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50节

  身旁相晓桐忽然拍拍他,打断他的胡思乱想。

  “该批钱了。”她说。

第1806章 着陆场颜色不对

  “卧槽。”宋河看了一眼手机屏,被上面的数字震得一哆嗦。

  星际能源公司准备造5个核聚变装置,四大一小,四个大的每个造价在670亿上下,一个小的也有400亿之多,加起来总共是3100亿。

  这还仅仅是装置本身的价格,后续还要扩招人手、要反复改装测试、要日常维护、要购入和自研更多的测试设备……零零碎碎加起来,未来五年这项目至少要烧进去五千亿!

  五千亿如果能换来可控核聚变技术,那自然是血赚,甚至称得上一本万利,关键问题是真的未必能成,大概率到最后这笔钱只是浪费掉了,排除掉了错误方案。

  或许可以说,排除掉错误也并非一无所获,但很多时候会有更简单省钱的办法排除错误,未必非要烧掉能装满两条轮船的钞票。

  “其实还好了,这已经特别便宜了。”相晓桐道,“听说过ITER吗?”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对,那玩意儿从上世纪末就开始搞,本来定的十年内搞成,结果拖拖拉拉搞了四十年才总算开机运行,最初预算五十亿刀,后来翻到三百亿刀,按整个周期的平均汇率差不多两千亿。”相晓桐道。

  “只有我们老实巴交的该干啥干啥,保质保量按时把零件造好了送过去,结果发现各国同行拖拖拉拉不成样子,于是早就判断这是帮乌合之众难成气候,所以国内很早就开始自己单独做,结果最后ITER建成的时候,在国内技术人员眼里它已经是个落后的大号玩具了,相当于世界各国两千亿纯粹打水漂。”

  “现在五千亿搞五个核聚变装置出来,而且大概率能五年内完工运行,性价比高到爆了!”相晓桐道。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简直白菜价!”宋河苦笑,“但星际能源公司的研发不止这一个项目啊,乱七八糟的研发项目加起来,每年八千多亿了,一年烧掉一座太空城!”

  “批准吧。”相晓桐笑着拍拍丈夫肩膀,“咱俩手里的余的钱就够建这几个聚变堆,别抠门了老公。”

  “我回头认真看一下,没大问题就批。”宋河无奈点头,又往下翻。

  下面是最近技术突破的团队成员名单,有每项技术的详细介绍,有每个团队成员贡献点的百分比,以及团队其他成员的一致承认,分的明明白白。

  按照宋河以前定的规矩,取得重大突破之后,科研人员可以自己提出想要多少奖金,公司会酌情批,只要别太离谱都会满足。

  这次大家要的奖金数额都比较收敛,最高的关键人物有几个人要到了税后2000万,其他的还有申请给父母孩子办冬眠名额的,还备注了有钱自费买冬眠服务,但当地名额实在短缺。

  宋河也懒得一个个看了,直接写批示:

  【计算贡献百分比和期望奖金的比值,找出一个期望奖金最高的,将其余人的奖金按百分比上调到同一水平,之后全体翻倍】

  【例如,赵教授贡献值3%,要了300万奖金,李教授贡献值5%,要了1000万奖金,那么以李教授为标准,先将赵教授奖金上调至600万,随后一齐翻倍,即赵教授可得1200万奖金,李教授可得2000万奖金】

  【同时,直系亲属全部安排冬眠服务名额,已取得名额者,赠送太空旅行一次】

  “老公你是真猛,没见过这么发奖金的。”相晓桐伸了个大拇指过来晃晃。

  “没有好的投资方向,钱放着也是放着,发下去吧。”宋河道,“可控核聚变搞成了,这些人我让他们全财富自由,但现在还没搞成,先发这些意思意思。”

  飞船震动起来,划破大气层高速下降,窗外不断冒出闪光,起初宋河以为是飞船外面有什么能燃烧的防热层,摩擦空气升温后燃烧崩解,靠层层脱落带走热量,后来仔细看了看,发现只是阳光而已。

