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63节

  鸡柳里面的肉雪白鲜嫩,还冒着热气,沾上点椒盐,咸香中带着微微的麻。

  他们也在讨论这是什么,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不知道谁低声说了一句:

  “钱主任路子真野,他对手下妈的真好。”

  其他人沉默了一下,有人开始抱怨起来:

  “我前年结婚,想让老马给我弄点特供酒都没有。”

  “跟着老马干,这辈子别想让他出血,他只能吸血。”

  “梨花你说这是什么肉?真嫩呀,不过我看它还没有你的肉嫩,嘿嘿……”

  曹梨花翻白眼。

  要不是其他桌没空位,她早离开陈楷身边了。

  烧鸡上桌时,晒谷场上响起一片惊叹。

  整鸡被摆出了展翅欲飞的造型,金黄色的鸡皮上均匀地撒着白芝麻,鸡嘴里还叼着根香菜,活像刚从田间踱步回来的神气模样。

  钱进用筷子轻轻一拨,鸡腿肉就脱了骨。

  他夹了块给身旁的老支书,老人没牙的嘴蠕动着,赞叹道:“香!这鸡比当年泉城府的聚丰德还香!”

  商城烧鸡多种多样,里面很多是各地特色,钱进选的这一款则是某个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教授研制出的新款烧鸡。

  鸡皮脆而不焦,鸡肉嫩而不柴,最妙的是腹腔里塞着的香菇和笋丁,吸饱了鸡油的鲜味,保留了山珍的清新,引发了人们哄抢。

  酱肉和酱肘子是同时上桌的。

  酱肉切得薄如蝉翼,半透明的肉片上,肥瘦相间的纹理像大理石花纹般美丽。

  “这刀工真厉害,我刚才在那里看来着,那家伙手里的刀刷刷刷,就跟老鸡啄米似的!”陈楷眉飞色舞。

  酱肘子保留原样,整体红亮诱人,表皮上开了菱形刀花纹,里面浸满了酱汁。

  几个人拼抢,结果用筷子尖轻轻一挑,皮肉便分离了,露出里面颤巍巍的胶质。

  他们争抢吃过后,一个接一个的解腰带。

  于振峰低声说:“我弟弟快结婚了,你们说到时候……”

  “到时候钱主任不把你送去坐牢就算不错了。”李卫国冷笑。

  于振峰大怒:“你他么!”

  李卫国喝了酒浑然不惧,说道:“怎么了?你们以往做过什么事都清楚,我说的那是不是实话?我就问你们怕不怕?”

  陈楷拨拉一块肘子皮给曹梨花:“梨花你吃这个,人家说女人吃这个最好了。”

  全桌人忍无可忍:“陈楷你他么牛子长脑子里了?”

  “梨花看你就像看狗屎,你连这个眼力劲都没有?”

  “你滚一边去,别恶心人了,跟你说吧,论剑也轮不到你!”

  陈楷面色一沉:“我告诉你们,这是你们最后一次不尊重我!”

  “我听见你们的话了,你们叨逼叨有什么用?老赵,把咱的内部消息告诉他们吧,免得他们还在这里妄想舔钱进沟子。”

  一直没说话的赵泽安乜斜他一眼,脸色阴沉。

  李卫国疑惑的问:“怎么了?你们有什么内部消息?”

  其他人也追问。

  赵泽安最后没办法了,将嘴里的烟袋杆摘出来,压低声音说:

  “马主任,要回来了!”

  “马主任给我俩送信了,他要回来弄走钱进,重新上台!”

第186章 下乡送良种,回社揍老马

  时间迅速进入五月份。

  五一劳动节放假,钱进回海滨市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上班他没有回供销社,直接去了西坪生产大队送蔬菜良种。

  四月底下了第二场春雨,后面连续阴天,没有太阳山路依然泥泞不堪,钱进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

  这让他不得不感慨,自己可能跟西坪生产大队在天气上犯克。

  他来西坪两次,两次都是雨后。

  摩托车费劲的轰鸣着进入西坪大队部,钱进的裤腿已经全是泥水。

  大队部的仓库变成了双代店。

  如今西坪生产大队终于有了自己的双代店。

  钱进将摩托车停在门口,下车推开刷了蓝漆的木门。

  迎面而来是一条水泥抹的L型柜台,崭新的台面被人用磨石磨得发亮,像是起了包浆。

  柜台后方的货架上,商品摆得整整齐齐——左边是日用百货,右边是农资农具,中间用红纸贴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

  左边柜子最显眼,上面摆着三排玻璃罐子:

  第一排是散装的白糖、红糖,糖粒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第二排装着散装饼干、炒面、菜油。

