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改进需要更大的载重。
高振东在黑板上画了个飞机示意图,然后在座舱、发动机等位置画了几笔。
“在发动机、乘员舱等处,加装592型装甲钢板!把发动机和乘员严严实实的保护起来!作为近距空中支援战机,在战斗中被击中是难免的,那我们就最大限度的提升飞行员的生存率。”
所有的同志都乐了,诶,这个建议不错,既然载重有富裕了,那就上点装甲,把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和大脑——飞行员保护起来,只要飞机还有动力,那最终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飞行员的生命。
“好,这个建议很好,就这么干!”有了大推力发动机带来的底气,这回空军的领导连“论证”都不说了,直接就拍板,这个事情,干了!
“那油箱怎么办?如果真按照你的建议改装,这可就是个飞行的大油桶。”有位同志问道。
所有的人都看向了高振东,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的,按照高振东“弹改油”的建议的话,初步估计油能多装2.5吨,航程能提高50%~70%,但是危险性也加大了。
有的油箱是用装甲防弹的,但是以这种改进方式改出来的飞机,想给油箱防弹代价有点大——太特么多了,而且机翼也装不了那东西。
高振东道:“如果有的话,就用自封油箱!如果没有,那就想办法搞一下。”
这东西其实不麻烦,花旗佬1921年就有专利了,国内是在1997年才发布的标准,但是在那之前,不代表就没有,只是1961年有没有不太好说。
万一没有也没关系,那东西结构和原理其实挺简单的,高振东背得,大不了下来找应化部的同志帮帮忙,搞点儿合适的材料。
就算材料问题,硬质填充油箱搞不了,但是简单弄个自封闭夹层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同志们的反应,很快就让高振东意识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自封油箱是啥?这是一种反应。
自封油箱我知道,但是怎么造我不知道,这是第二种反应。
根子还是在老毛子这儿,老毛子这个时候的自封油箱,也比较那啥,所以他们早期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防止起火!
伊尔-28就是在油箱里预充二氧化碳。
由于花旗佬和汉斯猫在S2就开始用自封油箱了,所以我们的同志倒是有知道的,尤其是空军的同志,至于怎么造,不知道。
“振东同志,这个东西你知道怎么造?”
看着空军那边的同志带着一种“意外之喜”的目光看过来,高振东只好含含糊糊的打哈哈:“那啥,厂里处理工件的时候,偶然发现过一些现象,有点点想法,不一定行。”
有想法就好啊,就怕你没想法!
空军的同志大喜,这东西的好处他们还是知道的。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还是以机炮格斗和高炮破片为主的年代,能对子弹、炮弹和弹片起到较好作用的自封闭油箱,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过碰到连续杆或者离散杆战斗部,效果就差很多了,那种情况泡沫填充油箱更好一些。
但是我们苦于没有门路去造这个东西,现在听见高振东说有想法,空军这边马上拍板:“这个事情,我们后面叫搞飞机的同志来请教请教你,哈哈。”
他们的笑声,就跟小孩子走在路上,意外捡到一张“大黑十”似的。
这个小插曲过去,高振东继续汇报自己在轰炸机改攻击机上的想法。
“在飞机结构方面,我建议取消尾炮塔、取消领航舱,乘员由3人改为2人,纵列双座布局,前座驾驶员,后座为武器操作手,兼顾通信。”
这个改动把一直笑呵呵的防工委领导都给惊到了:“振东啊,你这是连屁股都不要了,眼睛也扔了?”
“眼睛这部分,我考虑的是把领航员舱空置出来,加装雷达、反坦克机炮,那么大个机头空间,就放个领航员和轰炸瞄具,实在是太浪费了,那个地方的空间是很宝贵的。如果想用来反舰,这种S2时期的轰炸方式效率极差,基本上没有突破敌方防御的可能性,还得是上雷达,上制导武器。”
花旗佬倒是海军天下无敌,主要空舰武器就是飞机扔铁炸弹,可这一手我们学不来,而且他们也不是没烦恼,高振东穿越的时候,花旗佬就深深苦恼于没有真正好用的空舰武器,舰舰武器也是弱鸡,面对我们的饺子,突然发现特么不会反舰了。
至于反坦克机炮,是高振东跟A-10学的,不过A-10那种活生生在炮上面造了架飞机的搞法肯定不能学。
“那领航怎么办?”
我们真正靠谱的战区导航,是80年代从高卢鸡那儿搞来的塔康战术空中导航系统,然后自己也发展了出来,在那之前的战术导航,处于能用之上,但好用就说不上。
“伊尔-28的导航系统,有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和信标接受机,这几个设备,都不是必须在透明的领航舱内使用的。”
第554章 整了个更大的
“那目视领航怎么办?”
