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的诞生 第16节

  兴元地产的两个新盘还在热卖时,公司管理层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港铁的招标上。

  一干高层经过多轮讨论后达成了几点共识:一是将两座地铁站上盖物业设计成一流的商业综合大厦;二是港铁公司向港府支付的地皮费每家各占一半,站上盖物业的建筑费则全部兴元地产承担;三是物业建成后全部分层出售,不用来自持招租;四是双方共同开发,按照五五分成的比例分配利润。

  刘元昊对兴元地产管理层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并不满意,还是保守了些,拿这个方案去竞标是不可能成功的。

  别说李黄瓜,其他公司的投标条件恐怕也不会比他们提的这几点差到哪去。

  当然最激进的还属李黄瓜,有一说一,没两把刷子人家前世也不可能取得那样的商业成就。

  两座地铁站上盖物业,李黄瓜虽然得利7000万,但利润率不到10%,远远低于整个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利润大头都给了港铁公司,但他收获的商誉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3月底,刘元昊将兴元地产的标书略作改动后投递给了港铁公司。

  4月4日,港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召开发布会,宣布将与兴元地产首先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物业协议,金钟站上盖则日后签订。

  发布会现场,唐信对与会记者说:“若干间公司均对与本公司合作甚感兴趣,因而竞争激烈,所有建议均经详细研究,结果是兴元地产公司胜出,因其建议对本公司更具吸引力。两座地铁站上盖物业届时将分层出售,利益由港铁公司与兴元地产分享,港铁公司占大份。这次中环站上盖物业占地2.27万尺,将建成一座37层高的商厦与办公室混合的一流综合商业大厦。”

  此前,香江媒体一致认为此次招标胜出的将是置地。

  在招标消息刚传出,置地甚至还未公开声明将参与竞标时,就有媒体唱起置地“志在必得”的高调,谁与置地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港岛中环是置地的老巢,当年置地创始人保罗遮打参与中区填海,获得港府成片优惠地皮,然后在这些地皮上建成了10多座摩天大厦。

  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位于未来的中环地铁站两翼,中环地铁站又恰好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侧,则是遮打花园广场。光看这些物业和街道的名称及主人,就可以想象置地在中区的地位。

  金钟站离遮打花园广场仅100多米,简直就是在置地的眼皮子底下。谁若能拿下中环,金钟两座地铁站的上盖物权,等于打入中环的心脏,到置地这只坐地虎的嘴里抢食吃。

  《南华早报》的记者曾就招标一事采访置地大班纽壁坚,纽壁坚没有透露投标内容,对“花落谁家”也没作任何评价,只是用自信的口气说:“投标结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如今“最好的答案”出来了,却给人一种“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他”的既视感。

  香江媒体直接陷入疯狂,之前吹置地吹的有多猛,现在贬他就贬的有多狠。

  各家报纸纷纷围绕“兴元击败置地”展开报道,兴元地产从网红地产公司晋升为顶流炸子鸡。

  星岛日报报道:“参加竞投的财团共有30多家,超过以往九龙段招标竞投的一倍多,置地,长实,太古,日澳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恒隆地产等著名地产公司纷纷参与竞标,兴元地产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工商日报报道:“市值约2.4亿港元,为30个大财团争相竞投的中区地王邮政总局旧址地皮,被兴元地产投得。”

  明报报道:“这幅平均地价高达1万港币每平方尺的“地王”,早为各大财团觊觎,最后兴元地产胜出。据港铁公司透漏,主要原因是兴元地产提交的建议书内列举之条件,异常优厚而吸引,独得与港铁公司经营该地的发展权。”

  随后,兴元地产的几个关键条款被媒体挖出。

  港府工务局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的估价是2.44亿港币,港府将这块地以估价的原价批给了港铁公司。

  港铁公司想用部分现金加部分股票的组合方式支付购地款,港府却坚持要求全部现金支付。

  兴元地产的条件之一就是中标后一次性先付给港铁公司2.44亿港币的购地费,保证港铁公司有充足的现金建设地铁。

  此外,预计4亿的建筑费也将由兴元地产全部承担。

  最后,兴元地产打破合作发展双方五五开的惯例,发展物业所得利润港铁公司占52%,兴元地产占48%。

  李黄瓜看到报纸的报道后捶胸顿足,他76年底通过在海外发行新股集资了1.1亿港币,然后跟大通银行谈妥了一笔2亿港币贷款的授信额度。

  加上长实的盈利储备,李黄瓜为这次港铁公司的投标准备了4亿港币,结果还是棋差一招。

  长实给出的合作条款核心是购地费2.44亿分批给港铁公司,长实出所有建筑费,销售分成港铁公司占51%。

  因为其中两个关键条款就比兴元地产低那么一点点,结果痛失标的。

  这些条款是李黄瓜冥思苦想好几个晚上才想出来的,也仅有他一个人知道,所以不存在泄密的可能。他以为是自己的魄力不如刘元昊,哪能想到人家打的是明牌。

  沈弼破天荒主动约刘元昊喝下午茶,对兴元地产中标港铁公司表示了热烈祝贺,言语间对置地多有幸灾乐祸,甚至透露了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对大班纽壁坚这次没有中标非常不满,置地内耗加剧的消息,期待刘元昊能再接再厉,给置地添堵。

