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29节

  防工委总工笑得更厉害了,边笑边摇头:“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他当时在会上说这个飞机会比较丑,现在看来,果真很丑,哈哈哈……”

  黄总闻言,也没忍住,笑成一片。

  而高振东在黄总他们离开之后,突然想起来自己元旦节的收获了,他忍不住拍了拍脑袋:“忘记了忘记了,还是没习惯这新收获啊。”

  说完,他抄起电话,向防工委打了一个电话:“……嗯,对对对,本来我自己过去找他们也行的,不过现在手上事情太多,实在是抽不开身,只好请他们来一趟……嗯……是的是的,能来一下最好,有些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

  放下电话,高振东继续转头和三分厂的同志们搞钢铁材料手册的工作,他找的这些同志就马上出发算赶到京城,也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何况人家不可能接到通知马上就出发,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些准备时间的。

  高振东下班回到家,娄晓娥走上来,一边接包一边说:“你回来了?今儿院子里几个小年轻和胡同里的年轻人干起架来了,幸亏倒座房的几兄弟制止住了,院子里其他人老老小小的,根本不敢凑上去。”

  娄晓娥总觉得倒座房那几兄弟眼熟,但是好像又经常都长得左左右右的,总是有点分不清。

  “噢?为了什么事情?”高振东多多少少有些担心,干架了?这事儿还是要注意一点比较好。

  “还能是什么,闲的呗。你看上次后院那两小伙子,自从在你这儿拿了两副天线图,现在天天往外跑给人家装天线,现在买电视机和收音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忙得脚不沾地的,说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要赶紧弄点傍身钱。闲着的可就不这样咯,好学校没考上,好工作找不到,一天到晚闲着,那不就生事儿了呗。”

  娄晓娥一边用毛巾拍高振东身上的灰,一边说道。这年头都是烧柴烧煤,城里不但有住户还有工厂,又是冬天,从外面回到家掸掸灰算是很有必要。

  “噢,那你没事儿别靠上去,有人会处理的。”高振东知道有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让他感到好像是有一些不对劲,这闲人太多可不是好事情。

  他决定做点什么。

  至于靠什么来做?他手上捏着3次全网自由搜索的机会,是时候用一点了,老是捏着反而是浪费,这都63年1月了,这东西越早用出去,效果越好。

  而通过这些天的考虑,他已经想起来要用什么。

  他启动了一次搜索,结果让他非常满意,果然,这种大量使用的老东西,网上资料果然详实,没准儿哪位维修工手上都攥着一套。

  这个全网搜索可不是吹的,属于是规则性的功能,规则系下从无弱者。

  只要曾经在互联网上存在过,不论是哪国,都能搜得到,高振东上辈子把某广告搜索引擎加上其他引擎用到飞起,都没这个搜索机会的结果来得好。

  太新的估计人家不会放到网上,但是这玩意相对高振东的穿越时间,太老、用得太多,倒还真有。

  他迅速在意识里翻看了一遍,嗯,就是这东西。高振东满意的把整套图纸收了起来,在娄晓娥的招呼声中去吃饭去了。

  这东西以前不是他的专业,也不是他的爱好,的确是连看都没看过,要是没这3次全网搜索机会,那是打死也弄不到的。

  ——

  “高总工,我们又来找你了。”看着眼前满面笑容的同志,高振东一脸懵逼,你们的鼻子也太灵了吧?我这儿报告还没打到防工委呢,你们就来了?

  眼前的人,正是搞卫星电子系统的朱工,曾经因为电子元件耐温的事情来找过自己。

  “朱工好啊,你这是……?”高振东一边招呼他们,一边带着点疑惑问道。

  “有个自动控制的问题,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自动系统有很深的研究,所以我们就找您来了。”朱工笑道。

  自动控制系统?

