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456节

  这就是有时候内行受骗会被骗得更狠的原因,因为他一旦有了相信的种子,那他会自己帮忙脑补,而且脑补得还特么的既专业又合理。

  当然,这里娄晓娥并没有骗他。

  听完娄晓娥的讲述,这位大夫不由拍案叫绝:“绝了!厉害啊!没想到这方法,能救被异物堵塞气管的患者,方法还简单易行,无需专业器械,对于类似情况的急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说完还转头给秦怀茹说了一句:“以这位同志说的这个过程,还有孩子送过来的情况来看,要是再晚上五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啊。你也是运气好,能恰巧碰上她,这种手法,我还没听说有谁会的。”

  这话说得,好像只要她没听说过,就不会有人会一样。

  不过她的话很有道理,这种事情,最大的问题就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救,但是发生后往往都不可能很快得到专业人员的救治,偏偏过程快后果严重,往往造成很多遗憾。

  秦怀茹一听,差点儿又给娄晓娥跪下了。

  娄晓娥被女大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这个办法也不是次次都有用的。”

  女大夫眼睛一鼓:“这不废话,哪儿有成功率100%的办法的,这种手法,只要有成功率,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我说好,那就是好!”

  看来这位大夫也是个说一不二的牛人,自信得很。

  说完这句霸气侧漏的话,女大夫一把抓住娄晓娥的手:“你也是医生吧?能不能教教我这个手法?”

  这位大夫倒是没有偷师学艺,取而代之的想法,她也不需要,她只是想救更多的人,仅此而已。

  娄晓娥有点不好意思:“我是京二医的大二学生。大夫,这个手法有很多种的,原理虽然都一样,但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具体手法,一时之间我也说不清楚。我都总结了放在家里呢,你要是有兴趣,改天我给你送来?”

  她也没想太多,她只想帮助救更多的人。

  此时娄晓娥的眼里,闪烁着非常明亮的光芒,那里面交杂着顿悟、自信、自豪……还有找到方向的光。

  女大夫听见“京二医”,就是一愣:“京二医?不是才建校没两年嘛?哪儿能让您送来,那我这架子也忒大了,回头我去京二医取吧,太感谢您了。”

  看来她也是个对医疗系统很熟悉的人。

  “嗯,我建校第一年考进去的。”娄晓娥笑道。

  “啧啧啧~~~~~”女大夫嘴里没停,至于“啧”个什么劲儿,就不得而知了,估计是没想到这么新的学校也能出这种狠人:“你愿意把这套手法教给我,我先替所有可能陷入这种危险的病人谢谢你了。”

  女大夫这话,说得非常郑重,搞得娄晓娥非常不好意思,眼见这里没什么事情了,她和女大夫约好时间,就离开了医院。

  秦怀茹还要照看棒梗,对着娄晓娥千恩万谢,好不容易才放娄晓娥离开。

  而高振东回到家,看见家里没人,他倒也不以为意,没准是调课了,自己在防工委开会,娄晓娥想通知自己也没办法。

  他正在煮面条,准备炒个鸡蛋面条吃,刚把煮好的面条捞出来晾上,门响了,娄晓娥一脸喜色,蹦蹦跳跳的走了进来。

  高振东一看自家媳妇儿,就知道她心情好得很。

  “哟,今天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

  “瞧你说的,我哪天不高兴啊。”娄晓娥嘻嘻嘻的笑了起来。

  “也对,我家晓娥每天都是最开心的。”高振东一边打鸡蛋,一边笑道,他准备把这碗面条炒了先给娄晓娥,自己再下一碗。

  “你猜,我今天干了个什么事情?”娄晓娥一脸的神秘。

  就说嘛,指定是有事儿。

  高振东这回是实在没猜着,毕竟这种一般出现在小说里的事情,在现实里是真的很难猜。

  娄晓娥也不泄气,非常得意的道:“我今天救了个小孩,秦姐家棒梗,大夫说啊,要不是我,棒梗可能就没咯。”

  啊?高振东连碗都差点扔出去。

  能要命的事情,娄晓娥去救,岂不是也把自己置于危险中了?

  高振东一下子警觉起来,但是脸上笑容还是没变:“嚯,我家晓娥本事了,来来来,说说。”

  娄晓娥开开心心的把事情说了一遍,听完后,高振东这才放下心来,不是她亲身犯险就好!

