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瓷都飞机厂的同志很是好奇。
翼身融合?这是什么新技术?倒是能从字面上理解到一点,不过搞技术还是比较忌讳望文生义的。
虽然不明白,但是信里的一堆好处还是不由得他们不心动,大家兴冲冲的往下看,想看看这个“翼身融合”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然后他们发现……
没了!
这个东西就断在这儿了!
挖个坑就跑了!
这要搁几十年后,先天网文圣体了属于是。
但是瓷都飞机厂的同志现在并不知道网文是什么东西,他们只知道断得很难受。
几位同志面面相觑,最后负责型号的肖总安慰大家道:“没事,既然防工委把这信转过来了,想来我们真有兴趣的话,找防工委打听打听应该没问题。”
大家这才打起精神,继续往后看。
接下来的信中的话,给飞机带来的可能变化就更大了。
“该机设计有内置弹舱,但从该机的战术任务出发综合考虑,该弹舱的存在必要性不强,反而会带来飞机内油量的急剧下降的问题,严重影响作战半径。建议取消内置弹舱,采用武器全外挂方式。”
攻-5基本型是内置弹舱,但是到了大改型的时候,第一个改掉的就是这个。
主要是空军用下来发现,原本希望的好处基本上一点儿没得到,坏处反而一堆。
用内置弹舱,原本是希望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携带2枚口径为250公斤的航弹,以光滑构型进行低空超音速突防,按说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场环境来说,这种突防方式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但是奈何,这种结构的攻-5,机内油实在是太少了,就算加上两个副油箱,也不过3000多升。
加之低空突防那个油耗又本来就高,弱弱联合,雪上加霜,导致其“低-低-低”剖面战半径不过200多公里,也算是典型的机场保卫者。
这对在发起攻击前必须挂载的副油箱,使得攻-5那个勉强够上去的超音速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在发起最后攻击前,就别想用超音速赶路。
这个问题,其实瓷飞厂的同志不是没意识到,但是这个事情吧……除了技术问题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要求本身,不是他们决定的。
高振东的信中,还对机内油箱的好处进行了计算。
“经我初步计算,即使在不使用翼身融合技术的前提下,将机内弹舱改为机内油箱,保守估计机内燃油量可达3500升以上,若加上翼身融合,预计可达4000升以上。该油量可支持该机在外挂4枚250公斤口径的航弹构型下,‘低-低-低’剖面,高亚音速突防,作战半径至少达到300公里左右。”
实际上挂弹的5爷,低空突防速度也是高亚音速,对比下来,这个“撤弹换油”实际上是把好处拿了,却没损失什么东西。
“若加挂低阻副油箱,预计总油量可达5000升以上,采用‘高-低-低-高’剖面,预计作战半径可达600公里以上。”
能跑的距离远了,一开始就不用低空进入了,前半段飞高点也很安全,还省油。
高振东这个建议,抄的就是5爷的后期改进型,该型在个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内油达到了3700升左右。
这个油量看起来,虽然和使用机内弹舱加挂副油箱的油量差不多,但是外挂副油箱不挂副油箱是不一样的,外油效率远远没有内油效率高,就算油箱的挂架挂上炸弹,炸弹的阻力依然比副油箱要小。
对于这个数据,瓷飞厂的同志也有所预计,但是看到写信的同志白纸黑字的算出来,还是很心动,而且这位同志的理由很充分,分析也很准确,内置弹舱的攻-5,实际上真的没办法低空超音速突防。
但是奈何,人家用户要的就是内置弹舱啊。
继续往下看,写信的同志非常贴心的提了建议:“考虑到内置弹舱的设计,可能与初始设计要求直接关联,建议设计方可在进行充分的理论计算准备后,向使用方力陈利害,以期有所改观。”
嗯?这是要我们直接找空军,推翻原有技战术要求?这位同志口气不小啊,想得太简单了。
但是肖总的想法却是不太一样。
“防工委连这部分建议都原样转发过来,那是不是说明……”
一位研究人员兴奋的道:“肖总,你的意思是,防工委也有这个想法?!”
防工委的想法肯定和空军不一定完全一致,如果防工委都有这个想法,那么这个事情就不完全是铁板一块。
肖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一位骨干。
“你按照这位写信的同志的思路,仔细做一下计算和分析,不管怎么说,算一遍也有利于增加我们的设计经验嘛。”
这位骨干一脸兴奋:“好的肖总,我尽快完成!”
布置完这个事情,他们回头看向信中的最后一条建议,看完这条建议,瓷飞厂的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这味儿好像不对啊。
“肖总,怎么我感觉这位同志,好像是要把我们这飞机,往最早的老路上拉啊?”
