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35节

  李响解释:“拍不了了,被老师骂了。”

  有粉丝就一阵输出,说:“早该如此了,我早就看不过眼了。你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大男人,勾搭一个高中小姑娘,要不要脸啊,禽兽不如!”

  有粉丝痛心疾首:“可恨不是我!”

  李响连忙阻止这种讨论:“大家开玩笑别太过火,圣女也在我们群里,只是她估计在做作业,没空看群。”

  “啊,这样啊,那我收回刚才的话。话说,圣女是哪个号来着?”

  姜采儿自然“隐姓埋名”,潜伏在粉丝群里。其实,她正瞄着手机偷笑,然后关了,继续做作业。只是,心很难再静下来。

  老师说得对,玩手机做作业影响效率。

  ……

  滇省,咖啡度假酒店,望着漫天的大雪,何智翔忽然感觉好庆幸,幸亏他灵光一闪,去准备了防寒措施,要不然,今年就倒霉了。不,明年就倒霉了。旁的咖啡农庄,肯定冻伤冻死无数,他这里没事,来年,估计就他的收成最大。

  “这李响有点儿神秘啊。”何智翔忍不住犯嘀咕,他也在李响的粉丝群里,于是着实夸赞了好几下。

  一来,是给李响示好;二来,顺便打了个广告,让大家买他的咖啡。虽然大雪天很多快递停了,但是,可以先下单,等快递恢复了再发货嘛。

  

  李响自然不介意对方在自己群里打广告。

  其实,对方作为老板,亲自打广告也非常难得了。有些老板架子端得很高的,何智翔就比较接地气。

  而何智翔的身家,李响去过其农庄和酒店,至少是已经达成了小目标的那种,至于几个小目标,那就不清楚了,不算特别富,但也绝不是小商人。

  李响觉得,自己这个粉丝“小池子”里还有何智翔这样的大鱼,已经非常荣幸了。

  殊不知,还有另外一条大鱼,比何智翔还要大无数倍。

  榜一大姐“菲菲”也在群里,只是她很高冷,从不说话,唯一一次,是有人问她年龄,她说自己43岁。

  大家就猜测,她肯定是什么富婆,这个年纪,应该早已结婚生子了。

  此刻,榜一大姐内心也嘀咕:“这家伙真……,比天气预报,不,比我的占卜术还准!”

  榜一大姐其实也预测到了这次雪灾,只是时间和强度没有李响那般准。

  她内心忍不住嘀咕:“我上次占卜的结果,为何提示我要接近他?是有什么机缘吗?”

  占卜术提示,她要接近一个叫李响的,但是,也许,有同名同姓的呢?她之前并不确定,这个李响就是占卜术里提示的那个。因为占卜术解析出来,只有两个字,一个“响”,一个“李”。

  她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也不确定是不是人名,直到后来,她无意中刷到了李响的视频。

  “响哥儿的避世小农庄”,这是一个田园小博主,姓李。

  李响视频开头第一句基本上都是:“大家好,我是田园博主李响,这一期,我将和大家分享……”

第65章 下雪天做豆腐,豆腐和雪一样白

  洛菲菲获得这个占卜术并不久,大约是几个月前,她开始做噩梦。

  这些噩梦只有几个片段,每个片段都不超过一分钟,但是,总是会在她的梦中频繁出现。

  令她惊奇的是,每次的场景都一模一样,而且做这几个梦的时候,那种真实感,身体上的撕裂感,身体炸开的感觉,宛若亲临。就好像,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样。

  洛菲菲每次从噩梦中惊醒,都香汗淋漓,浑身湿透,她心中忍不住狐疑:“这是未来吗?还是我的前世?”

  第一次噩梦之后,她的脑海中就忽然多出了一门占卜术。她有时候琢磨,也许,是梦中的那个“自己”,跨越时空给自己送过来的。

  这件事太过匪夷所思,她谁也没告诉,除了她的妈妈。

  因为她年纪还太小,她的妈妈不仅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是她的经纪人,但是,她妈妈压根不信,只以为她工作和学习压力大,还带她去旅游放松了一下。