  舱内开始有不少神童打盹,老式返回舱震动剧烈,人很难睡得着,但现在的返回舱减震相当舒适了,像是坐在越野车上高速通过石子路,摇摇晃晃的感觉十分催眠。

  相晓桐忽然伸手拉住他的手,在手心捏了两下。

  这是夫妻间的暗号,捏两下手心的意思是困了要睡觉,捏三下的意思是还不困想聊天,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小暗号,平时都是在卧室被窝里用。

  宋河也回捏了两下,夫妻俩脑袋靠在一起,呼呼大睡。

  一直睡到整个返回舱猛震一下,将全舱所有人震醒。

  “落地了吗?”有人在公共频道里问,说到最后还打哈欠。

  “还没,降落伞打开了。”窗边有人往外看了看,“还看不到着陆场,不会跑歪了吧?着陆场附近不是黄戈壁吗,这底下怎么全是绿的?通讯器在谁那儿,要不要问一下地面?”

  “开伞到落地还得一段时间,话说刚刚震的这一下是引导伞还是主伞?”

  剧烈的震动再次传来,窗边坐着的神童往外看,“主伞打开了,下面能看到着陆场了,但这着陆场周边为什么是绿的?全是林子啊!换着陆场了?也没给咱们说一声吗?还是咱们都睡着了没听见?”

第1807章 五万植树工

  通讯器响了起来,“RQ02755次航班,你们主伞状态正常,下落速度和轨迹正常,反推发动机信号正常,即将到达若羌第一着陆场,乘员状况是否正常?”

  “正常!”宋河回复,“若羌若羌,你们着陆场在资料里的图片是黄戈壁滩,怎么绿了?”

  “抱歉,资料图片没更新,树都是最近一周刚刚新种的,不会影响着陆!目前无风,落地后请记得切伞!”

  “收到,落地后切伞!”

  舱内又是一晃,反推火箭开启,飞船完成最后一次减速,稳稳当当落在松软的着陆场上。

  墙壁上的切伞保险自动打开,宋河抬手,将拉杆旋转一周后猛地压下去,飞船外的伞绳被切断,这一步操作主要为了防止突然起大风,降落伞带着停稳的飞船贴地移动。

  五辆飞行汽车依次降落在窗外,一阵咔咔响声后,沉重舱门被打开,舱内一片安全带解开的啪啪声,所有人摘下沉重的头盔,排着队出去。

  宋河相晓桐自然是最先出去的,寒风扑面,立马有工作人员递来防风大衣给两人披上。

  尽管在太空城上几乎一直待在模拟重力里,但脚踩在地球上还是略微不适应,头一次感觉大地是如此平稳坚实、纹丝不动,而太空城更像一艘海上漂浮的船。

  “请首长上一号车!车上有空调!”工作人员指引。

  一号车就停在十几米外,两人跑去上车,车上只坐着一个司机。

  “老谢?”宋河脱口打招呼,打完招呼发现不对,司机虽然长得和谢元勋极度相似,但太阳穴上亮着蓝圈灯。

  “我是元勋1。”司机轻轻比了个敬礼的手势,“我主人是谢元勋,请二位首长坐稳,现在启程去航天员中心,有给二位预约的身体检查和恢复训练。”

  车门自动关闭,能坐十多人的飞行汽车里只坐了三个人,元勋1熟练启动车辆,飞行汽车平稳起飞,向着东南方向飞掠。

  “你主人把你安排在这开车接航天员?”宋河问。

  “对,只接贵宾!”元勋1点头,“贵宾不多,大概三四天会有一趟活儿,平时我就帮忙种树,马上咱们要飞到种树区上空,要不要降降高度,二位首长高空视察一下?”