  高振东带着点疑惑道:“以规划中第一代卫星的功能和技术水平来说,和自动系统有关的不多,主要就是姿态控制、轨道保持,以及功能上的一些简单自动控制吧?比如拍照、传输。前者你们应该比我熟悉,后者功能简单,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吧。”

  朱工伸了个大拇指:“你说的都对,不过这次这件事,要怎么做我们很清楚,但是具体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有什么传感器可以支持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专程来请您指教指教。”

  高振东闻言摆摆手:“指教不敢当哈,那我们还是先说说问题吧。”

  “简单说就是,我们没法稳定拍照。”

  “因为电不够用?现在太阳能板的效率已经到了20%多,应该够了吧?”就自己上辈子所知,原本的还没这么高效率呢都够用。

  “不完全是电的问题。是这样,我们最早的方案,是自旋稳定,结果发现自旋稳定太阳能板装机容量不够,我们通信发射功率设计比较大,这样能速度快一些,拍照频率更高一些,回传的图片也更多一些,毕竟在地球对面拍照的时候是没法回传的,只有等路过我们上空的时候才能回传,结果一算,太阳能板功率不够。但是这都不是最严重的……”

  还没等朱工说完,高振东笑了起来:“你们是卫星自旋稳定,在卫星周围贴一圈太阳能电池,这样不论太阳位于哪个方向,都能正常发电?结果发现卫星的表面积不够大,就那点儿太阳能板还总是有一部分背光?而且因为慢扫相机对曝光时间有一定要求,自旋状态成像不好?不过我猜你们最严重的问题,是三轴稳定稳不住。”

  卫星稳定分很多种,从最简单的重力梯度稳定到自旋稳定,再到三轴稳定,效果和技术难度都是逐级上升。自旋稳定一分钟100来转的转速,对于成像的确是有很大影响。

第977章 高总翻文件?那我们就放心了(晚上还有2章)

  “哎呀!高总工果然厉害,这都能猜到。就是这么回事儿!因为太阳能功率和照相问题,我们改成了三轴稳定,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稳不住。”朱工心里很是惊讶,什么叫做专家?这就是。都会抢答了!

  这两个问题对于照相卫星来说,都是致命的。

  只要太阳能板输出功率不够,那蓄电池再大都是白费。

  而照相成像不好也是个要命的问题,要是纯纯的气象卫星实际上还好一些,自旋稳定也能通过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成像,比如我们早期的风云-2,但是用慢扫摄像机之类相机的话,那就麻烦。

  “高总,不瞒您说,不止是三轴稳定,就连看起来简单的太阳能帆板控制都有些困难。两侧展开还好说,直接用弹簧之类的零件弹开就可以,可是有一个地方很困难,那就是太阳能板与卫星连接的地方,这地方难搞。我们的卫星是有工作姿态要求的……”

  卫星拍照的时候必定有一个特定姿态,这个拍照姿态是最优先的,不可能为了太阳能板的朝向去调整卫星姿态,那就得不偿失,卫星调资发动机的工质非常宝贵,和卫星寿命直接挂钩。

  卫星之所以寿命短,除了设计就是返回式的那种短寿命卫星之外,中、高轨卫星多半不是在天上坏了,这东西很难坏的,主要问题在两个——要么没电了,要么没气了。

  没电很容易理解,而没气了的意思,就是指的调姿发动机的工质消耗没了,比如高振东穿越前花旗佬那个氦气四射,载人上天却不敢载人返回的飞船,就是担心类似问题。

  卫星的姿态调整、轨道保持,都要靠这东西,一旦工质耗光,卫星就会陷入无法维持工作姿态,同时会慢慢掉轨道的状态,那就死球了。

  之所以后来所有航天大国都在想办法搞无工质发动机,哪怕推力再低,看起来再是不靠谱都想搞,问题就在这里,和一般宣传的奔向太阳系外没什么关系,路太远人活不了那么久,主要还是这东西对航天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很有用处。

  所以节约工质肯定是第一要务。

  “……这样一来,就要求太阳能板有朝向控制能力。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朝向控制靠电机,而我们手上电机的传动装置体积、重量、精度都有点成问题,三轴稳定本身就是个要占据较大空间和重量的系统。”

  和靠一个简单的起旋发动机就能达到效果的自旋稳定不同,三轴稳定那是要增加不少设备才能稳定得住。

  看起来好像太阳能板控制机构很简单,实际上七七八八加起来,在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运力上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太阳能板在太空虽然是失重的,但是质量总还在,想要转动它,必然就要考虑转动惯量的问题,总之这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是传动比越大越好,这样我们就能用微型的电动机去驱动它。可是我们手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比一大,那个头就小不了,相当于电机的微型化白做了,很是头疼。”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高振东在稀里哗啦的翻文件。

  高总这是几个意思?难道没耐心听下去了?

