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第64节

  比如集结号,招行开国内先河《集结号》获5000万无担保授信。

  比如华艺很多大制作电影都有中影、上影参投。

  甚至百花奖都成了华艺年会。

  这其中既有炒热电影圈,吸引资本的目的,同时也有京圈大佬之间的交情在。

  人情社会,错综复杂。

  一瓶茅台喝完,田主任也说完了,转而问道:“所以你明白你要面对的是什么了吗?”

  “明白。”

  “为了一个剧本,得罪那么多人,值得吗?”

  

  “值啊!”李明洋一拍大腿,毫不犹豫的说。

  田主任顿时无语了,他说那么多,就是让李明洋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要再乱来,然后该低头低头,他也好从中周旋。

  可是李明洋的态度,令他很失望。

  “田主任,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这个圈子属于我的机会在哪里?要等多少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要低多少次头?”

  李明洋从口袋里掏出烟,递给田主任一根,点着,又给自己点了一根,“我觉得现在就是我的机会,难得的机会,让我一战成名的机会!”

  “你啊你!年少轻狂是好事,但是你也不能挑冯裤子和华艺啊!他们背后有多少资本你知道吗?”田主任摇头道。

  “资本可不会管那么多,他们看中的是利益,即便是京圈为了利益,为了女人翻脸的还少吗?”李明洋意有所指的笑道。

  田主任拿手指着李明洋,有点生气的的说:“你这臭小子,把算盘打到我身上了。”

  田主任和冯裤子不对付。

  而起因就是女人。

  当年在《大太监李莲英》剧组,田主任和徐凡有一段情,然后两人很快就分了,徐凡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分手费,作为赔偿。

  当时田主任没那么多钱,还是他的‘红颜知己’李绍红出手相助,才凑够徐凡要的数目,最后还是由李绍红代为转交……

  因为这件事情,徐帆再也没有和田壮壮以及第五代导演有过来往,被大导演们集体封杀。

  直到遇见冯裤子,徐凡才终于能拍上大导演的电影。

  田壮壮和冯裤子之间没有间隙,李明洋打死都不相信。

  所以他现在最信任的人就是田主任。

  “田主任,我想见座山雕。”

  “不可能,他不会见你的。”田主任抬头看向天花板,似乎在想什么,良久,说:“他很爱才,但他肩上的担子很重,根本不可能因为某个人而损害整个大盘,说多了你可能不懂,这么说吧,你的本子是他先看中,他非常喜欢,然后推荐给冯裤子,冯裤子一看,觉得不错,就想试一试。”

  李明洋一愣,这和杨蜜说的不一样啊!

  杨蜜说,不是中影看上他的剧本,而是冯导看上了他的剧本。

  这先后顺序搞错了啊!

  完犊子!

  “我靠!那我不是得罪座山雕了!”

  “他看的是大盘,不在意这种小事,好了,看看你的电影。”

  李明洋心里稍安,一边心里骂杨蜜,一边从电脑包里取出笔记本,给田主任放《花束般的恋爱》。

  目前国内电影的大权都在老一辈手里。

  他们对年轻人的爱情电影,无法感同身受,抓不到他们的痛点。

  但一部爱情电影的好坏,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毕竟老一辈都钟情于文艺片。

  看了十几分钟,田主任突然皱眉,不是因为电影太差,而是这部电影的节奏很好,在色彩美学方面下了苦功,细节方面做的尤为突出。

  “你们两的演技有点对不起这个电影……”田主任笑道。

  “没办法……得罪的人太多了。”

  “好好的一部冲奖作品,被你糟蹋了。”

  李明洋笑了笑,然后又提了一下过审的事情。

  “你有没有想过重拍,再好好雕琢一下。”田主任缓缓开口道。

  李明洋一愣,又给自己点了一根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没想过。”

  ……

  田主任的意思,和华策周经理的意思一样。

  就是今年不给上,要等明年。

  至于原因,国内影视的大盘!

  华艺上市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大资本对内娱的信心和投资。

  想建设大盘,必然要炒热,才能吸引资本。

  中影连年亏损,投钱搞大制作,为什么?就是要带动电影大盘,从而带动整个内娱大盘。

  就和房地产一样。

  目前国内最庞大的资本在互联网圈。

  房地产这种高负债,他们懒得掺和。

  骗学生钱不香吗?

