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240节

  偏偏对于她来说,给谁说都行,就是不能给许大茂说。

  许大茂倒是高兴了,一口答应:“好的,高总工,我回头就带她去查查。”

  庞水仙还想说什么,高振东看她一眼:“庞水仙,你要是搞得天天这么闹腾,那大家就要怀疑伱们两口子是故意影响大家休息,破坏厂里的生产了。”

  扣帽子嘛,高振东也贼溜~~~~~~

  庞水仙不敢再反对了,她是接受过改造的,知道高振东这话说得可大可小,已经有一些危险了,只好期期艾艾的答应下来。

  还没等许大茂高兴,高振东转过头对着他:“许大茂,你也查一个吧,你们两口子要是真想生孩子,两个都得查查。新社会了,我们讲科学,生孩子不只是女人的问题,和男人也有关系。”

  啧啧啧,听听,听听,人家高总工当领导的,说话就是不一样,不分男女,一碗水端平,讲科学,都有份。

  周围的邻居更佩服了。

  许大茂迟疑了:“这我.”

  他没想到啊,自己也要查?惹火烧身了属于是。

  高振东脸一板:“你怎么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这是方针政策,你想搞破坏?”

  这个帽子许大茂可戴不起,不说话了。

  事情到这里,也算是告一段落,大家该回家的回家,该睡觉的睡觉,该上班的上班,别看十点多了,还是有人需要上班的。

  高振东回家的路上,总是笑眯眯的,看得娄晓娥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乐啥。

  ——

  某地某空域,导研院红外空空格斗弹的实弹打靶射击试验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打P-2V的会议开过之后,他们也接到了自己的任务——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完成红外空空格斗导弹的试验,争取哪怕是不定型,只要数据大体没问题,那就先弄几套完整的作战系统和一定数量的导弹出来。

  虽然子系统的一些试验都进行过了,遥测弹、全程弹也已经打了很多次了,但是真正的上空靶进行全系统打靶试验,这还是第一次。

  “迎头5公里无法锁定”

  “迎头无法锁定,脱离攻击航线”

  电台里传来战斗机飞行员的报告。

  从迎头5km到脱离航线,速度很快,这是两架在高速接近的飞行器。

  为了保证试验效果,飞行员直到坚持到危险距离了才脱离了攻击阵位,但是依然无法锁定。

  导研院的同志们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

  型号总师拿起话筒:“再进入一次试试,如果还不行,就放弃迎头试验,改为进行下一项尾追攻击试验。”

  飞行员收到指令,又进行了一次,依然无法锁定。

  飞行员转为进行尾追攻击试验,导研院这边陷入了沉默。

  总师想了一会儿,一拍桌子:“我们算攻击距离的时候只考虑了相对运动的问题,但是忘记了考虑一件事——导引头性能。”

  这种顾头不顾腚的情况,在早期研发体系没有完全形成,也缺乏经验和理论的情况下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曾经咨询过高振东的某单位拿两根8mm钢缆替代一根16mm钢缆。

  总师此言一出,大家恍然大悟,算迎头攻击的时候过于乐观,只考虑到火箭发动机性能,却没想到红外头根本探测不到。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完全怪他们,实际上仿制“响尾蛇”的时候,理论是极度缺乏的,无非就是人家做成什么样,我们就做成什么样,为什么?不知道。

  在高振东前世,我们自己仿制是没有仿制成功的,是在老毛子照着AIM-9仿制成功K-13之后,我们才拿着K-13的资料仿制的雷电-2。

  缺理论,自然也就算不出来这个导引头对于迎头目标是没法锁定的,等到打靶才发现这个问题。

  其实他们也不用沮丧,花旗佬的导弹,它也没法全向攻击,是到了制冷锑化铟的第三代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就现在花旗佬那非制冷硫化铅头子,还不如他们的制冷硫化铅呢,中间差着一代。

  这里说的全向攻击,不是指己方飞机能攻击所有方向的敌人,而是指能从敌人的所有方向发起攻击。

  以硫化铅为探测器的一二代空空弹,可以说都没有全向攻击能力,哪怕上了制冷也是如此,迎头方向上,红外特征信号被机体遮蔽了,打不了。

  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这回事啊,所以难免的,陷入了沮丧之中。

  他们很快抛开这种情绪,投入了尾追攻击的试验之中。

  科研哪儿有一帆风顺的,收拾心情,先把能做的做好,问题发现了,想办法解决就是。

  没多久,试验战斗机已经进入了尾追攻击航线。

  迎头攻击之后,靶机和试验机都要调整航向,靶机要把自己的航向反过来,而攻击机需要重新进入攻击航线。

  靶机掉头的原因是,保持攻击机背向太阳,现在不是试验太阳干扰角的时候。

  “进入尾追攻击航线。”

  “导引头发现目标。”

  “导引头锁定,锁定距离6.1km。”

  在经历了迎头攻击的打击之后,大家已经意识到原本计算的攻击距离太过乐观。

  所以这个锁定距离虽然比理论计算的要近一些,但是依然让大家精神一振,6.1km,这个成绩应该还可以吧?

