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再见!”
张冬雯将两人送出办公室,看着对方匆匆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她沉思了下,走到挂着高盛中国副总裁兼金融投资部部长牌子的办公室,轻轻敲开门。
林薇正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打电话,不远处是陆家嘴错落的摩天楼群。
看到张冬雯进来,林薇挂掉电话,问道:“他们走了?”
“是的。”张冬雯很恭敬的把刚才见面详细情况说了一遍。
“回答得很好。”林薇满意地点点头,语气中带着赞许,“下次他们再来,你知道该怎么做。”
“明白,林总。没别的事,我先去忙了。”
“等等……”林薇叫住她,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我记得你说过,你是申财大毕业的?静海银行的行长方青叶,是你大学同学?”
“……是。”张冬雯心头一紧,低声回答。
“同学是同学,工作是工作,要分清楚。”林薇的语气波澜不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你看看申城的金融圈,国内的不是申财、央财,就是人大……同窗之谊,在这里是常态不是特例。”
“我明白,林总。”
张冬雯垂下眼,嘴里弥漫开一股难以言说的苦涩。
“好好干,”林薇话锋一转,“等这件事圆满落地,提拔你当投资经理,负责项目。
“谢谢林总!”张冬雯顿时喜出望外。
她这个申财大的硕士,在遍地藤校博士、顶尖海归的投行里,实在不算起眼。
一直以来,她全靠兢兢业业,才做出了一些成绩,然而没有背景资源,晋升之路总是步履维艰。如今林薇的亲口承诺,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她的前路。
望着张冬雯轻手轻脚带上门离开,林薇端起咖啡,唇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
下午上班,方青叶也得到陈丹路电话的汇报,对于这个结果,方青叶似乎并不感到多少意外。
如果高盛能痛痛快快答应,那就不叫高盛!
方青叶听着陈丹路的汇报细节,突然听到张冬雯这个名字,立刻问道:“陈行,你说的这个张冬雯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申财大,和你一所学校。”
“哦我知道了。”方青叶说道:“好,你们忙着别的吧,这件事我来处理。”
“好的。”
挂了电话,方青叶喝着茶沉思了会,拿出手机又调出张冬雯的电话。
第743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这里
此时的张冬雯正坐在写字间的工位上专注地翻阅资料,桌上的手机忽然震动响起。她低头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方青叶。
犹豫几秒后,她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喂,冬雯,我是青叶。”电话那头传来方青叶的声音。
“你好。”张冬雯轻声回应。
“晚上有空吗?想约你一起吃个饭。”
“抱歉,青叶,今晚得加班。”
“那……明天呢?”
“青叶,如果是吃饭,咱们老同学之间真不用这么客气。如果你是想问‘静海安盈-智造一期’的事,对不起,该说的我都已经向你们的陈行长和高行长汇报过了,其余内容我无权对外透露,这是我的职业道德和合规底线,希望你能理解。”
“嗯……理解。那好,不打扰你了。”
挂断电话,张冬雯一时无心工作,只是怔怔地望着手中的报表出神。
她隐隐有种预感——或许从今天这个电话开始,她和方青叶同学之间那份淡淡的情谊,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另一头,方青叶也陷入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他回过神来,又拿起手机拨通了另一个号码——是打给刘帅的。
他开门见山:“刘帅,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顺便请教些业务上的问题。”
“哟?堂堂大行长居然向我请教业务?”刘帅嘴上开着玩笑,心里却是一凛。
方青叶很少和他谈静海银行的具体业务,这次突然来电,绝非寻常。
“行,在哪儿?”
“还是你前两天请客的那家‘老克勒申城菜’,陆家嘴店,晚上六点半。”
“OK,准时到。”
方青叶挂了电话,匆匆将几份资料塞进公文包,朝外间喊了一声:“胡玲玲,叫岳凯准备出车,去申城!”
晚上六点半,方青叶与刘帅准时出现在“老克勒申城菜”的包间里。这次只有他们两人。
“青叶,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刘帅一进门,脱下西装外套便问道。
“是有点事,咱们边吃边聊。”方青叶笑着示意。
“行,那今天就不喝酒了。”
随意点了四个菜,两人边吃边聊。方青叶将静海银行内部正在彻查表外业务、自己对高盛中国担保的理财产品存有疑虑,以及调查的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刘帅。
“你是说,张冬雯参与了这份理财产品的设计?那她应该全都清楚啊,你没私下问她?”刘帅问道。
“问了。我还没开口说正题,她就直接表明无权透露。”方青叶端起茶杯,语气平静。
“哦……”刘帅脸上掠过一丝复杂,随即笑道:“也能理解,毕竟她在高盛,职业纪律摆在那儿。”
“是啊,所以我说我也理解。”方青叶笑了笑,“这才想请你帮我分析分析,相关资料我都带来了。”
他说着就要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却被刘帅伸手拦住。
“不用看,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而且你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这次国家整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国内银行与高盛这类外资行的合作——他们太精明了。”
刘帅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华子”,递给方青叶一支,看他摇摇手于是就自己点上。
烟雾袅袅中,他看向方青叶:“其实你找我,不是真让我分析报表,而是想借我对高盛施压,让他们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陈述与保证函》,对吧?”
