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第59节

  这么狭窄的空间,加上压力大,题目也难,逼疯人完全可能。

  许星晚好奇问道:“这个晚上要怎么睡觉?”

  “看到这两块板子没?”陈默指着上面那块大木板道:“白天的时候在上面考试,等晚上就取下来跟下面那块木板拼在一起当床板。”

  “可这长度也很短吧?”许星晚比划了一番,愣愣出神。

  “那就不知道了。”

  陈默摇头,胡乱猜测道:“可能蜷缩着睡?也可能伸直把脚露在外面睡?”

  “要不怎么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相比现在的高考,古代的科举考试那才叫真正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首先得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轮童生考,再闯乡试、会试、殿试。

  仅有极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功名。

  大多数耗费了二三十年的光阴,最终只能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ps:已修改好,抱歉。

第74章 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已修改)

  逛完科举博物馆,时间已经是快10点。

  两人来到夫子庙的东南门。

  夫子庙也是收费景点,门票30元一张。

  “感觉夫子庙的门票很不划算,10元或者免费的话会好点。”验完票走过大成门,陈默忍不住道。

  他是不缺钱,但这也不是可以让景点让收费的理由。

  南京夫子庙是一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是前庙后学的布局。

  不过实际上,只有大成殿和大成门通往大成殿的石砌甬道值得一看。

  时间嘛,陈默估摸着半小时左右,就算是乌龟爬也一小时最多。

  相比杭州的西湖景区,这么出名的景点免费开放,属实是聪明啊!

  有时候免费才是最贵的,游客多了,食宿才是大头!

  许星晚幽幽道:“我本地人一分都没有少,还跟游客一个价格呢。”

  陈默闻言,顿时松了口气:“这下我心里舒服多了。”

  在甬道上,陈默环视左右,这院内植有银杏八棵,两侧也有8尊汉白玉雕像,至远处的大成殿前有一尊很高大的孔子塑像。

  “那你们本地人真的会来这儿吗?”

  许星晚随口道:“平时不会,但是中考和高考的时候会来祈福。”

  陈默缓缓露出笑容:“啧,太真实了,用到的时候才会过来。”

  每逢中考和高考时分,有孔庙的地方人流量瞬间暴涨,毕竟孔子是至圣先师嘛,拜拜总不会错。

  其实也不光是孔庙、文庙,像各大香火旺盛的寺庙,在这种时刻少不了考生的父母前来烧香拜佛。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正好这时候许星晚注意到前方几米处有个五六人的小型团,有个戴着遮阳帽三十多岁的导游正在讲解,她连忙对陈默道:“诶,有个导游诶,我们过去蹭蹭。”

  陈默紧随着许星晚的脚步走进小型旅行团,不知道为什么,免费蹭导游就听得格外认真,反倒是自己花钱请的导游还不一定会这般态度。

  “我们都知道孔门有四圣十哲人七十二贤和三千弟子嘛,现在所在的甬道有八尊弟子,分别是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和子游。”

  “孔子一直强调的是有教无类,他收了非常多的弟子,有一位弟子有点特别,带大家看一下。”

  导游说着走向其中一个雕像,陈默和许星晚两人也凑在六人的身后。

  “宰予,子子我。他的生活习惯和其他的弟子不太一样,喜欢白天睡觉,晚上读书弄的孔夫子啊大声呵斥,但是他屡教不改,最后就下了这么一个评语: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朽木不可雕也。”导游话锋一转,笑着道:“但是他也很厉害的,也有弟子三百哦。”

  陈默看着挠挠头,东张西望一番后,一个大大的问号升起来。

  明明是十哲人,怎么甬道里只有8尊雕像?

  眼见导游要往大成殿方向走去,陈默心中难耐,忍不住开口道:“十哲人的话,不应该对应十尊雕像嘛?”

  陈默这一番话顿时激起六人团的讨论,叽叽喳喳地问向导游:

  “对的呀,少的2个去哪了?”

  “我就说怎么前面听着有点奇怪,十哲人怎么就只有八尊雕像?”

  “张导,这是有什么说法吗?”

  导游面露尴尬,敷衍道:“少的两个是颜子和子夏,颜子不仅是十哲人也是孔门四圣之一,前面大成殿内的孔子画像下就有颜子的雕像。”

  这下不用陈默开口,其中一个男游客便追问道:“张导,那还有一个哲人子夏呢?”

  “这个嘛,”导游悄悄瞪了陈默一眼,头疼又无奈道:“好像以前是有的吧?这个我也不清楚哈,我们导游解说词里没有。”

  旅游团两三人低声嘀咕了下,也没办法只好继续跟着参观。

  反倒是陈默和许星晚有些尴尬,都不好意思再蹭导游了。

  “ε=(?ο`*)))唉,”陈默后悔不已,“早知道我就不多嘴问那句,指不定那个张导都恨死我了。”

  许星晚看热闹不嫌事大,嘴角微微上扬,笑靥如花般绚烂:“不用指不定,肯定这时候就在心里开骂着。”

  “……”

  陈默心里祈祷着,希望这几人不要给那个导游差评,不然这个结果完全是他造成的,未免会过意不去。

  他也冤枉得很,本来就是存在这个问题嘛,明明是十哲人但只有八尊雕像,拜托,谁听了不会好奇呢?

