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第610节

  一个个都急不可耐地拿起汤匙,舀起一颗汤圆,“呼呼”地吹凉一些后便咬了一口…

  那软糯的外皮包裹着甜蜜的馅料,再加上一抹淡雅的桂花香,简直是人间至味。

  厨房里的人都沉浸在美食中,还是黄骏留意到自家的两个宝贝女儿正坐在厨房就餐区等候,于是他端了两碗汤圆走出厨房,边走边问:“磬磬,薇薇,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呀?”

  “粑粑,我和妹妹早就来了,但看到你不在这里,我猜你应该在操作间里忙,就和妹妹一起在这里等你了。”磬磬抬眸看着他,奶声奶气地解释道。

  薇薇也跟着点头,补充说:“粑粑,我告诉你哦,我们在操场上玩的时候,甜甜和她妈妈也来了,甜甜妈妈还给了我们红包,但我们都没收哦!”

  “真是好孩子,那爸爸就用汤圆奖励你们。”

  黄骏将两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放在她们面前,细心地提醒:“汤圆刚出锅,还有点烫,记得先吹凉再吃哦。”

  薇薇一脸小大人的模样,认真地说:“粑粑,我和姐姐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知道该怎么小心的。”

  黄骏被薇薇的模样逗笑了,笑着应道:“好好好,那你们慢慢吃,爸爸这就去叫老师们也过来一起品尝汤圆。”

  说完,他走向门口,朝着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的方向,大声呼喊起来:“大家快来吃汤圆啦……”

  薇薇不知何时悄悄来到了黄骏的身边,腮帮子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跟着喊道:“老湿吃汤圆圆啦啦~”

  谢嘉凝的耳朵异常灵敏,一听到“吃汤圆”这三个字,立刻停下了手中铺床的动作,毫不犹豫地抬腿就往教室外奔去。

  她这急匆匆的样子,让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园里有什么紧急大事要发生呢。

  “谢老师,您方便吗?能不能帮忙带一碗汤圆过来?”

  杨语汐一时半会走不开,正发愁着呢,却眼尖地发现谢嘉凝即将离开,连忙提高嗓音喊道。

  “还有我,谢老师,也别忘了给我带一碗哦!”

  王文霞见状,也急忙附和着说道。

  “哦,没问题,我一会儿就给你们带回来。”

  谢嘉凝头也没回,只是匆匆应承了一声,脚下的步子却更加急促了。

  她一路小跑来到厨房。

  刚一进门…

  就被眼前薇薇小碗里那些洁白如玉、圆润可爱的汤圆深深吸引了。

  “哇,这汤圆看起来太诱人了!”

  她忍不住发出赞叹:“元宵节吃汤圆,再配上糖桂花,那味道肯定绝了!光是闻闻这香气,就让人陶醉不已,再看看这模样,更是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尽管心里痒痒的,但还是强忍住了伸手去抢的冲动,转身快步走向取餐口,去找李婶她们要汤圆吃。

  倒不是她真的不想抢,实在是怕薇薇因此哭鼻子,进而让黄骏这个宠女狂魔不高兴,以后不再给她做好吃的了。

  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谢嘉凝一到取餐窗口,就听见林婶边吃边赞不绝口地说:“哎呀,黄厨这手艺,真是了不得,简直可以去外面开家店了。”

  “是啊,这糖桂花加得刚刚好,既提升了味道又不会觉得腻,真是……真是那个怎么说来着的呢?”李婶本想说个成语来显示一下自己的文化,无奈学识有限,一时之间竟想不起来合适的词。

  “点睛之笔?”

  谢嘉凝听后,不由自主地添了一句。

  李婶闻言,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赞同:“对对对,就是点睛之笔!谢老师真是有学问,一语中的!”

  谢嘉凝笑着摆手,谦逊地说:“李婶,你可别这么夸我,我这也是随口一说。还是赶紧给我来一碗汤圆解解馋吧。”

  “好嘞,别急,我这就给你们端过来!”

  李婶笑眯眯地说着,手里端着几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逐一放到窗口,方便老师们自取。

  谢嘉凝迫不及待地接过一碗,光是那扑鼻的香气,就让她觉得比自家小区门口卖的还要诱人。

  轻轻咬下一口…

  果然,无论是汤圆外皮的软糯弹牙,还是馅料的醇厚美味,都远超她之前的期待。

  汤圆皮恰到好处地包裹着内馅,既不过分黏腻,也不失其韧性,那种独特的Q弹感让她的味蕾瞬间被唤醒。

  随着牙齿的深入…

  馅料缓缓流淌而出,释放出浓郁的黑芝麻香和丝丝甜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馅料中融入了猪板油的香滑,使得整体口感更加丰富,甜而不腻,

  咀嚼间。

  还能感受到芝麻碎粒带来的微妙沙沙感,与软糯的汤圆皮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味享受…

  “好好吃啊……”

  谢嘉凝由衷地赞叹道。

  此刻,她心中的“白月光”汤圆,已经悄然从小区门口的小店,转移到了她手中的这一碗上。

  享用了一小碗汤圆,满足了味蕾的渴望后,谢嘉凝才恍然想起班里还有两位老师正等着呢。

  她赶忙又取了两碗汤圆,小心翼翼地放在托盘上,打算给她们送去。

  尽管在厨房时已经吃了不少,肚子已有了些饱意,但在回教室的路上,那阵阵诱人的香气再次勾起了她的馋虫。

  她心念一转,决定到了教室就假装自己还没吃,好和杨语汐她们一起再品尝一番。

  满心都是汤圆的她,推门而入时完全没注意到教室里多了两位家长。

  她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是元宵节,黄厨特地准备了汤圆,你们看,这白白胖胖的样子,是不是特别诱人?”

