。”

  陈默叹了口气,后面排第二家店的时候,等拿到手他的麻糍都没吃完。

  第一个还不错,第二个可以,第三个勉强下咽,第四个吞咽艰难……越吃到后面越腻歪,还特么胀肚子。

  这家名字叫做【沈家闽南肠粉】,一份招牌肠粉12元。

  “嚯,这价格比麻糍还便宜啊。”陈默忍不住和那臭嘴老大爷的价格对比了下。

  两人走了几十米,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因为就买了一份,筷子也只拿了一份,所以是两人共用一起吃。

  陈默就吃了一口,软软糯糯的,这份是肠粉+肉+蛋,味道中规中矩,不过陈默喝了一口汤汁后,发现这才是灵魂啊!

  (招牌闽南肠粉)

  再考虑到价格,这可是鼓浪屿!

  12元一份,说实话做得不难吃就已经对得起游客了。

  休息了十几分钟后,最后要吃的就在他们坐的地方不远。

  “蛋满灌!”

  陈默念着门店的招牌,这家是他在大众点评上唯一种草收藏的小吃。

首节 上一节 10/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