  “行啊!”宋河坐到窗边往下看。

  “打农药吗?”相晓桐问,“我想开个窗。”

  “用的无毒农药,前科大生工学院新做出来的,喝两口都问题不大。”元勋1道,“一般刚种下去不打药,可以开窗,我这边测到空气质量不行会有警报。”

  相晓桐把窗户降下,深深吸了一口,“好久没闻地球味儿了,可惜现在快冬天了,春天味道更好闻。”

  宋河也跟着吸了一口,静静感受。

  的确,以前24小时生活在地球上,空气中的气味从来不留意,从太空城待了几个月回来,发现地球味道还挺明显的,闻着有股亲切感,文艺点说就是泥土和植物的芬芳,本质点说就是万千菌类散发的气味。

  “我靠,规模这么大?”相晓桐抬手指向地平线。

  宋河探头望去,脸色微微一怔。

  辽阔无垠的大地出现了黄色绿色分界线,犹如碧绿的海水朝着金黄沙滩涌去,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潮头泛起密集的浑黄烟尘,犹如掺杂泥沙的浪花。

  黄尘并没有腾起很高,离地十几米便又落下去,但范围极度辽阔,让人想起以前农田里烧秸秆,那是一种整片大地燃烧起来的阵势,像是千军万马在轰隆推进!

  飞行汽车逐渐降高度,距离越来越近,植树工地也越发清晰。

  轰鸣声传来,并非飞行汽车的声音,而是成群结队的无人机!

  放眼望去至少几千架四旋翼无人机在空中来来去去,时而散开,时而形成大规模编队,成百上千开着小降落伞的补给箱被扔下去,源源不断,阵势堪比地毯式轰炸!

  宋河试图寻找无人机群的来源,压根看不到头,成群结队的无人机从远处山丘后冒出来,在空中汇成黑压压一条长龙,密集处几乎要撞在一起,但极度混乱中又保持着秩序,不知道是按程序自动飞还是有人远程操纵,如果这么大规模无人机带的是炸弹,一座小城镇估计半小时就炸平了。

  飞行汽车终于到了植树工地上空,可以直接俯瞰底下的植树工人。

  人山人海的白老师,数量多到夫妻俩同时卧槽。

  绝大多数是真人外皮,也有少数机械外观,统一穿着亮蓝色工装,所有工装已被灰土染的脏兮兮,依稀能看到许多白老师的头发、手脸也布满灰尘,脏的像是刚从土里爬出来。

  一大片厚云短暂遮住阳光,整片工地阴下来,光线一暗,能看到他们太阳穴上的篮圈灯,在一片黄尘里发亮的小蓝点隐约可见,像大片蓝色萤火虫,活跃地摇摇晃晃来来去去。

  十字镐和铁锹挖土的叮当声从四面八方不停响,这一带土壤里石头太多,一镐头下去几乎必然火星四溅,听上去有些像超大规模的铁匠铺,成千上万铁匠叮叮当当敲打。

  白老师们干活飞快,完全没有人类工人磨磨唧唧偷懒的状态,手臂抡圆了挥舞十字镐,大开大合全速挖树坑,不断扶起一棵棵小树苗,有些白老师抬头望向飞行汽车,看几秒便继续低头干活。

  除了“步兵”,还有“装甲部队”,数百台挖掘机在荒原上前进,后面跟着运输肥料的大卡车、运输白老师的大货车、打井凿石供电拉信号的各类工程车,车队蔓延数百米,陆续有白老师扛着树苗、铁锹从车上跳下来,增兵到附近的植树工地去。

  宋河留心看了看树木,各种各样的树苗品种,常见的荒漠抗旱小灌木最多,但每隔一片区域也有一些木材树和果树苗,远处依稀能见到一些新修的人工湖,湖边要么是比较吃水的树木,要么是巨大的空气集水网。

  除了树苗,草皮和草方格也在大规模的铺,视野内至少就有五六千白老师在给大地铺草皮地毯,仙人掌仙人球也在特定区域试种,每一片区域无一不规模壮观!

  飞行汽车在热闹的植树工地现场飞,飞了许久还没离开工地。

  “我去,这工地真是千军万马啊!”宋河震撼了,“我印象里完全没见过戈壁滩上聚集这么多人,原子弹工程的照片上都人烟寥寥。”

  “比较集中所以显得人多,其实这一片总共才五万白老师植树工,算小号工地了。”元勋1解释,“本来这一片计划是明后年再种,但意外找到了地下水脉,调整计划临时新开的小工地。”

  “我好久没看大西北项目的简报了,五万植树工才仅仅是小号工地吗?”宋河错愕,“大号工地现在发展到什么规模了?”

