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989节

  有京海市乘黄门店的视频,刚成年的大学生排长龙队领厚厚的红包,每个人手里捏着身份证和一块钱硬币,这是门店用来计数的规定,红包是9999,零零散散不好清点,干脆塞100张百元大钞,用收到的硬币来统计发放数量。

  有各学校的视频,家长带着小孩排队找老师领红包,小孩领到红包之后,贪婪的家长们便给孩子提议“先由爸爸妈妈帮你保管好不好?”

  各种捐赠视频不断更新,全网人声鼎沸。

  有不够资格领钱的当地人在绝望惨叫:

  “天杀的,我家距离京海市只有一个路口!我发小就住在一个路口外,他拿到红包了!我没有!”

  “我早生了一天!就一天!错过一万块钱成人礼红包!啊啊啊啊!”

  “我残疾人,上个月刚买神经元机械手,买完两天就来电话核实情况,问我是不是已经有机械手了,当时没多想,现在才知道能白送啊!早知道我等一个月了!”

  “服了,我高考移民把户口迁到外地了,啥也领不到!”

  “上周刚要在京海市落户,沉迷打游戏一直拖着没办手续,刚刚跑去办手续,现场人山人海结果都办不成了,落户缩紧了!我打个屁的游戏啊!”

  也有当地人在花式炫耀和感谢:

  “给大家看看一万块钱的红包有多厚!宋河真乃义父!准备换手机了!”

  “家父宋河发放的红包太暖心了!祝宋爸爸新年发财!”

  “以前你们叫我京海人,我不跟你们计较,以后该叫我什么?海爷!抽一位留言海爷的网友V50展现实力!”

  “刚刚走路上看见车祸,一个老头被车压了,不到五分钟天上降下来一辆飞行救护车把人接走,我他妈以为出幻觉了,这还是京海市吗?给我干哪来了?”

  “刚刚跃升千万富豪!倒也没什么难的,机场扩建要给我家拆迁了!去年算命先生给我说有笔从天而降的大横财,当时我以为他坑钱说吉利话,现在一看算的是真准啊!”

  外地网友的留言千奇百怪:

  “移民京海市的条件贴在这了,大家看看符不符合标准,目前当海爷的难度不算太高,但我看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就会难于登天!”

  “宋河财力太恐怖了,手指缝里漏一点钱洒出来,京海市发展快进五年!”

  “外媒头条报道了,乘黄创始人宋河千亿补贴老家,本世纪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赠!”

  “天杀的!我一眼认出宋河是我失散多年的义父!快把义父还给我!”

  “宋爸爸您看看我们绿藤市呢?绿藤市也是您忠实的老部下啊!我们还很贫穷!”

  “绿藤市就别尼玛哭穷了,乘黄进你们市办厂,这几年都给你们增速干到20%了!我们市去年增速才2%!”

  “不羡慕,京海市增速太快了也不健康,一下子那么多钱就飘了,我……我说不下去了呜呜呜……”

  “捐这么多钱?是不是为了避税啊?”

  “二比吗?这幅度一看就跟避税无关啊,真避税的老板个人账户上都没钱,什么一块钱工资之类的恶心路数,宋河从来不玩那套,你上网搜搜就能查到他个人纳税额,一年比一年高。”

  相晓桐终于忙完,晃晃手机,“好,我的捐赠方案也确定下来了!”

  “哦?”宋河扭头看,诧异挑眉,“你这也不少啊!”

  “量力而为吧,我星际科研平台的号一直没打理,你的号知名度高,帮我打打广告?”相晓桐说。

  “乐意效劳!”宋河摸过键盘。

  夫妻俩商量着一起写稿,敲敲打打许久,终于定稿,发布!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向京海市做了一笔约千亿元的捐赠,涵盖多个方面,具体明细已委托楚龙公布,在此不多赘述】

  【除此之外,我的爱人相晓桐,也将尽快对夜墨市进行捐赠,主要捐赠项目包括:】

  【1.捐赠一条真空管磁悬浮高铁线路,最高速度约2000公里每小时,可用于长途货物运输,汇入最近的兰城真空管高铁线路,总捐赠额约760亿,在未来五年分批捐赠】

  【2.向夜墨市机场捐赠100亿用于扩建,在未来两年分批捐赠】

  【3.向夜墨市捐赠500名白老师,用于消防、救灾抢险和治安巡逻】

  【4.向夜墨市五保户共3019人进行捐赠,每人8万元】

  【5.向夜墨市新开发区捐赠12亿用于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和健身公园,免费向全市开放】

  【6.向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共1788人进行校园饭卡捐赠,每月1000元,并对毕业贫困学生一次性捐赠8000元,永久有效】

  【最后,针对网络传言,简单做几点解释说明】

  【我们夫妻的个人积蓄约四千亿规模,已完全够用,囤积更多钱财意义不大,拿出一半进行捐赠。捐赠款对前科大或乘黄、神经元公司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并未动用一分钱的学校经费或公司储蓄】

