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73节

  昏黄的光线下,知青们开始搬运杂物。

  男人们扛麻袋时肌肉绷紧了的确良衬衫,女知青们两人一组抬着货架,齐耳的短发随着动作飞扬。

  不知谁带来了半导体收音机,正播放着《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声混着年轻人的说笑声在仓库里回荡。

  有人扫地,有人收拾垃圾。

  蒋兴旺收拾了一些烟头给钱进看,低声说:“看烟灰痕迹,最起码这个礼拜还有人来过这里吸烟。”

  钱进拍拍他肩膀笑道:“我知道了,别声张。”

  他出去围着看热闹的人群转,李卫国和于振峰站在暮色里张望。

  等他从仓库出来,两人一个假装抽烟,一个佯装系鞋带,好像都跟这仓库不相干。

  钱进故意走过来说:“怪了,这仓库不是说两年没用了么?怎么还有新烟蒂?”

  李卫国讪笑道:“可能被哪个生产队给当了临时仓库用。”

  钱进说道:“我看未必吧,你们说会不会是敌特分子利用供销社对资产的不敏感性,选了这仓库当据点?”

  说着他自己点头:“这个可能性很大,得安排治安员过来仔细调查。”

  旁边的于振峰猛地一抖,手里的烟蒂扔了出去。

  钱进立马问道:“老于,你怎么回事?”

  于振峰急忙解释:“我我那个,我刚才烟蒂烫着手了。”

  “抽的是什么烟?”钱进问他。

  于振峰讪笑道:“是大前门。”

  钱进一拍手说:“巧了,里面收拾出来的烟蒂也全是大前门。”

  韦全民鄙夷的看着两人,说道:“还装什么装?钱主任又不是傻子,他还能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你俩这死出!”

  然后他又对钱进说:“钱主任,我向你检讨,这就是我们几个人以前瞎聚的地方。”

  钱进说:“那你们都知道里面有尿素?这些尿素是怎么回事?”

  李卫国和韦全民急忙看向于振峰,脸上有幸灾乐祸的神情。

  于振峰继续装聋作哑、装疯卖傻,他急匆匆离开:“坏了,合作商店的大门没关!”

  人多力量大。

  几十号人收拾个破仓库太轻松了。

  随着里面杂物全被抬出来,十多个女同志在里面挥舞扫帚,赶在天黑前收拾干净了。

  王振山这个公社书记并非无能之辈。

  既然答应要帮助知青们复习备战高考,他下午从各单位和各大队协调来一批桌椅。

  在他带领下知青们已经摆好了第一批课桌到仓库前,只等着收拾好卫生搬进去。

  另外在他安排下,公社政府还贡献了一块大概能有一百寸面积的木质黑板。

  两个办事员踩着凳子在墙上砸钉子,将黑板挂了上去。

  王振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字迹。

  钱进摇头。

  应该写高考冲刺倒计时的。

  不过这时候他不能多嘴,否则就成了抢风头。

  粉笔灰簌簌落在地上,夜风送来不远处生产队里爷爷奶奶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南风吹来袅袅烟火气,混着蛙鸣虫唱,在五月温暖的夜晚格外清晰。

  钱进敲打了三人后准备离开。

  李卫国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钱主任,借一步说话。”

  他带着钱进走到仓库后一棵几十年树龄的老槐树下。

  树影里,李卫国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恳求:“钱主任,我过去犯了错,我一直没有向您进行彻底的自我批评,请您给我个机会。”

  “我现在想通了,我要跟过去的自己彻底分割干净,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和政府的改造,您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愿意亲自出面指认马德福!我要送马德福去坐牢!”

  说完这番话,他垂手站在树影中,像个等待宣判的犯人。

  此时的他不复刚跟钱进打交道时候的桀骜,整个人颓丧苍老。

  而就在旁边的仓库里,知青们正在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青春的声浪震得仓库后窗窗户纸一个劲颤动,老槐树的树叶也在颤动,不过这或许是被夜风吹动的。

  紧接着歌声停下,仓库前面突然爆发出欢呼。

  蒋兴旺兴奋地跑过来:“钱主任,去收拾公社仓库的同志回来说那边发现了一批木凳子,怕是够我们每人一张……”

  一口气说完这番话,他这才注意到树下的诡异气氛,这样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满脸错愕。

  钱进对李卫国点点头:“我可以向你保证,你所享受的一切待遇,会是你们这些人里最好的。”

  李卫国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有些失望,但这一步走出去了那就不能回头。

  他相信这是自己最好的出路。

  于是他点头离开,临走时强笑着拍拍蒋兴旺的肩膀:“青年,好好复习,争取考回城里去。”

  钱进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蒋兴旺迷茫的问:“钱主任,怎么了?”

