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72节

  “是不是要老师答疑解惑?”

  “甚至你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要是学习疲惫需要额外的口粮照顾来补充体力、补充营养,那时候怎么办?”

  钱进嘿嘿一笑:“所以约法三章,这方面我有经验,我在泰山路办过学习室,现在一直办着呢。”

  “去年高考之前,我那学习室里最多时候有六百个学生!”

  王振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个事我在报纸上见过,对呀,你有经验呀。”

  钱进指向西北方:“公社和供销社都有废旧仓库,收拾出来,各单位支援,给他们摆上课桌座椅,允许他们去学习。”

  “提供合适的场地,但压缩时间,隔一天给半天的时间去学习,到时候我帮咱公社从泰山路那边拉个赞助,让城里支援点医用葡萄糖,给他们喝的水里补充葡萄糖,这可以帮他们补充能量补充营养……”

  他把一连串计划托盘而出,王振山越听脸上表情越轻松。

  最后听完了他一拍手说:“我这就去写一张面向泰山路居委会的求援报告,让他们安排劳动突击队来帮忙。”

  “那教师问题呢?”

  钱进说道:“我来解决,还有试卷考题什么的,我这边都能解决。”

  “泰山路学习室有印刷机,无非多用一点印泥和草纸罢了,我每两天安排人过来送一趟考试资料。”

  听到这里王振山简直笑容满面,鼓掌说:“好好好,钱主任你真是久旱及时雨啊,那就按你说的办。”

  他快步走出去,指着钱进说:“这位同志大家都认识,这是咱们供销社的钱主任。”

  钱进时不时下乡,已经在乡村获取了一定威信,毕竟他去下乡都是给老百姓办事的,平日里他即使留在公社的供销社上班,也会去大堂当售货员给老百姓服务。

  最重要的是,泰山路学习室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自店公社。

  这些人对钱进的了解要远远超过普通社员。

  知青们对他的印象很好,看到他出来要说话,人群便渐渐安静下来,最后只留下百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他。

  “同志们。”钱进大声喊话,“我的身份跟你们是一样的,也是一名知青,我还是去了琼州渔场奋战的知青!”

  听到这话,人群中响起讨论声。

  下乡当知青这事可不是抽奖,抽到哪里算哪里,这事是看人脉关系的。

  最厉害的那种人可以留在本市郊区,这样隔着家里近便,做什么事也方便。

  最惨也是最让人同情的是去边疆的,其中最南边的边疆就在琼州……

  钱进说道:“我是供销系统的工作者,我们单位的市领导自始至终一个态度——要全力支持知青复习备考!”

  “要想尽办法送有志青年们进入大学深造!要拿出所有资源帮助国家获取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有道德的人才!”

  人群‘嗡’地炸开了锅。

  青年们终于得到了领导支持,兴奋万分,刚才钱进听到交谈的两人中,那戴眼镜的知青一把抓住同伴的胳膊,钢笔从口袋里滑出来都没察觉。

  钱进等声浪稍平,接着说:“经过王书记的批准,为了支援大家的学习,咱们公社从今天开始,连夜把暂时空置的仓库进行改建,建成自习室接纳同学们的学习。”

  “自习室二十四小时开放,然后通过公社认证的、想要参加高考的同志,从明天开始隔一天可以休息半天,这半天就是专门学习时间……”

  刹那间,欢呼声几乎掀翻公社的瓦片。

  女知青的辫子甩成了波浪,几个小伙子把帽子抛向天空。

  钱进喊道:“你们不要担心自习室的条件简陋,公社会尽全力的支援大家的学习。”

  “一切模式将学习海滨市里的泰山路学习室,不了解泰山路学习室的可以去打听,那是一种成功的自学模式。”

  “我会联系泰山路居委会,为大家提供书本、文具乃至考卷考题等复习资料,只要大家愿意学习,那就一定能够学习……”

  更响亮的欢呼声出现。

  公社里很多人都来围观。

  李卫国等人也在围观人群里,他们看着站在知青之间侃侃而谈、接受欢呼的钱进,噤若寒蝉。

  还有公社领导慌了,进去问钱进:“耽误的工时怎么办?”

  “隔天休息半天,那么其他社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所有年轻社员都说他们要参加高考,这又该怎么办呢?”

  钱进大声说:“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因为‘怎么办’就想着‘不要办’。”

  “这件事情很简单,我们是要为同学们参加高考保驾护航,是要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便利条件,而不是找时间让他们偷懒耍滑。”

  “所以,所有要来自习室的人都得签署一项工作保证书,高考结束能考上大学的去上大学,考不上的大学的要把未来一个月欠下的劳动工时补上。”

  “另外,所有来自习室的人都得接受简单的考试,起码具有参加高考的能力,才能进入自习室,不能说是谁想进就进!”

