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508节

  与此同时,在红色广场的另外一头,也有人正在讨论这起军事冲突事件,但是侧重点不太一样。

  “他们居然已经有便携防空导弹了?查!给我狠狠的查!到底是谁,把我们正在研制的便携防空导弹泄漏给他们的!”

  便携防空导弹不是什么决定性的武器,至少在上了规模的大战来说是如此,当然,他们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后,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轻武器,给他们放了不少血。

  不过至少现在这东西只是一种步兵防空火力的有限补充,本身并不是多大个事儿,这位老毛子气愤的地方,主要是这可能意味着己方的保密系统可能出了大问题!

  他不相信南方同志能够这么快就研究出便携防空弹,老毛子自己都还在研制中,那个一切技术都靠引进的贫弱国度,绝不可能这么快就研究出这种武器来,越小越难做,这是应用研究里的科学规律。

  不过那位负责与南方的军事装备交流的部长同志,却不这么想。

  “也许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的同志,不要太过敏感了。”部长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别忘了,我们的红外空空导弹是从哪里来的技术,也别忘了,第一个空空导弹的战果是他们的,第一个反舰导弹的战果也是他们的,在导弹技术方面,他们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便携防空导弹,正好在他们擅长的范围内。我亲爱的达瓦里氏,这是我的工作领域,对这方面的情况,我非常清楚。”

  部长一脸严肃,非常明白的告诉这位同志,不要用你的业余来挑战我吃饭的专业。

  “你这是在倾向南方人?”大家都是一个级别的,部长同志这些话让这位同志有些下不来台。

  “我不倾向他们,我只是在提供正确的专业意见,不要被偏见蒙蔽了双眼,错误的结论会导致错误的决定,产生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我只是在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你对此有怀疑,你也可以向卢比扬卡的同志们求证,我想他们会给你一个答案。”

  在他们眼里,卢比扬卡的信誉还是保证的,而且会议现场,就有来自卢比扬卡的同志。

  “那卢比扬卡的同志能不能告诉我们,他们的技术来源到底是哪里?”

  卢比扬卡的人耸耸肩:“来自他们自己,我们只能肯定这么多,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比我们的先进。”

  “那,你们有更多的收获吗?”

  “目前为止,没有,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损失了不少钉子,甚至连燕子都损失了一名。”

第783章 逐渐浮出水面的三分厂

  如果说钉子的损失可能是因为不专业的话,那燕子的损失就让其他人大惊失色。

  “达瓦里氏,以燕子的明面身份,应该都有外交豁免权的吧?南方人的行事风格,也不会彻底的撕破脸,他们在没有被激怒的情况下,还是非常有规矩和默契的。”

  卢比扬卡的同志摇摇头:“燕子损失的原因,是因为她说,南方人不打老婆。”

  如果高振东能听见这话,恐怕得笑死,哪个单位的同志如此生猛,能以身入局,硬生生把燕子都给掰回来了?

  这句话同样也让在场的老毛子都陷入了沉默,这个世界真是太魔幻了。

  “不管怎么说,你们在南方的工作,也实在是不太理想。他们和我们有同样的信仰,按说应该很容易沟通才对。”有达瓦里氏对卢比扬卡表示了不满。

  “正因为他们有同样的信仰,他们才是如此的坚定,他们组织的威望在那边是极高的,非常难以策反。你以为他们都是约翰牛吗?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的唯物主义战士!”

  来自卢比扬卡的肯定+1。

  “我不相信一个不够坚定的人都没有。”

  “有,但是都是废物,用处不大。”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有用的搞不定,搞的定的没啥用。这时候的我们,和后来有一段时间的千疮百孔不太一样。

  但是卢比扬卡并非毫无收获:“实际上,我们已经锁定了他们部分技术的来源,至少材料部分是如此,例如你们非常渴求的高温合金钢。那是一个特殊的研究所,或者说一个特殊的研究所+工厂的综合体。”

  “综合体?”

  “是的,这个综合体藏在一个钢铁厂里,以钢铁厂的下属机构的形式存在,但实际上,这个机构的实际管辖权并不在这个钢铁厂手上,反而是这个钢铁厂要为这个机构的工作提供一切便利。”卢比扬卡的人向在场的人介绍情况。

  “有迹象表明,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情报,这个综合体是包括多种钢材在内的产品的生产厂或者研究者,同时,还承担了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因为他们最出色的计算机专家就在这个综合体工作。”

  虽然一群老毛子都没想通计算机和钢铁厂有什么联系,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终于开始有眉目了。

  “你确定?”

  “非常确定,这名计算机专家是曾经在他们最大的报纸上报道过的,目标很明显。”

  “他们不是一向习惯隐藏技术人员身份,以确保安全的么?”

