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重重地把酒杯放回桌上,说:“杨厂长是谦虚呢。”
“前几个月他二次转业,组织本来要安排他进你们供销总社担任要职,你俩差点成了同事!”
钱进急忙说:“没有,杨厂长应该是我领导。”
杨大刚坦然自若。
这是自然的。
王栋兴致勃勃的说:“但咱老杨同志没去你们系统当领导,而是二话不说接下海滨化肥厂这个摊子!”
好几个厂长纷纷点头:“这个是真的厉害。”
“杨厂长你觉悟太高了……”
“我服,你敢接化肥厂我是真服了你……”
钱进知道海滨化肥厂的情况。
这是海滨市著名大厂,困难落后大厂。
海滨化肥厂是建国前就有的一家工厂,延续至今机器生产线没有升级,设备老旧得跟工业博物馆里的东西似的。
这工厂能耗高得吓人,在当下农业急缺农肥的背景下产品积压卖不动。
年年报亏,是市里挂了号的困难户。
钱进忍不住又冲他举杯:“杨厂长,您接了化肥厂的差事啊?”
杨大刚坚定的说:“这没什么,前线枪林弹雨咱没含糊过,后方经济建设的硬骨头,我认为我照样能啃下来。”
“以我对农村的观察,现在国家需要粮食,而粮食需要化肥,所以海滨化肥厂倒不得,否则就要老百姓饿着肚子搞改革开放。”
钱进对他彻底服气。
他能听出杨大刚并非在说场面话。
实际上敢接化肥厂的人,说的所有话都是实话。
钱进赞叹道:“杨厂长,我不得不说,您真是领袖同志的好战士。”
杨大刚听到这些话后有些不服气了,说道:“看你们所有人这个态度,好像化肥厂是该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东西一样。”
“我们穿这身军装的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他这番话是字字千钧,说完自己举杯干了下去。
钱进心里一咯噔。
自己本是一片赤诚,但却是表达出了对化肥厂的鄙视。
这事他犯错了,他忽略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当兵的人护犊子。
杨大刚现在是化肥厂的厂长,他们瞧不起化肥厂,杨大刚自然不开心。
王栋可是人精,他才四十多岁就执掌了国棉六厂这个大厂,不光靠干活能力也靠混官场的手腕。
他一眼看出问题,便立马说:“杨厂长跟我私下里聊过,他很清楚化肥厂的问题,化肥厂要扭转局面得拼技术,得换核心!”
“所以这次,老杨是下了血本,铁了心要给海滨厂插上科技的翅膀,他想要引进新的尿素合成塔,把咱们解放军战士用生命捍卫的土地,真正打上增产的粮食。”
王栋举杯:“来,同志们,咱们再为杨厂长这份决心和贡献,走一个!”
“走一个!”
“敬杨厂长!”
“为国家功臣!”
桌上再次响起一片真诚的附和声和杯盏碰撞声。
杨大刚不善言辞,喉结重重一滚跟着举杯:“谢谢各位同志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化肥厂的工人兄弟,我也再干一杯!”
酒杯放下后,王栋给钱进使了个眼色,又对杨大刚笑眯眯的说:“你们要引进新设备,这事我给你推荐个行家,那就是我这个兄弟。”
他搂着钱进拍了拍肩膀。
钱进真诚的说:“今日有幸听闻王厂长介绍您的过往,我是深感敬佩。”
“无论在战场还是工厂,您是真正的战士,海滨厂有您这样的领头人,是工人之福,更是国家之所望。”
“我相信,有您的这股精气神在,就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这杯酒。”
他微微提高了些许声调,举起手中酒杯,“不为别的,就为您这份赤子之心,为您这份为国为民敢闯敢拼的情怀,我得敬您。”
“祝您壮志得酬,凯旋归来,海滨厂的翻身仗,一定能打好!”
“如果需要我钱进冲锋陷阵您尽管说,钱进不是高人,却有很出色的执行力,您指哪我能打哪!”
杨大刚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但举起酒杯跟他撞了一下后摇摇头:“多谢钱主任好意,下一次吧,这次我恐怕是用不着你帮忙了,我们的设备引进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了。”
钱进诧异:“化肥厂要引进新设备了?那我能不能问一句,您是准备引进哪个国家哪个企业的设备呢?”
杨大刚含糊一笑,说道:“我先保个密吧,不是我要故弄玄虚,是对方提到了这么个要求。”
王栋了解他性子,听他这么说便转移话题:“好,那我们静候佳音。”
“来,同志们,咱们开动吧?好酒好菜在眼前,咱们不能放下筷子呀!”
