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婆都是穿越的 第35节

  午夜十二点,外面的鞭炮声响彻一片,周继业和林莹也特意拿着鞭炮去外面放了,十分钟后一切又进入肃静。大年三十就这样过去了,大年初一随之而来。

  第二天一早,周继业和林莹和往常一样早起,按照魔都的习俗煮了汤圆作为早点。

  端上去的时候,方曼霞也起了,神色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见了他们后还笑眯眯地说了句新年好,掏出两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

  “阿婆新年好。”

  周继业和林莹异口同声说道,看着红包却有些纠结,也不知应该收还是不收的好。

  “拿着吧,长者赐不可辞,讨个彩头。”

  方曼霞笑着把红包塞在了他们的手里,然后问他们接下来几天有什么安排。

  林莹说他们在魔都也没什么亲戚,这两天也不需要走亲戚拜年,等初三去两个朋友那边走动一下就行了,这两天就陪着方曼霞呆在家里。

  “出去走走吧,大过年的一直闷在家也不是个事,正好今天我要去见个长辈,你们陪我走一趟,等见完了我们再去静安寺转转。”

  周继业和林莹反正也没事,而且他们来到魔都这么久说白了也没好好逛过。现在是过年,外面节日的气氛很是浓郁,再加上方曼霞的安排正中他们下怀,自然不会拒绝。

  就这样,吃了早饭后,他们三人就出门了。

  周继业推着自行车,让方曼霞坐在书包架上,林莹走在一旁护着,车把手挂着一些准备好的年货,这都是方曼霞节前让周继业去买的,原本以为是方曼霞打算过年用的,谁想是为了今天准备。

  他们去的方向恰好就是经过周继业以前摆摊的菜市场和林莹卖茶叶蛋的电影院方向。

  沿着熟悉的道路继续往前走,过了电影院后向左拐了个弯,沿着北边继续向前,走了一段路就是魔都最繁华的霞飞路了,今天大年初一,街上开门营业的商店虽然不多,可人流却是不少,所有人都穿着新衣服,喜气洋洋地走着亲戚呢。

  过了霞飞路继续向前,道路两边的商店渐渐少了,人行道高大的梧桐树旁,是一幢幢藏在绿茵中的精致小洋楼。继续走了大约两百米左右,方曼霞指着前面的一幢房子说地方到了,周继业推着车来到门口,停下,林莹搀扶着方曼霞下车,然后就按响了门铃。

  等了一会儿,厚重的铁门打开,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伯出现在他们面前。当老伯一眼看见方曼霞的时候先是一愣,接着脸上就是掩饰不住的惊喜。

  “方小姐!”

  “钱伯,有些日子没见了。”方曼霞微笑着问候道:“新年好啊!我来看看桂姨。”

  “新年好新年好,快!快进来!”钱伯连忙让开门,邀请方曼霞进门,同时也朝着陪同方曼霞一起来的周继业和林莹打量了一眼。

  “这是我的两个晚辈,陪我一起来的。”方曼霞略微解释了一句,钱伯点点头,等周继业和林莹进了门,他就把铁门重新关上,然后带着他们朝里走。

  这幢小洋楼要比方曼霞的大了不少,而且院子也大了两倍还多。院里打扫的干干净净,院里的一棵香樟树看起来就有些年头了,小楼虽年代久远,却依旧维持着原来的模样,保养的很是不错。

  把自行车停在院里,他们提着东西朝着小楼走去,沿着台阶上了小楼,进去后就是一个大客厅。

  “你们在楼下坐着歇歇脚。”方曼霞接过周继业手的东西,和他们交代了一句,然后就和钱伯一起上了楼。

  周继业和林莹在楼下找了个地方坐,坐下没多久钱伯就下来了,给他们两人上了茶,然后笑着对他们点点头也不说什么,径直就走到了靠近楼梯的一把椅子坐下,坐下后他双眼微闭,也没和他们交谈的姿态,看着钱伯这副模样,周继业和林莹下意识交换了下眼神,心中隐隐有些奇怪。

第65章 猜测

  (求月票,感谢大家支持!)