第524章 多用途
最早的老路,自然是指5爷的前身米格19是种纯纯的战斗机。
有趣的冷知识是,5爷的前身,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和6爷平行发展的,也就是说5爷不是6爷的直系后代,而是兄弟,非要算的话也只能算是大侄子。
肖总沉吟半天:“我觉得也是,这东西看着不只是个攻击机那么简单。”
他们的疑惑,来自最后几段话。
“若该机采用内置‘弹改油’方案,则个人对该机总体武器挂载构型建议如下:航炮改为双管机腹布置,为现有副油箱重载挂架加装弹药控制线路,重载挂架外侧,增加一对挂架用于挂载空空格斗弹用于自卫。机腹下方在原有两个250kg挂架基础上,增加两个250kg挂架,整机挂架数量增加至10个。”
这个挂载构型,实际上就是后来5爷应用最多的一个成熟构型,除了航炮机腹布置。
没有了弹舱的影响,航炮机腹布置可以进一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而且还让机翼油箱的可用空间更大,布置更加自如。
只是航炮可能需要现搞,但是高振东恰好知道,一门合适机腹布置的航炮就快到来了。
“该构型下,考虑到改进型发动机推力增加带来的载重变化,该机典型挂载配置可采用以下几种。”
“2*副油箱+2*250kg炸弹+2*空空导弹。”
“2*副油箱+4*100kg级炸弹+2*空空导弹。”
“4*250kg级炸弹+2*空空导弹。”
“6*100kg级炸弹+2*空空导弹。”
所有的配置,都挂载了两枚空空导弹作为自卫武器,这倒是不稀奇,尽可能拥有独立作战能力,本来就是部队那边一贯的追求。
但奇怪的是,作为攻击机,常用的火箭发射巢在这里面没有出现,但这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最后一个配置。
“2*副油箱+4*空空导弹,该配置下,采用典型空战剖面,预计作战半径可达600~700公里。”
作为一个攻击机,这种挂载配置和使用建议就不该出现。
但这才是高振东真正的目标——一架弱化版的多用途战斗机!一架能在制空战斗机伴随下,进行空袭作战的飞机,一架在必要情况下,结合较为先进的空空导弹,能独立遂行制空作战的较为廉价的战斗机。
600~700公里的作战半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多用途战斗机是合格的,甚至还能承担一点点截击任务。
纯的截击机不一定需要特别好的雷达,比如老毛子前期那一堆在“空气”系统下被引导作战的截击机,凡是机头进气的雷达都不咋样,但它们能完成任务,其本质某种程度上看作是一枚大号的人操导弹也未尝不可,只是这个人操导弹还能发射导弹就是了。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多用途战斗机的雷达一定得好,否则也就多用途不起来,高振东之所以选定攻-5型作为预想中的多用途战斗机,没别的,就是那个尖尖的机头!
除了它,手上可以够得着战斗机指标的,没一个能装得下雷达的。
作为多用途战斗机来用!这就是为什么火箭发射巢没有在典型挂载配置里出现。
火箭发射巢这种东西,前线近距支援用得上,但是战场遮断就有点不合适了,威力有点小。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时候,可能空军自己都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或者对这两种作战方式还没有明确的概念。
空军给攻-5的技战术要求,其实更适合完成战场遮断任务,类似老毛子的米格-27攻击机,而不是近距空中支援,但是空军原本的想法,恰恰就是想要近距空中支援。
空军在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实战中,对伊尔-10表现大为满意,攻-5是作为其后续机型来规划的。
但伊尔-10其实更靠近距前线支援机,5爷作为其后续型号,却偏偏给定了套战场遮断的要求。
以固定翼飞机来说的话,近距空中支援是老毛子的苏-25、花旗佬的A-10干的事情,所以他们一个个皮糙肉厚,虽然飞得不快,但是低空低速性能好,滞空时间长,近距空中支援还要求瞄得稳打得准,否则打不中敌人还是小事,打自己人头上就抓瞎了。
当然,太过低空低速也不行,比如运输机里的那位五爷就不行,实在是太慢了。
以5爷的底子,干近距空中支援,属实是有点难为了,它虽然快不上去,但它也慢不下来啊!而且载弹量还小,支援不了几下子就得回去。
总之就是原本5爷这飞机,好是好,就是一直有那么一点儿歪,不过歪着歪着,也就凑合用下来了。
而高振东这次,就是想给它挪挪位置,看看能不能在体系里,放到一个更合适它的位置上去。
所以高振东对于攻-5原设计中,为了减阻导致座舱盖较为低矮的问题没有提出来,作为战斗机,这个座舱高度差不多够了,为了减阻,只好牺牲一点了。
类似F-16那样的气泡座舱倒是真好,但是这时候是肯定造不出来的,懂的权衡利弊,不贪心,也是应用研究的一条原则。
至于炸弹投得准不准的问题,通过其他办法解决。
瓷飞厂的同志虽然对这些东西还不见得有明确的概念,但毕竟是搞作战飞机的,非常敏感,这最后一种配置,明晃晃的就是想把这个攻击机往战斗机上引啊。
看给定的典型作战挂载,是能够看出飞机的使用设定的,几十年后的豹爷,不是不能挂中距空空弹,但是从来没看见挂过,因为在设计上,它就不是干这个事情的。
肖总看着这个建议,眼睛越来越亮,如果说其他建议都是修改攻-5的本事的话,那最后这个建议,直接影响到它的编制问题了。
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一个好士兵,总的来说,在军工人的内心里,战斗机总是比攻击机要帅那么一丢丢的。二十一世纪MOBA游戏里,大家都喜欢打输出位置,不就是因为这个嘛,帅啊!