  “哇,好精致的汤圆啊……”

  “这汤圆洁白如玉,还撒着桂花,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熟悉的声音让谢嘉凝一愣,她这才发现,原来李秀娴和瞿晴这两位家长也在。

  呃…

  她低头看了看托盘上的汤圆,又抬头瞅瞅两位家长那几乎要黏在汤圆上的目光,心里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这手里的汤圆怕是要“不保”了。

  这种预感不仅在她心头萦绕,杨语汐和王文霞也是深有同感。

  暗叹她在进教室之前,怎么就不先扫一眼教室内的“风云变幻”。

  哎!

  现在好了!

  这汤圆怕是要变成“共享”的了!

  但不得不说,这该死的第六感觉,真特喵的准啊…

  若是平日里碰到这样的情形,她们定会礼貌地邀请家长一同品尝,而家长们往往也会出于客气婉拒,但面对如此诱人的汤圆,谁又能真正抵挡得住这份诱惑呢?

  更何况,这些汤圆还是出自黄骏的巧手,更是让人难以抗拒。

  “谢谢,谢谢!”

  瞿晴满脸笑意地接过碗,随即与李秀娴一同分享起来。

  一尝之下,瞿晴忍不住连声称赞:“磬磬爸爸的手艺真是了得,连这容易让人觉得腻味的汤圆都能做得如此美味,甜而不腻,清香四溢。”

  也不枉费她方才听到园里黄骏在喊“吃汤圆”后,故意拖延时间进来了。

  李秀娴在一旁连连点头,脸上虽保持着矜持的微笑,但心中却早已乐开了花,暗自庆幸自己“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次真是来对了。

  瞿晴笑着话锋一转,向杨老师问道:“杨老师,这个学期咱们什么时候组织活动啊?”

第592章 这帮家长可真敢想啊

  瞿晴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期盼:就是希望这学期的幼儿园活动能像上学期元旦游园那样,设有“家庭餐券”作为奖励,这样她就能和家人一起去吃黄骏做的好吃的了。

  上学期,她们家虽都全力以赴,却还是未能赢得那张珍贵的“家庭餐券”,也因此错过了与黄骏美食亲密接触的机会。

  这事儿成了她心中的一个大大遗憾,每当想起都会有些许的惋惜,但这也让她对新学期的活动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热切地期盼着这学期幼儿园能再度举办类似的活动,让自己有机会“一雪前耻”,拔得头筹,赢得“家庭餐券”,从而得以品尝黄骏的精湛厨艺。

  特别是当她刚刚品尝了黄骏亲手制作的汤圆,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让她对“家庭餐券”的渴望愈发强烈,以至于她不由自主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李秀娴听出了瞿晴的弦外之音,同时也同样心存期待。

  她也非常希望幼儿园能够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给自己再次赢得比赛的机会。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附和着瞿晴的问题,向杨老师询问道:“对呀,杨老师,谢老师,我也很想知道,这学期幼儿园什么时候会组织活动呢?”

  杨语汐和谢嘉凝听到她俩的询问,不由得一怔再怔。

  呃…

  幼儿园里还没正式开学呢,家长们就已经对幼儿园各项活动如此关注了吗?

  难道他们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目睹孩子们的精采演出?

  完全没领悟到两位家长意思的她俩,对这两位家长的热情感到有些意外,同时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无奈。

  但。

  出于礼貌,杨语汐仍嘴角挂起一抹微笑,温和地回答了家长们的问题:“六一儿童节时,我们幼儿园会有相关的文艺汇演活动安排的。”

  “没错,六一儿童节确实有精彩的活动等着大家!”谢嘉凝轻轻颔首,予以确认。

  至于春游和五一劳动节的活动,她们之所以没有提及,是因为春游往往不需要家长陪同,而五一劳动节则没有安排孩子们的表演项目,因此不会邀请家长参与。

  但一想到不久后的六一儿童节,她们都不由自主地轻叹,心中五味杂陈。

  编排节目,对于老师们而言,无疑是一项融合了耐心、爱心与责任心的重大挑战。

  即便是那些平日里最为温柔可亲的老师,在漫长的排练过程中,也难免会感到一丝难以言表的疲惫与细微的烦躁情绪。

  而节目的筹备,不仅仅是老师的辛苦,孩子们同样承受着不少的压力。

  小孩子的注意力本就难以长时间集中,让他们不断地重复练习,日复一日地沉浸在同一节目的排练之中…

  试问,那个小朋友有这耐心?

  受得住呢?

  回想起上次国庆活动的筹备历程,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完美演绎《国旗国旗真美丽》,她们几乎耗尽了“洪荒之力”。

  而今,想到数月之后又将迎来儿童节,新一轮的排练与教学即将开始,她们不禁感到一阵脑壳疼和鸭梨山大…

  瞿晴听了,却兴致更加盎然了!

  她迫不及待地问:“杨老师,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会不会有‘家庭餐券’作为奖励呢?”

  而李秀娴也满怀期待地追问:“那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来园里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吗?”

  谢嘉凝:“?(。ヘ°)”

  话说。

  儿童节和吃饭怎么扯上关系了?

  通常不都是来看孩子们表演的吗?

  杨语汐:“∑(△`)?!”

首节 上一节 610/6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