  至于救孩子万一救出问题这种事情,高振东倒是没太放在心上,他有自信能处理得了,现在是皆大欢喜,那就更没问题了。

  不过听说棒梗肋骨给娄晓娥弄断了一根,高振东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这小子。

  “振东,我告诉你吧,棒梗活过来那一刻,我其实比秦姐还激动!我要当医生!”娄晓娥眼睛里光芒四射。

  高振东很理解她的感受,这应该算是一位有了医者之心的预备医生,亲手救下的第一条生命。

  如果说娄晓娥以前想当医生更多是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结果的话,那现在说这话,就是她对人生道路的一种选择,她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不只有痛苦能让人成长,成就其实也可以。

  他一把抱起娄晓娥,两人开心的笑声在屋里回荡,久久不散。

  吃过晚饭,高振东让娄晓娥自己先忙,他自己走出了家门。

  他走到倒座房,还没敲响房门,房门自行就开了,里面的同志将他迎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走进这个地方。

  里面的同志早就猜到他的来意,将今天的事情给高振东复述了一遍。

  高振东听完,彻底放下心来:“辛苦你们了同志,如果以后有类似情况,可能还要辛苦你们。”

第704章 上岸!上岸!

  几位同志并没有多说,只是很严肃的敬了一个礼。

  高振东告别他们,转身回家。

  刚进门,贾张氏就带着两个小姑娘过来了。

  其他帮忙送人的邻居,已经把过程告诉了她,对于贾张氏来说,娄晓娥这次出手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如果她真是一人陆续送走家里三代男丁,那感受,直接不用说了。

  等到把两个小的晚饭招呼好,眼见秦怀茹还没回来,贾张氏也不等了,带着两个小姑娘过来道谢。

  贾张氏是泼不是傻,这种事情不亲身道谢,那以后在四合院那名声才真是臭不可闻。

  这下子真是把娄晓娥整不会了,毕竟她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哪儿见过老太太带着两个小姑娘给自己跪下的情况。

  而且,就贾张氏那分量,她也架不住。

  这个时候,还得是高振东,他把贾张氏架起来,坐下说话。

  挺过了贾张氏的千恩万谢,高振东两口子送她们祖孙三人回家。

  棒梗在医院所需的观察期并不长,一根肋骨骨折也不需要住院,就不用贾张氏送东西过去。

  看着祖孙三人在中院院门消失,高振东转过头来,看见娄晓娥正在笑,笑得漂亮极了。

  ——

  高振东再次来到防工委,刚进门,就看见海装局的同志在那里笑得见牙不见眼。

  看来他们回去是连夜商量了一点什么事情,做出了什么决定。

  果然,看见高振东,一位海装局的同志就乐呵呵的凑过来。

  “振东同志,你提议的那个大型护卫艇,我们已经决定了,搞!”

  作为真正的甲方,要做什么东西,根子上还是海装局说了算,防工委一般来说,会在技术上加以修正,毕竟有时候甲方脑洞开大了,最后还是会回到“我们还是用第一版吧”,那就乐子大了。

  甚至钱都不是防工委要真正考虑的事情,钱也不是他们拨,防工委和钱有关的,除了研究经费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在限制的成本里实现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恰好,大型护卫艇这个事情,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技术修正的,要么已经有了,要么快要有了。所以基本上海装局这边和海军把事情商定了,基本上事情也就定下来了。

  高振东对此极为高兴,就算后面他的建议得不到认可,就这三条艇,就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结合空军或者海军航空兵,力保大陆架周边专属经济区内无忧。

  至于什么花旗佬的航母,说实话,这东西强在机动性,是海上机动作战用的,如果死粘着大陆作战,那甚至比不上一个部署了同样数量飞机的机场。

  至少机场不会沉,生存能力强,而且补给还容易。

  别的不说,91年石油湾战争,为了打个二伊,调集了多少航母?