高振东耸耸肩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战距离的变化,地标目视领航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就算是实在需要,也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把飞机下方的影像传到武器操作员座舱的,为了这个就把机头这个宝贵的空间给占据了,就太浪费了。”
机头是装雷达的,高振东反复强调的雷达,让空军的同志意识到,这个空间真的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特别是反舰,这在可以想象到的、最急迫的作战方向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空中力量反舰,是我们一直想获得但是却一直没能如愿的,高振东前世看到的攻-5带火箭助推鱼雷就是一种尝试,不过火箭助推鱼雷那几公里的射程,实际上和扔铁炸弹比意义不大,而且那鱼雷个头还不算大,更惨的是,等到搞定这个事情,都特么80年代左右了,已经完全没有用。
但是高振东前面说的各种内容加到一起,倒是让空军的同志想起来一种可能。
机头的雷达、“弹改油”的航程、更大的发动机、翼根处的重载挂点……
这些放到一起,都还想不到高振东想干什么的话,那也未免太小看空军的同志了。
“你是想给伊尔-28仿制型,除了陆上的对地近距离支援之外,在海上提供一种雷达导引的反舰导弹?”
这个话从功能划分上来说,说得有点乱,但是高振东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对!”
空军的同志心里是五味翻腾:“你这个眼光,看得有点远了啊。”
提升了如此之多的航程,加上反舰导弹、低空突防,高振东瞄准的是什么,不言而喻,甚至根本都没考虑对岸的事情,他想得更远!
或者说,他想打击的目标,才是对岸问题的根源。
当然,这个话不太好明着说出来,他只能这么模糊的说上一句了,“长远”,也能解释成高振东在导弹应用上的考虑想得很长远。
防工委总工突然插了一句:“反舰导弹是不是太大个了?我们没有合适的反舰导弹。”
已经仿制成功,而且有实战成果的争先-1号,先不说高达2吨的体重,光是那尺寸,就已经不是伊尔-28这个个头的飞机能扛得起的。
高振东笑了笑,含糊的道:“事物总是在发展的嘛,总不能因为没有合适的弹,就把合适的飞机也给停下了。”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那防工委这边多半会认为他这话的字面意思就是他的真实含义。
但是在高振东这里,事情有些不太一样,看着高振东脸上有点神秘的笑容,含含糊糊的话,防工委领导明白过来,他心里有想法啊!
看来他也学会了,有些话能不在人多的时候说就不说。
防工委领导哈哈一笑:“嗯,发展好,有发展就好啊。”这小子跨界一向夸张,从反坦克跑到反舰上好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总比计算机和装甲钢之间的差距小多了。
说完转头看着空军那边领头的同志:“老X啊,这个建议,我个人觉得不错,不错,哈哈。”
空军的同志被他这一连串打哈哈,搞得有些莫名其妙,总觉得有些他不明白的事情好像发生了。
但是防工委领导的意见也很重要,既然他都觉得不错,那也是可以纳入考虑的。
反正今天是研讨会,是诸葛亮会,会讨论出一些意向,但是不会形成决议,多听听总没错,再说,除了没合适的弹之外,其实这个建议听起来还真的挺靠谱的。
“嗯,这个想法有意思,可以考虑啊。那尾炮呢?屁股不要了?”