第262章 遭遇诈骗局,连夜取证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行人被白酒烧灼得红光满面——他们允许钱进喝啤酒,但自己改成了白酒。
因为啤酒没劲。
王栋这两天是高兴了。
生产线顺利运行两天没有任何问题,他心里的石头算是扔掉了。
今天是东家也是主角,其他厂长厂领导们去参观过了,都对生产线赞不绝口。
这样大家自然捧着他,他脸上也挂上了毫不掩饰的得意,声音洪亮得压过满室嘈杂:
“各位,再走一个!”
“为了咱们的‘四化’建设新成果!为了国棉六厂刚得到的这套‘金疙瘩’!”
他端起面前的白色粗瓷杯,里面满满地晃荡着清澈的无色液体。
这可是专供外事用的茅台酒,晶莹的酒液映着他兴奋的脸,众人哄然应和。
杯子撞在一起,叮当作响,清澈而强烈的酒香在屋子里飘荡。
“老王啊,你这可真是扬眉吐气了。”红光满面的国棉四厂厂长孔向前探着身子,夹了一筷子油光发亮的葱烧海参,嗓门儿不小。
“看着那布匹刷刷刷地往外淌,我这心啊真是痒痒,回头我也得跟市里领导申请一下,也得弄这么一套设备回来。”
王栋哈哈一笑,将杯中酒痛快的仰脖干掉。
他把空杯子往铺着桌布的木桌上一拍,得意的说:“怕是没那么容易啦,这外汇是说批就给批的?”
“咱海滨市可不是首都,中央能批给咱们这里多少外汇?已经给我们厂子批一笔了,杨厂长那边也要换设备,恐怕又批了一笔,哪还有额度批给你们厂子?”
橡胶七厂的厂长康伟平笑道:“是,如今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呀。”
孔向前不甘心,对杨大刚说:“老杨大哥,要不然你让让小兄弟?”
杨大刚严肃的摇头:“那肯定不行,我们化肥厂这次必须得给机器更新换代了,否则厂里上千号工人兄弟要饿肚皮了。”
康伟平看杨大刚认真了,便娴熟的切了话题:“老王,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给我们都透透风?”
周围的视线立刻热切地聚焦在王栋身上。
王栋作豪气干云状:“透风?好说!”
“老孔,不是我说大话,有了这套家伙事垫底,下一步我们六厂的目标是外贸,要直接给国家赚外汇,赚外国人的票子。”
“你们厂里以后换装备的外汇,说不准是我们六厂老兄弟给你们创造的呢。”
这话立刻又引来一片喝彩和奉承的碰杯声。
但不知道谁随口揶揄了一句:“还是王厂长爽快,有啥说啥,不像咱老杨大哥买个机器还神秘兮兮的。”
钱进听到这话暗地里摇头。
他发现杨大刚不会开玩笑。
果然。
杨大刚听了后瞪起了眼睛,还好旁边的王栋搂着他聊起了军人转业的话题。
其他人趁机聊其他话题。
喧嚣像海浪般在包间里翻涌。
气氛逐渐达到了顶峰。
偏偏在场这些厂长几乎都是大老粗出身,一个个喝多了上头了,嘴里没个把门的。
现场话题扯来扯去,最后又扯到了化肥厂要引进的设备方面。
几句挤兑话下来,杨大刚受不了了。
他放下酒杯,脸庞因为酒精和情绪燃烧得通红。
自从接手了化肥厂后,他心里一直压抑着一股子情绪。
那种急于改变现状、带领化肥厂打翻身仗的迫切情绪。
此时几次受到挤兑,这股情绪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找到了喷发口,再也压不住了。
他抹了一把嘴,说道:“王厂长、各位同僚,说实话,今天看了六厂的宝贝疙瘩,我是开眼界了,真为兄弟单位高兴!”
“六厂要翻身了,我们化肥厂也得翻身,说实话,我也想把一切消息说给你们听听,可谈判的时候我们双方有约定,不能对外透露太多信息,因为人家怕引发竞争对手的恶意狙击。”
“所以这事我没法多说,我只能告诉你们,我们厂引进的是川畸重工的一套设备!”
“多的,恕我不能多说了!”
“川畸重工?”有人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
“没错!”杨大刚的音调更高了,带着一种宣布重大消息的自豪,“就是这家工厂!”
《外贸三十年的血与火》中的一些内容在钱进脑海中飞快闪过。
鬼子川畸!
他猛然说道:“川畸MK-IV型尿素合成塔!”
“对,川畸MK-IV型尿素合成塔。”杨大刚下意识点头。
然后他皱起眉头在脑中努力搜寻着华丽的形容词,最终发现自己只能用最朴实的话来形容:“这新家伙厉害得很!”
“到时候我们海滨厂那老掉牙、天天修、天天漏气的旧设备就该进炼钢炉喽,那新家伙的效率、质量没的说,产量翻几番都是小意思!”
“说不定明年,也能请市领导和各位同僚去我们那里参观,喝庆功酒!”
大家喝的都有些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