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 第413节

  “而且,2B业务部门已经开始在卖端粒业务了,上周我们刚给他们培训完,已经不算什么保密信息了。”

  白宇珩听了更惊讶了。

  这个自己都没听说过的安全业务都已经开始卖了?

  柚子科技从成立到现在也还不满一年吧,而且此前也没听说过要进军系统安全领域,开发周期到底多久?就算从橘子大模型发布开始算,到现在也就几个月时间,开发时间这么短的吗?

  这东西靠谱吗?

  刘文骁自然不知道白宇珩想的什么,拉着白宇珩一起看孙敬的电脑屏幕:“这个就是‘端粒’模块的系统UI,‘端粒’的确是一个AI模型,但不能算是大模型,而是一款AI驱动的故障检测和修复工具。”

  白宇珩紧盯着孙敬的电脑屏幕,上面的对话框中能够清晰的显示着一个个关键提示词指令。

  failure_analysis ——component“content_filter“--priority_high……

  语句言简意赅,看上去是十几行类似代码却不是代码的东西。

  而“端粒”的反馈也很直接,整个思考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但其中他能读懂的不过十之六七,剩下的东西他每个字都认识,但却完全不知道端粒模块到底是什么用意。

  “文骁,我看端粒刚刚说正在进行功能性诊断,它没有进行全局扫描吗?”白宇珩皱着眉,低声问刘文骁。

  刘文骁刚想回答,就听旁边的华泽成咔嚓咬了一口饼:“现在的故障检测工具,大多是通过扫描的形式来寻找问题,但‘端粒’不同,它是全世界第一款可以同目标系统自动深度结合的安全模块。”

  “它的故障查找与修复机制与现在的故障检测和修复工具不同,更加类似于……嗯,DNA端粒你知道吧?就是负责保持和修复染色体的完整性与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的那个DNA端粒。”

  “这也是它的名字由来。”

  华泽成咔嚓又吃了口饼,听在白宇珩耳朵里,这口饼还挺香。

  DNA端粒?系统修复?

  白宇珩目瞪口呆。

  这两者也能融吗?

  白宇珩挠挠头:“是更加快速的‘回滚’吗?我们曾经尝试过‘回滚’,但没起作用。”

  

  华泽成哈哈一笑:“和‘回滚’没有任何关系。”

  看白宇珩脸一红,华泽成好心继续解释道:“端粒能够起到修复DNA的作用是因为端粒酶,端粒酶用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出富含脱氧单磷酸鸟苷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白质结合,从而稳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端粒酶修复DNA,可不是靠简单的‘回滚’。”

  “同样,‘端粒’模块就像是端粒酶,进入目标系统后,会立刻和目标系统深度结合,融为一体,但却不影响目标系统的运行,唯一的作用就是将目标系统保持在‘正常’状态。”

  “当然,端粒模块的效力如何,一方面要靠使用者对它的参数微调和临场沟通,另一方面也靠其自身的学习和进化。”

  白宇珩张大嘴,华泽成所说的东西已经完全超出他曾经所学过的专业,更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保持在‘正常’状态?”

  华泽成吃下最后一口饼,舔了舔手指:“你是不是想问‘端粒”模块和目标系统是怎么融为一体的?它又是如何定义‘正常’的?”

  白宇珩仍旧张大嘴。

  我没有啊,我现在脑子里啥都没有。

  华泽成突然打了个冷颤,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样,脸上带着三分恐惧、三分唏嘘、四分佩服、九十分劫后余生表情:“QFAL,Quantum Fuzzy Algorithm Logic,量子模糊演算逻辑,约尔兹教授两个月前弄出来的新算法。”

  “这套算法通过模拟量子计算(注1)和模糊演算,通过大量的专业数据学习,可以非常快速和准确的判断出什么是系统的‘正常’状态,并且在系统出现已知错误和漏洞时,调动附近的系统资源,自动生成正确参数,对错误进行修改。”

  “同时,这套算法与我们的Lattice Omni Neural Network,也就是LONN全晶格神经网络进行结合并经过深度学习后,判断系统变化是否属于‘正常’状态的准确率已经高达99.83%。”

  “而如果用户知道具体错误表现,它也会根据用户描述的错误表现,快速定位错误源,就像人不知道自己哪里得了病,但dna端粒酶肯定知道一样。”

  一口气说完,华泽成呼了口气,突然之间陷入了沉默,双目放空,表情扭曲,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白宇珩听得两眼转蚊香。

  华老师说的这些都是什么?

  自己目前也的确在学机器学习方面的东西,但怎么都听不懂?

