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503节

  厨师长兴奋地说。

  而重新设计的进口食材包装与标签,也顺利通过了海关检疫。

  再也没有因为包装问题而导致食材滞留的情况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王建业也没有放松对供应网络的管理和监控。

  他经常和农场的华人农工商量种植细节,和加拿大食品厂保持密切沟通,了解酱料生产情况,还时不时和律师团队确认法规的更新,以便及时调整包装和进口流程。

  渐渐的,一个稳定的跨国供应网络建立起来了。

  王建业站在饭店的仓库里,看着货架上堆满了来自各地的优质食材,心中感慨万千:“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总算把食材供应问题解决了。

  以后饭店可以更加稳定地发展,也能让更多顾客品尝到正宗的中式美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食材供应的稳定为饭店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

  顾客们依旧对饭店的招牌菜赞不绝口,而背后那些关于解决食材供应链难题的故事,虽然并不为顾客所知,但却成为王建业心中最难忘的奋斗经历。

  在一个温馨舒适的夜晚,饭店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王建业坐在角落,静静地看着人们享受美食的幸福模样。

  身边的服务员笑着对他说:“老板,最近这食材供应稳定了,客人对菜品的满意度更高了呢。”

  王建业微微点头:“是啊,这一路不容易,但总算是挺过来了。

  现在想想当初那些困难,还真像一场噩梦。”

  服务员感慨地说:“要不是您不断想办法,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第701章

  您当时怎么就那么有决心要解决这些问题啊?”王建业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因为我想把这饭店长久地开下去,想让更多人品尝到正宗的中华美食。

  食材供应是关键,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饭店才能稳步发展。

  而且,我也不想每次都被这些问题束缚住手脚,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心里才塌实。”

  服务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您说得对,现在咱们饭店这么稳定,都是您努力的结果。”

  王建业笑着摆摆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农场的农工、食品厂的合作伙伴、律师团队,还有你们每一个在饭店工作的人,都不可或缺。”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厨房方向传来一阵吵闹声。

  王建业心中一紧,赶忙起身赶过去查看。

  原来是新上任的厨师和老厨师在讨论如何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菜品时,产生了分歧。

  新厨师兴奋地说:“老板,我觉得现在食材供应稳定了,我们可以更大胆地创新,用一些新的食材搭配,吸引更多年轻顾客。”

  老厨师则皱着眉头反对:“不行,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味道可不能变太多,招牌菜就得有招牌菜的样子。”

  王建业笑了笑,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别吵别吵,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创新是好事,但也不能丢了传统。

  咱们可以找个平衡点,新菜品在研发的时候先小范围测试,看看顾客反应。

  招牌菜还是要保证原汁原味,这可是咱饭店的根基。”

  两位厨师听后,都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平息。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供应网络的进一步优化,王建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发展。

  他考虑在其他城市开分店,把成功的经验复制过去。

  “我们的食材供应网络已经成熟,有能力支持更多分店。

  而且现在大家对中华美食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正是扩张的好时机。”

  王建业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信心满满地说道。

  会议结束后,王建业又独自来到仓库。

  他看着那些整齐摆放的食材,心中勾勒出未来更多分店的蓝图:“曾经的艰难险阻都被我们克服了,未来不管遇到什么挑战,我相信凭借这个稳定的供应网络和大家的努力,一定能让王氏饭店开遍全美,让中华美食传得更远。”

  在筹备分店的过程中,王建业又遇到了资金和市场调研的问题。

  但是他再也没有像面对食材供应问题时那样焦虑和迷茫。

  他知道,只要像解决食材问题那样,一步步去突破,就一定能成功。

  ……

  在洛杉矶繁华的街头,王氏饭店凭借独特的徐州风味与不断创新改良的菜品,成功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店内每天都座无虚席,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与美食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树大招风,王氏饭店的成功引来了当地中餐连锁品牌与本土餐饮集团的嫉妒与警惕,一场无声的风暴就此悄然袭来。

  在一间奢华的会议室里,当地中餐连锁品牌的负责人李先生和本土餐饮集团的高层们围坐在巨大的会议桌旁,气氛压抑而紧张。

  李先生面色阴沉地说:“王氏饭店的崛起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本土餐饮集团的一位高管附和道:“没错,必须想办法打压他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对王氏饭店进行抵制。

  一条看似周密的恶意计划就此诞生。

  很快,在竞争对手的授意下,那些所谓的“美食评论家”开始行动起来。

  《洛杉矶时报》上,一篇篇刺眼的差评如炸弹般刊登出来。

  “中式菜肴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材来源不明,卫生条件堪忧……”这些言辞尖锐、充满诋毁的文章迅速在洛杉矶市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王建业像往常一样来到饭店,刚打开门,员工们便神色慌张地围了过来。

  “老板,您看《洛杉矶时报》上的这些文章,把我们饭店说得一无是处!”一名员工焦急地将报纸递给王建业。

  王建业接过报纸,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眉头越皱越紧,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与不甘:“这简直是颠倒黑白,我们一直严格把控食品安全,怎么能被他们这样污蔑!”可还没等他从震惊与愤怒中缓过神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卫生局突然接到匿名举报,称王氏饭店后厨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

