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第65节

  全国主流院线大概有四千块荧幕,万达有375块。

  粗略一算,花束正常登陆全部院线,总票房达到5000万,才能完成对赌协议里的500万。

  虽然现在不是前几年,国内电影市场朝气蓬勃,全年票房过亿的很多,但那都是大制作电影。

  五千万左右的电影不是进口片,就是有港台明星加持。

  被吹爆的《疯狂的石头》,06年上映,票房也才2500多万。

  天仙何德何能扛得起5000万的票房啊!

  撑死了一千万。

  “如果不想签就算了。”陆振见李明洋犹豫不决,催促他快点做决定。

  万达缺那五百万,当然是不缺的,他们只是想让李明洋知难而退。

  为了大盘的稳定与发展。

  冯裤子都能听劝闭嘴,李明洋要是不知好歹,那就等着背债吧!

  李明洋对刘艺菲没信心,对市场也没信心,感觉要亏的底朝天,果断撤退。

  “这个……明年上映就不会有对赌协议了吧?”李明洋合上对赌协议,放在桌上,按推到陆振面前。

  陆振轻笑一声,“自然是没有的。”

  李明洋点点头,告辞离开。

  待到李明洋离开,陆振脸色一变,神色阴冷的拿起对赌协议,像丢垃圾一样,扔进垃圾桶。

  “什么东西!”

  ……

  出了门,李明洋一边走,一边掏出手机给景恬打电话。

  平时打电话,她都在忙,接电话的是她助理,景恬要过很久才会回电话。

  没想到,一发入魂,接电话的竟然是景恬。

  “今天运气不错啊!你今天休息?”李明洋停下脚步,回头坐到沙发上,不走了。

  

  “今天就三场戏,收工收的早,我在逛书店呢,我想了解战国历史,应该买那本书?”

  “春秋战国。”

  “还有呢?”

  “这本书很厚,够你看的了。”

  “确实好厚啊,还好重。”

  景恬很敬业,敬业到跟她合作过的演员都不想再和她合作。

  那些带编剧进组,给自己疯狂加戏的明星,跟她比都是小意思。

  她参与的电影,全剧组都得哄着她,剧组编剧甚至都不听导演的,只听她的。

  她不仅喜欢改剧本,还喜欢参与剪辑。

  《景恬战国》就是那么来的。

  聊了一会,景恬忽然想起来,“你去找陆总了吗?他怎么说?”

  “诶,找了,我现在就在星光灿烂,他要我签对赌协议,才给我排片。”李明洋见陆振出来了,故意提高音量。

  “对赌协议是什么?”景恬问。

  “就是完不成票房,我自己要补钱。对赌协议里面要求票房达到五百万,没有达到要求,我要补差额……这样说吧,就是电影还没上映,先背五百万的债。”

  “这个还好吧,女主是刘艺菲,她的电影不可能连五百万票房都没有吧?”

  李明洋见陆振望向自己,微微一笑,“要是总票房五百万,我就签了,但协议里特别标注了是万达院线啊!全国大概有四千块左右银幕,万达占了总数的10%,用小学生算法,总票房达到5000万,才有可能完成对赌协议。”

  “要五千万啊!这……你的电影能达到吗?”

  “不可能的,我拍的又不是商业片,只有爱情元素,没有动作,没有特效,没有港台演员,能抗票房的只有刘艺菲,她撑死了只能抗一千万的票房。”

  “她挺红的,不至于只有一千万吧?”