  公司一干高层没想到这次真能踩着置地中标,同时也明白了小老板那句帮港铁公司多赚钱的真正意思,纷纷夸赞小老板有先见之明,彩虹屁吹上了天。

  连新社的王老都打来电话,祝贺刘元昊成功拿下两座地铁站上盖物业,约他有空一起喝茶。

  刘元昊的风头一时无两,21岁身家亿万前途无限的未婚富一代,这样的条件数遍整个香江也就这一位,来托王增祥帮忙说媒的人踏破了他家的门槛。

第32章 和记股权到手

  尖东填海地皮的第二次官拍,刘元昊遭到了其他同行的强力狙击。

  在港铁投标失利的李黄瓜手握大量现金,一改往常官拍谨慎出价的风格,与信和地产联手,想在拍卖会上有所建树。

  马来西亚郭鹤年的嘉里集团这次也来者不善,想要抖一抖过江猛龙的威风。

  刘元昊这次没再玩什么花样,即使有同行的针对,还是凭借钞能力拿下了早就看中的两块濒海地皮和两块内侧地皮,只是溢价高达6成,算是打出了真火。

  长实与信和合组的公司也不含糊,拿下两块地皮,溢价同样接近了6成。

  他们没让刘元昊好过,刘元昊肯定也不会让他们好过,主打的就是一个互相伤害。

  其他地产商都成了陪衬,郭鹤年本来还信誓旦旦要有所作为,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人都麻了,到了后面干脆不再出价,就当自己是来看戏的,看兴元地产与长实信和龙争虎斗。

  拍卖结束后,虽然恨不得对方出门就被车撞死,但刘元昊与李黄瓜,黄廷方还是相互祝贺,面上保持着一团和气。

  6月底,兴元投资与和记的对赌协议到期。因为今年楼市上涨,和记上半年的财务情况稍有好转,但离四亿的净利目标仍相距甚远。

  合同条款上被刘元昊提前卡死,财务上被刘元昊提前安排的人盯住,甚至求到港府也没有搞定刘元昊本人,祁德尊跳到最后无计可施,不得不转让掉30%的股份,黯然出局。

  刘元昊手握48%股权,成为和记第一大股东。

  他按照和港府及沈弼的约定,婉拒了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并在董事会上提出尽快寻找一名英籍总经理的建议。

  此举赢得了所有英籍董事的好感,所提建议也被董事会全票通过。

  和记的人事部门的效率很高,在董事会通过寻找新大班的决议后迅速提供了几名英籍总经理的候选人名单。

  董事会经过仔细考察,提名韦理担任公司新任总经理。

  韦理是香江非常有名的职业经理人,有着“公司医生”的美称,曾经救回了许多濒临破产的公司。

  以韦理的历史履历来看,正是和记此时需要的人才。

  但实际上韦理这人在此前的各家公司基本都是以智囊的形象示人,并没有执掌过任何一家大公司的经历,算不上最好的选择。

  前世韦理执掌和记时,面对和记内部的种种问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远没有到彻底解决的程度,也没有把和记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刘元昊正好希望和记新任总经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那样有可能将他完全架空。

  他清楚韦理前世的经历,那韦理对他来说就是最佳人选,所以对这一提名他也投下了赞成票。

  韦理出任和记总经理后,刘元昊又在董事会提出自己对于和记下一阶段发展的意见,希望和记通过迅速出售,合并,关停旗下大量亏损的子公司,来处理掉集团的不良资产,提高集团盈利,拉动股价上升。

  然后彻底合并黄埔船坞,这样和记就能获得大量的可用地皮。

  70年代初,祁德尊主导和记收购了黄埔船坞30%的股份,成为了黄埔船坞第一大股东。

  黄埔船坞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旱坞,修船及造船的公司,其干船坞和码头以及各种堆场,仓库在九龙红磡地区占有大量地皮,达到了200万尺。

