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496节

  他深知,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走得更远。

  而那些曾经试图打压王氏分店的同行,看到如今的景象,心中也不得不佩服王建业的智慧和勇气。

  其中一些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同行,甚至主动找到王建业,向他请教经营之道。

  “王老板,之前是我们不对,散布那些谣言,给您带来了麻烦。

  现在我们真心想向您学习,如何把生意做好。”

  李老板惭愧地说道。

  王建业微笑着回应:“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咱们同行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九十年代中期,巴西圣保罗的街头弥漫着热烈而奔放的气息。

  阳光慷慨地洒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各种肤色和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充满活力与多元文化的独特景象。

  在这片热闹非凡的街区中,一座崭新的中式建筑——王氏全系饭店分店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

  饭店的外观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地建筑风格,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喜庆,门框上精美的木雕工艺展现着中国文化的韵味。

  店内,木质桌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墙上悬挂着一幅幅展现中国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画卷,天花板上布置着古色古香的宫灯,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王建业站在饭店门口,望着络绎不绝的路人,心中满是喜悦与期待。

  他怀揣着将中华美食推向世界的雄心,精心筹备了这家饭店,期待着能在这里开启一场中华美食的魅力之旅。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我相信我们的中华美食一定能够征服他们的味蕾。”

  王建业双手握拳,眼神坚定而明亮,自言自语道。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饭店宾客盈门,中华美食在这里大放异彩的场景。

  然而,现实却给了王建业沉重的一击。

  南美地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烤肉、玉米饼和重口味酱料构成了当地人饮食的主旋律。

  对于徐州菜这种以咸鲜酱香风格为主的中华美食,当地人显得十分陌生。

  开业初期,饭店里冷冷清清,为数不多的顾客也对菜品提出了诸多不满。

  一位身材高大的当地顾客皱着眉头,尝了一口招牌“徐州地锅鸡”,放下筷子,无奈地说:“这鸡肉太柴了,而且味道好平淡啊,完全吃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摇了摇头。

  旁边的同伴也附和道:“是啊,这哪里好吃了?还不如我自己烤的鸡肉呢。”

  两人交谈了几句后,便匆匆结账离开了。

  服务员将顾客的反馈告知了王建业,王建业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虑:“难道是我们的做法有问题?还是当地人口味差异太大了?不能就这么放弃,一定得找到解决办法。”

  而“把子肉”这道徐州传统美食,遭遇的评价更为糟糕。

  一位当地女士尝了一口后,露出了嫌弃的表情:“这肉怎么这么肥腻啊,还有这奇怪的中式香料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她捂着嘴,似乎想要把刚刚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王建业在一旁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刺痛。

  他知道,如果无法解决菜品口味与当地人口味相符的问题,这家店恐怕难以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隔壁阿根廷烤肉店的老板,一个身材魁梧、留着浓密胡须的中年男人,看到王氏饭店生意冷清,不免有些得意。

  有一天,他站在两家店之间,对着王建业调侃道:“嘿,东方人,你们的食物,就像你们的文字一样难懂。

  还是早点放弃吧,这里是我们南美烤肉的天下!”王建业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服气:“你等着瞧,我一定能让中华美食在这里受欢迎。”

  他表面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回应道:“我们的美食有独特的魅力,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让大家接受罢了。”

  然而,他的内心却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饭店走出困境。

  王建业深知,要想让饭店生存下去,必须对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良,使之符合当地人口味。

  他决定带领厨师团队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

  一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市场上,王建业就和厨师们走进了热闹的圣保罗当地市场。

  市场里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热带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新鲜的肉类和蔬菜摆满了货架。

  王建业站在一个水果摊前,拿起一个色泽鲜艳的菠萝,好奇地问摊主:“师傅,这个菠萝在你们这里受欢迎吗?平时都是怎么吃的啊?”摊主热情地笑着回答:“当然受欢迎啦,我们巴西人可喜欢吃菠萝了,直接吃就很美味,也会加到一些菜里,增添独特的味道。”

  王建业和厨师们对视一眼,心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把菠萝加到地锅鸡里,说不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味道。”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个酱料摊位前。

  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颜色和口味的酱料,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一位厨师拿起一瓶色泽红亮的番茄酱,问摊主:“这番茄酱平时都用在哪些菜里啊?”摊主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货品,一边回答:“我们做很多烤肉、炖菜都会用它,提味又增色。”

  王建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可以借鉴这些酱料的运用,来调整我们菜品的味道。”

  在市场漫步的过程中,王建业观察到许多当地顾客购买百香果。

  他走上前去,询问一位正在挑选百香果的年轻女士:“请问您为什么这么喜欢百香果呢?”女士微笑着回答:“百香果味道独特,酸酸甜甜,我们经常会榨汁喝,或者加到甜点和菜里,特别开胃。”

  王建业听后,兴奋地对厨师们说:“我们把百香果也融入到地锅鸡里试试,说不定能给这道菜带来独特的南美风味。”

  经过几天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巴西人的口味偏好和食材使用习惯后,王建业和厨师团队回到了饭店厨房,开始了紧张的菜品改良工作。

  厨房内,食材堆满了操作台面,厨师们围着炉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新菜品的制作方法。

  “先把菠萝和百香果切成小块备用,鸡肉要提前腌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味道。”

  一位资深厨师指挥着,其他人纷纷按照要求忙碌起来。

  王建业在一旁认真看着,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酱料的浓稠度要适中,味道要突出酸甜,又不能掩盖鸡肉本身的香味。”

