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明代繁华的秦淮旧院正是明初洪武大帝朱元璋建立的,用来安置官妓的富乐院。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繁华?
陈默嘴角一抽,没想到一个妓院能扯到明初四大案里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
提及这之前要讲到“娼妓”一词。
明朝时期娼妓行业兴盛,直接导致世风浮华。当时的士族、高官皆以狎妓为乐,嫖娼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甚至还把妓女根据地位的不同被划分为许多门类,卖艺不卖身的有歌妓、乐妓、酒妓等,经营皮肉生意的有官妓、营妓、家妓等。
而那些不入乐户的下等妓女,则被统称为“娼”。
老朱设立富乐院,加上“蓝玉案”和“胡惟庸案”的发生,被杀者的妻女大都发入教坊,沦落到富乐院成为官妓。
要知道这些犯官妻女,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本来是按大家闺秀培养的,所以明朝诸妓多能歌善舞、工诗画、善吟咏,也不乏识大体、明大理、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之人。
老朱之后到judy时期,政治动荡,不少旧党官员落马,导致又有一大批新鲜血液流入教坊。
再考虑到明初时期民生凋敝,为了振作经济,洪武大帝便搞了这一出。
还真别说,这类行业充实国库,增加税收来的是真快。
“还挺有意思的,没想到一个秦淮河畔的青楼在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背景故事。”陈默看得津津有味,都快忘记自己的目的。
好在陈默终于想起正经事,倍感无语:“再查下江南贡院吧。”
输入【江南贡院】四个字,很快出现一大堆的资料。
关于江南贡院的溯源,学术界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江南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但这种说法并不被学术界认可。
官方说法是现在的江南贡院始建于明景泰五年,也就是公元1454年。
之所以放在秦淮河畔,压根就是当时的南京没有正式的贡院,不是在武学讲堂,就是在文墀宫,地方狭小,所以每次考试都不方便,直到景泰年间,南京的官员才下决心修建贡院,选址便落在被没收的官员纪纲宅邸。
景泰年间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这一对比,明显是江南贡院比青楼晚出现的多。
“所以还真不一定是先有学校后有黑网吧。”陈默摇摇头,今晚在码头听到的那番对话也有了答案。
陈默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他挺喜欢历史的。
经常听到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就会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不知不觉间,红酒也喝的差不多,洗漱一番便上床睡觉。
就在陈默进入梦乡的同时,另一边的许星晚还在手机上忙碌着。
一边查着夫子庙几个文化景点的资料,一边手机备忘录摘抄着重要信息。
等夫子庙查完,她又查起钟山。
作为一个南京土著,夫子庙和钟山都不知道去过几次,很多大致方面的信息都能说道说道,可是跟专业导游比起来差多了,起码介绍上很难做到全面,所以需要做些功课来巩固和加强对景点的了解。
这一番功夫花了她近两个小时,见时间过了0点,连忙也准备睡觉。
早上8点半汇合,那她8点之前就要出门。
考虑到吃早餐,还有洗漱及化妆,至少7点前就要起床。
要知道以前不上班的时候,她都是睡到早上11点,12点才睡醒。
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早起是不存在的。
许星晚熄灯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脑海里莫名的浮现出陈默的身影。
完全符合她对另一半的幻想。
可下一刻,许星晚有些焦躁不安。
自己学历一般,职业……也一般,家庭背景则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颜值了。
“许星晚啊许星晚,你究竟在想些什么?!”
许星晚脸色羞红,把脑袋埋进被子里,才刚认识,怎么就产生了好感?
要知道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形象还不一定有多好,早上还在机舱里把牛奶洒在对方裤子上,真是出糗到炸了。
“希望送去干洗的裤子不要再出意外。”
不知为何,她心里有股不祥的预感。
ps:卡文一直没灵感,有些精神内耗不知道该怎么写旅行文,介绍多了又成了科普文,介绍少了又得加一些笔墨多的配角,问题是我日常文还不擅长,在电脑前一直坐蜡,唉。
【本章参考资料:《明史》、《明朝时期的“色情业”发展》】
第73章 徽派建筑or赣派建筑?