  航母看起来战无不胜,其实是因为它的对手,在S2以后就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大国,三个团的战斗机,真要说能对体量相当的对手本土毁天灭地,那倒还真不至于。

  如果不想走出去、保护航线、主动进攻、远程拒止的话,航母还真不见得有多好使。

  这不是说航母无用,而是说对于处于彻底的战略守势的国家来说,航母不如导弹好使。

  反而这东西想要由海上陆,一点都不好使,要不然花旗佬也不会捣鼓着搞史上最贵同时也最废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了,当然,那对他们来说,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想法不见得错,错在第一找错了对手,第二找错了队友。

  而且,这些东西还有别的用处。

  看着高振东也跟着咧开了嘴,海装局的同志笑了,他就知道,高总工听见这个消息一定很开心:“高总工,还有什么好主意,千万别藏着掖着啊,哈哈。”

  高振东很开心的点了点头。

  近海防御的事情差不多告一段落,今天一开始,防工委这边就宣布,艇的事情,不用讨论了,已经有了一定的意向,看来海装局通知他们非常及时。

  小艇不说了,那说别的吧,大舰这东西,因为技术难度的原因,本来就被放到了最后,所以他们今天都在讨论军辅船。

  这东西门类就多了,大家说起来也是五花八门,各抒己见。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电侦船至少得再来两条,北、东、中,至少得有一条吧?

  而且这种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没有那么极端,如果人员多配置几套,甚至能长期在海上飘来飘去,换人不换船,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干过,就好像那些慢悠悠的货轮,出勤时间拉满,但是维护却不像作战舰艇那么频繁和长期。

  三条,差不多够使了。

  高振东听着都乐了,这些同志啊,一点都不厚道。

  别的不说,这东西天天开着大功率干扰在海上漂,或者天天在各个频段以压制功率用定向天线放《东方红》,估摸着能逼疯一堆人。

  噢,不对,这时候《东方红》还没创作出来,那就《南泥湾》吧,这歌也挺好听的。

  有的同志,则建议将中型登陆舰的设计和建造尽早提上日程,看来大家心里记挂着的,都差不多,心里那口气儿还没顺呢。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是比较赞同的,说起这个事情,部队上的同志一个个都嗷嗷叫。

  排水量4000吨,能运载一个装甲连加一个步兵连,其实已经超过半个营,三条船能完成任务,就够上去大半个团的规模,只要支援得当,这就不是敌人能轻易啃得动、赶下海的了。

  这个事情,都不用高振东去翻系统,同志们比他还主动。

  而且海装局的同志,还提了个要求:航速18节!

  我们这个时候是有坦克登陆舰的,不过有点老,来源嘛,嘿,这事儿就得问运输大队长了。

  我们有花旗佬的LSD,航速11节,这个航速意味着哪怕是当归海峡最窄的地方,一次航渡来回也要18小时,无疑是有些不赶趟了,从发起攻击到完成两个航次,27小时,有点实在太慢,本来数量就不大,速度还慢,那用起来就比较扯。

  所以这个要求,实际上是很合理的。

  合理归合理,但这个要求对于现在准备搞登陆舰的同志,略微有些抠脑袋:“登陆舰为了装载量、冲滩、退滩性能,舰体特殊,平底、宽体、艏部要布置跳板,我们的大功率柴油机性能还不大跟得上,可能有点困难。”

  海装局寸步不让:“这个要求一定要实现。”

  “行,我们就往这个方向走。”准备搞登陆舰的同志一咬牙,干了,全部都是现成的,那还要自己干嘛?

  这时候,防工委总工看着高振东有点魂飞天外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振东同志,你对登陆舰有什么想法没有?”主动问一问。

  高振东啊的一声,把自己的思绪收了回来。

  “嗯,中型登陆舰好,就算没造多少,至少先完成设计,形成一定的数量,训练大量人员,这东西爆起来快。”

  他很清楚,两栖类的舰,爆起兵来比作战舰快得多。他前世看到的大名鼎鼎的“牛夫人”,别看是个带甲板的两栖攻击舰,但是建造速度想快的时候,快得一批。

  “嗯,你这个建议很不错,完成技术准备,保证一定规模,形成人员储备。”

  高振东笑道:“其实除了这个,我觉得登陆艇也可以搞,搞个长航程、适航性好的,不止是战时完成登陆,平时也能用于岛屿的补给,中登想靠上小码头,可不太容易。”

  海装的同志一愣:“我们有登陆艇,种类和数量都不少,大中小都有。造肯定是要造的,再搞新的?”

首节 上一节 456/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