  “没事。”钱进转身走向灯火昏黄的仓库,“走,桌椅都有了,咱们先把那些旧货架摆起来,以后当书架,我争取找单位出资支援你们一批学习资料。”

  蒋兴旺急匆匆的跑去将消息告知这些人。

  青年们很高兴,连呼‘万岁’。

  仓库里的光线越来越好。

  很多知青带来了家里的煤油灯,放在临时拼成的讲台上,有些灯罩上还有“奖”字。

  钱进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埋头擦桌子、搬书的年轻人。

  说年轻也不对。

  他们中最大的得奔着四十去了,最小的才十六七岁。

  但不管年龄,如今他们眼里都跳动着同样的光——对未来的希冀之光。

  自习室的出现增加了他们应对高考的信心。

  他们相信自己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他们相信自己会离开农村去往城市。

  自习室简单收拾出来后放进了桌椅,然后知青们当即就决定今晚来复习。

  他们很开心,对于当下条件已经满意。

  有多才多艺的青年摸出口琴,吹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琴声飘出仓库,钱进踩着歌声离开。

  他的年纪在知青里头都不算大的,可他就是感觉和这些人格格不入。

  社会上的阴谋诡计让他性情变化很大。

  这样他更痛恨马德福了。

  都是马德福这种人改变的他,本来他也是个阳光热血的少年郎!

  必须得狠办马德福。

  现在天色还不晚,公社挺热闹。

  下工的社员们急匆匆的来到供销社和分销站采买,一些人家泥墙根蹲着抽旱烟的老汉,他们看着孩子聊着天,神情很轻松。

  穿着粗布褂子的女人们挎着柳条筐,或者进供销社买点东西,或者里面有东西在公社路上看看能不能碰到人做个生意。

  钱进看到有卖槐花饼的,用槐花和地瓜面蒸熟的食物。

  他买了一摞,热乎乎、甜滋滋、香喷喷,独特的槐花香很有春天的味道。

  路上碰到从公社食堂出来的政府职工,都在开展饭后经典话题:

  “罗师傅今晚是用脚炒菜的吗?”

  不知道谁家窗户里飘出炝锅的葱花香,这香味引得职工们骂声尤甚。

  还好路上还有公社的猪圈,旁边沤肥的酸臭味儿很独特,有种神奇的魅力,总能打消职工们抱怨晚饭难吃的心思。

  钱进都怀疑公社是故意把猪圈建在路边,领导们就是让不满食堂饭食水平的人知道,其实罗师傅的厨艺不错了,起码比猪屎好吃多了。

  猪圈里头饲养员敲着搪瓷盆沿猪圈转悠,裤腰带上拴的仓库钥匙和顶针碰得叮当响,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偷吃猪食的狗。

  钱进走过后回望这一幕。

  他还没有好好看过自店公社的夜晚呢。

  第二天上午,两辆卡车一前一后赶到自店公社,车斗里全是人、全是物件。

  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来了!

  看到两辆卡车——还是车头上绑着红旗的卡车先后到来,亲自带队来接待突击队的王振山一挥手,自店公社的广播喇叭里播放起了《工农兵联合起来》:

  “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欢快的旋律飘荡在五月的暖风中,钱进笑着挥手。

  王振山对待劳动突击队很认真,毕竟这是来给他帮忙的。

  再一个他知道这是钱进的兵,他必须得给钱进面子。

  于是他今天特意换上了前两年评先进时发的新衬衫,不过这两年他体态越发丰腴,脖子上肉挺厚实,领口的扣子系上后勒得脖子发红。

  卡车在院门前刹住,带起一片黄土。

  打头的是以前四队队长米刚,他现在是劳动突击队队长了,石振涛则暂任治安突击队副队长。

  不说别的,突击队成员都有一副好卖相。

  以前下乡劳动,回城之后又得给街道劳动,他们一直在劳动,养成了健美强壮的好体格。

  最近半年多来,自从跟着钱进他们吃的好喝的好,一个个不缺营养长得棒,大小伙子和壮汉子在车斗里并排,有看热闹的老农评价:

  “像是秋后的高粱杆,齐刷刷的高挺!”

  尽管卡车奔驰起来有风,可五月的风是暖风,加上一群小伙子塞在一起跟一堆炉子在一起似的,他们那古铜色的脸上沁着汗珠。

  突击队统一的工装,统一的左胸口袋别着一支钢笔,劳动跟文化相结合,让看热闹的人群赞叹不已。

  “报告钱总队,泰山路街道劳动突击队前来报到!”米刚跳下车后向钱进敬礼。

  钱进指向王振山:“这是我们公社的书记,王振山同志。”

  米刚立马又冲王振山敬礼,声音洪亮:“书记同志,海滨市城南区泰山路街道劳动突击队前来报道!”

首节 上一节 373/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