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026节

  “明白!”韦理群道,“基金会的情况暂时就这些,下面是各部门关于公司营收增长的想法,有些我感觉不合适,但都给您报一遍,由您定夺。”

  “好。”宋河点头。

  “这次星际银行能入库3600吨黄金,肯定不能全放在库里不动,得拿一部分出售换现金,现金在行情下跌时买进新黄金,形成新陈代谢式的小循环,保持缓慢增长的动态平衡,各大银行都是这么干的。”

  “金融部的人提议,可以发行一套联名纪念款金币,溢价50%,小赚一笔。”韦理群翻着手机说,“金融部的人认为,限量发行,市场肯定能炒起来,会有销路。以后每次乘黄开新品发布会,都出一套纪念金币,源源不断的持续收入。”

  “比金价高50%,肯定有人仿造,开个模子的事儿。所以用不了多久,假的纪念金币就满大街都是了,损害银行信誉,联名的乘黄也跟着损失信誉。”宋河摇头,“搞纪念币可以,贴近金价略加点工费即可,不要溢价那么高。”

  “金融部考虑到假货问题,提了一个办法,下功夫做防伪。”韦理群道,“每个金币镶嵌一个编号芯片,可以在专门的APP上查验真假,同时也便于交易回收。”

  “金币里镶芯片?”宋河诧异,“这怎么搞?金子还炽热流动的时候把芯片插进去?确定不会坏吗?”

  韦理群在手机上点了几下,调出一张图片展示给老板。

  图片上一枚大金币,圆心并非黄金,而是塑料包裹的小芯片,甚至有细小的旋转轴,可以绕轴飞转。

  宋河乐了,“难道假币商就不能买了真币,把中间芯片抠下来,装到假币上吗?假币商手里就有了两个币,一个没芯片的纯金币,一个有芯片的镀金币,但镀金币因为有芯片,可以当真币骗人卖,消费者被坑了,无形中还是咱们信誉受损。”

  “还有一个防伪方案,金币加密码。”韦理群道,“买金币时有一个防伪密码,如果只有金币,回收就是金价,加上密码,就能多50%的钱,所以收藏者互相交易时需要同时交易金币和密码。”

  “不就是变相的虚拟币吗?拿凭空创造的密码卖钱?无中生有?”宋河吃惊,“这怎么能允许呢?”

  “否掉吧。”相晓桐笑道,“仨瓜俩枣费劲巴拉的,没必要赚这点钱。”

  “要么不做,要么就贴近金价做,不要搞得花里胡哨。”宋河严肃道。

  韦理群点头敲键盘,“我记下了,只允许做贴近金价的普通黄金纪念币。”

  “还有吗?”宋河问。

  “金融部还提了一大串金融产品。”韦理群翻动手机,面色复杂。

  “第一,人造器官突破,冬眠者平均冬眠时间急剧缩短,同时乘黄冬眠中心还在加紧扩建,意味着床位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但很多人暂时没钱买冬眠名额,乘黄公司和星际银行可以提供更大规模的冬眠贷,甚至可以考虑推出0首付冬眠贷,提供给突发意外时紧急抢救的人,要么由他们的家属决定,要么由他们自己提前登记。”

  “这样一方面让更多人活下来,有一个突发意外死亡时起死回生的保障,增加客流量降低空床率,一方面让闲置资金获得高息长期收入。”

  “第二,考虑到冬眠者需要很长时间一点点偿还冬眠贷,可以把经过评估信用良好的冬眠贷款,打包成理财产品对外出售,公司和银行吃一小部分利息,另外的利息给投资者,让资金快速回流,可以再次进行出借,提供更多份数的冬眠贷。”

  “第三,增大冬眠保险业务,现在各地医院和冬眠中心在积极购入飞行救护车,救护车到场平均时间急剧缩短,同时冬眠医生人数稳步增加,手术经验不断积累,数据上冬眠失败的比例在快速下降。”

  “建议推出更高额度的冬眠违约保险,同时针对冬眠贷打包出售的理财产品,也推出新的保险产品,如果打包的理财产品发生大面积违约导致亏损,保险生效进行赔偿。”

  “这样一来理财产品的亏损风险就由保险承担了,可以让冬眠贷打包的理财产品更快速出售,同时大面积冬眠违约几乎不可能,承担风险的保险也可以源源不断赚入保费。”

  “第四……”

  “停!”宋河抬手打断,表情微妙,“你觉得金融部搞的这些方案如何?”

