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跟没讲一样的……”
陈默撇撇嘴,就那一副天天晒太阳,天天戴着念珠还喝茶的姿态,明显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估计问了也不会告诉他,认识时间不够长,还没到那种敞开心扉的程度。
回小院的路上,昏黄的灯光将两人的背影照得斜斜的。
时而交合,时而分开。
陈默肩膀碰了碰周晴天,开口问道:“晴天,我记得你讲过牛爷是创业失败来大理躲清闲,那你知道牛爷的故事吗?”
本来都还好,谁让李小琴把他的好奇心给勾出来,好奇的心痒痒。
“是啊,我说过这些。”
周晴天回忆了片刻,摇头道:“但具体的我还真不清楚,除了问牛爷,应该只有阿遥哥最清楚了。”
陈默啧啧称奇道:“这小院的各位还真是不简单啊。”
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偶像歌手,一个创业失败的“大老板”,一个首都奢华酒店的前高管。
哪怕林百草和周晴天,都有自己一些小故事。
对了,还有那位回乡创业的李知遥。
谁知周晴天直接大胆道:“那你呢,你有什么故事要跟我讲不?”
“我啊?”陈默不动声色的装傻道:“我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什么故事的?”
“清华的学业压力有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老教授各个都是行业里大牛,我又不是什么保送的天才,能够不挂科毕业都算很不错的了。”
“清北高考上去的好像是这样子。”周晴天嘀咕了一声。
高考上去的,除了那些省状元是例外,其他的放在国内No.1的名校里,真的不起眼。
不是他们平凡,而是一个国家14亿人,最妖孽的都集中在这里,真的会受到打击。
甚至有的还道心破碎,挂科最后被退学。
糊弄过去的陈默暗自松了口气,细数自己毕业后的经历,无论是厦门、南京还是庐山,这哪里敢跟周晴天提啊?
他还是很在乎周晴天这个朋友的。
两人聊着天,没多久便回到云栖小院。
意外的是,民宿大堂那里竟然还亮着灯光。
听着模糊的对话声,陈默探头看了看道:“现在都晚上10点多,牛爷不会还在喝茶吧?”
“应该是牛爷和阿遥哥的声音。”
周晴天疯得很,一只手拎着便利店的购物袋,另一只手直接拉着陈默的手腕:“走,我们过去凑凑热闹!”
陈默欲言又止,忙碌一天他本来想回小院洗个澡就睡觉的。
他心里想道:“牛爷的茶这么喝了还能睡得着吗?”
等进入到大堂,这才发现不光有牛爷,李知遥,竟然还有柳南星。
三人似乎在畅聊着什么话题,不过在陈默周晴天二人出现后,话题戛然而止。
“小晴天,陈默,你们可算回来了!”
牛江水往后甩了甩头发,举着茶杯笑呵呵道:“茶否?”
周晴天像拨浪鼓一样的连忙摇头:“喝茶就算了,我怕睡不着。”
“刚回来看到大堂有灯光,过来跟你们说几句就走。”
李知遥笑着关心道:“你们今天环洱海的怎么样,风景不错吧?”
周晴天想了想,皱着秀眉道:“环洱海吧,淡季人少的海西还可以,海东感觉一般,尤其是双廊古镇商业化严重的很!”
“喜洲、双廊跟古城都这样,没办法。”
李知遥接下来的两句话,让陈默和周晴天为之一动。
“对了,过两三天小院组织一个集体活动怎么样?”
“去爬苍山!”