  他把周晓芳等几个带头人喊到前面,将条件一一列了出来。

  青年们兴奋的点头:“这个可以,我可以代表我们大队的同志答应。”

  能有24小时开设的自习室已经让他们很满意。

  结果公社还要给他们配备考卷,甚至还会请来老师,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不是每天都有半天的学习时间,但既然自习室可以24小时开放,那么他们大不了晚上多来学习一段时间就是了。

  甚至,可以通宵学习,白天下地。

  下地时候可以摸鱼摆烂。

  反正是大集体干活!

第190章 劳动突击队支援,钱主任再造学习室

  五月上旬的天气最是温和。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土坯房抹上一层金箔,公社铁皮喇叭里刚播放了《社员都是向阳花》,又热烈的播放起《我们走在大路上》。

  然后公社主街的土路上确实响起了胶皮底布鞋踢踢踏踏的动静。

  钱进摆平了请愿的知青后,先要求知青们回去继续干农活,到了傍晚下工时分,他们开始前往空置仓库进行收拾以用作自习室。

  空置仓库暂时选了两座,一座是供销社所属、一座是公社所属。

  其中供销社所属仓库在公社居住区域外围,四周都是歪脖子槐树,时间到了,老槐树新槐树晃着新发的绿叶,空气中还残留着槐花香。

  好些知青是提前下工了,他们兴致冲冲来到公社集合跟着钱进和王振山去忙活。

  等他们赶到供销社仓库的时候,此时附近农田里正有生产队正式下工。

  负责核算工分的会计把工分簿往胳肢窝里一夹,推了推断了腿用麻绳缠着的眼镜,冲着扛锄头的后生们喊:

  “二队把铁锨都码齐了,明儿个浇麦子!”

  “下工!”

  人群轰然散开。

  知青队伍则在仓库门口前再次集合,人数不少,基本上上午来请愿的青年全到了,怕是得几十人。

  有个叫蒋兴旺的青年带头,他清点人数后跑来向钱进敬礼:“钱主任,到了六十二人!”

  钱进看着这些青年。

  士气很足。

  另外还有更多知青在正式下工后骑着自行车驮着好友闻讯而来。

  声势很大。

  这吸引了其他社员们赶来看热闹,公社也有不少人想看热闹,包括李卫东和于振峰。

  两人跟着人群来到这座仓库,脸色都不好看。

  这是马家军的秘密基地。

  韦全民关了回购站的门也急匆匆到来。

  他看着仓库门口整齐列队的知青后急忙问李卫东:“他们怎么来这里了?”

  李卫东给他使眼色。

  他们不敢说话。

  人多耳杂。

  钱进看向蒋兴旺。

  青年很壮实,身上挎着个干净的绿挎包,穿着一身蓝布褂子,肘部打着补丁,但胸前的团徽擦得锃亮。

  钱进说道:“各位朋友、各位同志,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给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打去电话,明天他们会乘坐卡车到来。”

  “他们会带来桌椅、带来维修工具,你们今天的任务是把咱们未来的学习室打扫干净,剩下的工作会由来支援的劳动突击队同志们负责。”

  “明白了吗?”

  青年们兴奋大喊:“明白!”

  王振山示意钱进开门,钱进自如的说道:“这仓库早就被弃用了,我下午问过了,钥匙早就丢了,直接砸锁吧。”

  蒋兴旺闻言要来一把小锤头。

  他看了看仓库的铁锁,说:“挺好的锁,看起来不像是长久没用的样子。”

  韦全民三人互相对视,心里有些慌。

  锤头砸在铁锁上,随着脆响,门锁打开,大门彻底推开,先有一股霉味混着化肥尿素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

  “这里面还有肥料?”知青们闻到这股熟悉的味道后大感奇怪。

  钱进走进去看了看。

  夕阳西下,光线昏暗。

  仓库里堆满破麻袋、生锈的农具和积灰的货架,北墙区域有几十袋尿素堆积,墙角则摞着几十个印有“战备粮”字样的木箱。

  “这能当自习室?”王振山捂着鼻子连连摇头。

  知青们倒是不挑地方,他们也没有资格去挑选环境。

  蒋兴旺带头走了进去:“收拾干净了,在这里学习比在我们的大通铺上强!”

  他踢开挡路的破草席,“来一队人,先把这些破烂清出去。”

  钱进过去在尿素袋子上踹了一脚。

  有些硬。

  蒋兴旺掏出把小刀划开袋子,吃惊的说:“还真是尿素!”

  钱进冷笑着看向人群。

  先前在人群里探头探脑的于振峰不见了。

  有个女青年指着上面喊:“这地方还有煤油灯呢,不止一盏,看这里还有个嘎斯灯呢。”

  一张老旧的八仙桌被抬过来,蒋兴旺上去划亮火柴,点亮了仓库顶悬挂的三盏灯。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出不对劲来了:“这仓库不像是荒废好些时间的样子呀。”

  钱进笑道:“没错,那我们供销社的工作报告上怎么说这仓库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报废了?”

  没人能给出答案。

首节 上一节 372/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