  洛菲菲便再也不跟妈妈说这个事了。

  ……

  这一次超级大雪,由于来得突然,南方又没有抗寒经验,导致很多地方出现灾情,新闻上说,有老人和牛羊死亡。

  李响所在的家乡,县里面大领导很震怒,因为之前李响预警但是被驳回训斥的事情,不知道谁传到了大领导耳朵里。

  大领导把气象局、减灾办以及那个警告李响的相关部门人员,都骂了一顿。

  “你们干什么吃的,连人家小年轻、非专业人士都不如,以后有机会好好虚心跟人家学学。”

  下面的人很是无语,心说这又不是我们的错。南方这么多省,也没一个预测准的啊。我们只是一个小县城啊,水平有限也是情有可原啊。

  真冤枉死了。

  有人就鼓起勇气说道:“可能那个李响是蒙的,危言耸听,恰好让他给撞上了。”

  然后就有人附和:“对,如果他真有本事,下次再预测一个看看。”

  大领导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也确实是这个理。一次真的说明不了问题。

  ……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响决定,以后再也不轻易示警了,何必自找麻烦呢?

  有什么重要的事件,顶多在粉丝群里私底下说说。

  此刻的李响,正在家中磨豆子,他要打豆腐。

  下雪天闲着也是闲着,打个豆腐,一来自己吃,二来,录个视频,挣点流量和打赏。

  黄豆经过一夜的浸泡,充分吸水之后,变得饱满松软,李响家里有一“盘”石磨,还是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置办的,属于老物件,现在一般的人家很少用了,因为用起来太吃力,而且效率低。

  磨豆浆自然是湿磨,一桶泡好的黄豆,和水一起舀起来,往磨眼里慢慢“喂”,下面慢慢出,往往需要四五十分钟才磨好。

  李响这次泡了十斤干豆子,奶奶说大概可以出20-40斤老豆腐,或者45-60斤嫩豆腐。

  打豆腐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奶奶,三婆,采儿,都过来帮忙。采儿负责拍摄。

  采儿是一大清早做了两张试卷之后才过来帮手的。试卷里面有几题不会,李响给她深入浅出地讲解过了,令她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其实,李响觉得,自己即便高中的时候也没这么厉害。主要是现在一阶超凡者,头脑清明,灵性足,所以解起题来感觉易如反掌。

  他觉得,如果自己现在再去参加高考,清华北大铁定跑不了。不过,末世将至,他不可能偌大的年纪再回校园了。

  磨好的豆浆需要过滤,李响家用的是一个多层棉纱织成的大过滤袋,非常结实,有四个“耳”,还有一个配套的木制“十”字架。

  将木架子用绳索悬挂在房梁上,调整到合适高度,然后再将过滤袋抖开,四个“耳”挂在架子的四个末端,下面再接一个大木盆,就可以用瓢往滤布里加豆浆了。

  那个木盆相当之大,古时候人们弃婴,比如唐僧的妈妈,就是将唐僧放在这样一个大木盆里,推入江中,顺流而下。这种盆挺好,就是有点儿重,死沉死沉的。但是它浮力强,在江水里可以坐小孩,所以也叫“江盆”。

  唐僧叫江流儿。

  打豆腐,熬麦芽糖,都有过滤这个步骤,而且量还不小,所以以前农村里家家户户必备这种大过滤袋和大木盆,每到过年都会拿出来用个几次。

  

  奶奶和三婆说,现在感觉跟过年一样了,家里面热热闹闹就是好。

  过滤好之后的豆浆,转移至大铁锅中,大火煮沸。这个时候,豆浆就可以舀起来喝了。

  李响给奶奶、三婆、姜采儿以及自己,一人做了一份甜豆浆,自己家磨出来的豆浆,豆香味极为浓郁,口感非常细腻。

  外面白雪皑皑,在新建的厨房里喝一碗热腾腾刚出锅的鲜豆浆,浑身暖和。

  之所以喝甜的,嗯,就是为了给生活来点小甜头。

  人吃了甜的东西会心情愉悦。

  剩下的豆浆继续煮,浓缩到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重新转移至先前的那个“江盆”里,开始“点豆腐”了。

  在农村里,这个“浓缩”不测什么含固,也没什么技术指标的,全靠掌厨人的经验。

  奶奶和三婆都是经验丰富,李响稍微差一点,但是这次跟着一学,下次自己单独也能做了。也算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吧。