第197章
(193章已修改好,可以先看看,后面的还没写完,等明后天再刷新一下吧,抱歉)
……
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立寺距今已有1130余年历史了。大门两侧的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为清代文人周莲撰写的联句。“怡山啖荔”和“盛唐古钟”,正是这座千年古刹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西禅寺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原为王霸仙人修道的场地,在唐代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为佛寺。
报恩塔,是全省寺宇佛庙最高佛塔,乃新加坡双林寺主持谈禅法师募资建造。
这座以现代建筑材料施工的报恩塔,高67米,15层。塔内设8厅,外造9廊,仿古建造8角飞檐,屹立突兀,为国内最高的石塔。报恩塔每层塔壁镶嵌精心雕刻的佛像和佛教故事,并以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的图案装饰其间,塔外围的坐龛中有76尊石雕罗汉像。
(现为保护佛塔,不能登塔。)
报恩塔旁的五百罗汉堂,于1993年新建,共六层。宝殿重叠,红墙金瓦,气势恢宏。殿内塑有500罗汉,各具神态,栩栩如生。(殿内不拍照)
五百罗汉堂是西禅寺近年来新建的全寺最大佛教建筑,也是全国寺院最大的罗汉堂之一。外观金碧辉煌,重楼飞檐,十分雄伟壮观。
入寺不远处就是观音放生池。池内有很多锦鲤、乌龟。很多人会带面包馒头来喂池中的锦鲤乌龟。
观音寺旁还能喂鸽子。
放生池的九曲桥有似江南园林格局。在拱桥上观赏景致,塔影湖光,红梅翠竹,与数百不一荔枝树榕树相映,秀色宜人。
西禅寺非常适合拍古风陆陆续续看到好多小姐姐在拍古装都会轻声细语氛围融洽
荔木稀疏,假山嶙峋,刻石昭示:“宋荔”。每年盛夏仍然会开花结果,成为西禅寺的一大奇观。
荔枝为福州四大名果之一,西禅寺种荔枝还有另外一种禅意。荔枝谐音为“离枝”,即荔枝一旦离开荔树枝,便会“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味俱变”。寓意人们不要忘了本性与初心,否则会“变质”。
福州四大名果是柑桔、橄榄、荔枝、龙眼。
烟台山漫步街区—亭下路—石厝教堂—爱国路—乐群路—仓山影剧院—烟台山公园
商业街区有各种洋气好看的买手店、咖啡馆、茶馆,拍照很可。
走烟台山一定要往老区走。有孙中山高亢演讲的独立厅,有林徽因和蝴蝶偏爱的马场区,有林森沈宝琛冰心家族陈绍宽居住的复园区,还有华侨大亨聚居的积兴区域,都记录着170年来的波澜壮阔。
闽海关税务司
走到了槐荫路,阳光洒下来那个光影真的太美了!树荫和阳光的交织,这么热的天也忍不住让人驻足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古树,形态各异。都是属于保护树木,真的太酷了。
“苍山烟霞,高丘低江”
走在初夏的烟台山里
斑驳的树影落在片片石板上
风是自由的
烟台山里的小猫也是自由的
烟台山,简称仓山,又称藤山。旧时的烟台山还有个好听的别名,叫做“梅坞”。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仓山最先成为列强抢滩登陆福州的桥头堡。
一时间,各式西洋建筑在烟台山星罗棋布,不到9平方公里区域内,先后有17个外国领事馆、百余座洋行、8座教堂、3家教会医院、11所教会学校和无数座洋人公馆。仓山也因此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步行线路:
上藤地铁站出口—塔亭临水陈太后祖庙—仓山影剧院—烟台山公园—福州高级中学志远楼—闽海关副税务司官邸—保罗·克洛代尔故居—法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石厝教堂—烟台山历史博物馆(美国领事馆旧址)—忠庐—梦园—可园—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FZ市马厂街基督教堂—林森故居—积兴里—泛船浦神父楼
【塔亭临水陈太后祖庙】属道教,供奉临水夫人的祖庙
【仓山影剧院】1955年11月由FZ市茶叶界人士集资兴建
【烟台山公园】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作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保存有163处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其中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处15座,文物登记点81处,非登记点74处,以及38处历史街巷
【闽海关副税务司官邸】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公裕洋行(Rusden Phipps & Co.)、美国驻福州领事馆(1891年以前)、闽海关副税务司官邸
【保罗·克洛代尔故居】保罗·克洛代尔被誉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法国文坛杰出人物“,曾在福州居住过9年。其间他写下了散文诗集《认识东方》,书中记录了他对中国的认知和热爱,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法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始建于清末,为三层(含一层地下室)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券廊式建筑,南北两侧均带有门楼。
【石厝教堂】(圣约翰堂 St.John's Church)位于FZ市仓山区乐群路。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英国圣公会创办,原名安日间会,坐北朝南,青石砌成,占地600平方米,仿哥特式建筑,屋顶原有一钟楼及十字架,已毁。该堂也简称“约翰堂”,为当时外国人在仓山聚会场所,有国际教堂之称
该馆始设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原为公裕洋行建筑,先后作为美国驻福州领事馆(1891年前)、闽海关副税务司官邸使用。博物馆是一栋庭院洋房,共两层,馆内有多个房间,其中一些房间的场景可作为拍照打卡场景。
福州烟台山是清朝鸦片战争失败五口通商后的使馆区。当时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现在烟台山上面的美国领事馆有两座,前面一座在省卫生监督所里面,从慈园旁边的上坡可以看进去,不对外开放,是抗战前七年的暂时的领事馆,后一座就是爱国路这座,现在对外开放。我们现在重点介绍爱国路这座。这座房子是咸丰年的房子,原来是英国的茶行、后来是应该的洋行,以后又被英国怡和洋行买下,最后在光绪年租给了美国做领事馆。后来抗战爆发就废弃了。