  现在船坞和码头都搬去了葵涌,堆场和仓库也已经清空,黄埔船坞原来的地皮全部空了出来,正好可以用于开发地产。

  本来祁德尊在位时有机会完成这项并购,只是他出手太慢,股灾先一步降临。

  当时和记股价暴跌,从每股最高44港币跌到最低1块多港币,祁德尊觉得换股合并需要付出的股权太多,想等等再看。

  结果之后和记的经营一直没有起色,合并黄埔船坞的事情也一拖再拖没有了下文。

  现在地产正热,刘元昊提出合并黄埔船坞的提议可以给和记带来大量储备地皮,而且他目前持股高达48%,董事会也想找机会降低他的持股比例,与黄埔船坞合并恰好能一箭双雕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于是纷纷表示赞同。

  刘元昊凭借这几个提议成功在和记董事会上树立了不计较自身股权多寡,一心为公的形象,彻底奠定了自己大股东的地位,和记与黄埔船坞的合并工作也由此展开。

  和记关于大股东变更的告示发出后,港媒再次沸腾。

  兴元投资之前也有过收购美资,英资的战绩,但收购的都是些中小公司。

  和记洋行可不一样,香江四大洋行中排名第二,是香江的顶级存在。

  尤其是当媒体得知兴元投资仅用了2亿港币就撬动了30%的和记股份,更是大呼不可思议,“对赌协议”成了整个7月被提及最多的词汇。

  兴元投资4月击败置地中标港铁公司,6月强势拿下官拍的尖东地皮,7月入主和记成为第一大股东,俨然成为华商新一代的执牛耳者,风头远超此前刚被评为华人首富的包船王。

  各种华人之光,经营神童,商界天才的称号纷纷戴在了刘元昊头上,各种采访邀请也纷至沓来,刘元昊一概不应全交给陈伯处理。

  因为刘元昊创业至今没有接受过任何报纸的专访,一些想要博名气的记者频繁出没在华人行大厦以及刘家的半山别墅周围,希望能采访到刘元昊只言片语,搞的一众保镖如临大敌,刘元昊不厌其烦。

  这次想采访他的可不是些什么小报记者,不可能像上次对付小报一样对付这群人。

  深水湾的大宅已经建造装修完毕,正在通风散味,但还要等这个夏天过完了才好搬进去。

  无奈之下刘元昊只能自己先躲一阵,反正这群记者最多也就十天半个月的热度,不可能长期蹲守。

  正好李敏宜那边要他最近抽空去一趟,说有惊喜给他,他打算去看看是个什么样的惊喜。

第33章 好奇宝宝

  浅水湾别墅,刘元昊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还在读中学的关佳慧。

  关佳慧父母都是香江的知名演员,72年她父亲关山跟其他人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开始辗转香江和湾岛两地拍电影,两人聚少离多,关山另结新欢。

  75年,两人宣布离婚,她母亲张冰倩带着她弟弟远走美国,她本人跟随父亲在港生活。

  由于家中积蓄被张冰倩分去一大半,关山又整日在外奔波忙碌,关佳慧这两年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拿到她资料的李敏宜研究了一番后,觉得这个事难度不算很大。

  于是在几个月前,她通过巧遇的方式结识了关佳慧,然后开始对她嘘寒问暖。

  两人关系混熟后,得知关山经常不在家,李敏宜又以方便照顾她念书为由怂恿关佳慧搬进她在九龙塘的一套公寓里。

  接下来她开始让关佳慧共享她的各种顶级化妆品,名牌包包,带她出入各种高档会所吃饭,还给她买了许多漂亮衣服。

  如此一番攻势下来,两人已经是姐妹相称,关系好的蜜里调油。

  刘元昊一进门,李敏宜就拉着关佳慧上前,当着她的面先和刘元昊来了一个法式热吻,看的关佳慧在一旁瞬间脸红。

  热吻结束,她才介绍关佳慧:

  “老公,这是我前不久认的妹妹,关佳慧,这可是个大美人胚子。”

  “佳慧,这是我跟你提过的我男朋友,刘元昊,他可是最近威水香江的兴元投资掌门人哦,超级厉害的。”

  “刘生好,不好意思打搅你们了。”

  关佳慧睁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脸颊微红的打招呼,满眼满脸都写着好奇两字,眼前这位可是最近报纸媒体的常客,她第一次见到活蹦乱跳的。

  “你好,既然是敏仪的妹妹,就不用那么见外,叫姐夫就行。”

  刘元昊客气的说道。

  “姐夫好。”

  关佳慧从善如流,再次乖巧的招呼。

  “确实是个大美人胚子,再过两年就把伱姐比下去了。”

  关佳慧的底子本来就很好,这几个月又被李敏宜精心保养,此时肌肤如玉,身段修长,眸含春水,脸带红光,像个真人版娃娃一般,已经有了日后顶级美人的风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两边太平略显青涩。

  “老公,佳慧正在放暑假,她爸爸去台湾拍戏了,我想让她这段时间留在这里陪我。”

  “这没问题啊,你自己决定就行。”

  “谢谢姐姐姐夫。”

首节 上一节 16/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