第1808章 太空城科研员典礼

  “最大的工地有二十五万人,但不是纯粹植树,同时修路盖别墅。”元勋1解释,“全国各省的别墅潮已经启动了,大西北这边要建大面积的绿洲别墅区。”

  “有点快,再过两三年启动别墅潮还差不多。”宋河道,“这几年经济有点过热,新兴行业赚钱都赚红眼了,传统行业也跟着红眼,不过问题不大。”

  飞行汽车终于飞出植树工地,前面又是茫茫无边的黄戈壁。

  但戈壁滩景象没持续多久,又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绿色,甚至绿的更成熟浓郁。

  “这一片是公路工地。”元勋1介绍,“新修了六条长公路,大概有十万人在忙,但主要忙碌区不在这,咱们看不见。”

  连续掠过几条公路工地,别墅区工地陆续出现。

  几乎完全看不出是在荒漠上修建的别墅区,反倒像是森林别墅区,不同外观的别墅像一群群皮毛不同的巨兽,完全被汪洋大海般的浓荫包围,甚至还有波光粼粼的巨大人工湖,感觉像从大西北一下子切换到东南沿海了。

  “附近得有城区吧?”宋河问,“纯粹只有树和别墅,没法生活啊。”

  “不清楚,应该有吧?”元勋1随口说。

  接下来半小时的飞行,几乎全是大片大片的树林,宋河之前也知道西北造林很成功,因为在太空城上能肉眼看到大西北一些区域隐隐变绿,但从太空俯瞰和在树林上空飞驰是两种感觉,无边无际的绿海,像是整个世界都被改造了!

  航天员中心也被森林围住,飞行汽车下降,往停车场靠近。

  “二位首长,下车前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元勋1忽然说。

  “什么事?”夫妻俩异口同声。

  元勋1伸手,从太阳穴上抠了抠,蓝圈灯立马被扣掉,露出毫无镶嵌痕迹的皮肤。

  夫妻俩愣了一下,立马脸色极度精彩,谢元勋回头欣赏两人的表情,得意地仰头大笑!

  “老谢你他妈的……皮一下很开心?”宋河无语地笑,“准备转行当影帝是吧?演这么一路,你是真有节目!”

  “服了……”相晓桐捂脸,“谢元勋你演技真挺好的,这一路你说话真一股子机器人味儿。”

  谢元勋大笑许久,车落地才收住笑,“你们在太空城待太久了,不清楚地球潮流,这种太阳穴上贴着的蓝圈灯现在卖的特别火,很多真人都贴这玩意装自己是白老师,时尚潮流!”

  “离谱,这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宋河匪夷所思,“本来给白老师加个圆圈指示灯,很大作用就是区分真人和机器人,现在真人都跟风贴,岂不分不出来了?”

  “流行起来的原因很复杂。”谢元勋说,“白老师越卖越多,很多城市大街上经常能看见带蓝圈灯的白老师,就有整活up主故意给自己贴上蓝圈灯,录制上街视频,先火了一个视频,然后各路up主都跟风拍,传播的全网都是,就有无数观众效仿。”

  “最开始可能还是纯粹的整活,后来慢慢有用了,大公司会故意派贴了蓝圈灯的真人,去白老师工作小组里当卧底,怕白老师们见了真人有所隐瞒。还有些人比较内向,所谓的i人,带个蓝圈灯装机器人,能省略很多交际。”

  “还有很多职业现在欢迎白老师,比如白老师当厨师的餐厅更受欢迎,因为真人厨师很多时候无法保证餐饮卫生,而白老师当厨师,大家相信一定会踏踏实实保证卫生条件。导致能买到白老师的餐厅就用白老师,买不到的餐厅就给员工买蓝圈灯。”

首节 上一节 1150/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