翌日,早晨。
8点20分,夫子庙地铁站。
陈默想着早点到,在酒店吃完早餐便早早坐地铁过来,约莫15分时到达地铁站。
然后5分钟后,许星晚也提前来到约定的地点。
远远陈默就看到对方,上身穿着一件浅杏色的防晒衣,下身是一条同款颜色的半身长裙,肩膀背着昨天的那个黑色圣罗兰的链条包。
虽然衣服很宽松,但依然能看出婀娜的身材。
主要还是颜值太能打了,怎么穿都好看。
“你这准备的很齐全嘛。”待走近,陈默笑着道。
“还好啦,主要是下午要去钟山,”许星晚从包里取出安耐晒小金瓶,递给陈默:“正好我带了防晒霜,陈……陈默,你抹下吧。”
差点脱口而出“陈先生”了,这改口第一句让许星晚还没适应过来。
其实今天出门的时候,她甚至都想带上帽子和面罩来防晒,出门前打消了这个念头。
防晒是防晒了,可也遮挡住了美丽。
“太麻烦你了。”
陈默不好拒绝对方的好意,挤了点在掌心,然后在面部涂匀。
“不麻烦的,小事~”
见陈默用了自己的防晒霜,许星晚心底莫名的生出一股喜悦,说不出来的感觉。
两人并肩前行,路线是与昨晚一致的,不同是白天看建筑更加清晰,但是这仔细一看,陈默有些眼晕了。
青砖小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
夫子庙这一带景区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徽派”建筑群,若是遇到游客少的时候,很适合拍照。
可陈默却疑惑不已。
他指了指跟前的古建筑,对许星晚问道:“星晚,你们南京这里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许星晚顺着陈默的目光看去,那马头墙不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沉吟道:“南京不像苏州,风格比较多元化,应该是以徽派建筑和中西合璧式的民国建筑为主吧?”
“不过这种老建筑除非是名人故居之类的,很多都没保护好,等有心去保护的时候,都没剩多少了。”
安徽二字,便是来源安庆府和徽州府,前者曾经是省会,后者则是经济重镇。
皖省和苏省在清朝时期曾经是江南省,后被拆分两省,加上南京离皖省近些,古建筑群其实很多都是受到徽派建筑的影响。
这些都是陈默查资料的时候有看到的,有着【过目不忘】的变态技能在,陈默稍微闭目回忆了一番,再睁眼有些匪夷所思。
“你知道赣派建筑吗?”
“赣派建筑???”许星晚一头雾水,直摇头道:“没听过。”
陈默遥指着前方的青砖马头墙,解释道:“其实马头墙的建筑元素并非是徽派建筑才有,赣派建筑也有。”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在华夏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中扮演重要特色。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马头墙基本指代徽派建筑,但实际上这也是赣派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
“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最直白的是看墙体材料来区分。”
陈默简洁明了道:“白璧黑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青砖灰瓦马头墙是赣派建筑。”
(徽派建筑)
(赣派建筑)
其实建筑风格都跟商业和文化有关,比如徽派建筑与徽商,赣派建筑与赣商(江右商帮)。
加上皖省与赣省在古代地位并不低,且地缘关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地理气候条件而紧密相连,很多地方都挺相近的。
“诶诶诶??”
感觉脑袋涨知识的许星晚重新打量着眼前的马头墙建筑,目瞪口呆道:“那这……这个算徽派还是赣派?”
“应该算赣派吧。”陈默摸了摸鼻子道。
但是当两人多走了点路,发现刚才那个青砖马头墙是极少数,大多数崭新点的“仿古”建筑都是白壁马头墙。
(南京夫子庙)
“所以刚才那个青砖比较破败点的是混进来的异类咯?”许星晚眉眼弯弯,忍不住打趣道。
“看样子是的。”陈默无奈,可能那建筑的祖辈是赣省人吧。
许星晚又想到了什么,好奇问道:“可是我记得上饶婺源不也是徽派建筑吗?”
陈默尴尬道:“婺源是后面划给上饶的,在以前属于古徽州府文化圈。”
一提及婺源,上饶的网友和黄山网友经常吵架,一个说以前是他们的,一个说现在是我们的。
“这样子啊,以前没注意,还以为看到马头墙都是徽派建筑。”
说着,许星晚嘿嘿一笑,补刀道:“不过我还是觉得白壁马头墙更好看~”
陈默吐血,作为赣省人他真的很想维护,可也不能说出违心的话,苦笑道:“没办法,毕竟黑白色经典。”
至于造成一个青砖一个白壁的原因很简单,皖省山地多,难以获取优质的黏土来烧制细腻的砖块,当地人便选择使用白石粉进行涂抹;而赣省优质黏土多,砖质量上乘,不然也不会出现瓷都上饶。
但以现代人审美来看,确实是徽派建筑直观上更美些。
两人走着,来到科举博物馆,门票一人50元。
共分为北馆和南馆,重点是北馆,其实就是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筑而成的。
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起初为县学、府学考试场所,入清以后,成为苏省、皖省两地乡试的考场。
陈默最挂念的还是北馆一楼的号舍区。
看着眼前一个个如同集装箱式的格子间,陈默和许星晚人都麻了。
旁边还有介绍,每间号舍高2米、深1.33米、宽1米。
乡试连续3场,每场3天,考试一共9天6夜,考试、吃饭、睡觉都在小小的格子间里进行,甚至运气不好分为号舍的尾部还有粪桶伴随。
“想想还是现代幸福啊。”
许星晚看着号舍,一想到古人在这里考试的场景,敬佩道:“9天都待在这里,得多煎熬啊?”
陈默深以为然道:“要不怎么说每考一次试都得脱一层皮。”
亲眼看到这个考场,陈默真的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考生考着考着人就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