高振东把这个建议写到信件里,就是引诱瓷飞厂这边的同志,想不想帅?想帅的话,你们那边使使劲儿啊,大家一起努力努力啊。
思忖良久,肖总下定了决心:“你们几位,加加班,在正常工作之外,仔细计算一下,以最新条件,将攻-5的设计指标按照这份邮件中的建议进行修改,同时性能尽量往战斗机方向倾斜,看看以战斗机的指标来要求,攻-5的底子能做到什么程度,能得到一个什么东西。”
想要改编制,先得有本事,先盘一盘攻-5的底子,看看够不够吸引人。
至于“最新条件”,自然是指现在的攻-5能用到的技术,这个世界的攻-5,比高振东前世看到的那个攻-5,条件要好很多,它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动机、更好的装甲钢、更好的结构钢、更快更深入精度更高的设计计算……
“好的肖总!”几个人都很兴奋,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这句话虽然他们没听听过,但是道理还是懂的。
其中一位问道:“那翼身融合这个事情怎么办?”
肖总笑道:“先不考虑,就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进行估算。这个没准可以作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姿态出现呢。”
还没明朗的风险性技术,在做下限估计的时候就不要考虑进去了,但是这不等于肖总什么都不做。
“给我订去京城的票,我要去京城防工委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弄清楚这个翼身融合的事情。攻-5战斗型的指标,你们算完了直接发我保密邮箱!”
这种性能估计都是根据经验和一些公式套着算的,计算起来其实很快。
他要去京城,其实不只是为了翼身融合,更大的目标是亲自向防工委那边的相关部门请教请教,看看事情有没有什么曙光。
防工委既然把这么一封特别的邮件转过来,就说明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态度的,但是最后能成什么样子,肯定得多方都努力才行。
有些情况,职工是不知道的,但是肖总心里有数,攻-5的前景,当前其实并不乐观。
这时候各个厂所一窝蜂上马,同一种武器各种仿制自制型号,各个厂所搞得是五花八门,可谓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说好听点是百花齐放,说难听点是浪费资源。
日后的人在研究6爷、7爷这一代武器的谱系的时候,经常抠脑袋的孪生兄弟太多的问题,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这种情况,自然是要被调整的,但是调整到谁头上,这可没谱,毕竟大家的东西看起来都差不多。
高振东前世,攻-5的研制就是一波三折,上上下下,所以虽然其设计完成的时间很早,样机制造开始时间也早,但直到65年才首飞。
高振东这个挂逼知道攻-5最终会成为大名鼎鼎的一群“五爷”之一,但是肖总不知道啊。
对攻-5前途忧心忡忡的肖总,对于每一点机会,都是要争取的,更别说这封信里面透出来的防工委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
第525章 分辨率10m
瓷飞厂是下定了决心,肖总远赴京城,但高振东这边的事情,还远远没完。
此时的他,正在拿着防工委发过来的另一位五爷——轰炸机的资料,细细的计算着、考虑着。
他想撬动的可不只是攻-5装雷达这个事情。
就在他算得入神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高振东起身开门,门口是易中海和五道口分来的师妹马娟,马娟性格虽然比较直,有些男子的英气,但是心却是很细的,正合适代表分厂的电子实验室跟进一下光刻机的组装事宜。
“高师兄,好消息好消息!”马娟不像伍升远那么一板一眼,在单位也叫高师兄,高振东听得还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