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人私下还在怀疑,过度复杂的基因结构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
现在看来,至少避免副作用这方面,实虚链生物是更先进的生命形式!
“讲到这都很清晰吧,谁有什么问题吗?”宋河停顿。
“院长,决定实虚链的那个大细胞器,您给定的名称就叫班主任吗?”有神童问。
实验舱里一阵笑声,宋河相晓桐也跟着乐。
“命名权肯定在咱们手里,想叫什么都可以,咱们讲课先用着班主任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回头你们要是有更好的名字可以提,没有更好的,回头写论文也可以直接称其为班主任体。”宋河道。
神童们又是一阵大笑,班主任体,听着确实生动形象,但总感觉有点草率。
“下面让相老师给你们讲数学老师体和英语老师体。”宋河让出白板。
相晓桐笑着接过丈夫递来的笔,“数学老师体和英语老师体听着不太合适,具体讲之前咱们先换个名称。”
第1804章 物理老师体和历史老师体
说罢,相晓桐抬笔写名称:
【物理老师体】【历史老师体】
神童们都绷不住了,笑成一团,这特么有啥区别啊?
“大家不要笑,还是有区别的。找不到更好名称的情况下,为了便于理解,咱们还是先用老师名称,但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实在不便于联想记忆,物理老师和历史老师却是可以联想记忆的。”相晓桐笑着解释。
神童们一怔,安静下来认真听。
“所以物理老师体和历史老师体,并不是同一种细胞器,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胞器?”杨玉问。
“很有可能,我们已经找到了物理老师体,但历史老师体还没有直接观测到,仅仅是靠数据推断会有这种历史老师体。”
相晓桐打了个响指,全息投影再次展现数张照片。
“两种老师体的功能,都是按照固定顺序拼装DNA,换句话说拿着单科试卷批改排名次。”
“具体怎么实现这一过程,还得回地球之后上尖端设备研究,目前的推断有两种,我认为是靠形成H型DNA,以TAT或者CGC的形式产生三螺旋,你们宋院长认为很可能是滑链DNA。”
“不是很可能,一定是滑链DNA形式。”宋河插话。
“不可能。”相晓桐说。
“一定!”
“不可能!”
“一定!”
夫妻俩啪啪斗嘴,底下神童们再次笑成一团,追随两位院长这么久,大家也摸透院长脾气了,夫妻俩平时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吵架,只有在遇到学术问题的时候会产生分歧,针锋相对吵两句。
最后胜率往往是三七开,相院长胜三次,宋院长胜七次,但要等到实验验证之后才会见分晓,眼下当然是吵不出结果。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相晓桐没好气道,“闭嘴闭嘴,现在是我讲课。”
宋河挑挑眉,抱着胳膊不吭声了,脸上挂着一幅“懒得跟你计较最后肯定我赢”的表情。
“物理老师体和历史老师体,外面一层蛋白质,内部是结构非常复杂的一团DNA,像毛线球一样。”相晓桐又打响指,投影换成一副模拟图。
“之所以形成这种毛线球,其实就是在不同位置形成了TAT或者CGC形式的三螺旋。”
“滑链!”宋河没出声,在一旁悄悄用唇语示意学生们不要被带偏。
“等到班主任体发出指令,激活了其中一个,比如激活了物理老师体,它内部的DNA就会从毛线球状态快速展开,再进行分割!”相晓桐道。
“物理老师体也好,历史老师体也好,内部DNA并不是和细胞DNA一模一样的,只是有一些关键位置相同,假设细胞DNA的长片段是一根一米长的钢条,老师体DNA切割成碎片之后,像一个个螺丝钉和螺母一样,固定在关键位置,把长钢条连接起来。”
“所以基因洗牌的时候,DNA链并不是完全碎掉组合,最小单位是一小段一小段?”齐风问。
“没错!”相晓桐点头,“完全碎掉再重组的意外概率太高了,很容易出错,仅仅以一段一段的基因为基本单位,出错概率要小得多,另外我和你们宋院长一致认为,肯定还会有一道保险确保不出错,但暂时还没能找到这层保险在哪里,也只能回地球之后上尖端设备找。”
众多神童连连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最后,为什么要改称物理老师体和历史老师体?”相晓桐道。
“老师体,是不同情况下最佳基因序列的一个排序者,物理老师体对应的主要是物理环境变化,比如之前讲变色虫在不同温度下变幻序列,就有相应的物理老师体去负责排序,先由班主任体感受到气温降低,接着把信号传达下来,物理老师体就开始按照天寒地冻时最佳的基因序列去要求DNA,确保DNA链排列无误。”
