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思路在这个时代,是一种非常反直觉的思路,在柳教授看来,众所周知,枪射击的时候的弹跳是随机的,没有任何规律。
高振东笑了起来:“其实只要设计得当,是能控制住机枪的弹跳主要集中在某一方向上的。你应该注意到了,重机枪的三脚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两脚朝前一脚朝后,另外一种相反。而两脚朝后的脚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相互抵消,抑制枪械的左右弹跳,将运动主要集中到垂直方向上来。”
柳教授自己在本子上画了几下:“嗯,你这个想法有道理,可是这样做出来的枪架,真的能保证精度?从你在会上提出来的指标来看,这个枪已经是头重脚轻,跳动非常厉害。”
不论是老毛子的PK/PKM,还是我们的12.7重机,都是枪身比枪架重,一想就知道,这东西跳动必定严重,因为跳动的中心,在枪身上,沉重的枪身很容易带着轻便的枪架一起跳。
高振东道:“跳动是不是非常厉害我们先抛到一边,我们继续说这个枪架。这个枪架上,我们取消一切不必要的零件,纯靠枪架的弹性形变来抵消枪身施加在枪架上的后座。”
后座力不止枪架上,有一部分在枪身上,所以高振东只讨论枪架上的那部分。
柳教授作为资深轻武器专家,对高振东的话理解得很快,甚至找毛病也很快。
“那你的意思,是三根光杆?甚至连缓冲簧都不要了?”要论步子大,还得是高教授啊。
一般重机枪的三脚架,都有缓冲簧用于缓冲后坐力,降低弹跳。
高振东重重点头:“对!缓冲簧的作用,实际上被这个枪架的弹性形变代替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枪架本来就需要弹起来,别跳就行。”
实际上弹性枪架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用这种“弹性形变”配合“击发时机”,达到原本刚性枪架大力出奇迹、或者轻便枪架+缓冲簧的同等效果。
我们最轻的那挺重机枪的枪架,简单到了极致,甚至已经到了看起来就觉得不结实的程度。
实际上那东西结实得很,就是结构比较反直觉。
“嘶~~~~~~这样能扛得住后座?趴低了倒是还好一些,要是架高一点,看着就容易翻。”看着高振东画到图上三根光秃秃的杆子,柳教授倒吸一口凉气,这东西轻倒是轻了,但是看起来就不结实。
“我们要注意一点,这挺机枪的主要任务,是放平了打地面,架高了打天上本来就不是它的本质工作,如果是那种方式,要么堆点沙袋辅助一下,要么战士顶紧一点,要么上载具台架,都不影响发挥它的高射功能。”高振东笑道。
诶,忘记这事儿了,这东西本来主要使用场景就是放平、放低了打,高射方式不是它主要考虑的方向,而且刚才高总工说的那几种办法,的确也能起到对应的效果。
“嗯,你说得有道理,”柳教授拍拍脑袋,自己还是被传统影响太深:“但是这个东西强度够不够?”
高振东笑而不语,把三脚架的剖面也在图上画了出来:“你觉得这个结构怎么样?够结实不?
“可是还是有点弱啊。”柳教授在脑袋里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个剖面的确是能提升强度,但是还是差点儿意思。
“那如果用上这种板材呢?”高振东在纸上写下了一串轧制薄钢板的力学性能数据。
得,忘记这事儿了,这位高教授,人家的本专业其实是材料来着,你了不起,你清高,想啥材料就有啥材料。
柳教授在心里迅速估算了一下:“嗯,这好像差不多,但是这还是没法解决弹跳对枪弹的影响,我总觉得刚才你说的那个想法,有点太超前了。”柳教授不太好直接说是“你在胡说八道”,而且高振东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所以他说得比较委婉。
高振东笑了起来:“不超前不超前,其实这种弹性枪架,让武器的击发时机与枪械的运动状态结合起来,使射击精度达到期望的办法,不是我的首创。”
啥?还有高手?
“是谁?”
