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462节

  钱进说道:“只是恰好在运输和照相馆这两个行业有点关系而已。”

  “来,吃饭,这事不着急,你们放心吧,我会给你们找到合适工作的。”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阳光照进楼里,温暖又舒适。

  魏雄图和张爱军露面。

  钱进给双方做了介绍。

  小汤圆则跟五个哥姐混到一起。

  四小去上学了,她现在又有了新的哥哥姐姐,反正该玩伴是少不了……

  魏清欢没去买早餐,她猜到了钱进哥姐会带早餐过来,这样对两家人来说也是个表现机会。

  不过她熬了小米粥,这样配上咸菜和油条正好是一顿丰盛早饭。

  钱程和钱夕谈论着海滨市里的变化,感慨连连。

  孩子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小笼包,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对城里生活简直太满意了。

  “小叔,城里真好,我要在这里上学。”钱途坚定地说。

  “我也要在城里上学,妈,我不跟你们回去了,你跟爸回去吧。”陈建国嚼着肉包子说。

  他又对弟弟说:“你不是跟妈说,你不来城里上学吗?你要在林场吗?那你跟爸妈回去。”

  陈爱国愣了愣,把包子一扔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我也要留在城里上学,我我我爱上学……”

  陈建国抓住机会捡走半个包子塞进嘴里。

  陈爱国哭的更伤心了。

  谁哄也没用。

  张爱军最后抹了把嘴巴,陡然凑到他跟前呲牙咧嘴的说:“哪来的爱哭小孩?走,我把他送动物园去喂老虎!”

  陈爱国嗷一嗓子钻妈怀里老实了。

  钱进笑起来:“行了行了,你们都留在城里上学。”

  “等你们长大了,全给我考大学,到时候你们可不能再留在城里,要么去西北要么回东北,到时候给我好好建设你们的家乡!”

  魏清欢闻言拍了他一巴掌,说道:“哪有你这样当长辈的?竟然劝孩子去农村。”

  钱进说道:“咱钱家子孙要有硬骨头,要有家国情怀,包括咱俩以后的孩子也不能留在海滨市,全去祖国需要建设的地方,好好建设祖国!”

  到时候肯定不是去当农民。

  钱进是要培养后代散到全国各地去当行业骨干。

  只要孩子有这个本事,他肯定有资源培养他们。

  钱程和钱夕两家人哈哈一笑没把他的话当真,但也纷纷附和他的话‘要好好建设祖国’。

  然后话题转移到了钱进和魏清欢身上,问两人什么时候要孩子。

  这事钱进和魏清欢早就讨论过。

  两人为难之处在于都没了长辈,没人帮忙带孩子。

  如今哥嫂来了。

  能看孩子的人也来了……

  这事现在不着急。

  钱进吃着早饭给两家人先规划后面几天的游玩行程。

  要去看大海,要出海捕鱼。

  要去看电影,要去逛公园、逛商场。

  他把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但是他无法陪同。

  因为他还得忙活服装厂的开业事宜,如今女工人已经招聘到位。

  只等原材料确定,那就可以开业大吉了!

第232章 支招国棉六厂,王厂长认弟弟

  一起吃过早饭。

  魏清欢和张爱军陪同两家人外出游玩,钱进忙服装厂的工作,连魏雄图都要帮忙。

  他制定好了服装厂工作规章制度,这需要魏雄图抄写到大红纸上装裱悬挂。

  有了带队经验后他越发的了解,在工作中规章制度太有用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不是一句空话。

  王东给他送来消息,棉纺六厂的关系已经打通了,服装厂可以从棉纺六厂直接进货。

  但是这事需要一个主管人去具体磋商。

  钱进自然得亲自上阵。

  王东现在对劳动突击队的工作确实上心,他不知道通过谁的关系,直接联系上了国棉六厂的厂长王栋。

  两人同姓甚至名字发音一样,说起来还真有些缘分。

  王栋跟一般的国企大厂厂长不一样,或者说年代的厂领导、厂干部还没有脱离群众,能跟群众打成一片。

  反正中秋节当天,王东领钱进去国棉六厂,而此时王厂长还没有休假,依然在办公。

  节假日期间,工厂大门紧闭,这时候要进厂不容易。

  因为这时候厂里人少,容易发生盗抢偷摸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还好王东是保卫科的人,他去传达室强硬拍门,嚷嚷说:“来大领导了,怎么还紧锁着门?”

  传达室的看门大叔正在优哉游哉的喝茶,看到他露面便开门还调侃:“咋了,是你王大领导来了?”

  王东严肃的说:“少给我吊儿郎当,最近没听说吗?我跟王厂长搭上亲戚了,那是我表哥,按照南方人说法我们是老表关系,这样三下五除二我也算是个王厂长了。”

  看门大叔翻白眼:“咋了,名字叫法一样你就成王厂长了?”

