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152节

第1811章 新一代返老还童药?

  “控梦头盔的技术含量,比外界认为的要高得多,甚至超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想象。”宋河慢条斯理道,“注意,我说的是超过想象,而不是超过认知。”

  “当然话又说回来,仿脑芯片公司之外,可能压根不存在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为这东西就是我们独家产品,没有第二家能做成的,从头到尾全是秘密。”

  “我们关注了一些国内和西方的顶尖公司,他们如果卖力做,做个十年有可能把控梦头盔1代仿造个七八成出来,勉强能用的程度。”

  “北卡蓝不在我们关注的公司之列,北卡蓝压根没有真正仿制控梦头盔的能力,很多人以为仿制就很简单,大错特错,仿制也是需要本事的,没点真本事,看都看不明白,我们花大力气竭力避免的安全隐患,北卡蓝压根没看懂,还当成一个个突破口去做,丝毫不想想这么简单的东西,难道我们不会做吗?”

  “超梦疯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劣质科技悲剧,委实说我没想到事情会搞得这么大,如果我提前预判到会有超梦疯子出现,我不会仅仅发两条警告,我会每天发一条警告。”

  “当初超梦头盔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迅速买了一些样品,拆解研究,当时我判断,这东西容易造成正常人的幻觉和萎靡不振,对于一些本身就有精神病隐患的人来说,可能会加速诱发精神病,但应该也是可以治疗的范围内,直接出现超梦疯子远远超出了我的预判。”

  “说实话,我比较愧疚,我没认真对待这个东西,虽然不是自家产品,但作为一个有充足影响力的人,我该对世界负起更多责任。如果我当初好好研究一下超梦头盔,及时强烈预警,或许上万人规模的超梦疯子悲剧就不会发生。”

  宋河放下话筒,掌声立马响起,学生们目光钦佩。

  谢元勋拿起话筒,“我补充两句,宋院长这人太善良了,明明不是自己的错,早就两次警告了,可谓仁至义尽,现在还愧疚后悔没加大警告力度。”

  “但凡北卡蓝和韦瑞制药那帮混蛋,有老宋百分之一的社会责任感,也不至于事发到现在没有一个像样的道歉,一直忙着在那互相甩锅推卸责任。道歉还不够,灯塔街边就有枪店,我建议他们去路边买把左轮,塞进自己嘴里扣个扳机玩。”

  满场学生们叫好喝彩起来,掌声更隆,大家就喜欢听谢院长直截了当的喷人!

  乒乓球再次飞出,大家还没准备抢,一个身高过两米的女生嗖地跳起来,空中截胡!

  “嚯,好高!”相晓桐道。

  “谢谢院长!”巨人女生开口,声音和外形差别巨大,软糯又腼腆,“我这个问题想问相院长和宋院长。”

  “请讲。”宋河道。

  “刚刚相院长也说了我很高,我身高两米一九,其实这么高的个头非常困扰我。”

  “小时候我发育比其他同学晚,别人都长高了我还是小不点,结果后来突然窜高,在很短时间内身高从班级末游变成班级第一,当时我还挺高兴,一雪前耻的心态,从小短腿变成大长腿了,体育课每次能跑第一,运动会也拿名次,觉得很爽。”巨人女生道。

  “但后来我还在继续长高,长到一米八五的时候,我开始不那么高兴了,长到两米的时候,我心态变成惊恐,主动节食试图放缓身高,但中学特别容易饿,没管住嘴,最后绝望地长到了两米一九。”

  “我这个身高,走到哪里都会被所有人关注,进出很多门要弯腰,很容易在一些意向不到的地方碰脑袋,我梦想是当战斗机飞行员,但是战斗机飞行员压根不要我这么高的,买衣服也特别麻烦,大部分女装都是小小的,连男装都很少找到适合我的,汽车也得坐特大号……”

  “我的问题可能有点荒谬,我听外界传闻说院长在研发更高版本的返老还童药,一旦研发成功真能做到逆龄生长,那么逆龄生长会不会让身高回缩?”巨人女生问,“我有没有机会缩回高一时一米八的身高?谢谢院长!”