“老毛子,这一次我们准备仿制改进的老毛子的PK机枪,它的三脚架就是这种枪架,同样是枪身比枪架重得多,就是利用这种思路解决问题。我们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去找防工委要一点PK的样枪,也有利于我们开展12.7的设计工作。”
柳教授不负责仿制PK机枪,但是这件事情倒是不用对他保密。PK的脚架没有PKM那么极致,但是已经初见弹性枪架的端倪。
高振东也没有把提出弹性枪架的荣誉往自己身上揽,强行“英雄所见略同”的想法,这玩意儿的确是老毛子先想出来。
“啊?那看来真的有门。”柳教授并不盲目轻信老毛子,但是老毛子和高教授都觉得这种办法能解决问题,那看来就真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后他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可是这个弹性形变的规律我们很难计算啊。”
不掌握形变规律,就没法针对性调整武器射速,一点一点的凑理论上倒是可以试试,但是结果可就不好把握。
高振东指了指计算机:“可以考虑用有限元法,加上计算机来模拟分析。”
“有限元法?这是什么办法?”柳教授在数学方面可不是太明白,这种诞生于1943年,真正发展始于50年代末的新兴数学工具,不在他了解的范围内。
高振东愣了一下,自己忘记这不是几十年后,现在别说掌握,就连知道这东西的都没几个,就连自己,也是通过专门抽取的一份弹性枪架设计论文才深入钻研的。
“就是把一件物体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来进行数学、物理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小块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这个事情暂时没有办法展开讲,所以高振东举了个例子。
柳教授大吃一惊:“这样一来,运算量可不得了啊。”他也是教授,一听“考虑相互关系和影响”就知道这东西运算量小不了。
高振东笑道:“这个不用担心,我估计过,最新的计算机算起来不算很快,但是也绝对不慢。而且弹性枪架的分割粒度不需要非常细,总体还能接受。”
噢,对对对,这还是个顶级计算机和软件专家……柳教授有点儿麻。
随即他又高兴起来,这是我们的带头人,那没事儿了。
“好,好,高教授胸有成竹就好办了。那枪架如果走这条路子,枪身这边怎么考虑。”
减重不止是减枪架,虽然枪架是最主要的减重途径,但是枪身也很重要,柳教授看高振东拿出来的那个指标也不简单,这方面也是要仔细研究研究的。
“枪身细节太多,现在这个阶段说不清楚,不过有一些我们可以先确定下来。”
“好嘞,你说,我记,放到课题申报的总体方案里面去,先把这个事情启动起来。”柳教授开开心心的摊开笔记本。
“枪架上使用万向球头代替高低机和方向机,总体构型为镂空抵肩枪托,手枪小握把扳机,铝合金机匣,枪管短后座加导气式混合自动原理。”
高振东开始猛抄。
“嗯,万向球头代替高低机方向机这个容易明白,减重、降低复杂度嘛,枪托和手枪小握把也好说,利用人的力量去进一步抵消后座,可是这个枪管短后座加导气式是个怎么回事?”
枪管短后座和导气式是两种不同的自动原理,结构完全不同,想要结合到一起不是一般的麻烦。
高振东拍了拍脑袋:“我忘记说了,这里枪管短后座其实主要就一个目的,利用枪管的后座缓解总体后座力,和自动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真正的自动方式其实还是导气式。”
我们那挺重机枪能把枪身做到没比S2的轻机枪重多少,我国的科研人员那是真的花了不少心思,殚精竭虑了属于是,能上的手段都上了,就是为了在不减小威力的前提下降低后座,使得轻型弹性枪架能够真正用得起来。
老毛子:其实不用那么轻的啦~~~~~~
“啊,我明白了,这里枪管短后座只是为了降后座减重。但是铝合金机匣里面装闭锁机构,能扛得住12.7mm子弹的击发冲击力?”
“不用,我们搞个花活儿,把闭锁节套做到枪管上,枪管尾部做得粗大结实一点,就能扛得住,而机匣本身就不需要那么结实,能省不少重量。”
高振东在本子上画了几下,柳教授的眼神从迷茫逐渐变得清澈。
“妙!妙啊!这办法绝了!”这种办法用在7.62这类中小口径上是不合适的,会大大增加枪身尺寸,可是用到12.7上面,就合适了,12.7的尺寸裕度大得多。
说实话,让他自己来,他是绝对想不到高教授这么精妙的解决办法的。
高教授为了减重,真的是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第967章 四面楚歌
不是我的办法好,是前辈们的办法好,高振东心里想道。
“嗯,就先拿这些,形成总体方案,更具体的事情,我们到进入具体工作的时候再说。”高振东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好的,这个作为总体方案绰绰有余,有的部分甚至都已经进入到详细设计阶段了。”
柳教授收起笔记本,这事儿,稳了!他现在信心十足。
弹性枪架,有限元分析,枪架减重,枪身的总体构型和自动原理,以及最重部分的减重,都考虑进去了,而且弹性枪架有老毛子在前面开路,至少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否则老毛子不可能把PK机枪定型。
虽然我们后来摸鹰酱摸得多一些,不过这个年头还是摸老毛子摸得更频繁。至于最后不得不去摸PPT这件事,那就是另外一码事。
送走柳教授,高振东坐下来,机枪这块,几十年内够用了,30公斤级12.7重机下营+仿PKM到连+61班机,神仙来了看见这火力配置都得抖三抖。
高振东是肯定不会老老实实仿PK的,一步到位PKM不香么。
至于精度问题,高振东不担心,他心里有数,那挺机枪的散布其实不差,只是离群弹多一点,但是敌人谁敢赌离群弹?