  “能赚取海量新收入,但激进风险大,主要两方面有压力,一方面是冬眠成功率,一方面是冬眠者还款。”韦理群顿了顿,“我倾向于反对这些方案,管理难度太大。”

  “你回去,把乘黄金融部提这些方案的人叫去你办公室,夸奖他们说方案非常好,我非常满意,打算请大家吃饭。”宋河笑容里透出一丝怒气,“让他们猜吃什么,然后告诉他们吃子弹!”

  相晓桐没憋住,扑哧笑了。

  “韦理群,这种方案你还读给我听?”宋河审视着他,“你是不是也想吃子弹了?你要不要解释解释?”

  韦理群笑容微微尴尬,但很快镇定下来。

  “这套方案的猫腻我完全理解,都不是新鲜东西了,金融市场历史上都用过,不过是换了个名称。”

  “正常情况下,放贷得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只放贷给信用良好能还得起的人,这样永远不会出问题。哪怕有客户最后因种种原因无法偿还,这种事情也是极少数,损失比例会很小,不至于引发大麻烦。”

  “把贷款打包成理财产品出售,目的是让资金更快回炉,再用回炉资金给更多人贷款,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实际运作中很可能出现盲目放贷的情况,反正只要贷款放出去,马上就可以打包卖理财产品,贷款放的次数越多,理财产品卖的越多,收益就越大。”

第1600章 韦理群的异常举动

  “于是一些偿还能力差的客户,也可能拿到冬眠贷,提高违约风险。如果事情越演越烈,甚至最后,压根没能力偿还的客户也会大量拿到冬眠贷,这时候炸药导火索彻底点燃了,必然带来大量违约。”

  “但贷款已经被万千投资者买走,违约后蒙受损失的是投资者,负责放贷卖理财的人赚的盆满钵满,可能会因为违规放贷受到法律制裁,但杀头的买卖有人干,利益驱动下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虽说有评级机构负责审核这些理财产品,看似是一道专业的保险,但历史多次证明这道保险可以比纸还脆,评级机构也会为了钱睁眼说瞎话,给理财产品评级AAA,下次还有评级单子接,给理财产品评级B,下次放贷的人就去找其他评级机构了,最后只有敢无脑评AAA的评级机构有钱赚,搞真实评级的机构统统倒闭。”

  “冬眠保险扩大,看似合理,但骗保是永恒招数,本来极低的冬眠违约率,势必随着保险的上涨而上升,家属会为了保费做手脚干掉亲人,冬眠者自己会为了给家人留钱让自己死掉。”

  “而所谓的给冬眠贷理财产品提供保险,无非就是信用违约互换改了个名字。正常保险是给自己的房子投保险,而信用违约互换相当于所有人可以给同一个房子投保险,典型的做空杀器,空头力量累积巨大之后,自然会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促使冬眠订单大规模违约,或者冬眠贷盲目放贷本身就会导致大规模违约,最终形成巨大的金融炸弹,殉爆般扩大损失。”

  韦理群语速越来越快,显然了如指掌。

  宋河抬手打断他,疑惑质问。

  “既然你明白里面的巨大风险,为什么还拿来问我?我不同意,你倒说的头头是道,我万一同意了,你会不会也能扯出一通可行的理由?什么不能刻舟求剑,根据前车之鉴做调整,历史上的金融海啸不会在冬眠业务上重演?”