  “可能这个是计算机方面的,同时在花旗那边也有成果发表,并非负责直接的军事装备,也无法彻底隐藏,这才公开的。通过这个人,我们能够估计得到,那个综合体里,一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员,可以说,解决那个地方,就能解决你们想要的材料和计算机的问题。”卢比扬卡的人说的话非常具有诱惑力。

  对于现在的老毛子来说,不用说别的,就591高温合金和计算机这两样,就能让他们口水都淌过第聂伯河去。

  特别是DJS-61这种只看到报道,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实物的神器。

  就这两样,就值得他们下大力气。

  “实际上这位负责计算机的科学家,我们的燕子曾经在某次宴会上主动接触过他,据我们的燕子回忆,当时对方的说法,说他自己是负责保卫工作的,也的确在他们厂内工人口中得到了证实,这才放弃。”

  对于自己人的失败,卢比扬卡毫无隐瞒,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么重要的人物,一次就被挖出来他们反而要奇怪了。

  “那这个人的其他情况呢?”

  “没有深入,我们的同志曾经打听过他的情况,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后来已经不敢再向他们的人打听他的情况了,那边的中老年妇女对于这方面极为敏感,为了避免出问题,我们的同志暂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不过有渠道消息表明,这人是学习自动化专业的,到钢铁厂承担自动化方面的工作,也因此获得了他们钢铁系统的一些奖励,但是后来主要工作方向就转向计算机专业。”

  看来卢比扬卡在三轧厂也不是全无收获,哪怕弄到手的只是废物,但是废物也是多少了解一些情况的。

  对于这种能横跨多个专业的人,老毛子倒是觉得很正常,天才嘛,哪儿都有,因为钢铁生产自动化工作获得奖励,同时在计算机方面有所建树,也不是太奇怪的事情。

  “同志,这个综合体对我们很重要!”

  “我明白,我们正在想办法。那个综合体的守卫,极为森严,做湿活儿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允许我们采取这种手段。”

  对于卢比扬卡来说,这块蛋糕虽然香甜,但是实在不太好下嘴。

  “你们尽量多拟定一些计划,我们会协调相关单位配合你们,我的达瓦里氏。”

  “肯定是需要配合的,我们自己完不成这个工作,到现在为止,不只是这个综合体,就连它所挂靠的这个钢铁厂,都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我们的同志了,对方的说法是,其他厂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卢比扬卡提供的这个新情况,让所有人更加笃定,这个地方一定是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否则对方不太可能采用这种直接清场的方式。

  “努力吧我的达瓦里氏,我们可以付出所有的配合,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

  高振东并不知道三分厂,乃至自己已经开始浮出水面,进入到了老毛子的眼中,他现在正坐在赶往青鸟市的火车上,身边有好几位同志一起。

  他这一次出门,是应防工委的要求,去青鸟市参加别-6的改装验收。

  在所有的空军装备改装里,别-6的改装是启动最晚的,但是却是速度最快的,第一个改完,原因也不复杂,因为这东西需要改装的内容,那是最少的一个。

  和其他飞机不同,别-6想要转场到其他机场,是个相对麻烦一些的事情,这是架水上飞机,而且验收的一些节点和工作,是与水上起降有关的,这就决定了别-6改装的验收工作,除了到当前唯一的水上飞机基地鲁东省青鸟市进行之外,别无他法。

  至于南方天涯岛上的基地,现在刚选址完毕,正在建设中,一时半会儿还派不上用场。

  青鸟市后来以啤酒出名,不过高振东本人倒是不太喝啤酒,主要是涨肚子,喝了老跑厕所,折腾得慌。

  目的地在圆岛,这个地名很有迷惑性,看名字应该是一个圆圆的岛,实际上不是,是一个半岛,就位于青鸟湾的东边那个尖尖上。

  下午下了火车,离目的地就不远了,青鸟站是非常靠近凸出部的,离著名的劳山反而有好几十公里的路,为什么修得如此靠海,为了和码头连起来,这就是原因。

  这个地方也是曾经著名段子“汉斯良心下水道”的发源地,所以站在青鸟市的土地上,高振东颇有一点见证历史,也不对,应该是“见证段子”的感觉。

  要说青鸟市不被淹,也许下水道是真的不错,但是另外一个原因是,这地方太靠海了,地势还高,如果连这都解决不了内涝问题,那设计排水系统的人才真的有问题了。

  高振东和一起来的同志坐上圆岛基地来接他们的车子,赶到基地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在基地同志的引导下,高振东来到了验收现场,和以往不同,今天这个会,是半露天的,就在顶上铺了一块篷布而已,主要是水上飞机就算停在停机坪,也离水面很近,而且别-6很特殊,就更是如此。

  一架暗绿色的飞机静静的停在旁边的停机坪上,装着起落架。飞机看起来挺大的,还是有几分威武雄壮的感觉,这飞机的最早技术来源,可以追溯到花旗佬的马丁PBM-3水上飞机,老毛子山寨别人的东西多了去了,没啥不好意思的。

  高振东在会场坐下,旁边还有来自空装局、防工委等单位的同志,不过飞机专业的不太多,主要是这个改装基本上完全没动到气动外形。

  空装局的同志也是老熟人了,看见高振东,连忙过来打招呼。

  “高总工好啊,可是有日子没见着你了。”