  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个成绩岂止可以,是很优秀了,老毛子在60年仿制成功的K-13,尾追攻击距离3.5km。

  至于AIM-9B,宣称6km,实际上和老毛子的差不多。数据掺水,花旗佬传统艺能了,有时候真能坑到敌人,有时候嘛,呵呵呵不好说。

  “导弹发射!”电台中传来飞行员坚定的声音。

  试验场上,大家抬头都看着头上两个小点。

  一个小点上冒出了一条白线,向着前方飞去。

  没有给人们留下酝酿情绪的时间,那条白线很快就消失了,燃料烧完了,导弹靠惯性继续前进,这时候人们已经看不见了。

  几乎就是眨几下眼睛的时间,前方的那个小点爆出了一团火光。

  几公里的距离,对于速度动辄2马赫以上的空空导弹来说,飞不了多久。

  “打中了!打中了!”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这玩意比较直观,不用等回报。

  脱下帽子往天上扔的大有人在,好歹尾追或者说后半球打中了嘛不是,按照日后某些国家的计算方法,至少50%成功!

  电台中传来了飞行员带着喜意的报告声:“目标摧毁!”

  这最后的确认,把人们的情绪推到了顶点。

  “成功了!成功了!”

  导弹的型号总师也顾不得迎头的事情了,先高兴了再说:“同志们!我们的空空红外格斗弹,搞成了!”

  就在刚才迎头攻击试验失败之后,他冷静下来经过了慎密的思考。

  既然我们已经用上了比原型弹还要先进的制冷硫化铅导引头,依然无法迎头攻击,那么这意味着敌人的导引头也是无法迎头攻击的,敌人的导引头就那个样子,模拟电路的,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电路性能可能会比我们好一点,但是好不了太多,综合下来一定不如我们的。

  他们的导引头很松弛,电路部分却不能很好的弥补这一部分。

  这也是模拟电路和带计算机的数字电路的区别,模拟电路的性能,大致是能通过电路结构确认的,但是带计算机的数字电路的性能,就和电路结构关系不是非常大了,得看它脑子里都装了什么东西~~~~~~

  所以他能大胆推断,我们的导弹,搞成了!而且还比别人的要好!

  至少导引头这一项上面。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在十七机部的年轻人,他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听了他的话,所有人脸上露出了更加喜悦的笑容,太好了!

  这响尾蛇的残骸上面,可是沾有我们烈士的鲜血。

  现在我们也有了,一定要打回去!

  这种信念,在所有人心中熊熊燃烧着,尤其是空中那位飞行员。

  等大家都高兴得差不多了,型号总师拿起电台。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做好后续试验准备,继续试验!”

  要试验的项目还很多,比如目标机动性上限、太阳干扰角、导引头导引角等等.

  至于离轴发射角,在这个头子上那就属于想多了。

  大家都忙了起来,总师却叫过林连伟:“小林,今天实验过后,你和你的同学联系一下,我们去拜访一下他。”

  还有两章

第385章 老毛子不厚道!

  还没等他们去找高振东,防工委却把事情都安排完了。

  事情的起因,是他们把测试结果如实的报到了防工委,以等待指示下一步的工作。

  防工委拿着这个报告,再看看老毛子提供的K-13的数据,陷入了纠结和自我怀疑之中。

  老毛子的K-13,是在取得了我方提供的AIM-9B的残骸之后迅速仿制出来的,不得不说,AIM-9B这导弹是做的真的不错,结构简单,但是活儿整挺好。

  所以嘛,仿制起来也就简单快速。

  到60年这个时候,老毛子的仿制虽然还没有定型,但是大致结果已经出来了,他们也很爽快的把现有的相关参数给发到了这边。

  同时拿到老毛子的资料和导研院汇报的防工委,就陷入了怀疑之中。

  不可能吧,这数据有问题吧?

  还没几年呢,老毛子这么拉垮了吗?

  一溜看下来,别的大家都大差不差,比如目标过载等等,连最大射程都差不多。

  说实话,看到这里的时候,防工委的同志已经感到很诧异了,我们自己捣鼓的玩意,居然最大射程和老毛子仿制的差不多?

  虽然这个最大射程代表不了太多东西,也没有太大的实战意义,但是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推进剂,比他们的不差,因为外形、气动、重量都相差无几,那剩下的多半就是推进剂的事情了。

  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最让他们惊讶的,是另外一个参数。

  ——攻击距离。

  迎头大家都是没有的,嗯,这个正常。

  尾追,K-13空空导弹是3.5km,而我们的仿制导弹是5.5km。

  导研院还是很克制的,打了一手埋伏,在经过多次试验以后,他们选了一个锁定几率很大的距离。

  就这,已经让防工委的同志陷入怀疑了,不是怀疑自己人,自己人不至于,而是怀疑老毛子是不是在骗人?

  要说相差一点,那还好说,可是在老毛子的基础上提升57%,这就让人觉得玄乎了。

  与尾追距离同样超出的,还有导引头导引角度、太阳干扰角度等等指标,都比老毛子的好了不是一点点,相当于出现等级差距了。

  思前想后,防工委的同志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特么的!老毛子不厚道!

  算了,不管老毛子是个什么情况,先立足于自己吧。

  既然老毛子给的就是这个参数,那你想弄更好的人家也不见得会给。

  我们自己这个既然看起来不错,那就立足于自己的进行发展,老毛子的东西,到时候拿来看看就好,别的就算了。

  但是看导研院这报告材料,还一副不满足,颇为自责的样子是怎么回事?

首节 上一节 240/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