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冲进电子实验室,叫方迎红。
“方姐,记得上次我要集成电路车间搞的那批芯片不?”
“记得,就是那批牛屎芯片了嘛,已经测试完了。对了,配套的外壳,京城手表厂那边也送过来了。高总,难道那东西是个手表?”
在看到京城手表厂送来的外壳之前,方迎红是不知道这批牛屎芯片的功能的,不过看到配套外壳的时候,她就意识到了,这东西看起来,大概率是块手表啊。
手表样式的外壳,微型的32.768kHz晶振,一片在测试的时候就发现带有计时器功能的芯片,这些东西整合到一起,说不是手表她都不相信。
只是她不知道这个手表是用什么显示,反正不可能是指针。想来想去只有LED勉强可以,但是没发现有这么小的LED,而且LED的耗电量,也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一节电池不贵,可是多了就贵了。
其实她也没想通这东西用什么电池,主要是干电池这东西,个头有点太大了,戴在手上明显不合适。
“方姐,你找两个人,把这个和那个牛屎芯片焊起来,要技术好的啊,焊十套!”方迎红看见高振东拿出一包玻璃片子,她意识到这东西可能就是手表的显示器了。
后世的电子表,其显示屏和主芯片之间,很多是用一条多通道的导电橡胶连接的,不过高振东这时候没这闲心弄那东西,所以就要工友直接用细漆包线焊。
相对于普通的电路板,这可是个精细活儿,不过这难不倒方迎红,这类能工巧匠,三分厂电子实验室不缺。
一开始焊接还有些慢,但是当熟悉了之后,高级技工的实力就开始展现出来,速度渐渐加快。
没多久,一套焊接得非常漂亮的电子表样品就出现在高振东手里。
高振东把实验室里的直流电源调整好,正负极往电池卡子里一放,方迎红就看见那片玻璃片上,一串数字显现出来。
00:00
玻璃片上一点光都没发出来,不过在实验室的灯光和自然光下,看起来非常的清晰。
实际上还有两个0,那是秒显,不过在不按键的情况下,电子表是只显示时、分的,这是为了节约显示位数,降低成本。
方迎红转头去看直流电源旁边的电流表,她想看看功耗是多少。
0.00mA
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知道这肯定不是零,但是这个电流小到毫安表毫无波澜,还是出乎她的意料。
显示元件,到现在为止,她知道的耗电最小的是LED数码管,但是那东西这么多个数字同时亮起的话,差不多要用掉几毫安甚至两位数毫安的电流。
而这个0.00mA简直是颠覆她的想象。
高振东也转过头去看了一眼电流表,很不满意的皱了皱眉头:“这玩意儿不行啊,测不出来,算了算了。”
高总工,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这个毫安表不行,而是你做的这个手表,耗电实在是低到夸张?方迎红在心里吐槽。
眼见基本试验成功,电流表又不给力,高振东干脆跳过功耗测试。
他摸出一张纸,还有一包像是银色纽扣一样的东西。
他拿起一颗银色的纽扣,“咔哒”一声扣到了电路板背面的电池卡子里。
这是他叫振兴电产那边搞的纽扣型镉镍电池,镍氢就算了,这边还在弄呢,镉镍在这里也不是不能用。
方迎红看见显示屏上,本来随着高振东一阵折腾,已经跑到了00:05的数字,再次重新回到了00:00。
“方姐,这是说明书。你在这里盯一下,每焊好一块,就连外壳、电池一起组装起来,按说明书调好时间,让它跑上几天,这几天内需要测试的项目和内容,在说明书上有,你组织人手,测试一下。测三天,三天后我要结果。”
见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高振东的懒病就犯了,当起了甩手掌柜。
方迎红乐得屁颠屁颠的,又是一种新产品,别看看起来好像没有高总工以前搞的那些那么先进和高级,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方迎红知道,这个东西,是最接地气,和所有人都有关的。
第796章 成本3个指头
三天之后,方迎红高兴的拿着一份测试记录,跑来找高振东。
“高总!高总!结果出来了。”
“怎么样?”高振东问道。
“有三块日偏差不超过1秒,其余的在2到5秒之间不等,关键是,这批日偏差在2到5秒的表,偏差非常稳定,快2秒就是快2秒,慢5秒就是慢5秒,基本不会有什么波动。”
对于计时装置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稳定,而不是精确。
精确是可以调整的,以电子表为例,微调晶体振荡器连接的阻容元件的值,是可以小幅度调整其振荡频率的,但是稳定就很难得了。
简单来说就是,稳定的误差不算误差,瞎勾巴乱跳才是最头疼的。
而这种电子表有3块能把日误差压缩到1秒以内,说明它具备高精度的潜力,而其他几块也能拥有稳定的误差,这意味着只要把频率源给调整好了,或者说改变计数基准值,就能非常容易的把这些误差2~5秒的手表,也调整为日误差不超1秒的高精度手表。
在要求更高的场合,日误差1秒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普通人、还有普通的系统来说,这个误差非常够用,甚至已经超出了所需。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当多个小组协同作战,在出发前都对过表了,可是一天过去,时间就差上个几秒乃至几十秒,有时候就要出问题,而这种表就不存在这个担忧,一天差一秒算得上什么问题?