  韦理群挑眉,整个人有些诧异,但不是被问住了掩饰尴尬的诧异,明显是想起什么事情。

  “太巧了。”韦理群道,“金融产品部第一次找我交这些方案的时候,我质问他们风险爆发酿成大祸怎么办?他们一开口第一句话和您说的一样,不能刻舟求剑。”

  “然后怎么说?”宋河眯起眼。

  “他们说了三个原因。”

  “还能有三个原因?”宋河微微一惊,快速眨眼想了想,“我大概知道哪三个了。”

  说完,他打开手机便签,快速敲打几个词,把手机反扣在桌面上,示意韦理群讲下去。

  “第一条,金融产品部的那帮人认为,历史上类似的金融产品之所以掀起金融海啸,有个重要原因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或者法不责众的比烂心态。”韦理群说。

  “比如07年次贷危机,所有金融家都早早知道事情越来越糟糕,但没人收手,原因是竞争对手干的速度更快,捞钱捞的更大胆,自己不捞别人也会捞,反正最后船要沉,多吃两口变个胖子,在海面上飘的更轻松。”

  “冬眠贷情况不一样,公司和星际银行有实力做大头,所有动向变化都可以汇总监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过热时可以统一减速,太冷时可以一起烤火,只要监管严格,不会失控到海啸的程度,顶多有些小波澜,比起巨额收益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条,时代不同了,人类正处于下一次工业革命前夜,社会财富将呈指数爆炸的速度增长。同样的水花在脸盆里是海啸,在大海里只是噪音,如今马上要由脸盆扩张为大海,那么冬眠贷及其金融衍生品即便放开了搞,也压根不会酿成多大后果。甚至各国各行业会主动积极吹大泡沫,以此提前占据海洋时代的更多筹码。”

  “第三条,金融海啸武器化。”韦理群道,“冬眠贷打包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以适时扩大在海外销售,吸走全世界财富,同时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关键时刻甚至可以主动引爆金融海啸,令对手元气大伤,而我们保存实力甚至从中获利。”

  宋河听完,翻开扣在桌上的手机。

  便签上列着三个词:金融战、自我约束、通胀消除风险。

  仅仅顺序不一样,内容完美预判。

  “好,和我想的理由一样。”宋河盯着韦理群,“那么……你相信这三条理由吗?”

  “不信。”韦理群干脆摇头。

  “听上去很有道理嘛,为什么不信呢?”宋河笑道。

  “永远不能逆着人的原始本能,逆着本能只会死无葬身之地。”韦理群言简意赅,“把诱惑放在所有人面前,寄希望于大家克己复礼,属于痴人说梦。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不要把诱惑放出来,严防死守!”

  “非常好!”宋河重重点头,“第一,世界经济休戚与共,打金融战把全世界打烂了,我们也不会舒服,与其遭到反噬不如维持健康的共同发展,这又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进行创造的商业才是好商业,进行破坏的商业就邪恶了。”

  “第二,无中生有的巨额利润面前,乘黄会慢慢从医药工业巨兽,沦为金融巨兽,快钱赚太多就收不住了,起初大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间长了就会把危险忽略掉,习惯了一直平平安安,冬眠贷失控的祸根就种下了。”

  “第三,随着连续不断的技术爆炸,下次工业革命确实快来了,人类财富的确会急剧上升,但绝对不是以恶性通胀的形式,甚至也不是良性通胀,而是历史罕见的新情况,物价越来越低,积蓄越来越高,本质上是金融秩序稳定情况下的生产力爆发。错判这一点,会导致公司战略彻底错误。”

  “完全同意。”韦理群重重点头。

  “你什么都明白,既不是脑子出问题,也不是心出问题,那你为什么要把金融工具部这些荒唐的方案念给我?而不是直接给他们打回?”宋河眯起眼睛。

  一言不发旁观的相晓桐拿起手机,在屏幕上快速敲打,给丈夫看了一眼,又反扣在桌上。

第1601章 试探上司

  “合理。”宋河冲老婆点点头,又看向韦理群,“但我想让你亲口说出来,时间不早了,咱们加快速度。”

  “那我直接一些。”韦理群说,“把这荒唐方案念给您听,两个原因,主要和次要。”

  “先主后次。”宋河道。

  “您听了这一套方案,就知道乘黄金融工具部那帮人现在是什么状态。”韦理群道。

  “大胆、嚣张、目空一切,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宋河点头。

  “我若直接和您说,金融工具部的人现在飘了,您可能不会放在心上,打了胜仗飘一飘也是人之常情,或许您会一笑而过。”韦理群说,“只有我把这些都和您说了,让您震惊一下子,才能深刻明白他们现在的状态。”

  “懂了,金融工具部的人是觉得,这次打七巨头获得史无前例的超级大胜,给公司拿到数万亿财富,他们劳苦功高,他们厥功至伟?”宋河顿了顿,“以至于他们敢进行更大胆激进的计划,他们想要更多?”

