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老人放下剪刀,抬起头。他的目光并不锐利,甚至有些浑浊,但当他看向陈木时,却让陈木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仿佛自己的一切都被看穿了。
“你就是陈木?”老人开口了,声音沙哑但中气十足,“一个很有活力的小家伙。我看了你写的那些文章,文笔不错,可惜,用错了地方。”
“我只是写了应该写的东西。”陈木迎着他的目光。
“应该?”老人笑了,笑声里带着一丝怜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只有‘需要’和‘不需要’。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新秩序,所以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我们不需要的。”
“你们的秩序,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痛苦之上的。”
“任何伟大的变革,都必然伴随着牺牲。”老人站起身,走到一个巨大的落地玻璃墙前。他按下一个按钮,玻璃墙缓缓变得透明。墙外,竟然就是陈木在19楼惊鸿一瞥看到的那个巨大实验室。
数十个巨大的培养槽整齐地排列着,绿色的液体中,浸泡着一个个赤裸的身体。他们双目紧闭,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像一件件待加工的产品。
“他们……”陈木的瞳孔收缩了。
“他们是志愿者。”老人淡淡地说,“一些对生活失去希望,或者身患绝症的人。我们给了他们新生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新人类的基石。他们是伟大的奉献者。”.
第四千四百零二章 被你们骗来的
“胡说!他们是被你们骗来的!”.
“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关键。”老人转过身,重新审视着陈木,“我欣赏你的才华和勇气。现在,我给你一个选择。加入我们,用你的笔,为这个伟大的事业唱赞歌,向世界宣告新时代的来临。你将获得你无法想象的财富、地位和荣耀。”
“如果我拒绝呢?”
“那很遗憾。”老人的语气没有任何变化,“你将成为我们事业的又一块基石。你的身体,你的大脑,对我们的研究都很有价值。”
书房的门被推开,罗启明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注射器,里面是蓝色的液体。
“这是最新一代的药剂。”罗启明介绍道,“可以让你在绝对的平静中,忘记所有烦恼,然后‘自愿’地走进那个培养槽。”
陈木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环顾四周,书房里除了他和那个老人,就是罗启明和两个保镖。他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
就在罗启明拿着注射器一步步逼近的时候,庄园外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激烈的枪声和警笛声响彻了整个山谷。
书房里的所有人都脸色一变。
“怎么回事?”老人厉声问道。
一个保安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老板,不好了!我们被包围了!是特警!”
老人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慌失措的神情。他指着陈木,对罗启明吼道:“快!解决掉他!不能留下活口!”
罗启明立刻扑向陈木,手中的注射器闪着寒光。陈木猛地向后一仰,连人带椅子翻倒在地,险险躲过了这一针。两个保镖也立刻拔出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书房的落地玻璃墙突然发出一声巨响,蛛网般的裂痕瞬间布满整个墙面。下一秒,整面钢化玻璃被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外向内撞得粉碎。
一个矫健的身影带着漫天飞舞的玻璃碎片冲了进来,正是全副武装的姚队长。
“警察!不许动!”姚队长手中的枪稳稳地指着屋内的众人。
紧接着,一队特警队员鱼贯而入,迅速控制了场面。
两个保镖试图反抗,但立刻被特警队员精准的射击击倒在地。罗启明愣在原地,手中的注射器掉在了地上。那个不可一世的老人,则面如死灰地瘫坐在了椅子上。
“你没事吧?”姚队长拉起地上的陈木,拍了拍他身上的玻璃碴。
“我没事。”陈木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这就要感谢你的同事了。”姚队长指了指外面,“那个叫老刘的,一收到你的消息就立刻联系了我。而且,你小子还真行,你那支笔,可不光能写文章。”
陈木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他出发前,主编塞给了他一支钢笔,说是报社发的奖品。他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那支笔里肯定装了定位器。
“主编他……”
“他猜到你小子不会安分,早就跟我们打了招呼。”姚队长笑了,“他说,你是一把最锋利的刀,但刀太利了容易伤到自己,得有个刀鞘。”.
第四千四百零三章 百感交集
陈木看着被特警押走的罗启明和那个老人,心中百感交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这双手写过无数揭露黑暗的文字,也曾因为无力而颤抖。他以为自己是孤军奋战的超人,但到头来,真正保护他的,是那些在他身后,默默支持着他的人。
回到市里,已经是深夜。主编和老刘都在警局门口等着他.
老刘看到他,上来就给了他一拳,力道不重:“你小子,差点把我吓死!”