“对。或者,他们和三家公司签署的专业金融方案中,涉及资金安全及违约条款的部分也行,我不需要全部。”方青叶顿了顿笑道:
“这笔理财涉及1.8亿美元资金流向境外,也属于你们银监局资金监管的范畴吧?”
“哈哈……”刘帅笑了起来,“你看你,连我去找高盛的说辞都替我想好了。”
“难道不是吗?你现在是外资银行监管处副处长,这本来就在你职责范围内。”方青叶向后靠了靠,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刘帅吸了口烟,沉吟几秒,缓缓说道:“青叶,你这是给我挖坑啊……资金外流不代表非法,我们银监会预警系统也没提示这笔交易有问题。再说每天境外汇出资金上百亿美元,1.8个亿真不算什么。我有什么理由去查人家?”
“你肯定有办法……不然你也不会工作不到八年,就从普通职员升到副处。”方青叶微笑注视着他。
“哈哈……多谢夸奖!”刘帅笑道,“行,老同学,这个忙我帮了。”
“OK,我等你消息。”
……
两天后,陆家嘴,高盛中国总部。
明亮的副总裁办公室内,林薇正与张冬雯俯首于办公桌上的一份复杂理财方案设计稿,低声交换着专业意见。
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林薇的助理步履稍显急促地走了进来,打破了这份专注。
“林总,”助理的声音带着谨慎,“刚接到市银监局外资银行监管处的正式电话通知,他们的刘帅副处长,将于今天下午两点半带队前来我行,就表外业务进行工作调研。”
“刘副处长?”林薇从文件上抬起头,眉头下意识地微蹙,在记忆中快速搜索着这个有些耳熟的名字,“是银监局那个……前不久刚提拔上来的刘帅?”
“是的,林总,就是他。”助理确认道。
“呵呵,”林薇笑了笑,身体向后靠向椅背,“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理解。既然是常规调研,那就按标准接待流程准备吧,把近期相关的、不涉密的表外业务资料整理一份,务必规范、齐全。”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助理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对于这类来自监管机构的常规性调研走访,林薇早已司空见惯。这几乎是国内金融行业的常态之一,她并未立刻觉察出任何不寻常的气息,只将其视为日常工作中一项既定的接待任务。
她收敛心神,重新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方案,正准备与张冬雯继续刚才中断的讨论,目光扫过对面时,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张冬雯原本专注的神情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缺乏血色的苍白,她握着签字笔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指节甚至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轻颤。
“冬雯?”林薇的语调带着关心,“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不,不是的,林总……”张冬雯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带着一丝的紧绷。
她抬起眼,眼神中交织着复杂难言的情绪,略微停顿,仿佛在组织语言。
“那个银监局要来的刘副处长,他也是我申城财经大学的同学。而他和静海银行的方青叶私交非常好。”
林薇先是微微一怔,神色沉凝下来,目光变得锐利而深沉。
原来如此。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这里。
第744章 刘帅出马,敲打林薇
林薇看着她,问道:“你和那个刘帅关系怎么样?”
“还可以吧,但是肯定不如方青叶。”张冬雯实话实说。
“哦今天你的同学来视察,你也参加接待。”
“好的。”
下午两点半,一身深蓝色西装,戴着工牌,白色衬衣打着黑色领带的刘帅带着银监局两名工作人员出现在申城环球金融中心46楼,电梯门缓缓打开,他就看到穿着灰色色OL筒裙,脖子上挂着工牌的张冬雯正站在门口,朝着他微微鞠躬。
“欢迎刘处长来我们公司调研。”
刘帅一脸笑容:“冬雯,都是老同学了,还这么客气啥?你们林总在不?”
“在,在会议室等你,这边请。”
张冬雯带着刘帅进了一间会议室,里面是椭圆形会议桌摆着三个铭牌,正中写着刘帅的名字。
林薇和两个工作人员在里面。
“欢迎,刘处来指导工作。”林薇一脸微笑,主动伸出右手:“恭喜恭喜,恭喜刘处长升职。”
“客气了林总。”刘帅握着林薇柔软手,带着开玩笑的口气:“无论是职务,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在座的各位服务,是不?”
“刘处真会说话,请.”
刘帅坐在主位上,脸色已经带着职业化微笑:“林总,各位,我这次来贵公司主要是贯彻国家刚刚颁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精神,依据文件有关规定对贵公司表外业务进行调研。”
刘帅言简意赅说了这次调研目的,林薇立刻说道:“刘处长来我们公司调研,也是对我们公司工作的一种促进,下面我将我们公司在这方面工作做一汇报。”
林薇拿出一份稿件开始念起来,主要是高盛中国金融投资部最近在表外业务开展情况以及自查情况。刘帅听的非常认真,还拿着笔记本不停记录什么。
等林薇发言完毕后,刘帅先是对高盛中国金融投资部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也感谢对银监会工作的支持。说到这里,他看着林薇突然话锋一转:
“林总,我们近期在关注一个现象。一些境内的理财资金通过企业通道,最终流向了与产品说明完全不符的境外机构,例如.德劭集团这类投资机构。”
“德劭”二字一出,林薇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