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第15节

  姜未晞笑着道:“舒婷的大部分诗歌,散文都是创作于鼓浪屿时期,甚至她把鼓浪屿称之为自己的生命之源。”

  陈默忽然想到一个遗忘的重点,一脸狐疑道:“不是,你怎么清楚这么多?”

  “我是厦大的啊!”姜未晞脸上露出自豪。

  “舒婷定居在厦门,偶尔被邀请来我们厦大开讲座,我还有舒婷本人的签名呢!”

  陈默竖起大拇哥:“厉害,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这个陈默是真羡慕了,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见见舒婷,要是可以的话,再见见那个把悲伤送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余华就更好了。

  探访舒婷旧居后,两人离开小巷子。

  再次看到这个中华路15号褚家园,陈默好奇百度了下。

  嚯,这栋建筑也不简单。

  也是一座名宅,比舒婷夫家的房子还早几年建成,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小提琴家褚耀武的家。

  而褚家与舒婷的丈夫陈家是多年世交,两家关系不错。

  再走到中华路47号,这里的主人曾经也是个名人。

  民国时期军统传奇特工,菲律宾情报站的站长张圣才。

  再往前走,随着百度的搜索,一段段真人事迹浮现……

  斑驳的外墙,是古老的气息。

  这些游客们忽略的角落,曾经也有那么一个人在滚滚的岁月长河里掀起一个时代的浪花。

  而如今,偶尔才会被误入的行人发现。

  一直到中午,炽热的炎炎夏意催促着陈默二人的离去。

  登上轮渡船,海风轻拂,浪花滔滔。

  陈默目光深沉地望着小岛。

  仿佛能看到巷子深处的那栋小红楼。

  他想到了舒婷,想到了姜未晞念过的诗。

  或许,

  鼓浪屿本来就是一首诗,只是诗的上面盖满了房子。

第18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同安饭店(联发东南天地店)】

  这家店位于华美附近,很有烟火气息,生意也十分好。

  哪怕今天是周一,也花了点时间排队。

  共有两层,环境一般,包间不少。

  在前往二楼的时候,陈默注意到餐厅后方的神桌上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土地公、文武财神。

  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等入座服务员验完券后,脑袋往前一凑,压低着声音道:“未晞,你们胡省这里是不是香火很盛?”

  然后把刚才看到的那一幕讲了下。

  姜未晞顿时哈哈一笑,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胡省人挺迷信的?”

  “有一点,但我感觉有点矛盾。”

  陈默皱了皱眉,疑惑道:“你们胡省人拜神挺多的,而且又有一个很出名的妈祖。”

  “不是有首闽南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吗?会拼会闯也是你们的风格,这就有点矛盾了。”

  又迷信,却又相信人定胜天。

  早在之前陈默心中就有这股疑惑。

  “你们外省人有这种想法也正常,要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跟许多方面有关。”

  姜未晞问道:“你知道人之所以敬畏鬼神,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这还真难倒陈默,他想了半天,大脑一片空白。

  半分钟后,他摇摇头:“不知道。”

  “最主要原因是危机四伏,简单说就是生命无法保障。”

  姜未晞缓缓说道:“胡省地势不好,山多平原少,出海远洋有可能葬进鱼肚,出门山上落石都会砸死人,大暴雨的话可能冲毁房屋。”

  “最直接的就是身边发生的例子,我之前学车加的驾校教练去年发过一个动态,他的同事放假开车去沙县走国道。然后,刚下过雨的山上掉下来一个大石头,当场命丧黄泉,连人带车都压扁了。”

  “北方许多省份迷信少,是因为他们地势平坦,风调雨顺,南方尤其是沿海渔民这种,迷信就多。”

  说到最后,姜未晞顿了顿,看了眼陈默:“其实哦,胡省人很信妈祖是个不准确的说法。”

  “啊?”

  陈默傻眼了,妈祖知名度很高,那胡省人不应该信这个很多吗?

  “真的假的?”

  “胡省人真的很信神,但不一定信妈祖。”

  姜未晞无奈道:“这也是一个外省人对我们的一个错误认识。”

  “妈祖主要是莆田那里信的多,其次是泉州、漳州一带沿海村落,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最信。只要能看到天后宫的庙宇,里面供奉天上圣母,并且临河临溪临海而建,就是妈祖庙。”

  陈默问道:“那胡省人信的都是啥?”