  高振东从抽屉里翻出一份文件,很仔细的把其他部分遮挡住,然后把剩下的一张参数表像是开天窗一样留着,才放在桌上推给他:“朱工,你看看这个参数的传动机你们能用不?”

  这就是高振东心里笑他们鼻子灵的原因,刚启动相关研究,他们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这种方式,让朱工没法把这份材料拿起来,但他对此毫不在意,重要的是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他费力的伸着脑袋过去,在桌面上看着那个天窗,脸色越来越惊喜。

  这东西的大小虽然大了那么一点点,但别的那是真的没问题。

  “这东西的负载、传动比、重量、布置方式,结构形式,简直天生就是为我们准备的!甚至能直接省下一个角度传感器来!虽然略微大一点,但是已经很好了,非常合用,我们调整一下布置就行。”就这个天窗里能看到的参数,还要什么自行车?有问题那也是我们自己没布置好!

  而且这传动机的传动比严格对应,又有超高的精度和很大的传动比,结合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够比较精确的直接算出输出轴的旋转状态。

  看到这里,他带着点儿疑惑看向高振东:“高总,你这是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什么叫做抢答?这才是抢答啊,连所有的答案都准备好了。

  一时之间,朱工甚至有些怀疑高振东是不是派人盯着他们呢。随后他又将这个极不靠谱的想法抛之脑后。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是,这本来是为了别的项目准备的,但是我觉得你们应该能用。这东西现在还在立项研制阶段,但是赶上你们的进度还是有把握的。”

  本来是,但是在这条世界线上,还真不是。

  “那太好了,那我们就等着您的好消息!太感谢您了!”朱工摩拳擦掌,虽然三轴稳定还没解决,但是至少太阳能板控制,乃至太空中相当一部分需要进行传动的机械,可以说是在这里找到了终极答案。

  至于能不能做出来这个事情,他不怎么担心,从高总工的过往来看,他的话可信度极高。

  “那我接着说三轴稳定的事情,是这样……”

  高振东知道三轴稳定说起来话挺长的,干脆直接打断了他。

  “直接说细节吧,哪一块有问题?我看看我能不能解决,不能的话就没办法咯。”

  被高振东这么直接的话给整得一愣,也是,看高总工哪怕没有参加卫星相关的任何具体工作,刚才都能直接抢答出与自旋稳定相关的细节来看,人家对于稳定系统肯定是有研究的,至少是了解的,自己在这儿废什么话,浪费人家时间嘛不是。

  直接说问题,行不行一锤子买卖,不行赶紧去找下一家。

  “诶,好嘞。”

  朱工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们否定自旋稳定之后,改用重力梯度粗稳加上三轴精确稳定,太阳敏感器加陀螺仪敏感器提供稳定基准的方式,然后发现一个新问题,陀螺仪、飞轮稳定的4个飞轮等等三轴稳定相关的设备和系统加到一起,其体积和重量严重超标,特别是重量……”

  重力梯度稳定实际上就是在卫星背向地球的方向伸一根长杆子,这样地球引力就会自动把这根杆子拉成垂直于地球表面,自然而然就稳定了航天器,精度不高,但是作为辅助手段非常好用,反正不要任何燃料。有很多航天器伸着一根看起来没什么卵用的杆子或者长架子,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这个。

  具体的效果,参见用绳子拴着一块磁铁靠近另一块磁铁,绳子会被磁力直接拉直指向被靠近的磁铁。

  “嗯,这个方案的确不错,飞轮三轴稳定的话,那飞轮的分量和体积是比较受限的,剩下就是陀螺仪了?”高振东问道。

  “对,飞轮是根据设计条件综合决定的,我们为了保证效果,一共用了4个,三个方向,加上一个斜向。这样留给陀螺仪的余地就不多了。精度达标的机械陀螺仪个头和分量都实在是太大,现在的问题就是根本装不上去……”

  他话还没说完,就一脸惊喜的看见高振东又开始翻材料堆。

  难道还有?