  现场学生们憋了片刻,有些人没憋住开始笑,很快所有人都憋不住了,笑声响成一片。

  倒也不是恶意的嘲笑,主要是问题确实听起来荒谬,有种莫名的喜感。

  台上相晓桐和谢元勋的嘴巴都抿成深深的“一”字,憋笑憋的很痛苦,两人不禁羡慕中间戴面具的宋河,他可以在面具里咧开大嘴尽情笑。

  “谣传。”宋河开口说,“我们确实在想方设法做新一代的返老还童药,但返老还童药顶多就是延缓衰老速度,比如延缓三倍,十年能当三十年用,就非常理想了。不可能真的逆龄生长,像时光倒流一样又慢慢缩回小时候,我们科技水平再逆天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但是……第一代乘黄返老还童药,用药之后很多人身体指标普遍回到了五到八年前的状态,甚至还有回到十年前的,这不就是返老还童吗?”巨人女生着急。

  学生们笑声更盛,台上相晓桐和谢元勋再也憋不住了,双手捂脸低头笑,宋河肩膀也明显抖了几下。

  “你不是药学院的,问出这种问题也能理解,我试着给你解释一下。”宋河说。

  “第一代乘黄返老还童药,确实用药之后,身体很多数值会回到五年十年前,但那些数值的意思并不是全身倒退回五年十年前了。”

  “大部分人身体是一种亚健康状态,第一代返老还童药可以很大程度上清除亚健康状态,让肌体更轻盈有活力,让代谢状况改善,仅仅在部分器官上有真正的轻微逆龄效果,原理是促进再生,而不是老细胞回退为新细胞。”

  “这么说你能理解吗?”宋河问。

  巨人女生迟疑着点点头,“大概理解。”

  “得,一看你这语气还是没理解。”宋河道,“我换种说法,你连续两天不睡觉,会不会有种身体苍老十岁的感觉?等睡个饱觉自然醒了,神清气爽,是不是有年轻十岁的感觉?但你的身体真的年轻了十岁吗?并没有,只是在现有身体条件下,进入了最佳状态!”

  “当然,同样的身体,长期处于最差状态和长期处于最佳状态,衰老的速度会天差地别。”相晓桐拿起话筒插话,“所以健康生活有用,第一代返老还童药也有用,只不过用处没你想的那么夸张。”

  巨人女生恍然,“我明白了!”

  “用这种原理做出来的第一代返老还童药,基本上到极限了,第二代返老还童药,只能从延缓衰老的角度去入手。”宋河道,“所以指望这种药,让你身高回缩,不现实!”

  “那有没有可能……”巨人女生说到一半,又犹豫。

  “你是不是想问,会不会出现缩高药,吃了之后让身高缩短?”相晓桐笑道。

  巨人女生有些尴尬,“好像很难。”

  “增高药好做,小幅度重启生长就可以了,但缩高药的难度恐怕十倍还不止,已经长成的骨骼肌肉器官都要等比例缩小,这得怎么做?难道进入老人状态吗?必然对身体造成很大创伤。”相晓桐解释。

  “是的,增高药风险就比较大了,缩高药风险更大,一旦不协调就是必死的,比如肌肉缩了骨头没缩,是不是会脱臼?是不是骨头会扎进内脏里?技术上很不现实。”宋河点头。

  “更大的障碍恐怕还有市场问题,大部分想增高,想缩高的人少之又少,几十亿研发费用做一款药出来,每年才卖几万,没有药企愿意做的。”谢元勋在一旁补充。

  “没错。”宋河点头。

  巨人女生沮丧起来,开口道谢准备扔出乒乓球。

  “但是。”宋河忽然说,“你也不要太绝望。”

  全场一怔,这难道还能有转机吗?

  “已经进入太空时代了,你们这批人只是开始,很快会有越来越多人进入太空,会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在地球之外生活。”宋河道。

  “我们暂时不确定,低重力状态下成长起来的人,身体发育会有什么变化,但极有可能会出现大高个。”

  “可能十几年后,太空城和月球上就有几十万身高两米多的人了,你在那里生活会非常自然。”宋河笑道,“顺利的话,那时候第二代返老还童药也出来了,你不会是一个很老的太空巨人,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太空巨人。”

  掌声雷动,巨人女生激动地连连道谢。

  “进度有点慢啊,接下来尽量回答的快一些,咱们多来几个问题。”宋河道。

  “削水课的本能又出现了。”相晓桐笑道,“我们回答如果太冗长缓慢,就类似于水课,那加快节奏吧。”

  乒乓球在学生之间快速传递,一个个学生起身询问。

  “院长好!我的问题比较俗,可以分享一下怎么轻松赚钱吗?”

  “轻松赚钱?”谢元勋笑容意味深长,“赚钱比吃屎还难!当年我办元勋火箭公司,到处找人拉投资,说实话我宁可真去吃屎也不愿意跟那帮人打交道,后来还是我命好,天降神仙宋河给了我天量的投资,早知道我就最先找老宋拉投资了。”

  “你先找我,还真不一定给你投,当时我敢投,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你被其他投资人折磨的挺惨,但那么惨你还要坚持,说明你是真踏踏实实想干这事儿,我就敢赌一下。”宋河调侃,“谢院长说的没错,很多时候赚钱比吃屎都难,但众所周知,屎和屎的味道不一样,尽量找你感觉可口的,吃起来不那么难受。”

第1812章 地下学院

  “院长好!您投资的大西北造林工程,前段时间被爆出有一万亩新种的树全部枯死,请问您怎么看?是否意味着整个造林工程过于激进?”