“历史老师体,则是负责不同生长阶段下的最佳基因序列,涉及到细胞分化,也涉及每个细胞的生命周期,譬如细胞刚诞生时,历史老师体会让DNA序列符合进食最快生长最快的排列,成熟后进入繁殖期,历史老师体则让DNA向着快速繁殖的方向变化。”
“但还要重复一遍,我们只明确观测到了物理老师体的存在,历史老师体暂时还没找到,只是推断可能会有,想确定还得再找。”
“谁还有问题?”相晓桐问。
“物理老师体和历史老师体,会不会同时作用在DNA上?”袁天罡举手。
“不会。”相晓桐道。
“会!”宋河笃定道。
“不会!”相晓桐瞪他。
“会!”宋河回瞪。
又是一阵快速的会不会,神童们笑的东倒西歪。
“累了,你说不会就不会吧,咱们先散会!”宋河摆摆手。
神童们起身四散,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开始干活。
夫妻俩在实验室里转了几圈,像两个转晚自习的班主任,确认学生们状态都对,便并肩离开实验室。
“蜜月快结束了,感觉怎么样?”宋河随口问。
“不是早就结束了吗?你是说现在还在蜜月期?”相晓桐错愕。
“咱们在太空城啊,旅游胜地,虽然有点小工作,风景独好美不胜收,也算蜜月嘛。”宋河笑道。
“哪有过蜜月天天互相唱反调的?”相晓桐挽着丈夫胳膊,撅着嘴抱怨,“老公你最近跟我唱反调越来越多了。”
“主要是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前沿,你那点臭水平跟不上了,偏离真理越来越远,肯定产生分歧。”宋河道,“以前咱们做的项目没这么尖端前沿,咱俩的水平差距还显现不出来。”
相晓桐笑着捶打他,“胡说八道!明明你……”
她正要往下说,手表手机震动,一通电话打进来。
“谁的?”宋河好奇。
“星际能源公司的。”相晓桐接电话,挽着丈夫胳膊继续往前走,“喂?”
“嗯嗯,好……啊?!你别激动,慢慢说!”相晓桐刹住脚步,声音骤然上扬。
第1805章 可控核聚变突破?
宋河也站住脚步,静静等待她打电话。
相晓桐状态肉眼可见的惊喜,来到窗边来回踱步,不时抬起头来满面笑容冲丈夫使眼色,悄悄分享喜悦。
“好,知道了,很好!”相晓桐喜上眉梢,“把名单报给我。”
她挂断电话,像小孩一样拉着宋河蹦蹦跳跳。
“啥消息?乐成这样?”宋河胃口完全被吊起来。
“可控核聚变有突破了,新做了一种第一壁材料,知道什么是第一壁材料吗?”相晓桐问。
“有印象,聚变堆里那层钨装甲是吧?直接和等离子体接触的那一层?”宋河说。
“对,第一壁材料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长期在高通量的氘氚等离子体轰击、高能中子辐照之类的恶劣环境下运转,寿命迟迟长不了。”相晓桐道,“高能中子会暴雨一样撞击第一壁材料的金属原子,击毁化学键,让本来紧密排列的原子飞散出去,飞到另一个地方又落下来,最后整个材料会像泡沫一样膨胀,同时核反应还会直接改变元素类型。”
“你还挺懂。”宋河佩服。
“你让我负责这方面的业务,我不能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吧?略微学了点大概。”相晓桐道,“以前我学过核武器工艺,稍微有点底子,学起来也快。”
“第一壁材料突破了,多大的突破?”宋河问。
“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突破!”相晓桐喜滋滋挥手比划。
“之前砸的钱看来还是溅起水花了。”宋河也被她传染得挺高兴,“细说,可控核聚变我一直没关心,感觉短期内够呛有大进展,没想到这么快。”
“不止砸的钱起水花了,几乎砸的每一笔钱都起水花了!围绕一个目标,同时有很多团队相信各自的方案,正常情况下经费很有限,各团队要辩论一番,你死我活抢经费,但咱们之前给星际能源公司留的预算太充足,各团队几乎都有钱做尝试,结果全面开花!”相晓桐道。
“星际能源公司的超大规模超算中心,里面仿脑超算、传统超算和量子超算各种类型的顶尖超算备齐了,还搞了很多大胆的实验样机,每天整个中心运行成本就上亿。”
“各团队拿这些超算做大量模拟,比如模拟中子辐照损伤材料,构建横跨几十个数量级的模型,时间单位最长是年,最短接近飞秒,秒的千万亿分之一嘛,空间精细度能到埃米,全世界能模拟这种模型的只有星际能源的超算中心。”
“同时中子辐照、离子辐照实验也同时开了十几组,每一组也极度烧钱,但实验结果和超算模拟结果相结合,互相纠错互相促进,研发速度变得非常快,加上很大的运气成分,把非常理想的第一壁材料给搓出来了!”