  学会打豆腐,在不见天日的地底世界,也是一种苦中作乐,世道虽然艰难,但总归要乐观应对。

第66章 可咸可甜,小学生才做选择题

  李响点豆腐,用的是熟石膏,他按照奶奶和三婆的指点,将熟石膏敲下一小块,碾碎,用清水调成石膏浆。

  农村里没有精密称量这种说法,放多少都是凭经验,李响估算了一下,石膏与豆浆的比例大约在1:300~500之间。

  化好的石膏浆均匀撒入“江盆”之中,用长柄的不锈钢铁勺再轻轻搅动,盖上盖子,不一会儿揭开一看,原本的豆浆已经“变”成了光洁白嫩的豆腐脑。

  这是南豆腐,比北豆腐要白和细嫩,甜党们吃的甜豆腐脑,通常都是南豆腐。因为相比咸豆腐脑来说,甜豆腐脑对豆腐的“细嫩”品质要求更高。

  事实上,两种豆腐脑,李响都吃过,觉得各有风味,都不错,但是咸豆腐脑口味略重,会加酱油、葱花、香菜、辣椒油、虾皮、花生碎等许多配料,所以豆腐稍微老一些都无所谓。

  豆腐脑要趁嫩趁热吃,若是时间长一点,就变成老豆腐了,口感就不好了。

  李响给奶奶做了一份咸的,他知道奶奶的口味,只吃咸的,用的正宗的川味做法,加了瓣蒜泥、姜末、酱油、红油辣椒、花椒末、芽菜末、榨菜丁、芝麻油、葱花、炸好的黄豆。

  因为今天要打豆腐,要尝鲜豆腐脑,所以这些配料昨天就都准备好了,要不然临时弄来不及。

  李响这架势,都能开店了。

  有些人会将炸黄豆用花生米代替,但实则放在豆腐脑里的话,花生米的口感没有炸黄豆好。

  只有正宗的川省人民,才知道这一碗的含金量,麻辣鲜香,尽显川味风情。

  当然,事实上即便川省内部,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做法,但那个咸香麻辣味少不了。

  有的还喜欢放酥肉、一些秘制的汤汁。

  “三婆,你是吃咸的还是甜的?”李响问道。

  三婆早就馋得不行了,连忙说道:“给我来碗甜的,多放点糖。”

  “好嘞!”李响立马麻利地给三婆兜了一大碗白白嫩嫩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加了足足五勺细细的白砂糖。

  看着一大碗,份量很足,但豆腐太嫩,含水量太高,实际上没多少,不会吃撑到。

  “采儿,你呢?”李响望向姜采儿。

  姜采儿还拿着一个手机在拍摄呢,于是眨了眨眼睛,柳叶眉一挑,俏皮说道:“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我当然两个都要!”

  “好嘞,圣女殿下!”李响动作很快,又做了两碗豆腐脑,一碗甜,一碗咸,份量跟奶奶和三婆的一样大。

  “太多了,哥哥,万一我吃不完怎么办?”

  李响嘴朝外面努了努,说道:“家里有狗子呢。”

  “不行,我吃不完的你吃!”

  “行行行,反正不会浪费就是了。”李响也给自己做了两碗,也是咸甜各一。

  能吃就多吃点,干嘛选来选去呢?

  姜采儿先吃咸的,只见嫩白嫩白的豆腐脑上,有醇厚的酱汁,香酥的炸黄豆,后劲十足的红油辣椒,还有各种菜丁、葱花点缀在旁,花团锦簇,光是看着都赏心悦目。

  一勺盛起,嘴巴张到足够大才能将这用料扎实的豆腐脑一口吞下,豆腐脑入口之后软韧交杂,牙齿慢慢穿透细软的豆腐脑,感受到香、辣、麻、咸、鲜、醇厚,极具层次感的味道在口中喷薄而出,紧紧地抓住了她的味蕾,恍若给了她的唇齿一记重击!

  这种鲜美的滋味,让姜采儿仅仅吃了一口,就忍不住大声赞叹,眼眸弯成了月牙儿:“简直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豆腐脑!终身难忘的那种!”

  “哈哈,要不要那么夸张啊?我怎么感觉你在拍马屁?”

  “真的啦,太好吃了。”

  一大碗咸豆腐脑,姜采儿很快就干完了,然后去尝试甜的,不得不说,吃了重口的之后,再用清淡的甜豆腐脑来“漱漱口”,滋味决然不同。

  甜豆腐脑因为配料少,只添加了白砂糖,所以口感层次上比不上咸豆腐脑,但是突出的就是一个清淡和甜美。

首节 上一节 35/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