  景恬现在还在拍电视剧,对电影圈不太了解,对观影市场更不了解,李明洋并不是一个喜欢解释的人。

  但眼下只有景恬闹起来,他才能不签对赌协议,拿到排片。

  李明洋解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说到后来,星光灿烂公司的人都围了过来,陆振更是搬了一把椅子,坐到一旁认真的听了起来。

  国内电影产业链,分为上游制片—中游发行—下游院线(影院)三大环节。

  万达目前主攻下游院线和影院,属于躺赚,对电影市场其实不太了解,只知道盲目跟风。

  最了解观影市场的是上游制片,其次是发行。

  其中的翘楚正是主攻上游和中游,放弃院线,未来的新王光线传媒。

第79章 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

  “等等,你那么努力,得罪那么多人拍出来的电影,票房上限只有一千万,你是不是疯了……”

  “以小博大,只要能盈利,我就是电影导演。这又是另一个概念,你可以理解为业内评价。这年头能够以小博大成功的导演可没几个。”

  “我都无语了……你去找陆总,我跟她说。”景恬脑壳疼,她本来以为冯导看上的剧本,又有刘艺菲,票房再差也能有三四千万,没想到最多才一千万。

  这么点票房,她也不好跟爸爸提啊!

  “他就坐我对面,陆总给。”

  啪!

  景恬用力的拍了一下额头。

  李明洋你有病啊!你真的以为万达是我家开的啊!

  ……

  景恬在电话那头闹,李明洋见缝插针,聊排片的时间和场次,以及路演的规划。

  李明洋太专业了。

  景恬太能闹了。

  陆振被两人整的没脾气,放弃抵抗,全盘接受李明洋的建议。

  三人沟通了一个多小时,详细的规划都安排好了,景恬终于挂断了电话。

  陆振叹了一口气,“你的想法,我明天会去安排,不过有一句话,我得提醒你,我们只帮这一次。”

  李明洋点了点头。

  笑着起身,要和陆振握手。

  陆振看到李明洋就心烦,但还是起身和李明洋握手,做了一下表面功夫。

  “我相信未来我们还会合作的,要不了多久。”李明洋说。

  陆振松开手,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明洋一眼。“也许吧。”

  如果是以前,他不会说也许。

  但经过今天的接触,他发现自己小瞧了李明洋。

  他懂规则,同时也善于利用规则。

  城府不在宁昊之下。

  如果再有才华,那就是下一个宁昊了。

  ……

  解决了排片,李明洋回到学校,准备从明天开始上学,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在北影好好刷刷脸。

  谁知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一个令他意外的电话。

  柳颜的电话,但电话那头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我是王常田,你的电影是学院派主审,过审只是时间问题,但韩总不想看到任何不利于国内电影发展的事情,所以你的电影要延后一年。”

  “你打这个电话的意思是?”

  “有人拿大盘压你。”

  “不是吧,我就一学生。”

  “你干的事情,那是学生能干出来的?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大资本进入市场,和谐很重要,你太跳了。”

  说完,对面挂了电话。

  卡投资,卡审核,卡排片,是京圈对付港圈导演最常用的手段。

  港圈很多导演后来就是这么被逼的加入了华艺。

  就连鬼才导演徐客也不得不服软。

  这三点,李明洋都有办法应付。

  但是用大盘来压他,就很蛋疼了。

  要是搁其他人,早就放弃了。

  隐忍一年,再战江湖。

  毕竟国内成名的大导演每个人都有冷静期。

  比如最有名的田主任、姜闻、娄烨、贾科长……

  还有宁昊的无人区,被折腾了四年。

  冯裤子也曾经被总局双杀两部电影,哭着去找座山雕。

  但是李明洋等不了一年啊!

  冯裤子睚眦必报,等到华艺完成上市,转头就会对付他。

  别看邓潮得罪冯裤子以后,还能拿到华艺的电影资源,实际上华艺只是在等待机会。

  等到华艺上市成功,邓潮没有利用价值了,就会被清算。

  邓潮也是知道在华艺混不下去,华艺上市没多久,就离开了华艺。

  自那以后,曾经在京圈的邓潮,再也进不了京圈。

  “好像,后来潮哥去了光线。”

  十字路口,前路红灯,李明洋点燃一根烟,吸了两口后,回头看了一眼,光线总部所在的方向。

  看来还是要找光线合作啊!

  只是,光线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光线特别会坑人……

首节 上一节 65/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