主编则什么都没说,只是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姚队长走了过来,脸色严肃:“那个老头子招了。他姓钱,是邻省退下来的一个高级干部。这个网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庞大,牵扯到了很多领域。启明生物科技只是他们的一个研发基地,他们在全国,甚至国外,都还有类似的据点。”
“那……那些实验体呢?”陈木急切地问。
“已经全部解救了,正在安排医疗专家进行检查和康复。大部分人都是被他们用各种手段诱骗来的。不过……”姚队长顿了顿,“钱老头说,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零号实验体’,在事发前被转移了。那是他们所有研究的起点和核心,一个‘完美’的成品。”
“转移到哪了?”
“他不说。他说,我们永远也找不到。而且,‘零号’会回来,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
陈木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知道,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斩断了一根藤,却发现它连接着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森林。
他抬起头,看着城市上空的夜色。没有一颗星星,只有厚厚的云层和霓虹灯反射出的诡异光晕。
他想起钱老头说的那个选择,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成为基石。他现在知道,还有第三个选择。
那就是,把这片森林,连根拔起。哪怕要为此燃尽自己。
他拿出手机,看到张小雨在几个小时前给他发的一条信息。
“你还好吗?看到新闻了,东海市有家公司出事了,跟你有关吗?请一定注意安全。”
陈木笑了笑,回复了两个字。
“安好。”
他收起手机,对姚队长和主编说:“明天,我的报道会准时发出来。”
这一次,他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神”和“人”的故事。以及,一个普通人,在面对成“神”的诱惑时,所做出的选择。
夜色像一块厚重的黑布,将东海市裹得严严实实。警局门口的灯光在潮湿的空气里晕开,给每个人的脸都蒙上了一层疲惫的光。老刘那一拳打在陈木肩上,力道不重,却让他整个身体都跟着晃了一下,仿佛这才从一场光怪陆离的梦中彻底惊醒。主编那只手掌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着无声的力量。
“钱老头招了。”姚队长的话像一颗石子,在陈木刚刚平静下来的心湖里,再次激起波澜。一个退下来的高级干部,一张遍布全国乃至海外的巨网,启明生物科技只是冰山一角。而那个最关键的“零号实验体”,如同幽灵一般,在网被撕开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说,我们永远也找不到。而且,‘零号’会回来,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
这句话在陈木的脑海里反复回响,带着一种不祥的预言味道。他抬头看天,城市的光污染吞噬了星空,只有一片令人压抑的、泛着橘红色光晕的云。他想起钱老头在书房里给他的选择,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成为基石.
第四千三百零四章 第三个选择
不。陈木在心里对自己说。还有第三个选择。
回到报社分配的单身公寓,已经是凌晨三点。老刘非要跟过来,理由是“你小子现在是重点保护动物,万一有漏网之鱼摸过来怎么办”。主编没反对,只是在楼下看着他们上楼,那辆半旧的桑塔纳在夜色里停了很久才走。
公寓里还维持着陈木离开时的样子,桌上摊着这次调查的资料,墙上贴着一张关系网图,中心就是“启明生物科技”。老刘一进门就瘫在了沙发上,长吁短叹:“我的妈呀,我这辈子都没跟警察走这么近过。姚队长看我的眼神,我还以为他要把我也给拷了。”.
陈木没理会他的贫嘴,径直走到书桌前,打开了那台用了多年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映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他没有丝毫睡意,肾上腺素还在体内奔涌。那些画面——培养槽里漂浮的身体,罗启明针尖的寒光,玻璃墙爆裂的瞬间——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脑子里。
他必须写下来。立刻,马上。
“哎,你不睡啊?”老刘从沙发上探过头来,“铁打的也扛不住啊,你这都快两天没合眼了。”
“睡不着。”陈木的手指已经放在了键盘上,“老刘,帮我泡杯浓茶,要最浓的。”
老刘看着他紧绷的背影,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劝告的话咽了回去。他了解陈木,这家伙就是一头犟牛,一旦决定的事情,十辆卡车也拉不回来。他叹了口气,起身去厨房烧水,嘴里嘟囔着:“迟早有一天得猝死在键盘上,到时候我可得给你申请个烈士。”
水烧开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陈木没有动,他的思绪沉浸在那个巨大的实验室里。他试图想象那些“志愿者”的故事。他们是身患绝症,被许以“新生”的希望?还是像他一样,被逼到绝路,不得不“自愿”?钱老头称他们为“伟大的奉献者”,这个词充满了极致的讽刺。
他开始敲击键盘。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的铺垫。第一行字,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事件的表皮。
《神,或阶下囚——启明生物科技“新人类计划”深度调查》
他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孤胆英雄。他把自己也写了进去,写了他的疑惑,他的恐惧,以及在那个书房里,面对诱惑和威胁时的挣扎。他不是超人,他只是一个会害怕,会动摇,但最终守住了底线的普通人。
他详细描述了实验室里看到的一切,那些培养槽,那些被管子连接的身体。他没有用“恐怖”“残忍”这类简单的形容词,他只是平静地、客观地描述着,像一个冷静的记录者。但那份冷静之下,是足以让任何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的寒意。
他写到了钱老头的那番话,关于“新人类”和“基石”的理论。他把那种高高在上,视普通人为蝼蚁的傲慢,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他要让所有读者都看到,在一些人眼中,所谓的“伟大事业”,究竟是用什么堆砌而成的。
老刘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过来,放在他手边。茶叶放得太多,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苦涩的香气。他瞥了一眼屏幕上的文字,只看了一眼,就感觉后背发凉.