  姜未晞掰着手指数道:“我们这本土神灵很多的,除了妈祖,还有开漳圣王、保生大帝、后土娘娘、陈靖姑、郑成功、关帝、石佛公、虎公爷等等。”

  “体系也复杂,阳庙阴庙混合,有影响力的名人可以建庙,甚至海浪中冲上来的无名尸体也可以建庙,比如你看到庙宇里带有将军、元帅、水流公、有应妈、万善爷等就是阴庙。”

  陈默都听晕了,咋这么多名字?

  妈祖,关帝,郑成功他知道,其他几位都是什么来头?

  这时候,姜未晞继续解释道:

  “而且我们胡省人的拜神,跟你们以为的不一样。”

  “比如说妈祖吧。妈祖对于海边人来说,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家里的长辈。”

  “孩子夜里惊了,找妈祖。”

  “要去远方谋生了,和妈祖说一句。”

  “孩子考上大学了,给妈祖上个香。”

  “家里男人在外面飘泊很久了没有音讯,请妈祖托个梦。”

  “家里有什么重大事情需要决策了,去妈祖庙里求个卦。”

  “平时在家,妈祖像、祖宗牌位、主席像和观音像都可以摆在一起,互相之间毫无芥蒂。”

  “胡省人日常给妈祖上上香,妈祖生日就像给大家的共同长辈过一样,偶尔忘了或者不想去,妈祖也不会和家里小辈计较。”

  陈默恍然大悟,他终于听懂了!

  “懂了,其实就是把这些神灵当成老祖宗去看,是一种依靠而不是依赖,就像是家人一样。”

  也可以说,胡省人很信神,但信什么神不重要。

  外地人以为胡省人的信:天天烧香拜拜啥也不干,坐等神灵赐下荣华富贵金银财宝子孙满堂。

  实际上胡省人的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先把那三分天注定的先拜了,另外七分劳资拼了也得行。

  “还挺有意思的。”

  陈默回味着刚才的话语,感觉头皮有点痒,可能要长脑子了。

  姜未晞嘻嘻道:“你要是去了泉州体会就更大。”

  “这个怎么说?”

  “泉州有着【神明人间办事处】的外号,那里三步一庙宇,五步一宗祠。各种信仰在泉州都能生根发芽,香火很盛的。”

  “可以可以,这个安利我收到了。”陈默笑着道。

  之前还以为胡省就一个鼓浪屿和武夷山有意思,没想到泉州也不错的,毕竟那里在古代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时候,他们点的菜也上来了一道。

  姜未晞团的是一个双人餐,里面有四个菜一个汤:同安封肉、同安煎蟹、手撕老板翅、野生木耳炒淮山和鲨鱼丸枸杞叶汤。

  眼前这道菜便是招牌菜同安封肉。

  一整块大肉,旁边有两三个西蓝花和勺子。

  盆子还挺有意思的,有一只笑眯眯的猪头。

  陈默打量了下,问道:“看起来有点像天府省的东坡肉啊?”

  “对,外表会有点像,但差别不小的。”

  姜未晞说着,拿着勺子将一整块肉切割成一块块,同时道:“同安是厦门的一个区,同安封肉是同安那里喜庆场合的主菜,正正方方一块肉,方和封在闽南语中音相同,日子久了,【方肉】就变成了【封肉】,又因为这道菜上桌才掀盖所以叫封肉。”

  “而且它底下还有香菇,板栗,虾仁,很香很下饭的!”

  “呐,我喂你一个尝尝。”

  还是第一次被女生喂菜,陈默有些腼腆地张嘴。

  肥肉烂而不腻,瘦肉不显柴,加上慢炖很久,板栗和虾仁的香味都在里面。

  “确实好吃!”陈默赞道。

  姜未晞提醒了一声:“拌着饭吃会更好!”

  陈默用勺盛了点到白米饭上,加上米饭一同入口,压根就不会感觉到肥腻,果然下饭!

  接连吃了好几口,一碗饭都快干完了。

  不愧是本店招牌必点!

  十几分钟后,又上来第二道菜:同安煎蟹。

  有着同安封肉的珠玉在前,陈默本来期望值挺大。

  没想到翻车了!

  这道菜单独点要159元,只有一只螃蟹,将其切开变成两半。

  要是说是为了吃蟹肉的新鲜口感,感觉不如大海蟹的肉嫩滑。

  至于调味,是完全没有的,如同名字一般,就是煎熟了的螃蟹。

  第三道是手撕老板翅。

  听名字挺奇怪的,外表看起来像是炸鸡翅。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陈默筷子夹了一个,迟迟不敢下口。

首节 上一节 15/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