  这幢小楼位于魔都最繁华的市中心,而且整个楼的面积可是不小,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住在这个地方,说句不好听的,能住在这里的人可以说是非富即贵。

  可问题是像这样的小楼,在之前的那些年早就应该换了主人,或者和方曼霞一样因为成分的原因被赶了出去,直到后来落实才能搬回来。

  但相比方曼霞的家,这里却没任何改变的痕迹,无论是小楼的外貌还是里面的陈列,都能看出都是原来的模样,而且有好些年头了。

  而这位钱伯,瞧样子又是一副大户人家管家的旧做派,这就更让人觉得奇怪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什么人家怎么还有这样的排场呢?而且来之前方曼霞说过是来拜访一个长辈,再加上方曼霞刚才和钱伯的对话得知,这位长辈方曼霞称为桂姨,从称呼来看应该是个老太太,那究竟是什么老太太会让方曼霞如此尊重,又特意大年初一来拜访呢?

  周继业一时间根本就想不明白,但他身边的林莹却有些若有所思,而且林莹的目光一直落在墙上挂着的几张老照片上,目不转睛盯着看,看着看着,神情渐渐变了,虽然她表面上平静,但眼神中却抑制不住无比的惊愕和不可思议。

  在楼下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下楼的脚步声突然响起,很快方曼霞的身影出现在了楼梯口。

  钱伯起身迎接,方曼霞下楼后对钱伯微微点头:“麻烦您了钱伯,等过些日子我再来看看桂姨。”

  “您能来最好不过,有时间就多来坐坐,方小姐,我送您。”

  说着话,钱伯带着方曼霞往外走,这时候周继业和林莹也起了身,三人走出了小楼来到院内,周继业去推车。

  来到院里,方曼霞抬头朝着楼上的一个窗口望去,神色中带着惆怅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似乎有些不舍,最后她扭过头,在阳光下依稀能看见眼角的晶莹。

  “走吧……。”

  方曼霞对身边的林莹道,接着回头对钱伯道:“下回见钱伯,我走了。”

  “方小姐您走好,下回见……。”钱伯送他们出了门,直到周继业推着自行车载着方曼霞渐渐离去,他这才把门关上,随着一声沉闷的关门声,把外面和里面隔成了两个不同世界。

  离开这里,林莹没有询问,方曼霞也没向他们做任何解释。三人之后去了静安寺,现在的静安寺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庙,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根本不是几十年后金碧辉煌的模样。

  要放在几年前,这里别说香火了,就连人都没几个,但如今却逐渐热闹了起来,除了来上香的人外,周边摆摊的小贩也是不少,一路过去还见到不少乞讨的花子,各式各样的人再加上周边的建筑,构绘成一个奇异的画面。

  在静安寺上了一柱香,又在周边逛了逛,中午饭他们索性就在不远吃的,吃的是魔都有名的生煎包和小馄饨。等到下午时分,他们这才往回走,回到家已是临近三点了。

  回来后有些累的方曼霞直接上楼休息,周继业和林莹也回了自己的屋,到了屋里,周继业这才忍不住问林莹,之前在那小楼的表情不对劲,是不是猜到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猜的对不对。”林莹有些纠结,欲言又止。

  “哎呀,猜到什么就说什么呀,你这样子弄的我心里痒痒的。”周继业催促问,满心的好奇。

  “痒痒就自己挠。”林莹白了他一眼,这话噎的周继业没办法反驳,只能陪着笑脸继续追问。

  林莹朝着门口看了一眼,确定方曼霞在楼上没有下来,这才向周继业招招手。

  周继业凑过来,林莹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周继业瞬间眼珠子瞪得老大,满脸的诧异。

  “这……这不可能吧?你说是她?怎么可能?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她还活着?”

  “没什么不可能的,除了她我想不出来老太太今天见的还会是别人。”林莹叹道:“住在那条街,深居简出,老太太又称她为桂姨,虽然没见到人,可客厅挂着的照片中有一张我认出来了,再加上钱伯的做派,我想除了那位不会有别人了。而且据我所知她现在的确活着,这可是一个传奇人物啊!”

  “我的天啊!”

  周继业被林莹的猜测惊的呆住了,他怎么都没想到他居然今天会和这样一个人距离如此之近,不仅去了她的家,还在她家的客厅呆了大半个小时,这话要说出去,根本不可能让人相信啊!

  “那么老太太她……?”

  “别问了,也许有一天老太太会告诉我们,既然她不说我们就没必要去打听,有些事知道了反而当不知道更好些。”林莹淡淡说道,周继业凝神想了想点点头,林莹的话有道理,何况无论老太太究竟有怎样的往昔,这和现在的她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切如常,不更好?