第四千三百零五章 把天捅个窟窿
“你小子……这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啊。”老刘轻声说。
“天早就破了,我只是想让大家看看那个窟窿有多大。”陈木头也不回,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从墨黑变成了深蓝,然后又透出了一丝鱼肚白。老刘在沙发上不知不M觉睡着了,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陈木写到了姚队长的天降神兵,写到了那支藏着定位器的钢笔。他写下了主编的那句话:“你是一把最锋利的刀,但刀太利了容易伤到自己,得有个刀鞘。”.
他删了又写,写了又删。他不想把主编和老刘推到风口浪尖,但又觉得这份温暖和守护,是整个冰冷故事里唯一的光。最后,他选择了一种更含蓄的方式,只提到了“来自同事和前辈的帮助”,是他们让他并非孤军奋战。
文章的结尾,他没有停留在这次成功的营救上。他笔锋一转,提到了那个消失的“零号实验体”,提到了钱老头那句充满威胁的预言。
“……斩断一根藤,我们庆幸于它的倒下。但我们必须警惕,这根藤蔓的背后,可能是一片更为广袤、更为黑暗的森林。这不是结束,甚至算不上开始的结束。这只是战争打响的第一声枪响。而我们每个人,都已身在其中。”
“面对成‘神’的诱惑,和沦为‘基石’的威胁,一个普通人能做出什么选择?我的选择是,写下这篇报道。而你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
写完最后一个字,陈木按下了保存键。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城市的轮廓。他靠在椅子上,感觉身体里的所有力气都被抽空了。疲惫如同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看了一眼时间,早上六点半。他把稿子加密,发给了主编的邮箱,标题只写了两个字:稿件。
做完这一切,他再也撑不住,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他不知道的是,几乎在他邮件发出去的同一时间,主编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电话响了很久,直到自动挂断。几分钟后,主编的回复邮件出现在他的收件箱里。
邮件内容同样很简单,只有一个字。
“发。”
上午九点,当东海市的上班族们挤在地铁里,昏昏欲睡地刷着手机时,一篇报道,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整个中文互联网上轰然引爆。
《东海日报》的公众号、网站、APP,在同一时间,用最醒目的头版头条位置,推送了陈木的这篇报道。
起初,很多人以为这又是一个博眼球的标题党。但当他们点进去,看到那些冷静而详实的文字,看到那些经过处理但依然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由警方提供),所有人都沉默了。
沉默之后,是火山般的爆发。
短短一个小时内,文章的阅读量突破了千万。转发,评论,像滚雪球一样,在微博、微信、各大论坛疯狂扩散。“启明生物科技”、“新人类计划”、“零号实验体”这些词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冲上了所有平台的热搜榜首,后面跟着一个刺眼的深红色“爆”字.
第四千三百零六章 邪恶的计划
愤怒,震惊,恐惧,后怕……无数种情绪在网络上交织。人们无法相信,在自己生活的现代都市里,竟然隐藏着如此疯狂和邪恶的计划。
“这他妈是现实?我以为在看科幻恐怖片!”
“培养槽里的人……天啊,他们还是人吗?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是个英雄!”
“钱老头?邻省退下来的高级干部?查!必须一查到底!看看这片森林到底有多大!”
“零号实验体跑了?我怎么感觉后背发凉,这不就是电影里的超级反派吗?”.
舆论的压力如同海啸,扑向了有关部门。东海市的官方电话几乎被打爆。邻省的纪检委门口,甚至有自媒体记者在蹲守直播。
而在风暴的中心,陈木的公寓里,他依旧趴在桌上沉睡。老刘被持续不断的手机震动声吵醒,他拿起陈木的手机一看,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未接来电和消息通知。他再打开自己的手机,新闻弹窗几乎要把屏幕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