  韦理群认真重复,“没错,他们想要更多。自持劳苦功高,谁都敬他们三分,甚至连一些股东都和他们来往密切,我只是个董事长,说话不如那些大股东们顶用,只能来请您这尊神,偌大个乘黄只有您能绝对压服他们。”

  “这次论功行赏,他们拿了多少?”宋河问。

  “平均每人八千万。”韦理群说,“薪水普涨一级,平均每年二百多万。”

  “大杀功臣的事情不合适,还得继续留他们做事,奖金再加一倍吧,再每人发八千万。”宋河道,“提这些方案的人,记一次内部处分,每个人写检讨交上来,我亲自看。”

  韦理群眼神亮起,敲打键盘记录。

  “把他们最近几个月在公司食堂的就餐记录给我,我看一看了解情况。”宋河说。

  “就餐记录?”韦理群一怔,“不是上班时间记录吗?”

  “就餐记录,具体每顿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宋河道,“人的心理状态会反应在饮食上,我看看他们吃什么,就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状态。”

  韦理群吃惊,敲打键盘记录,“您这么一说还真是,我记得每次节假日,我会去跟各部门不同级别的员工聚餐聊天,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人吃东西天壤之别,有养生吃素的,有大鱼大肉疯狂干的,神态举止也截然不同,区别之大类似于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所以主要原因是你有点压不住春风得意的金融工具部,想请我出面帮你,放心我会给你撑腰。次要原因呢?”宋河问。

  “次要原因有点大不敬了,我想知道乘黄能走多远。”韦理群道。

  宋河恍然,“你觉得乘黄能走多远,取决于我而不是取决于你,对吧?所以你想试一试我是怎么想的,我能不能在巨大利益面前顶住诱惑,四平八稳地让乘黄走下去……现在结果你满意吗?”

  “非常放心!”韦理群道,“您有定力,乘黄就一直在上升期,只要您支持,公司的事情再难我都有底气。”

  “你的想法大错特错。”宋河摇头。

  韦理群一怔。

  “乘黄这艘百万亿规模的巨轮,船长是你而不是我,我甚至压根不在船上,我是站在岸边向船员们收船票钱的人。”宋河笑道,“票价是每个乘黄员工一辈子的工作时间。”

  “海里的鱼是无穷无尽的,随便下网都是满满的鱼,真正关键的是一艘能远渡重洋的船,平安地开出去再开回来,周而复始。”

  “我能做什么?在码头给你们提供修船的钢板、电池、燃料,尽可能让这艘大船出海时坚固豪华,但到了海上怎么开,一是你这个船长的责任,二是百万千万船员的责任。”

  “前面遇到冰山,你们自己不拼命转向,打电话来求助在码头睡觉的我,我顶多远程喊一嗓子,避开冰山啊,除此之外能帮你们多少呢?”

  “船沉了,淹死的是船上的人,我顶多在码头哭一哭,然后我会迅速造出另一艘船,继续收门票,招另一帮船员上船,叮嘱他们吸取乘黄号撞冰山的教训,但到了海上,还是看船上的人随机应变。”

  韦理群眉头皱的很紧,片刻后压力巨大地轻叹,“明白了!”

  宋河笑道,“船员们还有其他想法吗?”

  “裁员和扩招。”韦理群道,“有些部门出现了冗余,员工们平均每天真正的工作时间只有三个小时,有些部门则人手严重不足,所以不同部门的高管们提议裁一批,招一批。”

  说着,他在手机上点了点,推给宋河。

  翻看许久,宋河摇头,“不裁,这总共也没多少人,推行一下上三休四试试。”

  “上三休四?”韦理群吃了一惊。

  “拿这些部门的员工做做实验,定期记录调查一下他们的状态,休班时间做什么,身体指标有何变化。”宋河道,“这是第一步实验。”

  “第二步是什么?”韦理群好奇。

  “白老师从现在的边缘打杂状态,转向大批量正式上岗,员工远程指挥。”宋河道,“在乘黄试点一下,确认没问题了,接下来才好向全社会推广。”

首节 上一节 1026/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