  春节转眼两天过去,等到初三这天,周继业和林莹特意提着礼物准备去老文和许国庆的家拜访。

  按照魔都的风俗,大年初一是拜访长辈,年初二是去亲戚家也有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女婿回门的说法。至于年初三就是走访朋友了,这个习俗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但大差不差。

  早上先去了离着最近的老文家,见到他们来老文很是高兴,老文一家三口,他的妻子是个很贤惠女人,在纺织厂工作,老文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今年小学二年级,女孩还在幼儿园,要等夏天才能读小学,老文笑呵呵地把妻子介绍给周继业和林莹,他们热情称呼着嫂子,至于两个孩子也很乖巧,见了他们主动喊叔叔阿姨,乐得周继业连忙掏出红包,一人给了一个。

  原本打算坐会儿就走的,可当知道他们还要去许国庆那边时,老文硬是拉着他们吃了午饭再走,而且还说自己也一起过去坐坐,反正没什么事,权当走亲戚了。

  就这样,他们在老文家吃了顿丰盛的午饭,因为下午有事也没喝酒。等吃好午饭看时间差不多了,三人就一起动身,周继业骑车带着林莹,老文骑着自己的车,朝着许国庆家而去。

  许国庆的家离着他们这边不算太远,朝东骑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进了弄堂,第三排的石库门房靠中间一幢就是他家了。

  许国庆家的居住条件一般,他和父母和还有弟弟妹妹挤在三楼的一间房间里,他和弟弟妹妹都没结婚,按照许国庆的说法,现在还能想办法挤挤,可一旦结了婚这房子都没办法住,不大的房子中间做了可移动的隔断,两边睡着他父母和妹妹,上面还搭了个睡觉的小阁楼,这阁楼就是许国庆和他弟弟平时睡觉的地方。

  老文和许国庆本就是亲戚,老文的母亲和许国庆的母亲是姐妹,对于许家他自然是熟门熟路。

  带着周继业他们来到许国庆家,停好车的老文提着礼物就进了门,一边往楼上走,一边扯着嗓门就喊:“阿姨!姨夫!阿庆!阿尼头!阿妹!”

  “哎呦,志强来了啊!快快快!快上来!”

  许国庆的老妈正在忙活着,听到声音探出头一看见是老文,笑着就招呼。

  “阿姨新年好!”

  “新年好阿姨……。”周继业和林莹跟着一起上了楼,对许家妈妈热情问候新年。

  见到周继业和林莹,还是第一次见许家妈妈有些好奇,这时候老文介绍了下周继业和林莹是谁,许家妈妈这才恍然大悟,笑着点头:“知道知道,听我家阿庆说过,小周和小林对不对?快进来快进来。”说着话,她扭头就冲着里面喊了一声,这时候许国庆也恰好闻声从里面出来,瞧见他们顿时就笑了。

  “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怎么?不欢迎呀?”老文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把手里的东西往他那边一塞:“新年好啊!小令和林妹妹第一次来,我这个当阿哥的总得带个路吧?再说了,我来你也不吃亏,这不还有礼物嘛?”

  许国庆顿时就乐了,连忙招呼他们进去坐,进了屋里,老文环顾一周见许国庆的爸也就是他姨父还有他的弟弟妹妹都不在,不由得问他们人呢?许国庆笑着说他爸今天加班,明天单位要开工了,他是技术员得提前去厂里做准备。

  至于弟弟和妹妹,一大早就不见人影了,应该是出去找小伙伴或者同学家玩了,反正都是大小伙子和大姑娘了也丢不了,随便他们出去折腾。

  刚坐下,许家妈妈就端来瓜子花生让大家吃,还给他们泡了茶。

  林莹连忙说不用客气,许家妈妈很是热情说这算什么客气,家里来客人了不都这样么?既然来了就把这里当自己家,随便一些,等会也别走了,就在这吃晚饭,阿姨的手艺还算不错,尝尝她们家的饭菜。

  周继业他们连忙拒绝,但经不住许家妈妈一个劲地邀请,而且老文和许国庆在一旁也笑呵呵地让他们留下来吃了晚饭再走,大过年的热闹热闹,到时候一起喝几杯什么的。

  无奈,只能答应下来,许家妈妈陪着他们说了会儿话,就起身出去忙活了。等长辈走后,屋里就剩下了他们四人,说话也轻松了许多。

第66章 准备南下

  (求月票,感谢大家支持!)