——
北方,老毛子家里,他们正看着东北亚、南亚区域最新的情报发愣。
“身毒的东北邦宣布脱离了?”一位老毛子看着手上的文件直皱眉头,这种情报不需要卢比扬卡的同志出手,当地的组织巴不得这个消息传得越广越好。
“只是宣布,但是东北邦的组织现在并没有完全控制住东北邦,他们现在控制的地区,和身毒政府控制的大概是七三开,他们控制农村更多,身毒政府控制要地、城市更多一些。”
听见这个比例,还有这有点特殊的结构,所有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弗拉基米尔在上,这个比例结构看着熟悉啊。
“所以他们即使宣布脱离,也只是口头上的,不论是环境条件还是实控能力,都暂时不足以达到他们的最终目的。”一位老毛子耸了耸肩膀。
“可是这对于身毒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它们让身毒人的对手有了一张牌。”
“我不知道才一个多月,身毒的东北邦怎么就这样了。他们在那里的军队都是吃咖喱的么?”一位老毛子很是想不通,身毒东北邦局势的糜烂,从10月底开始到现在,满打满算两个多月,如果说以他们在巍南地区的大败开始计算的话,实际上才一个多不到两个月。
“身毒人的咽喉走廊被掐断了,他们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得不把大量的东北邦机动力量调到巍南地区,在那里被南方同志消灭得干干净净。”
有生力量和机动力量是两码事,以身毒人在东北邦的情况,属于是十个锅盖十口锅,刚刚好,但凡抽调一部分走,就会落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存人失地”和“存地失人”这八个字的关系,脏三到现在都没弄明白。
“他们和南方人的谈判还在进行?”
“是的,这个谈判不完成,他们根本不敢往东北邦调一兵一卒。首先有可能在咽喉走廊就被南方人一网打尽,其次南方人警告他们,任何兵力调动都是对现状的破坏,可能引起南方人的进一步行动。”
“我建议我们派出代表,对双方的谈判进行斡旋。”
“斡旋什么,要求南方同志放弃他们打下来的土地?别忘了,南方同志的陆军,一直恪守己方声索线,没有跨越一步。如果在他们对身毒人动手之前,这一切还有可能通过谈判商量,那到了现在,那条线已经很难再有变动。”
从老毛子们对我们的称呼里,能看出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不不不,我的达瓦里氏,我的意思,是让身毒人放弃他们不实际的幻想,我有一些渠道,自从他们将行政核心迁移到班吉鲁之后,留守在纽德里的人,有了新的想法,而且,他们的西北并不太平,它东西两边的邻居,仿佛是在等一个好天气。”
说是东西两边,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国家,只不过东边主要负责烘托气氛。
用四面楚歌来形容脏三的现状,真是再合适不过。
对于心怀“婆罗刹帝,宁有种乎”想法的脏三来说,留守纽德里和核心去了班吉鲁两件事情加在一起,简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苏卡不列!这真是个坏消息。”
“尽快警告身毒人,他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和南方人达成妥协。”
“难道不能援助他们和南方人再打一仗?”
“你在幻想什么?我的同志。花旗人对身毒人的态度,和我们是一致的,但是你看看他们现在有没有什么动作?完全没有。把军事援助放到一群绵羊手里,除了浪费没有任何用处。”
另外一名老毛子道:“而且现在的南方同志相比身毒人,对我们重要得多,这一点不能不考虑。”
还有一条更重要的谁都没说,人家是有3500公里的导弹的,而且装载了大杀器弹头。
“我同意。”
“我同意。”
“……”
就在老毛子取得一致意见,散会之时,一位老毛子赶上了他的同志。
“达瓦里氏,南方人从我们这里买走了这个,你看看。”他将一张纸条交给了自己的同志。
“哈,机枪?卖吧卖吧,这完全没有防备的必要。都到这种程度了,捂着这种没什么重大用途的武器还有什么意义。达瓦里氏,凡是步兵用的轻武器,你都不用再来告诉我了,明白了么?”
——
“高教授,你能不能现在来一趟学校,PK到货了。”这是柳教授的电话,实际上离上一次他们沟通12.7毫米重机枪还没几天呢,还没到高振东再次去京城工大的时候。
高振东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赶过去,这东西他喜欢。
赶到靶场的时候,在柳教授旁边还有另外一位同志。
“高教授,这是某厂负责仿制PK机枪的赵工,赵同志。”柳教授先向高振东做了介绍。
“高总工好啊,这一次按照防工委的要求,本来是准备到你们单位拜访你的,不过正好要送一些PK机枪和我们前期的测试结果到柳教授这里来,也和柳教授他们好好交流交流。柳教授说估计你可能会过来看看,很高兴能提前见到你。”
叫高总工的,一听就知道不是学校里的同志。
赵工很是热情,一边握手,一边和高振东解释,不是我们托大要您过来,是顺便提前见到您。
高振东笑着和他握手,转头道:“枪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