  刹那间,卫生局的突击检查如同一把利刃,无情地刺痛了饭店的心脏。

  检查人员戴着严肃的口罩,如同冷酷的审判者,在饭店后厨各个角落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

  后厨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员工们手足无措,大气都不敢出。

  王建业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却焦虑万分,他不停地在心里祈祷:“千万别有问题,我们一直都很注意卫生的……”检查结束后,卫生局官员面色凝重地对王建业说:“王先生,虽然目前没有发现严重的卫生问题,但为了进一步核实举报内容,我们需要对饭店进行三天的停业整顿。”

  王建业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停业三天?这对我们饭店的影响太大了,能不能通融一下?”官员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是规定,我们也没办法。

  希望你们能积极配合,尽快让问题得到解决。”

  王建业看着卫生局官员离开的背影,心中犹如坠入了冰窖。

  回到大厅,看着原本热闹的饭店瞬间变得冷冷清清,他感到无比的挫败和无助:“刚刚好转的生意,难道就要这样毁于一旦了吗?”而这三天的停业,如同一场可怕的噩梦。

  原本排着队想要品尝美食的顾客们纷纷离去,王建业眼睁睁看着客流量骤降了 60%,心痛不已。

  几天来,王建业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心中的憋屈和愤怒让他坐立不安:“我绝对不能就这样被他们陷害,一定得想办法反击!”

  痛定思痛,王建业决定立即启动危机公关方案,一定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首先邀请卫生局官员再次来到饭店,希望能通过全程直播后厨清洁流程,向公众证明饭店的卫生情况经得起考验。

  直播间里,画面清晰地展现着后厨的每一个角落。

  王建业站在镜头前,面带微笑却又透着坚定:“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我们邀请卫生局的官员一同,向大家展示我们饭店的后厨真实情况。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和卫生,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卫生局官员在一旁认真地检查着各个区域,并适时进行解说:“大家看,这里的食材储存规范,厨具清洁到位,消毒记录也非常完整。

  王氏饭店在卫生管理方面确实做得不错。”

  同时,王建业安排员工公开了所有食材采购检疫证明,一份份文件整齐地陈列在饭店前台,供顾客随时查阅。

  一位路过的顾客好奇地问道:“老板,这些证明都是真的吗?怎么突然公布这些啊?”王建业耐心地解释道:“当然是真的。

  最近有人恶意诋毁我们饭店,说我们有食品安全隐患。

  我们公布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们的食材都是经过严格检疫的,大家可以放心用餐。”

  顾客听后,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有人故意抹黑你们啊。”

  然而,王建业深知,仅仅证明卫生没问题还不够,必须要让那些恶意诽谤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他不惜重金,聘请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美国本土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的负责人史密斯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眼神犀利的资深律师。

  第一次见面时,王建业心急如焚地说道:“史密斯先生,您一定要帮帮我,有人恶意诋毁我们饭店,导致我们生意一落千丈。”

  史密斯先生稳重地点点头:“王先生,您先别着急,把事情的详细经过跟我说一遍。”

  王建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从竞争对手的联合抵制到“美食评论家”的恶意差评,再到匿名举报,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史密斯先生。

  史密斯先生听完后,沉思片刻说:“王先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恶意诽谤。

  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起诉他们,为您讨回公道。”

  王建业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真的吗?那太好了!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史密斯先生拍了拍王建业的肩膀:“您放心,我会全力以赴。

  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进一步完善起诉材料。”

  在律师团队忙碌收集证据的同时,王建业并没有停止行动。

  他想到了当地华人商会,希望能借助商会的力量,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王建业来到华人商会办公室,见到了商会会长陈先生。

  陈先生看到王建业满脸疲惫却又坚定的神情,关切地问道:“小王,这次的事情我听说了,你现在情况怎么样?”王建业苦笑一声:“陈会长,很艰难啊。

  但我不想就这么放弃,所以来寻求商会的帮助。”

  陈先生点点头:“我理解你的心情。

  这件事不仅仅关乎你一家饭店,也关系到我们华人餐饮行业的声誉。

  商会一定会支持你。”

  王建业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陈会长!我打算联合其他中餐商家,组织一个‘中餐品质联盟’,制定统一的卫生标准,向公众公示,您觉得怎么样?”陈先生眼前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不仅能帮你重塑品牌形象,还能提升整个华人中餐行业在当地的信誉。

  我会全力协助你联络其他商家。”

  没过多久,在华人商会的牵线搭桥下,众多中餐商家齐聚一堂。

  讨论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一位中餐老板担心地说:“这样做真的能有效果吗?不会反而引火烧身吧?”王建业坚定地说:“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我们主动展示规范和品质,能让顾客看到我们的诚意。

  而且这也是为了整个行业好,如果一直被这样抹黑,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首节 上一节 503/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