  经过反复的尝试和调整,一道融合了巴西特色食材的“南美风情地锅鸡”终于诞生。

  金黄色的鸡肉搭配着鲜嫩多汁的菠萝块和百香果粒,浓郁的香味中透着清新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

  接着,他们又将注意力转向“把子肉”的改良。

  王建业提出:“把子肉的肥腻口感确实是个问题,我们搭配当地特色黑豆饭,说不定能中和一下油腻感。”

  厨师们尝试用橙汁、番茄汁调制出一种酸甜可口的酱汁,淋在把子肉上,并将它与黑豆饭搭配在一起,推出了“南美风味卤肉饭”。

  此外,为了进一步融合两地饮食文化,王建业还带领团队将徐州传统面食与南美玉米饼结合,创造出了“中西合璧卷饼”。

  他们把薄而劲道的面皮与香脆的玉米饼皮巧妙融合,卷入各种南美特色肉类和蔬菜,再搭配上中式的酱料,口感丰富多样,别有一番风味。

  新菜品推出后,王建业心中既期待又紧张。

  他知道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成败在此一举。

  第一天,点餐的顾客并不多。

  王建业坐在角落的位置上,密切关注着顾客们的反应。

  一位年轻的当地小伙子点了一份“南美风情地锅鸡”,当菜上桌时,他被漂亮的卖相吸引住了:“哇,这道菜看起来好特别啊。”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鸡肉的鲜嫩、菠萝和百香果的酸甜完美融合在口中,独特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上绽放。

  小伙子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这味道我从来没尝过,既有熟悉的酸甜果香,又有不一样的鲜嫩口感,太棒了!”听到顾客的称赞,王建业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品尝到改良后的菜品,好评如潮。

  “南美风味卤肉饭”搭配新鲜的配菜和独特的酱汁,满足了当地人对重口味和丰富口感的需求,也减轻了“把子肉”原本的油腻感,大受欢迎。

  “中西合璧卷饼”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丰富多变的口味,在当地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大家纷纷被这种融合了中西特色的美食所吸引,成群结队地来到饭店品尝。

  饭店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后来的顾客盈门。

  门口常常排起长队,热闹非凡的景象与开业初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根廷烤肉店老板看到王氏饭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有一天,他走进王氏饭店,好奇地问王建业:“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些奇怪的东方菜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受欢迎了?”王建业微笑着回答:“只要用心去了解顾客的需求,把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大家都喜欢的美食。

  我们中华美食有它独特的魅力,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就能被接受和喜爱。”

  阿根廷烤肉店老板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我也得好好想想怎么创新菜品了。”

  王建业看到生意越来越好,心中感慨万分:“能让中华美食在这里被大家喜欢,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但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心中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广中华美食文化。

  随着饭店生意的稳定,王建业决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华美食文化。

  他在店内设置了一个小型的美食文化展示区,摆放着关于中华美食历史、食材、烹饪工具的介绍展板,和一些中国传统餐具、烹饪书籍等。

  每天晚上,饭店还会安排一场简短的美食文化讲座。

第695章

  一位热情的中国厨师站在展示区前,对着一群好奇的当地顾客介绍道:“大家看,这是中国传统的烹饪工具,像这口铁锅,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中国厨师用它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美味的菜肴。”

  顾客们纷纷围过来,看着展示的工具,不停地提问:“这东西怎么用啊?和****有什么不一样?”厨师耐心地回答:“这个铁锅需要很高的火候,中国厨师在炒菜的时候手要不断地翻动,这样才能保证每道菜的色香味俱在。

  和你们的锅用法有很大区别,这也是我们做出独特菜品的关键工具之一。”

  接着,厨师又拿起一个中式调料罐:“这是我们常用的八角、桂皮等香料,这些香料能给菜肴增添独特的香气,和你们当地的香料都不一样哦。”

  有顾客好奇地闻了闻:“味道好奇怪啊,但又很特别。

  用这些香料做出的菜真的会很好吃吗?”厨师笑着回答:“当然啦,不信你们今天点一道用这些香料做的菜,尝尝就知道了。

  这些香料巧妙搭配起来,做出来的菜香味浓郁,风味独特。”

  除此之外,王建业还组织中国厨师现场展示传统烹饪技巧。

  师傅们挥舞着炒勺,在高温的炉灶上快速翻炒食材,火焰在锅中跳跃,动作娴熟而流畅,引来了顾客们的阵阵惊叹。

  一位小女孩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拉着妈妈的手问:“妈妈,他们好利害啊!我也想学。”

  妈妈笑着对厨师说:“你们这展示太有趣了,孩子都着迷了。

  能教教我们普通人怎么在家做这些菜吗?”厨师亲切地回答:“当然可以啦。

  回家可以买一些简单的食材,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做,就能做出美味的中国菜。

  我们饭店也会不定期推出一些烹饪教学活动,欢迎你们参加。”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当地顾客不仅喜欢上了中华美食,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餐厅的墙壁上挂满了顾客们送来的感谢卡片和照片,其中一张照片里,一群当地年轻人拿着筷子,开心地大笑着。

  旁边的卡片上写着:“感谢王氏饭店,让我们品尝到了这么美妙的中华美食,也让我们了解了神奇的中国文化。”

  王建业看到这些,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欣慰之情:“把中华美食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这条路我们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在每天忙碌的营业之后,王建业总会来到餐厅的一个角落,静静地坐一会儿。

  回顾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看着餐厅里温馨热闹的场景,他知道这只是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起点。

首节 上一节 496/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