  而内娱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早就虎视眈眈,只是一直在等待时机。

  中影的责任,就是让他们早点进来……

  上面的大佬,都对电影抱有独特的情怀。

  姜闻拍让子弹飞的时候,83岁了,还在总局领导陪同下前往位于怀柔的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视察。

  而三体电影为什么不能上映,因为拍的太烂,老大很不喜欢。

  国内很多战争电影,能不能过,并不是总局说的算。

  “你还年轻,不要意气用事,你这才一年,没什么损失。”田主任唏嘘道:“我当年一时冲动,最重要的十年都荒废了。”

  “一年?你知道这一年对我有多重要,你错过了最重要的十年,我可不想错过!”

  田主任张了张口,有话想说,但又没有说。

  “华艺上市是炒热电影大盘,吸引资本,大局为重,我懂。”李明洋把烟头狠狠的掐灭在烟灰缸里,一字一句的说:“我充其量就是个学生,这个大盘连一个学生都容不下,不如重新洗盘得了。”

  田主任一愣,深深的望了李明洋一眼。

  这个学生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冯裤子说你不是圈里人,虽然是气话,但好像说对了。”田主任摇头道:“学校那边我会去说,至于能不能一次就过,就看你造化了,对了,你这电影里面没有什么黄赌毒、鬼怪,封建迷信之类的吧?”

  一个敢拍闻阁的导演,骨子里果然比他还疯啊!

  “没有,我全都考虑过了,甚至连接吻的镜头都给剪掉了。”李明洋大喜道。

  田主任无奈的摆摆手,不想再看到李明洋。

  “多谢老师。”李明洋站起身来,一边收拾电脑,一边说:“老师,我听说今年导演系停招了,等我发达了,北电导演系的学弟,人人有饭吃。”

  “你这小子……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到时候不兑现,我可是要找你麻烦的。”

  “老师,你就放心好了!”

  ……

第78章 万达的对赌协议

  第二天,李明洋来到学校,在田主任的办公室,田主任帮李明洋整理和填写送审材料。

  从北影途径送审,能省不少事,事半功倍,毕竟北影有两位大佬,是参与审核的。

  再加上,当年老张跟中戏对轰,把中戏得罪的死死的。

  中戏那帮大佬早就看老张那帮人不顺眼了,做个顺水人情,下点眼药,未尝不可。

  中戏可是有一位大佬也是参与审核的。

  搞定了送审,李明洋又开始忙排片了。

  景恬还在拍孙子大传,不过她已经和陆振提前打好招呼了。

  陆振人在燕北,但在万达总部开会。

  万达挺有意思的,明明是大连万达,总部却在燕北。

  2008年,万达集团总部由大连迁至北京万达广场,标志着万达进入了规模化、高速发展阶段。

  反观BAT直接锁在了燕北、杭州、羊城。

  在星光灿烂等了大半天,下午三点多,陆振才回来。

  陆振看着很年轻,实际上快四十岁,外貌普普通通,但不怒自威,有股上位者的威严。

  李明洋前世见过他几次,最后一次是在燕北机场,他回国,对方润出国。

  说实话,万达真倒霉。

  曾经最赚钱的地产和院线,后来都是赔钱货。

  “进去说吧。”陆振指了指自己的办公室。

  李明洋点点头,跟着陆振去了他的办公室。

  陆振在书架上找了一会,找到一份资料,递给李明洋。

  李明洋打开看了一会,是一份对赌协议。

  “这个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李明洋看完后,笑道。

  “帮你排片,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发行方是有权利选择院线的,华艺和中影都不想看到你的电影今年能上,而国内能赚钱的电影,大都出自他们。”陆振淡淡的说道。

  李明洋拍电影才花了210万,按照这个对赌协议,票房达不到五百万,他就要补齐损失。

  票房一百万,他要赔四百万!

  如果仅仅是这样,李明洋会毫不犹豫的签。

  但这份协议有一个大坑。

  所谓票房,不是电影总票房。

  协议里特别标注了万达院线票房。

  也就是说,要在万达院线票房达到五百万才行。

  万达牛逼归牛逼,但它只占了市场不到10%的银幕数。

首节 上一节 64/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