  【此次捐款对我们夫妻来说是九牛一毛,我们如果出售部分公司股份,可轻松获得数十万亿财富,所谓捐献一半积蓄仅仅指的是一半零花钱,因此请勿轻信宋河相晓桐身体状况欠佳之类的谣言,我们十分健康】

  【对京海市和夜墨市的捐赠不会被用于抵税,我们将一如既往按比例缴纳税款,这是真捐赠而不是假捐赠】

  【后续我们将不定期进行捐赠,但不确定具体捐赠方向和捐赠数额,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私人积蓄增长速度,今年给京海市和夜墨市捐赠,并不意味着今后将年年捐赠,已声明永久捐赠的项目除外】

  【请勿以我们的捐赠力度去要求其他企业或个人,不同企业或个人情况不同,我们的收入有大幅盈余,因此可以轻松进行捐赠,许多企业或个人无此能力】

  【最后,祝全世界的朋友们新春大吉,万事如意,过个肥年!】

第1543章 复杂的穿云模型

  帖子发出去,宋河直接关掉了界面,网友会评论什么他大概知道,没营养的评论就没必要看了,干活儿要紧。

  相晓桐发来一个屏幕共享申请,宋河诧异挑眉,“你干啥?”

  “抄你作业,要个你的屏幕放小窗方便点。”相晓桐嬉笑道,“我看你建了好多奇奇怪怪的模型,取取经。”

  “怎么能抄作业呢?”宋河惊奇,“要不要脸?”

  相晓桐脸红,伸手拍打他肩膀,“又没你水平高,我就是给你打下手的,你还指望我另立山头吗?”

  “没出息!”宋河摇摇头,还是同意了屏幕共享,马上他的屏幕就从相晓桐屏幕的右上角出现,像个游戏里的小地图。

  夫妻俩安静工作起来,宋河不停尝试各种新思路,相晓桐则默默跟在后面理解,连续几小时不用说一句话,有默契的搭档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两颗大脑高度融合在一起,同时又各有自己的思路发散。

  【检测到数学进步,由大宗师55级升至大宗师56级!】

  夜间相晓桐顶不住熬夜,去睡了几小时,宋河一如既往只用一小时打盹回血回蓝,斗志昂扬通宵工作。

  好在宋河开疆拓土的过程要反复试错,会浪费不少时间,而在后面照着答案追赶要轻松得多,因此早上起来后,相晓桐倍速看屏幕录制,像看网课一样迅速跟上思路。

  第二天上午,宋河继续开拓思路,但明显感觉“设计五子棋”的红利没了,升级变得极为缓慢,整整一个上午未升一级,新思路也渐渐消磨殆尽。

  宋郎才尽!

  “差不多了。”他终于道,“备战的弹药库就准备这些,下午踏踏实实做模型设计!”

  “我做了个雏形。”相晓桐说,点击鼠标发送过去,“从你的基础上改的。”

  宋河打开看她的模型,满脸意外,“这叫雏形?!这么大的雏形?你啥时候弄出来的?”

  “就刚刚啊。”相晓桐有点小得意,“我叫餐,你先看着。”

  宋河耐心翻看模型,不得不说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老婆这脑子也是聪明绝顶,他这一天半自创的新建模方式几乎全出现了,而且都用的恰到好处。

  她首先仿照卫星的轨道,给不同高度的穿云太空站做了分类建模,毕竟穿云太空站的运行模式本身也和卫星极度相似。

  低轨道穿云,高度160到1500公里,可以攻击400公里高度的空间站以及大量遥感卫星,尤其很多军事用途的高分辨卫星都在这片区域,必须重点部署打击力量。

  针对低轨道穿云,相晓桐的模型考虑了一大堆因素。

  高度过低时,穿云会受大气影响损耗寿命,导致故障率高发,暂时套用相关卫星的故障率估算,还得等大量投放穿云后根据实际效果调整数值。

  同时,这一高度太空垃圾相当密集,太空站太空城都要配备发动机避让高速垃圾,因此附近的大型穿云也必须额外加配发动机。

  如果加配霍尔电推发动机,要额外计算电推发动机的耗电量,如果配备传统的化学推进剂,则要计算推进剂补给和发射成本,考虑是否进行太空加油。

  接下来是中轨道穿云,在近地轨道和静止轨道之间,五千到两万公里高度。

  这一高度也有重要目标,GPS!

  定位导航功能的卫星都徘徊在这一高度,战时无疑也是第一批次的打击对象,荡平定位导航卫星意味着众多远程制导武器无法使用。

  同时这一高度还游荡着众多高通量卫星,通俗来说就是传统通信卫星的大爹,如果只顾着打传统通信卫星,打一大串也不如干掉一颗高通量卫星的效果好!