  高振东笑了,熟,而且不是一般的熟,因为这位,正是和他一起合搞战斗机战术教材的那位。

  “你好你好,那个战术的事情怎么样了?”高振东对这个还是很有兴趣的,这些东西,都是越快越好,所以他直接开口就问,也不怕对方误会他在催债。

  说起这个,空装局的同志脸上就泛起了喜色:“很好!很好!太感谢您了,您补充的内容,太有用处了。”

  说完,他环顾四周,见没人注意,他探头过来,悄悄的道:“空军的相关同志看过,非常满意和惊喜,现在已经作为教材在航校使用了,您的名字在我前面,不过这是内部教材,稿费那是没有,领导说了,回头给您发个奖状。”

第784章 拆!拆掉!

  稿费不稿费的,高振东倒是不在意,他高兴的是这东西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就是好事情。这些空战细节方面的东西,花旗佬是值得信任的,至少在2024年伟人诞辰之前的日子里,都可以这么说。

  “好啊,那我可等着了,哈哈哈。”高振东笑了起来,这奖状拿得,不亏心。

  两人说说笑笑,防工委的同志也时不时的凑凑热闹,总工也在,但他就没凑这个年轻人之间的热闹了。

  某厂研究所里负责别-6和炸-5改装工作的刘所长,无疑是今天的主角,炸-5还没改完,但是别-6却是先一步完成。

  刘所长正在带着同志们进行汇报的准备工作,他旁边,一位年轻人悄悄问他:“刘所,那个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年轻,不会是专家吧?”

  那个年轻人的年纪看着和自己差不多,怎么也不可能是专家吧,要说不是,他又和验收组的那些人一起坐在那儿,聊得火热。

  刘所长看了看了高振东身前的水牌,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又没太大印象。

  “应该是吧,别看人年轻,反正能坐到那儿的,就没有简单的。”

  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很多问题是看屁股坐哪儿,别的都在其次。

  年轻人吐吐舌头,继续准备汇报工作。

  会议很快开始,刘所长介绍了别-6的改装内容。

  一是将机鼻的23毫米炮改到了机鼻下方,并在原有机炮下方的观察/领航舱两侧增加了两个凸泡观测窗,将机鼻空间留了出来,同时也增加了23毫米机炮的俯角和射界。

  二是适当下移了机头的观察/领航窗,加大了机鼻的空间,为未来加装大型雷达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是为机翼的4个挂架增加了标准电气/数据接口,用于导弹的挂载,载重能力倒是没怎么动,毕竟原来的几个挂架,勉强已经能算上重载挂架了,平均每个挂架的载重量有一吨。

  主要的改进就是这三处。

  其中前两处改动,大家要看的,就是结实程度,这东西飞得很慢,才400公里每小时出头,这点点改动对于飞机的气动特性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飞得慢也有飞得慢的好处。

  刘所长他们分发了改装部分的静力测试结果,完全满足要求。

  围绕着这两处改动,与会的人先展开了讨论,毕竟第三项光看数据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的。

  总的来说,都觉得这些改动很实际,充分考虑了别-6作为巡逻机的需要,主要的讨论,还是在于他们选择的测试要求是否满足实际需求上,也就是预设条件能否要求。

  不过有部分同志对于航炮下移并增加俯角,可能丧失一些对空射角也表示了担心。

  高振东看着这东西,心里在细想。

  防工委的总工主持会议,见高振东在思考,并没有急着叫他,而是等所有人都说得差不多了,才问高振东:“振东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高振东放下了手中的笔,点了点头:“总体上,我觉得这两个改装方向是正确的,改装结果从测试数据来看,也满足了一开始的要求。”

  他没有激进到一上来就想取消机头航炮,这是个巡逻机,不是主力作战飞机,两者之间的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

  和主力作战飞机出手就要人命不同,巡逻机是要有多个层次的火力配置的,这个多个层次指的是火力级别。巡逻这个事情,面对的可能性是很多的,自身的能力也要尽可能的齐全一些才好。

  举例来说,当巡逻过程中需要对目标进行火力警告,或者面对低威胁目标的时候,这门航炮是有大用处的,总不能警告都扔个大炸弹下去吧?那就属于是溢出。

  高振东这个起手式,倒是让防工委总工有些意外,他是记得的,高振东对轰炸机上的各种航炮,一向都不怎么待见,除非是功能性的,比如带穿甲弹的反装甲火力之类。

  “航炮下移,增加射界,同时加大机鼻空间,为雷达的安装留出余地,这个改进思路也很好,所以对于机头的改进,我没有什么意见。”高振东细细的解释道。

  “至于可能丢失一些对空射角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可能会丢失,但是无所谓。这是一架巡逻机,这门炮就不是用来对付空中目标,也不是用来自卫的,它是用来完成巡逻中的功能性任务的,比如海上目标的警告、驱离、打击等等。至于空中目标或者自卫,这东西能力非常有限,不如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东西。”

  至于交给什么东西,他暂时没说。

首节 上一节 508/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