  第三排是一些文具产品,有本子有铅笔橡皮还有几支钢笔。

  另外下面有几个大罐子,里头是煤油、酱油、醋和白酒。

  每个罐子旁边都挂着个铁皮漏斗,全是新货。

  几个半大孩子挤在柜台前盯着文具看,他们一心想摸摸里面的英雄牌钢笔和印着首都城门的笔记本。

  但营业员周勤用鸡毛掸子挡住了他们:“别乱碰,这都是公家的商品。”

  周勤很年轻,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他穿着崭新的蓝布工装,昂头挺胸很神气。

  双代店的他身后墙上挂着块小黑板,用粉笔记着今日特供:

  火柴每家每日限购两盒,肥皂、香烟、茶叶凭票供应,面酱、酱油、醋今日有售。

  旁边农资区飘着不知道是敌敌畏还是六六六粉的气味,很淡,毕竟双代店开起来的时间很短,农药农肥送来的时间也短。

  几个老汉围着新到的铁锹头品评,粗糙的手指抚过锹面的钢印。海滨农业冶炼厂的字样让他们频频点头。

  钱进推门进来听到叮当响。

  他抬头看,门楣上挂了个铜铃铛,声音很清脆。

  满屋子人回头看,一看是钱进来了顿时爆发出与看到其他干部完全不同的热情:

  “是钱主任来了?钱主任过来坐,过来坐下……”

  “钱主任咋来的?大队的拖拉机今天不是在开荒旋耕南山坳那块地吗?”

  “多亏人家钱主任给批的柴油,要不然拖拉机还开不动。”

  本来在盯着饼干罐子的小孩跑出去看,又回来欢呼吆喝:“外面有个大车子,这么大、这么宽,比大队的车子好看……”

  “那是摩托车!”

  正在研究钢笔文具的少年们一窝蜂跑出去,争抢着要去摩托车上坐一坐。

  听到摩托车声音正赶来的老周像驱赶麻雀一样驱赶他们:“走走走,别碰铁驴子,小心它发火撞你们。”

  “你糊弄人,这是摩托车,这不是铁驴子。”大点的孩子反驳。

  懂事的小孩知道隔着门往里问:“钱主任,能摸摸你摩托车吗?”

  钱进说道:“摸吧,坐吧,看好了支架,不准往前往后推它,支架倒了会砸到人,支架不倒你们可以随便玩。”

  孩童们欢呼着开始研究摩托车。

  老周呵呵笑,拍拍裤腿上的灰尘招呼钱进:“钱主任今天怎么有空?来,周勤你给钱主任倒一碗酒,咱队里请钱主任喝一盅。”

  周勤答应一声,立马弯腰打酒。

  钱进赶紧拒绝:“我不喝酒,别千万别往外打酒。”

  围着柜台的老头们很疑惑:“这酒多香呀,你怎么不喝呢?”

  钱进说道:“那我请大爷们喝一口,哎你叫周勤是吧?你给大爷们打酒喝吧,一人一茶碗,我请客。”

  周勤看向老周。

  老周冲他摇头。

  钱进笑道:“供销社得听我的,你怎么分不清大小王呢?”

  “给老叔们打酒吧,让他们尝尝供销社的新大曲。”

  供销社里有茶杯。

  一字摆开倒入酒,散装白酒的味道立刻弥漫开来。

  以前西坪生产大队会用超产的红薯酿酒,因为技术不过关,里面杂醇多,口感烈而味道苦,比散装白酒差的多。

  钱进喝不惯六毛大曲,可老头们喝了以后却称赞口感好。

  他们说这是好酒,度数高却不上头,入口柔和味道醇香。

  老周也抿了一口,喉结上下滚动,胡子尖上还挂着滴酒珠。

  “还是钱主任知道咱们好哪口!”有老汉笑着抹了把嘴,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

  其他老汉连连点头,他们倚在水泥柜台上小口啜饮着,眯着眼睛砸吧着嘴,像在品尝什么琼浆玉液。

  酒一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

  钱进靠在摆放农具的柜台边,听社员们唠家常:

  “今年自留地的韭菜长得好,别看已经割过一刀了,我昨天切了一把还是鲜……”

  “咱大队有了双代店干什么都方便,昨晚上寻思拌白菜丝吃,家里没醋了,过来跑两步路就买到了……”

  “钱主任你给家里送的东西真好,那饼干香啊,馋的家里小孩晚上睡不着觉……”

  周勤把记账本拿来给钱进看。

  这几天对私账户卖得最好的是火柴、煤油和盐这种生活必需品。

  对公有几笔大件:生产队买了几把铁锹头,拉走了两袋子尿素。

  简单的看了账本他交还给周勤:“把账记清楚了,最好做双账,一本总账一本分销账,这样永远不会出错,出错了也能很快找到问题。”

  他把地上的手提包交给老周:“里面装的都是蔬菜种子,现在都五月份了,你们抓紧时间补种吧。”

  老周就是冲这个来的。

  只是钱进没说他不好问。

  如今钱进把种子交给他,他赶紧打开查看情况。

首节 上一节 363/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