  他看到钱进,指了指窗台上的登记表说:“按照规矩外来人员得登记呀。”

  王东直接将登记表扔进了传达室:“登记个鸡脖子,这真是大领导!”

  “这是我们泰山路的领导,也是市供销总社的领导,我请人家来跟咱厂长洽谈合作事宜呢!”

  看门大叔被唬得一愣一愣。

  国棉六厂里罕见的安静。

  各车间厂房今天停产进行机械检修。

  钱进进了厂长办公室,一个国字脸大汉站起身来向他点头:“钱进同志?”

  “王厂长您好,我以前在父亲信件里经常听到您的故事,今天是见到真人了,实在荣幸。”他热情地伸手,顺便放下了带来的皮包。

  里面照例是月饼和糖果,另外他投其所好,给王栋女儿捎带了一套小饰品和一块女士手表。

  王栋大女儿今年高考并且考上了海滨大学,这个月刚去上学。

  国棉六厂是省级重点单位,王栋见过的礼物不知凡几,对此浑不在意。

  他拍拍钱进胳膊示意他落座,说:“我该怎么称呼你?是钱总队还是钱主任呢?”

  “您应该称呼我小钱,我应该称呼您王叔,因为您跟我父亲是一辈的。”钱进顺杆子往上爬。

  王栋哈哈笑,接受了他这个称呼。

  目前从两人地位上来说,钱进还不够看,可是他的眼光跟寻常人不一样,他看的是潜力。

  钱进太年轻了。

  劳动突击队总队长的职务不算什么,他所在的街道劳动突击队队长都进不了他家门。

  可泰山路的是例外!

  钱进在这个职务上确实做出来太多成绩,登上报纸的次数比他这个厂长还要多。

  另外泰山路现在小集体企业干的如火如荼,这都进入了市领导的眼睛。

  最重要的则是钱进在市供销总社的任职,这升迁之路是坐着火箭走的。

  快的吓人!

  王栋知道钱进非池中之物,年纪轻轻执掌外商办这个重要部门,以后迟早要飞黄腾达。

  所以王东一个保卫科小科员找上门后,他选择了热情招待。

  因为他需要钱进这个人脉关系。

  双方忽有所需,交流起来就很愉快了。

  王栋问他来意,钱进就直接说:“王厂长,我们街道这边正在筹备一个服装厂,需要采购一批布匹。”

  “你们纺织厂的产品质量在咱们省里可是出了名的好,更别提在咱市里的名气,另外这也是我父亲生前工作了一辈子的单位嘛,所以我就想过来问问。”

  王栋露出恍然表情:“是为了这事呀?这事我知道,我听劳资科的孙秉正同志提过,你找过他是吧?”

  钱进点头说是,把找孙秉正帮忙请张红梅出山的信息提了一下。

  王栋说道:“有钱师傅这层关系在,我们国棉六厂相当于是你的娘家,以后你有需求直接找我,我是你的老哥哥呀,能帮忙的地方一定帮忙!”

  钱进受宠若惊。

  这位大厂长可太客气了!

  这么平易近人吗?

  他奇怪的看了眼王东。

  王东这边认为一切是自己的面子,还在骄傲的挺胸膛呢。

  话题涉及布料,王栋不谈虚的,直接问:“小钱,你们的服装厂都需要什么材质的布匹?什么颜色?什么标号?”

  “实不相瞒,我们厂最近刚好有一批新生产的涤纶布,质量绝对上乘。”

  “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厂里的生产任务也比较重,你要的量要是大的话,可能得提前安排一下。”

  “王厂长,那咱们开门见山了?”钱进笑了起来。

  王栋爽快的说:“对,开门见山,咱们年龄都不大,就不搞官场上人情世故老一套了。”

  钱进从兜里展开一卷布料样本:“是这样的,我在百货大楼看到这么一批布料,这叫什么?高支纱纯棉布?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布料,因为我们要做硬挺裤型。”

  王栋指尖捻过布样,像老农掂量稻穗般熟稔:“这是40支精梳棉?要多少?”

  “先要五百米,颜色要藏青、深灰、卡其、棕红四色,色牢度要在四级以上。”钱进抽出钢笔在便签上划出数据,“裤线洗后不能走形。”

  王栋闻言点点头,站起来说:“走,去我们布样室吧。”

  “实话实说,我有点小看你钱主任了,本来我以为你不懂布料行情,所以直接想问你是用棉布还是涤纶布,然后按照你需求我给你安排一款布匹。”

  “既然你懂色牢度、知道高支纱纯棉布,那你就是专业人士了,咱们得去专业的地方谈。”

首节 上一节 462/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