  由于空间的极度辽阔,这一区域的穿云更难捕捉到目标,变轨消耗的推进剂或电力也更高,十分考验机动性,成本随之激增!

  相晓桐列出了三种中轨道穿云的运行模式,但都只是开了个头,还没补充细节。

  第一种运行模式,跟踪式,战前直接锁定敌方的关键卫星,将距离拉近后匀速跟踪,开战后可第一时间将目标击毁,是最经济省钱高效的模式,缺点是需要长时间提前准备。

  第二种运行模式,一箭三雕式,找多颗敌方卫星轨迹的共同区域,将一颗穿云放在射程区域内,可以随着一圈圈的运行遇到大量不同的目标。

  更加经济省钱,但一分钱一分货,就像哈雷彗星和地球的相遇一样,有些目标会很长时间才能相遇一次,且飞快掠过射程,对反应能力和打击能力都是严峻考验。

  而且极有可能错失关键攻击窗口,比如某颗卫星引导洲际导弹时,恰好不在穿云的射程内,等再进入射程,洲际导弹早飞到目的地了!

  第三种运行模式,变轨式,顾名思义就是制造机动能力更强的穿云,可以灵活地快速变轨,主动追打目标。

  涉及变轨的模型总是最难做的,但又不得不做,主要军事强国都有应对战时卫星被毁的预案,会在第一时间抢发大量备用卫星,抢发的卫星未必在前两种运行模式的穿云射程内,只能靠变轨的穿云去追击。

  宋河读到这里,马上多敲了几个序号。

  “什么意思?”相晓桐问。

  “这仨运行模式还太少,我能想到的运行模式还有很多种。”宋河道,“比如这三种模式可以互相转换,穿云可以把耗尽燃料的发动机抛弃掉,从变轨转为固定轨道,也可以临时依靠附近穿云输送的电能进行动力补充,升级为机动性更强的模式。”

  “我想过穿云们在太空中互相充电的模式,后面写了一个简单的框架。”相晓桐道。

  宋河快速往后翻,很快找到她说的充电框架,读了读便笑出来。

  “有点简陋啊老婆,你这框架只考虑到某个穿云没有能量了,无法对敌打击,可以从附近穿云那里抽调能量,但你只考虑打击能量,没考虑机动能量。”

  相晓桐点头,冲他比了个大拇指,“你好勇,这么多变数的话,建模会难的要命。”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马虎不得啊!”宋河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到了地球静止轨道,35786公里高度,非常非常遥远,空间站的四百公里高度还比不上它的零头。

  目前的穿云射程,还无法从这么远的距离对近地轨道发动有效打击,只能摸到中轨道的最高高度,打击力度也会衰减到极小,堪比刮痧。

  但静止轨道上也有一些有价值的目标,譬如一些提供电视信号的卫星,观测云层流动的气象卫星,前者可引发恐慌,后者则遮蔽敌人对战场气象的预测。

  相晓桐把这一轨道的穿云标了四个字,“备用指挥”。

  “你这备用指挥的意思是,一旦低轨中轨卫星的指挥系统报废了,可以由静止轨道上的穿云负责指挥,给这里的穿云搭载智能的指挥系统?”宋河问。

  “对!”相晓桐点头,“这高度的优点是极度安全,很难打到,缺点则是距离太远信号延迟大,还有路线较固定,所以也就放三到四颗用于备用指挥,三四颗足以覆盖全球了。”

  宋河点点头,继续往下看。

  她甚至还列了月球上空的穿云轨道,倒也合理,毕竟月球的战争风险甚至可能比地球还高,各国也在陆续往月球发卫星,有卫星的地方必然该有杀卫星的穿云。

  穿云的轨道高度分类结束了,接下来便是电力模型。

  电力模型同样麻烦得一塌糊涂,穿云和穿云之间的电力传输,会随着距离变化而变化,同时每个穿云的故障率、电池使用寿命带来的容量衰减、围绕天体公转时被遮挡的阳光,甚至太阳本身的日珥日冕黑子耀斑,都会导致电力数据的误差。

  一点点误差看似不要紧,但庞大的穿云网络会叠加成千上万个误差,必须设置一套减缓误差的系统,而不是累积误差的系统,否则小误差会不断累积导致全盘崩溃。

  电力模型之后还有信号模型,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让穿云按照固定模式行动,还是接受信号指挥变轨?

  指挥信号该设在哪里?不同距离穿云的信号延迟有多少?

  个别关键穿云被打掉之后,信号通路是否会断裂?一条通路被断裂,该怎么调用附近的穿云补救?

  一切必须有严谨的数学模型,要知道穿云和卫星在轨道上的速度高达每秒数公里,战场更是瞬息万变,哪怕半秒的误差都后果严重!

  “饭都凉了!”相晓桐忽然用手捏着他耳朵喊。

首节 上一节 989/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