  我知道RNN、CNN、DNN、FFNN,但LONN又是什么东西?

  Lattice和Omni也能融吗?

  另外,那个模拟量子计算和模糊演算是怎么融到一起的?关键是,有模拟量子计算这个东西吗?

  量子计算需要量子比特,也就是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与算法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怎么结合在一起的?有可能单纯用算法模拟吗?

  好吧,自己不是搞算法的,弄不明白也很正常,但这东西真能弄清楚千寻的故障原因吗?

  这可是IT史上从未见过的故障!人工智能想学也没地方学啊。

  难道说这个端粒模块还能识别未知错误?

  对了,刚刚华老师提到的约尔兹教授,那可是传奇人物,绝对的深度学习领域第一人。

  他到底是谁啊?能问吗?感觉华老师还挺好说话的,要不然问一下?

  “华、华老师,约尔兹教授……华老师?”白宇珩刚想开口询问约尔兹教授的情况,却看华泽成脸上肥肉不停颤动,目光好像失去了焦点,于是忍不住拍了华泽成一下。

  华泽成被拍的一个哆嗦,站的笔挺,张嘴莫名其妙就是一句:“我才不是大脑发育不完全、小脑完全不发育的鸮鹦鹉!”

  刘文骁叹了口气,赶紧搀了华泽成一把:“华老师,咱们在盂郡呢,教授邮件自动回复说休假了,暂时不回邮件。”

  华泽成猛喘了几口气,好像刚从噩梦里醒过来似的,满脑袋都是汗。

  “呼呼呼,休假了?休的好啊,他休几天?”

  刘文骁沉默了一下:“六个小时,咱们下高铁时给我回的邮件,现在应该还剩三个小时不到。”

  华泽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生无可恋。

  就在他质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傻鸟,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傻的傻鸟时,一直盯着屏幕的孙敬突然大喊一声:“定位到错误信息了!”

  “单比特翻转!是FPGA芯片的单比特翻转!”

  ——

  “两个半小时了!你们说全盘扫描也扫了,端口没问题,系统日志没问题,内容管理算法也没问题,那你们告诉我问题在哪!?”

  “4个MA,28个MI,还特么找了113个LO,我要这些bug信息有什么用?我们是来给千寻找应用BUG的吗?我们是来解决深层问题的!”

  章若风啪的一掌拍在简易的会议桌上,面前的几个组长噤若寒蝉。

  “老大,没有发现问题同样也是收获,此前我们就判断,问题应该隐藏在极小的操作单元或未被覆盖的异常场景中。我信任我们团队的能力,既然他们通过系统扫描确认不到问题,那就说明问题极有可能不是出现在软件系统上,而是出现在硬件上,我建议对IDC进行全面的硬件系统排查。”

  此前那名三十多岁的程序员依旧冷静的开口道。

  章若风单手捂脸,实际接触了这个bug后,他才知道到底有多棘手。

  修bug,最难的不是修复,而是定位bug的原因,如果连导致bug的原因都找不到,更谈不上修复了。

  事实上,对于这种系统级别的bug,经常是定位原因一两天,真正的修复可能就是一两分钟。

  “剑晨,你说的没错,你带队排查硬件吧,这可能是一场硬仗,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珞蘅,通知下酒店,这一周晚上都要准备好宵夜。”

  章若风深吸一口气,正准备继续下令,就听到手机响了一声,拿起一看,不由得脸色大变。

  “Y搜已定位错误原因,并完成了A03镜像服务器的系统修复?”

第413章 好自为之(5423)

  FPGA芯片的单字节翻转?

  白宇珩脑子轰的一声。

  半导体的基础,就是二进制的0和1,通过半导体的状态,制造出无数的0和1的组合,用这些二进制的数据来代表一切。

  每一个0或1,就是一个字节。

  而在某些极端状况下,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电压波动,都有可能引起单一字节从0翻转成1,也有可能从1翻转成0。

  这时候,如果翻转发生在数据存储单元,可能导致错误数据返回;如果发生在控制单元,可能引发逻辑错误。

  因此,现代的芯片,都内置有错误检测与纠正以及奇偶校验功能,自动检测出翻转的字节,并进行修正。

  FPGA芯片自然也不例外。

  FPGA芯片常用于加速特定计算任务,比如数据加密、压缩、网络流量管理等,而在搜索领域,FPGA可以用于搜索算法的加速,尤其是涉及大规模索引和关键词匹配时。

  同时,FPGA也可以用于存储控制器,提升存储访问速度与效率,千寻的IDC中使用了大量的FPGA芯片。

  “这不可能!”白宇珩身体巨震再震又震,甚至忘了此前的谨小慎微。

  “我们此前检查过FPGA寄存器和缓存数据一致性,没有发现错误数据!指令链的返回结果也是完全正常的!