  继续前行,台阶往上,大成殿前是一处丹墀。

  这个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间竖立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

  恰好过来的时候遇到刚才那波旅游团要走,那名张导看到陈默后,更是加快脚步朝大成殿内走去。

  陈默:“……”

  夸张了,他又不是来拆她台子的。

  许星晚在一旁憋着笑,尤其是想到刚刚导游的那副模样,就像是老鼠看到猫一样。

  过了二十分钟,把夫子庙一圈都看了遍。

  不得不说里面商业化挺严重,还有售卖文具,甚至还有个要交钱才能敲的状元鼓。

  难怪游客来了夫子庙都得吐槽,体验感着实一般。

  经文德桥走到大名鼎鼎的乌衣巷。

  乌衣巷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王谢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所以才有了“乌衣巷”的由来。

  说来王谢两大世家也出过不少名人,比如王羲之、王献之和谢灵运等人。

  但乌衣巷能够有这么大的知名度,完全是靠刘禹锡的那首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值得吐槽的是,王导谢安纪念馆也是收费景点,门票8元。

  离开纪念馆转了转附近的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和附近有意思的建筑后,陈默、许星晚沿着马路来到瞻园。

  瞻园是明代遗留的古典园林之一,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门票价格30元,风景和建筑相当有意思,最主要的是游客比夫子庙贡院那里少许多。

  这古典园林就怕人多,人一多观赏度极低。

  在瞻园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走出来后已然是早上12点10分。

  中午饭许星晚选择的一家地道南京鸭血粉丝汤,本来是很开心的事情,陈默走在路上怎么也按捺不住对许星晚道:“我终于知道夫子庙为什么口碑不好了。”

  许星晚眨了眨眼睛:“因为商业化吗?”

  “不仅是这个。”

  陈默深吸了口气,发自内心的叹道:“科举博物馆门票50元,夫子庙门票30元,王导谢安纪念馆门票8元,瞻园门票30元,这四个加一起118元!”

  个个都是收费景点,故宫旺季门票才60元!

  说实话,的确不值得。

  嘿,这还真是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

  ps:真是奇怪,我百度百科查到的是甬道左右有十二哲人雕像,结果小红薯和网上看到的只有八个雕像,查了半天也查不明白原因是啥?无论是十哲人还是十二哲人,也对不上这八尊啊。

第75章 南京鸭血粉丝汤(2.8k)

  “价格这一点确实是个问题。”

  许星晚点点头,很认真的思考道:“只有科学博物馆的50元稍微值得些,夫子庙应该像上海城隍庙那种弄个10元,然后王导谢安纪念馆设成免费,这样游客说不定吐槽的声音也会少些。”

  但二人又不是文旅局的领导,谈这些也无济于事。

  陈默发完牢骚就抛之脑后,反正不会来第二次,只希望老门东那里会带了些惊喜。

  “对了,我们现在去哪里吃鸭血粉丝汤?”

  走了一上午,陈默累是没感觉到多少,就是饿。

  顶着炎炎烈日,热浪灼人厉害,陈默被太阳晒得眼睛不自觉眯了起来,随后转头看向许星晚:“我看网上挺多人提到小潘记、大潘记、金中、金园、叶新还有什么鸭得堡的,哪家才算是正宗好吃?”

  得亏有个本地土著带着,不然陈默都要纠结半天选哪家吃。

  网上的口碑和评价各种都有,有的说这个好吃,有的又说这个不好吃,给他看花眼,都不知道谁说的才是对的。

  “这几家……”

  注意到许星晚脸色古怪的样子,陈默心头一紧,问道:“难道这几家都不太行吗?”

  “一半多都是网红店吧。”

  许星晚叹道:“比如叶新,卫生一般,有人还在吃鸭血粉丝汤的时候吃到钢丝球的钢丝或者指甲,鸭得堡的鸭血是科技鸭血,其他的也基本都有些差评。”

  “啊?”

  陈默一脸震惊,整个人都被这一番言语雷翻了,感情做了个寂寞的攻略。

  “那你们本地人都去哪吃正宗的鸭血粉丝汤?”

  许星晚没有回答,反而问了个奇怪的问题:“鸭血粉丝汤你知道是哪里的特色小吃吗?”

  陈默犹豫了下,不确定的回道:“不是南京吗?”

  南京鸭血粉丝汤是全国出了名的,国内不少地方都会有这道小吃,甚至在北平读书的时候,学校有个食堂窗口还有这个。

  可许星晚不会随便开口,说明其中还有故事?

  “准确说起源自镇江,闻名于南京。”

  许星晚缓缓道:“其实吧,南京人最早是吃鸭血汤的,没有粉丝,具体什么时候从镇江传入南京难以考究,不过90年代的时候,金茂大厦南面就出现了鸭血粉丝汤,是哪里人开的也不清楚,反正差不多这个时代开始,南京人渐渐开始爱吃鸭血粉丝汤。”

  “那岂不是最老的老字号其实上历史不会超过34年了?”陈默哭笑不得道。

首节 上一节 59/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