  聊了一会儿闲话,周继业朝着门口方向望了一眼,确定许家妈妈不在附近,这才压低声音对许国庆问:“阿庆哥,我们想搞两张介绍信,你有路子么?”

  “介绍信?要介绍信干嘛?”许国庆正在弹烟灰的手略一停顿,好奇反问。

  “过完年打算去南边转转,需要介绍信买火车票和住宿,一般的介绍信就行,如果是正规国营单位的最好,至于理由嘛,假如可以用出差就再好不过了。”周继业早就想过怎么解释了,当即这样回答道。

  “你不是还要出摊么?”一旁的老文诧异问道,怎么突然要去南边了?这一离开,菜场的生意怎么办?

  “文哥,其实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别说菜场的摊位了,就连我电影院那边的摊位都不打算继续做了。小年夜这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出摊,原本准备那天和你说的,可后来一忙没来得及,现在说也不迟。”林莹把话接过去解释道。

  “不做了?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做了呢?”老文一下子就急了,这么大的事也不和他们商量,这公婆俩怎么就把这事给定了呢?这可不是小事啊!

  林莹叹了口气,对老文道:“菜场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不光是菜场多了许多同行,就连我在电影院那边也有人一样开始在卖茶叶蛋了。

  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原本的生意就受到了影响,也不是说生意不能继续干下去,可这样继续下去大不如从前,付出和收益不成比例,还不如早点想其他办法呢。”

  这话一出,老文也沉默了。

  他也在菜场摆摊,目前的情况他很是了解。

  正如林莹说的那样,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竞争对手,对他们原本的生意的确带来了影响。

  说实话,现在他在菜场的摊位不是不赚钱,可相比之前却是影响不小,不仅东西卖的没以前快了,就连利润也降了些,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赚的钱大不如从前,而且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却又比之前更多。

  老文这些日子也在琢磨这个事,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他却从没想过和周继业他们这样果断,毕竟摊位在每天至少还在赚钱,哪怕赚的比以前少了些,至少养家问题不大啊!

  “就算这样,这事应该先商量一下啊!”老文半责怪半埋怨道:“这可不是小事,好端端的买卖直接丢了太可惜了。”

  “文哥,我们也不想的,可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周继业苦笑着递了支烟给老文,然后把他在郊区知道的那些事说了说,说完后双手一摊:“现在郊区就这个情况,等那边征田一开始,我这个货源也就断了,以后再想弄得重新再找新货源,要放在半年前问题不大,可如今你也知道,菜场每天卖鸡鸭的摊位越来越多,大伙都知道这个买卖赚钱,一窝蜂地全挤了进来,到时候我拿什么和这些人竞争?”

  “林莹那边也是一样,而且她卖茶叶蛋可比我辛苦多了。我这边之前就出半天摊,就算近些时候出摊时间久些,可也比不了林莹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早上七点多一直摆到晚上八点,几个月下来基本没什么休息,这样下去男人都受不了,何况她一个女人?”

  老文沉默无语,这些情况他知道是事实,无奈摇了摇头。

  “你们打算去南方?这是准备去岭南那边?”这时候,许国庆突然问了一句。

  对于许国庆能猜到他们去岭南的想法,周继业和林莹都不意外,何况他们要过去还得找许国庆帮忙搞介绍信呢,所以更不可能瞒着他。

  介绍信周继业还有,当初周富荣给他的一张空白介绍信一直没用上,现在就在家里放着呢,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周继业他们商量后决定还是重搞一张魔都的介绍信更为可靠。

  毕竟他们手上的那张介绍信是大西北开出来的,而且还是农村公社的介绍信,拿着这玩意去南方很不靠谱,万一路上被人认真查起来根本就没办法解释,毕竟大西北的农村人千里迢迢跑去岭南做什么?根本不搭界嘛。

  如果是魔都正规单位的介绍信就不一样了,拿着魔都的介绍信会少许多麻烦,这也是他们求助于许国庆的原因。

  “是!”周继业点头:“岭南那边靠近香江,听说有不少好东西从香江过来,我们打算过去探探路,如果可能的话搞批货回来试试销路,假如这买卖可以操作起来,这或许是一条新路子。”

  许国庆凝神想着,一旁的老文略有诧异,他没料到周继业和林莹居然打着这个主意。

  但仔细一琢磨这件事倒有几分可行,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有一部美剧引进了国内,这就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引起的第一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虽然现在电视剧的普及率不大,可这部美剧的播放依旧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首节 上一节 35/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