  “是吗?稍等啊,我问一下端粒具体情况。”孙敬手指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敲击了一阵,没多久端粒的终端就发回了更详细的故障原因分析。

  “原来是这样!”

  孙敬恍然大悟,回过头对白宇珩道:“白哥,这个翻转的字节是11010110(0xD6),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翻转成为了11010111(0xD7),而0xD7正好对应的是‘白名单非审查’。因为对应字节是有内容的,因此系统没有报错,同时返回了正常结果。”

  !!!!!!

  “就这么简单?”白宇珩脸上肌肉抽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是这样一个芯片缓存的单字节翻转,千寻数百名超级技术天才、数千名顶级技术人员折腾了一个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而且如果只是一颗FPGA芯片发生了单字节反转的问题,根本不可能造成千寻服务器整体“内容管理”失效,千寻可是用了三万六千多颗Virtex-7的FPGA芯片!

  “其实也不简单。”孙敬推了推眼镜,指着笔记本屏幕道,“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最初发生故障的FPGA芯片应该位于系统的核心调度节点,比如审查总控服务器、权限管理服务器、主缓存服务器,从而导致全局审查逻辑被覆盖或绕过。”

  “原本这个故障应该在出现后几秒钟就被发现,系统会自动将该任务自动转移到备用节点。”

  “但凑巧这个故障出现在规则分发的瞬间,窗口期极短,可能是刚刚出现反转,几毫秒后就正好赶上了系统的规则自动分发。”

  “你看,系统日志的规则分发时间也支持这一猜测。”

  “由于分发逻辑是瞬时的,没有容错检查,错误被大范围复制,通过批量分发在时间窗口内扩散到所有子节点。”

  “按理说,如果是普通的字节翻转,大概率会指向空白内存区域,引发数据未命中错误,那样的话,虽然也会引起‘内容管理’失效,却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问题。”

  “但这个翻转后的地址,又恰恰好好的指向了白名单非审查的内容区域,数据链没有遇到任何的错误返回,顺理成章的执行了下去,由此造成了千寻‘内容管理’模块失效后,却找不到任何错误的情况发生。”

  “你也知道,系统在进行规则分发和调用时,通常会假设数据是正确的,除非触发了容错校验逻辑。但由于这个运行逻辑从计算机的角度上看没有错误,自然也就不会触发容错校验。”

  “单字节翻转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错误,更不是非常难发现的错误,但前提条件是出现数据错误,如果没有数据错误,在万亿级别的字节中找到那个反转的字节,仅凭通常的检查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个单字节翻转的原因端粒也通过橘子大模型的API给出了自己的猜测,千寻服务器在五月第一次出现问题的前十分钟,太阳正好有一次M级别的耀斑爆发,强度虽然不算高,但可能正好耀斑爆发出的中子击中了对应的字节,从而造成字节翻转。”

  “千寻的IDC应该也有屏蔽设计,但你知道,这东西没有百分百的屏蔽率,高能粒子偶尔还是能够穿透防护层。”

  “至于说中间一个多月为什么千寻的‘内容管理’恢复了正常,日志中没有相应体现,错误的过程也已经被覆盖,当初恢复正常的原因已不可考。目前所能确认的就是,这一次持续一个多月的停机,仍旧属于五月那一次故障的延续。”

  孙敬推了推眼镜,两眼放光的看着端粒发回的报告:“可以说,千寻‘内容管理’模块失效并非普通的技术故障,而是一系列低概率事件巧合叠加导致的结果。”

  “从单比特翻转在核心FPGA节点的瞬时发生,到规则分发窗口的极限触发,再到翻转字节意外指向‘白名单非审查’区域,最后还掩盖在毫无报错的正常日志之下。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让这个错误像一个幽灵一样潜藏了整整一个月。”

  白宇珩看着孙敬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故障报告,脸上百味杂陈。

  就是这样一个故障,让千寻这家市值数千亿大周币的公司一夜间轰然倒塌?

  就是这样一个故障,让自己丢了工作不说,还差点没了命?

  “既然找到故障原因,剩下的就好办了。”孙敬敲了几下键盘,“无非就是把对应字节翻转或改变映射地址,然后强制刷新缓存,最后再重新分发就可以了……”

  孙敬轻巧的敲了一下回车,随后开始测试镜像服务器的“内容管理”模块是否恢复正常。

首节 上一节 413/4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