烟台山美国领事领事官邸旧址位于中国SD省YT市,是YT市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这座建筑始建于1864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作为美国领事官邸,这里见证了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交往与合作。参观这座旧址,让人感受到了中美两国的友谊,也引发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同时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见证了中美两国友好交往的片段,也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当大家踏入这座官邸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老而庄严的氛围。建筑外立面砖墙苔藓斑驳,窗户上曾经透出璀璨的光芒如今只有寂静的窗纱。尽管岁月已经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但建筑的精致和雄伟仍然令人惊叹。大家穿越了各个房间和厅堂,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在这些房间里,人们可能会想象着当年的领事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场景。他们肩负着维护两国关系和促进民间交流的责任,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和牺牲。
更让大家感动的是,在官邸中展示的历史照片和档案。这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了中美两国在过去几十年的交流合作和友好往来。从这些照片里,我看到了许多中美友好大使、领事的身影,他们尽职尽责,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友谊和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基石,也是人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烟台山美国领事领事官邸还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这座建筑历经百年沧桑,依然保存完好,成为YT市的历史文化遗产。YT市政府对这座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参观烟台山美国领事领事官邸,让人深感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也激发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我们应该珍惜中美两国的友谊,推动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人们也应该加强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
*建筑主体基本完好的:万国公益社、鼓岭医院(即宜夏别墅)、鼓岭游泳池、鼓岭聚会处、恒约翰别墅、李毕丽别墅、倪柝声故居、栢岭别墅、古堡别墅、和家别墅、郑家别墅、付家别墅、双贵顶别墅。
*建筑已毁仅存遗址的:鼓岭邮局、鼓岭网球场、禅臣避暑别墅、伊芳廷别墅。
*完全毁坏无迹可寻的:鼓岭礼拜堂、李世甲别墅、加德纳别墅、高士威别墅、任尼别墅、麦先生厝、稗益知别墅。
*仅有记载不知位置的:蔡廷锴别墅。
来过鼓岭多次,以前还没注意原来还有个书店,开在鼓岭山上,古色古香。书店位于柳杉王公园旁边,是一幢两层的木屋。
“大梦书屋”所在地为鼓岭最早的度假别墅之一,始建时间早于1895年,由万兴洋行兴资建造。当时,鼓岭汇聚大批外交界代表、商人和传教士。1936年,海军少将李世甲将其买下,故后称为李世甲别墅。
走进书店,满满的书香气息,非常的安静。一层有休闲吧,可以点一杯咖啡或者果汁,在书店待一整天。店内还有提供简餐,所以看书看累了,不怕没东西吃。
……
又又又又又又吵架了,真的很烦躁,今天得更新又得拖延了,大家早上再点进来看吧。
真的很不好意思。
鼓岭在福州东郊鼓山之北,距FZ市区约23公里,山高800米,气温比福州城区低4C左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此地称为“宜夏”,确实最宜于夏天避暑。鼓岭避暑地占地10余万平方米,拥有螃蟹岭、梁厝里、下歪崎、头顶、后浦楼、柱楼顶、柱槓顶等七条街。
KU LIANG,其实就是鼓岭的福州话发音。然后还学了一个福州话名词叫“番仔”,是旧时在地人对老外的称呼。
据民国24年统计,鼓岭洋房总数达到316栋,建筑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除避暑别墅外,还包括万国公益社、医院、教堂、商行、邮局等。50年代外国人离开后,遗留下的别墅少量为本地村民占住,得以幸存;大部分为各级政府机构占用,基本上都被使用者拆毁,毫无遗迹可寻找;也有部分位置较偏远的别墅则继续空置,大多因无人管理而倒塌,但仍有遗迹保存。
以下是部分鼓岭尚存或有资料可考的别墅或公共建筑:
此外,在鼓岭周围的鳝溪、磨溪谷地,也有部分近代避暑别墅分布,但现在都只能找到残垣断壁了。
鼓岭位居FZ市区13公里外的双鼓横断山脉,面朝东海,相衔鼓山。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与FZ市区温差5一10度,1885年在福州的美国医生、牧师伍丁赶往连江县给人看病,途经鼓岭,发现相比于炎热的福州这里气候清凉宜人,于是大肆宣传岀去,很快吸引了英、美、法、奥、日、俄等20多个国家的传教士、外交官、商人、侨民前来修建避暑别墅,鼓岭以清风、薄雾、柳杉、别墅“四绝”著称,成为闻名中外的夏日避暑天堂。直至发展鼎盛时期的1935年,这里已经拥有300多幢风格各异的避暑别墅。
外国人还配套建起教堂、医院、邮局、网
球场、游泳池、万国公益社(俱乐部)等公共服务设施。1936年郁达夫曾写了一篇生动的鼓岭游记,30年代末鼓岭已成为与江西庐山牯岭、河北北戴河、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并称的五大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