高振东笑道:“我的想法很简单,近距对地支援的话,敌人对我们的尾后没有威胁,扔反舰导弹的话,远远的扔了就跑,尾炮本来效率就不高,就是个心理和骚扰作用,在导弹逐步普及的现在,对于轰炸机这种目标来说,敌人基本上不会进入尾炮的有效射程。不如取消了,把整个炮系统的重量节约下来装油装弹。”
敌人红外空空导弹虽然也只能打尾追,性能也一般,但是从轰炸机的机动来看,这些弹打战斗机可能不太靠谱,但是打伊尔-28这类飞机,根本不需要进入伊尔-28尾炮射程范围内。
高振东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整个尾炮系统的份量,好几百公斤呢。别忘了,炮手也是系统的一部分,还得加上这名炮手的维生系统、通讯装置,这一系列下来,没有三百公斤也有两百公斤了。”
伊尔-28尾炮用的NR-23航炮,不算炮塔、运动机构这些,单是炮本身,一门39公斤,两门加上连接件什么的,就是上百公斤了,再加上前面说的那些东西以及炮弹,那份量,不得了。
不过后来仿制成功的炸-5,为了和6爷使用同样的零件,把NR-23换成了AM-23的仿制品,但重量上还是没什么本质区别。
这账,算得同志们很是纠结。
这东西代价的确大,但是要说完全没用,至少在现在的环境看来,好像还是有些用的。
最后还是空军踩了一脚刹车:“既然发动机、燃油等方面提升了这么多,这门炮,还是留着吧,这个代价也能付得起。”
要不说财大气粗呢,其他方面乐观起来的空军,口气也大了不少。
高振东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反而笑得很开心,这个不算是最核心的改动,实在不能改也就算了,后期想改也很容易。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改进点,就是高振东拿出来给人砍的,总不能什么都听你的一点儿不能调整吧?这种次要问题拿出来,就是给大家发挥一下的。
大不了在平飞或者攻击脱离的时候,炮口向下听个响,也能让敌人吓一跳。
这就叫弃卒保帅,高振东改炸-5,要改的核心是其主要的战术任务和运用方式,尾炮这种细枝末节,问题不大,等时候到了,不用他提,空军自觉得很。
这也是高振东前世的导师教他的小诀窍:“你在报告里啊,最好留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让别人去挑。否则别人挑不出小毛病,就要找你大毛病了。嗨,我给你说这个干啥,你这报告,浑身都是小毛病,不用特意留了。”
还别说,导师人还怪好的嘞。
“那战术轰炸怎么办?”有的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高振东笑了:“那啥,按照上述方案改出来的飞机,一样能执行战术轰炸啊,只是性能更强了,但是并没有丢掉它执行战术轰炸的能力啊,需要的时候,一样能上。”
大家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都笑着拍拍自己脑袋,戏称“糊涂了,糊涂了”。
空军这边汇总了一下伊尔-28仿制型的改进要点之后,越看越喜欢,这东西看起来是真好。
更大的载弹、更大的航程、更好的防护、更好的火控,这就是一个飞行坦克啊!
前线舔地再合适不过了,这才是伊尔-10真正的后继者!
听说高振东同志还是二代坦克的副总师,他这是把坦克搬到天上了!
此时大家都没想到,这个飞机在这一代的一票5爷里,除了那个飞行拖拉机实在是长寿之外,其在我军装备序列的装备时间,居然是最长的。
战-5、直-5就不用说了,连攻-5战斗型都没熬过它。
无他,实在是好用,价格便宜,皮实抗造,装甲又厚,载弹量不小,武器还忒丰富。
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一些务实的国家,甚至还要求将其改成涡扇发动机、去掉雷达装上好的光学和红外瞄具之后,买去打地方武装,害得这飞机的生产线一直关不了。
对于伊尔-28的改进,已经基本取得了一致意向,这个改法好,但这就引出来另外一个问题。
“振东同志,你对攻击机的想法,我们大致是明白了,轰炸机只保留图-16仿制型一种新型别,也算是顺理成章。但是现在的攻-5怎么办?一些需要高速突防的战术任务怎么办?”
高振东笑道:“这就涉及到战斗机三级三型里面的东西了。我的想法,是攻-5改为多用途战斗机,现有战-6低速生产或者进一步改进,攻-5战斗型成熟之后,采用攻-5战斗型作为主力前线战机,同时兼顾战场遮断这类战术任务。”
艹,你这动静,比刚才轰炸机的还大!
高振东前世,炸-5终其一生,国内装备量不过300多架,当然,如果这辈子真的改为攻击机,那装备量可能会更大一些,毕竟是一下占据了战术轻轰和对地攻击机两个生态位。
但是和前世的战-6比,那依然是小巫见大巫,由于战-7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6爷生产量高达5200多架,绝大部分是自己装备了。
0.5万,四舍五入可就是1万!从这个数字就能看出,高振东这个建议会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哪怕前世6爷其实是因为7爷和8爷进度拉垮,导致的非正常数量。
第555章 这东西还是攻5?
好在现在的其他同志,并不知道6爷的装备情况,而且这种装备情况也不太可能重现,至少7爷的仿制应该会顺利一些。
换种说法就是,我们出材料,老毛子做菜,把LYP-7给我们搞出来。
还是那句话,一定程度的翻脸不见得会影响做生意。
即便如此,高振东跨的仿佛一定会扯到那啥的这一大步,仍然是让大家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但不论是空军,还是防工委,对于高振东这种激进起来会吓死人的风格,多少已经有了一些习惯了,大概也知道他激进总是有一些理由的,至少这些理由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自洽的。
得,也不大惊小怪了,先说名词解释吧。
“先说说,战场遮断是指什么?多用途战斗机的具体多用途在哪些方面?”
高振东也知道这些东西大概率都是要解释一遍的,早就做好了准备,打开本子,在黑板面前把几个名词都解释了一遍。
为了区别开战场遮断和近距对地支援,甚至还都画上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