  “一万亩听着多,但比例很低,目前成功造林已经有990万亩了,差不多千分之一的失手率,比我预想的要稳。”宋河淡定,“这种程度的损失甚至不会上报到我这里,一次性损失十万亩以上,秘书才会给我一份简报。”

  “院长好!大西北造林工程还同时兴建了大规模的别墅群,是否过于激进?毕竟很多都属于原本的荒漠地带,真的会有很多人去定居吗?”

  “你可能误会了,别墅群不是我投资的,是一些地产商去搞的。”宋河道,“荒地的拿地价格非常便宜,我做航天员体检的路上见到一些在建的别墅,打听了一下价格,700平米的别墅售价才不到四百万,相当便宜了。”

  “老宋没投,我简单投了几个别墅楼盘,大概两千来套别墅。”谢元勋拿起话筒,“全国别墅潮开始有苗头了,各省的别墅项目都在密集申请,说实话有点快有点早,但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院长好!能详细讲讲为什么别墅潮是未来大趋势吗?”

  “这个东西还用讲吗?”宋河笑道,“梦境城市的虚拟经济快速膨胀,第二代白老师快速普及,推动人均和中位数收入快速翻倍,对别墅的需求当然是爆炸性的!”

  “技术变化会带来很多改变。”相晓桐道,“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往城市聚集,人多地少,只能往拥挤的高层楼房挤,而且为了配套设施,必然达到一个高密度状态。”

  “十年后的情况会很不一样,大量拥挤在城市高层里的居民,会分散摊平到更辽阔的别墅区里去,城市人口分布从三维趋向于退回到平面,呈现一种广泛的别墅大村庄模式。”

  “没错。”谢元勋点头,“尤其很多人完全可以靠远程遥控白老师获取收入,所以原先一些偏远地区也变得可以居住,比如人住在大西北别墅里,名下的白老师们分布在沿海各省干活,完全行得通。至于配套设施也会慢慢建起来。”

  “这是必然,有钱了配套设施好建。”宋河点头,“尤其像冬眠中心这种配套设施,其实过于集中并不好,压力太大,最好是能分散一些,不过冬眠中心分散的前提是需要更多合格的冬眠医生,这方面还需要时间,但不会太久。”

  “话说回来,老谢你投的那些别墅,也有可能亏损啊。”宋河扭头,“我觉得四五年之内,很边陲的别墅区不会得到太高认可,得四五年以后市场才能起来。”

  “无所谓,真没人买,我就发给可以远程办公的员工当福利。”谢元勋笑道,“区区两千多套,眨眼就发完了。”

  “院长好!您之前提到,之后冬眠医生的扩招以百万为单位,如此剧烈的大幅度扩招真的能保证冬眠医生的水平吗?会不会出现大量不合格医生的情况?”

  “很好的问题,说实话大幅度扩招冬眠医生属于迫不得已,需求摆在这里,由不得你慢慢扩大冬眠医生队伍,必须尽快让冬眠服务能够普及。”宋河道。

  相晓桐点头附和,“是的,大批量培养冬眠医生,绝对是个严峻考验,人类历史上没有过这么大规模增加培养医生的先例,但我们会尽力把这件事做好。”

  “简单讲几点吧,打消一下大家的顾虑。”宋河端起饮料,把吸管伸进面具喝了两口。

  “第一,我们的冬眠技术在迭代升级,陆续推出操作更简单的仪器设备,摸索成功率更高的手术方案,三年后冬眠医生的技术要求会下降很多,主要靠设备。”

  “第二,虽然冬眠医生对技术的要求不那么高,但我们自然也希望冬眠医生能有更高的水平,主要从两方面抓,一方面抓理论知识,一方面抓行医经验。”

  “理论知识方面,这些年冬眠医生的在校培养成果还不错,靠着砍水课和高额考试奖金刺激,以及学习版控梦头盔的配发,乘黄冬眠医生订单班学课本的速度普遍比其他医学院学生快一到两倍。”

  “我们的考试体系也非常严格,想拿到冬眠医生专业的毕业证,各种各样的考试要经历一大串,每年我们会不定期抽考每届学生,学生先参加完统一的大考,我们再根据大考成绩,从不同分数段抽学生考,看看考出来是不是和大考分数一致。”