  高振东这次没有开天窗,这东西本来就是马上就要给他们用的。

  “这个应该够你们用吧?这是原研所的同志正在研究,已经基本成功的激光陀螺仪,你看看。这个你们就更不用担心,这东西几乎就只差验收了,甚至你们现在都能找他们要几个。”朱工一边看,高振东一边笑。

  “够!够!太够了!直接完美替换,又轻又小,而且还没有机械陀螺仪的磨损问题!高总,我这就去找他们!”

  朱工甚至想拔腿就往原研所跑,相比较太阳能板控制,三轴稳定控制是他们更担心的问题,毕竟太阳能板实在不好控制,那就装大一点也未尝不可。

  高振东一把按住他,来都来了,还想跑?

  “别急,我给你两个建议,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您说,我记。”

  诶,高总工有建议,那原研所那边就先放放,朱工马上就坐回了凳子上。

  毕竟那里的东西是现成的跑不了,而高总工的未知建议可能更加重要。

  “我建议你们带一个设备上去,磁强计。”

  “磁强计?”

  “对,测量复核一下空间中的地球磁场强度,这些数据,是能用于航天器对自身位置确定的,而且这东西重量轻、又不怎么耗电,而且对温度也没什么太高要求,虽然精度低点,但是作为辅助的位置敏感设备是很好用的。相当于这颗卫星,同时为后面的卫星打基础了。而且,磁场这东西,用处还很大……”

第978章 娄守行带人回来了!

  如果说前面高振东都是顺着自己的疑问在做工作的话,那这个建议就是主动提出了新的建议,而且是前面自己单位在工作中没有考虑到的。

  这个事情先不说高总说得对不对吧,至少这个趋势就让朱工大喜,这可是一位最顶级的科学工作者,而且从他前面的情况来看,对于航天也是非常熟悉,说实话,在朱工看来,高总对于三轴稳定的理解,他甚至比自己单位的一些同志还熟悉。

  在这个基础上,他主动提出的建议,无论如何都值得重视。

  “磁场强度?这方面我们的确是没有想到,还能这样?”

  高振东笑道:“能不能,试一试不就知道了,通过地球磁场强度确定自身位置,算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使用的办法,虽然有精度不高的缺陷,可是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手段,太阳定位受位置限制而且精度不高但是定位容易,星空定位精度高但是受传感器能力的限制,而磁场定位算是在集两家之长但是又没有两家极致,一种比较均衡而且实现相对容易的方法。”

  朱工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想,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好像真的靠谱:“嗯,我们回去就展开相关研究,争取在这颗星上把这个东西加进去。对了,高总,你刚才说磁场用处还很大,是指……”

  不愧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门道。

  高振东笑道:“磁场是能借到磁力的……这种不需要燃料,只需要付出一点电力的力,难道你们就不想用?”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只给了一个提示。

  “力……力……”朱工喃喃自语,在脑袋里不停的思考着,突然之间恍然大悟。

  “高总,您的意思是,可以借助这个磁场,实现卫星的调姿或者稳定?”

  一边说,他自己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燃料携带是有限的,但是电这东西,只要消耗不是太大,那就是加点太阳能板的事情,在太阳能板衰减到一定限度之前,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磁力稳定!哈哈哈,这能节省燃料,进一步提高卫星寿命!”这一趟来得好!太好了!

  高振东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这种方式的力量很小,导致速度也不够快,但是这是太空,几乎不受重力影响,哪怕是一点点力,都有很大的作用。至少在稳定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不用消耗宝贵的燃料。这颗星不一定用得上,但是你们可以纳入计划,从这颗星开始收集数据,做相关准备,在后续的卫星上面实现这种技术。”

首节 上一节 629/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