“材料突破之外,还有一些别的突破,比如更复杂的磁约束、第一壁材料表面的防中子撞击力场、流动式材料更新技术,都有很不错的进展!”
“现在星际能源公司搞可控核聚变的各团队,基本处于狂欢状态!不过前段时间大家太累了,眼下取得突破,打算喘口气休两三周假期,我给批准了。”相晓桐道,“假期之后他们还有硬骨头要啃,各方面都有全新技术,怎么把新技术整合起来,造新式的聚变堆,也是不小的挑战。”
“造新聚变堆又得不少钱啊!”宋河感叹,“投这种项目真是豪赌,成千上万亿砸下去不知道有没有水花,砸起点水花也未必管用,最后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喷泉。”
“大概的钱数很快会报上来,包括各团队也会申请自己的奖金,咱们看看情况给批一下。”相晓桐也感叹,“确实太烧钱了,但为什么我莫名其妙有种烧钱很爽的感觉呢?”
……
十二月底。
行李箱敞开放在床边,里面却没多少东西。
夫妻俩已从休闲便装换成舱内航天服,叉腰看看行李箱,又对视一眼。
“确实没什么好带的,就这些。”相晓桐道。
“那走吧。”宋河把行李箱扣上,“回地球!”
夫妻俩出门,有白老师在门外等待,接过行李箱在前面带路。
一路上陆续遇到返程的神童,全穿着洁白的舱内航天服,跟在拖行李箱的白老师身后。
来到空港,不少神童坐着等待,袁天罡、杨玉、齐风三人都带着行李箱准备走。
齐风要回去参加智库会议,正好他这次来太空城调研了很多情况,可以交一次亮眼的智库作业。智库专家虽多,能上太空城待这么长时间的却没几个,齐风正好填补空白。
杨玉主要为了回去参加长生菌研究,袁天罡也要回去参加几天实验,但时间不会太长,元旦后他会跟着最后一批学弟学妹再回太空城,接着明年初就要按计划动身去月球了。
“人齐了?”宋河扫视四周,“上船吧!大家一路平安!”
顿时一大片一路平安的互相祝贺声,现场所有人分成三拨,刷脸进入三艘飞船返回舱。每艘飞船有50%的空座冗余,其实完全可以挤两艘飞船,但多留些余量安全性更高,太空往返多多少少有风险,以防万一。
宋河相晓桐进入第二艘飞船返回舱,一排三个座位,相晓桐身旁坐着杨玉。
所有人戴上头盔,扣好安全带,随后……开始玩手机。
返航飞船全程有信号,第一座太空城刚建设时,还有一小段通讯黑障,短短几年通讯黑障完全解决了,只会出现一段延迟较高的低信号区,打在线枪战游戏可能会吃亏,此外一路信号畅通。
倒计时从每个人的航天服头盔耳机响起,归零后飞船沿着空港缓缓滑出,早期太空城空港的航班频率被限制在每半小时才能走一艘,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调度越来越灵活,现在已经可以每间隔五分钟就走一艘,且每艘飞船可以落在不同的着陆场。
飞船从空港滑落的瞬间,舱内所有人的胳膊腿齐刷刷摆动起来。
重力感觉一直在变,宋河扭头望向窗外,完全竣工的第三太空城宏伟又精致,灯火通明漂浮在无垠宇宙中,像星空一样闪闪发亮,壮观程度真的不像人类造物,可偏偏又是自己大比例持股的公司,用自己的钱造的。
有那么一瞬间宋河不禁恍惚,自己的能量居然真大到这种程度了,可以在太空中修建如此壮丽的奇观建筑?
秦始皇要真找到仙丹了,活到现在看看太空城,怕是也要比个大拇指,说小宋你修的这玩意儿是真牛逼,我修的那兵马俑就是大号手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