  “提前三天通知,拉上考场就考,还有一定的连坐机制,非毕业班抽到考试分数对不上的学生,同校同班会立马二次扩大抽考。毕业生抽到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后果更严重,很可能意味着这个学校的冬眠医生资格来年就会停掉。”

  “相信你们看过新闻,这几年我们总共砍掉了八所学校的冬眠医生专业,原因就是这八所学校疑似弄虚作假,我们抽考学生的成绩都不对。实不相瞒,很多人打电话给我求过情,谁的面子我也没卖,机会我给过了,抓不住是自己的问题,我这人从来不玩假的。”

  现场响起一阵掌声,学生们此起彼伏地叫好。

  “后面我们还会严抓考试,尤其以百万为单位大幅扩招冬眠医生之后,考试肯定还要升级,我们会派不同的抽考小组,在各地不定时交叉巡考,我亲自签相关的命令。”

  “理论知识我相信没有问题,比较有挑战的是行医经验。”

  宋河拿起饮料杯,再次战术喝水。

  “过去几年,我们培养的冬眠医生分两种,一种是本身就是有经验的医生,转来重新攻读冬眠医生,这种属于中流砥柱,可以快速顶上去。”

  “第二种就是纯粹高中生高考进了冬眠专业,我们的做法是安排大量的医院实习,让他们先在医院待几年,把某个领域学通了再转去冬眠中心。”

  “但以百万为单位培养冬眠医生之后,前者的比例会急剧下降,从零开始的年轻大学生会占到绝大多数,而全国医院又没有太多位置让这些年轻大学生跟着学习,那么行医经验从哪里来?”

  “答案是,海外!”

  “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洲,这四个地方有一些区域,近几年严重缺乏医生,缺口差不多有一千万,导致数十亿病人缺医少药,很多地方居住几十万人口,却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生病了就靠盲目吃点止疼药,打瓶抗生素或者打支激素顶着,顶不过去就死了。”

  “我们已经在推进相关项目的谈判,每年派上百万的医学生过去帮忙,一方面解决部分地区极度匮乏的医疗,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冬眠医生积攒行医经验。”

  “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医生荒,大概有三百万的缺口,但缺口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有的发达国家是把行医门槛搞得太高了,当地医学院动不动上百万学费,一般人压根读不起。”

  “我们的医学生直接过去行医也有些困难,正在谈能否去当学徒,估计几十万的名额是有的。”

  “我的目标是……一个冬眠医生,要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救治过超过1000个病人,才算基本合格,可以去冬眠中心试着上岗,救治的标准也比较复杂,我就不展开说了,回头会公布出来。”

  “院长好,外界向来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您给员工的超高待遇,近期有消息称乘黄、仿脑芯片和星际能源公司大量岗位要调整上班时间,过渡到上四休三乃至上三休四,这是真的吗?其他公司往往会选择裁员,而不是您这种增加休假的处理方式。”

  “我们的岗位在做区分,分成两类,一类必须高强度长时间上班的岗位,比如研发岗和冬眠医生,必须堆时间堆工作量,这些岗位目前还很紧张,一周上六七天和彻夜加班都是常态。”宋河拿起话筒,“所以不要传成我的员工都很清闲,这完全是错误的,很多员工极度辛苦。”

  “另一类岗位则不需要熬时间堆工作量,该干的活儿其实没多少,或者说工作任务比较集中,可能上半年要集中工作一个月,剩下的时间就闲着了。这种岗位确实在调整,上四休三和上三休四都有,规模大概……五六十万人吧,今年可能会扩大到九十万人。”

  说到这,宋河停顿片刻,又缓缓开口。

  “我自己拥有各公司的大比例股份,但我没时间细致管理公司,只能粗暴采取用力发钱发假期的办法,笼络一下我的员工们,确保员工的忠诚度。”

  “我做的是超大规模的暴利生意,这种生意的特征是,如果员工踏踏实实干,比印钞厂还要赚,但如果员工大面积出问题,很容易四分五裂,所以我把各级员工的忠诚度看的很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知道很多部门和员工肯定在工作中会受委屈,我肉眼凡胎,没有能力去一一解决这些委屈,只能用高待遇让很多员工不要心灰意冷,恰好我很幸运出的起这些钱。”

  “如果有想创业的同学,不要盲目模仿我的模式,做生意很复杂,并不是你慷慨发钱给员工,就一定会成功,也可能死的更快,有时候员工会和你将心比心,有时候员工会蹬鼻子上脸,会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会有升米恩斗米仇,要根据你公司的状况来定具体策略,不要乱抄答案,填空题抄上ABCD,没有分的。”

  问题一个接一个,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不断冒出来。

  三个院长耐心地快速回答,来者不拒。

  转眼,到了中午十二点。

首节 上一节 1152/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