高精度的计时器方迎红不是没见过,不过个头这么小,耗电这么省,如此轻巧结实的,她还真没怎么见过。
作为技术人员,她的想法一切都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在考虑问题。
高振东拿过测试记录,仔细的看了一遍,这个结果不出他所料,不过他还关心一些其他问题。
“电池怎么样?”这句话问得有些没头没脑的,甚至指向都很不明确,到底电池的什么东西怎么样?
换个人估计就听不明白了,不过方迎红是谁,跟着高总工干了2年多的老资格了,一听就知道他在关心什么事情。
“实话说,我只知道很好,但是到底有多好,我没法给你说。根据镉镍电池的放电曲线,三天过去了,我测试过镉镍电池的电压,跟没耗电似的。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电压表精度太差,测不出变化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枚电池还有很多电。”方迎红说得很客观,不过核心意思倒是表达得很明确,这玩意耗电低得可怕。
“这电压表不行啊。”高振东再次发出了和前几天测电流时类似的感慨。不过耗电非常省这个事情,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电子表一颗小小的纽扣电池,使用时间动辄以年计算,就算是现在的集成电路和TN-LCD都比日后的差点,但是不会有数量级上的区别。
高振东把东西收拾收拾,招呼方迎红:“那啥,你补一补材料,顺便我给你个清单,你以我们分厂的名义邀请一下清单上的领导同志,准备献宝,呵呵呵。”
“献宝?”方迎红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高总工这是准备找个部委,把这东西交给他们,顺便补一下研发流程。
这种事情对于高总工来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正常的流程?程序?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
对于高振东这个建议,方迎红高兴得不得了,这意味着这个课题里面有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说起来好像没有干多少事情,实在是受之有愧的啊。
十二机部,总工看着高振东发来的会议通知,马上扔下手上的工作就往三分厂那边赶。
这东西在高振东看来没多大个事儿,就通知了总工,请他派个人过来参加一下,主要是他通知的会议时间太近了,上午通知,下午就开会,对已经安排好的工作影响比较大,反正这个事情不大,随便来个人把消息带回去就行。
但是他明显低估了自己在十二机部上上下下心里的分量,总工虽然没有去惊动领导,但是他自己却是扔下工作就往三分厂赶。
十七机部这边,高振东只是给老陈说了一声,现在有老陈这个厂长经常可以代表部里。反正这玩意对十七机部来说,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等十二机部的总工来到三分厂,他还看见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同志。
来自京城手表厂的龙总。
他怎么会来这里?难道和旋转编码器有关系?如果说在这里还看到防工委、外商部的同志很正常,高振东的活儿,十个有八个都和他们脱不了关系的话,那十一机部的手表厂,就很让十二机部总工诧异了。
别说十二机部总工看见龙总的时候人是懵的,就连龙总自己,也是高兴里带着不解,什么个情况?
微型旋转编码器的事情已经搞完了,他今年开年的时候,还和高振东一起,在十二机部蹭了个闪电科技奖,对于这个,不论是他、京城手表厂还是十一机部,都是非常满意的,窝里横不算本事,能到其他部委手上抢到奖,这才是真本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即便不知道高振东到底是什么事情请他,时间还倍儿急,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赶了过来。
正在和龙总喝茶聊天的高振东,看见十二机部总工也赶到了,于是站了起来:“老总,你也到了,那我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直接开始。”
看来是有什么新东西,已经颇有经验的总工心想。
果不其然,高振东拿起电话,打向了电子实验室。
“方姐,人都到齐了,你们可以过来开始了。”
这种小事情,就不用高振东自己介绍了,扔给方迎红正好,双赢。
十二机部总工、老陈、龙总、防工委、外商部的同志等人,看见方迎红端着一个盘子进来,盘子上还盖着红绸布。
哟,这是干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我们高总请大家来,是想介绍一下我们三分厂电子实验室的最新成果。这个成果技术上不算多么的先进,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方迎红也是做汇报的老油条了,开篇几句话就把事情交待得有条有理,更引起了在座同志们的好奇心。
高振东补充道:“之所以请各位领导专家来,一是这个东西从技术上,是十二机部的范畴,但是从成果实际功能来看,却是龙总他们的领域。所以今天一是介绍这个成果,二来嘛,也算是补做一个小小的验收。”
先斩后奏,高振东的老习惯了,大家都知道,纷纷笑了起来。
高振东没有耽搁,示意方迎红马上进正题。
方迎红掀开盘子上的红绸,隆重介绍:“这就是我们高总工刚刚研究完成的石英晶体振荡电子计时器,简称电子表。”
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方姐也会起名字了啊。
其他同志看着盘子上十来块和手表差不多的东西,都来劲了,电子表?以前没听说过,果然是新鲜玩意。
方迎红一人给他们分发了一块,这才开始正式介绍这个东西。
当听到她说“……这个电子表,可以稳定的提供日误差不大于1秒的计时能力……”时,防工委的同志先坐不住了。
其实更坐不住的是京城手表厂的龙总,1秒/天?这个精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他们当前能做到20秒以下,都是花了吃奶的劲儿。
“这个表,好!我们部队上非常需要!”别的都不说,哪怕是只能提供5到10天的精确计时,对于承担野战任务的同志都具有莫大的意义。
说完,他意犹未尽的问方迎红:“方工,这个表装一次电池,能够连续用多久?”
方迎红摊摊手:“我现在没法回答你。”
啊?这种最简单的参数都没测?这可不像是高总工的风格啊。在座的领导同志都有些傻眼。
不过方迎红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放下心来。
“这个手表的功耗极低,低到我们现在的测试设备,没法测出它具体功耗的地步,我们只能根据现有表现预估,其单颗电池的运作时间,在半年以上。”
半年!这岂不是意味着,这东西不像机械表,每天都要上发条,只需要半年换一次电池就可以?
这年头的机械表,还是手卷的居多,自动机械表那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有点咬手。
高振东知道防工委的同志在想什么,他补充了一句。
“这种手表没有任何机械活动部件,很容易加固,实现防水、防尘、防震。”
果然,这话是说到防工委同志的心尖尖上了,这东西,那不得每级指挥员都配一个?
他还正高兴呢,外商部的同志有他们更关心的事情,他们现在双眼放光,死盯着手上的电子表不放:“振东同志,这东西成本是多少?”
高振东伸出3个指头:“这个数,现在批量小,成本还不大下的来,略有些高。”
第797章 你们还是做石英表吧
300?嗯,的确有些高,但是也没高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对于卖东西卖出经验的外商部来说,这种独一无二的东西,他们总是能想办法整出高价来。
“嗯,研究阶段嘛,300正常。”外商部的同志很是满意,这就意味着,量产的可能只需要200,乃至150、100。
这么好的东西,这个成本的确不算高了。
相对于可能的售价来说,这东西还真就不算贵,一开始当高精尖设备卖就行了。
高振东看着他,摇了摇头:“300?不是不是,30!”
这玩意到了80年代,成本连3块钱都不需要,现在30已经算是非常夸张的价格了。
主要是这东西的芯片面积其实是极小的,一张4-5寸的晶圆能整出一大堆来,剩下的TN-LCD价格其实也不太贵,现在30,还是因为是小批量,不少零配件主要靠手搓的原因。
“多少?”这个价格别说外商部了,就连十二机部和防工委都惊呆了。
好东西一定贵,这基本上是铁律,但是现在这玩意好像打破了这种情况。
高振东笑道:“我知道好东西都贵,但是这个表和机械表是没有可比性的,两者不是同一个技术体系下的,所以价格就很难进行类比。”
好东西一定贵,前提是大家都在同一技术体系下,此时想要达到更好的性能,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当两者技术不同的时候,就没法这么类比了。
提把刀想弄死一个人可能要费老鼻子劲,可是拿把手枪想弄死一个人也就是动动手指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