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冬天这些菜?”钱进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几片在寒风中摇曳着绿意的田块,尤其是那些深绿的大白菜和青白的萝卜。
“你们是怎么防风的?”
周铁镇咧嘴一笑:“冬天风刀子厉害,咱就想土法子挡风呗!”
他带着钱进走到其中一片种着大白菜的梯田边,仔细指点着:
“钱股长你看这地势,这块地本来就在山坳拐弯的窝风处,风头就弱了三成。”
他指着梯田靠外侧、也就是迎风的那一边田埂:
“再看这,我们特意把这道土埂加宽加高了小半米,光土埂不够瓷实,还插满了秋天收下来的老玉米秆子,一捆捆扎紧了,斜插进土埂里,根朝下,梢朝外!”
钱进定睛看去。
果然,那道垒砌的石土埂外侧,密密麻麻地插立着无数已经枯黄干燥的玉米秸秆捆。
这些秸秆捆像一排排沉默的卫兵,彼此紧密依靠,形成了一道约莫半人高、厚实无比的秸秆“防风墙”。
凛冽的北风刮过来,撞在这道富有弹性的秸秆墙上,大部分风力被缓冲、消耗、分流,只有些微弱的、失去锋芒的余风才能钻进去,轻轻拂动田里的菜叶。
“法子土是土,可顶用!”周铁镇语气里满是得意,“再加上入冬前给这些白菜萝卜培了厚土,根护得严实——你瞅瞅。”
他拨开一棵大白菜外层有些冻伤的叶片,露出里面层层包裹、紧实鲜嫩的白绿色菜心:
“冻不坏,一点没问题,开春卖相差点,可自家吃、交任务,一点不耽误!有这点绿顶着,社员们心里也暖和!”
“还有那块地盖了薄膜,嘿嘿,那里面全是活东西,我们种了大蒜,开春出蒜苗,然后出鲜蒜,鲜蒜晒干了不就是干蒜吗?”
“全是顶值钱的好东西!”
钱进仔细看着那道简陋却异常实用的秸秆防风墙,再看看田里那些在寒风中依旧保持生机的蔬菜,心中感慨万千。
这朴素的智慧,是千百年来农民与自然搏斗、向土地索要生存资料的结晶,充满了令人敬佩的生命力。
两人继续向上攀登,一直走到梯田群的中段。
这里视野更加开阔,几乎能俯瞰蔬菜区梯田区域的全貌。
寒风凛冽,吹得两人的棉袄呼呼作响,脸颊生疼。
但站在这高处,眼前的景象更加令人震撼。
层层的梯田如同巨大的阶梯,一级一级,由近及远,由低向高,秩序井然地铺展在冬日灰褐色的山体上。
一道道坚固的石土田埂勾勒出清晰而硬朗的线条。
大部分田面覆盖着薄雪,在午后惨淡的阳光下泛着朦胧的灰白。
而在那避风向阳的低洼处,一团团、一簇簇深沉的墨绿、青白顽强地刺破冬日的单调,如同镶嵌在巨大银灰色画布上的翡翠和白玉。
各处田埂上散落着三三两两的身影。
几个穿着臃肿棉袄的社员,正挥动着沉重的铁镐或铁锹,奋力地敲打着被冻成铁板的田埂边缘。
他们要将冬季冻酥的浮土铲掉,用新挖的湿土和石块填补加固。
另一些人则推着独轮木车,车上装着刚从沤肥池里起出来的黑褐色农家肥。
肥料还冒着微微热气,等到散了热,他们小心翼翼地在田埂小路上挪动,将肥料推到指定地块,再用铁锹均匀地撒在那些暂时休耕、准备开春播种的梯田里。
浓郁的、带着牲畜粪便发酵后特有的氨气味道和泥土腥气的气息,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竟也透着一股为来年丰饶而耕耘的踏实感。
“钱主任,你看那边。”周铁镇迎着风,声音洪亮,满脸对未来的盼头。
他手指有力地指向脚下这片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梯田群,笑容比阳光灿烂的多:
“开春、现在就等开春了,嘿嘿,冰一化,雪一消,地气一上来,嗯,这梯田里就是一片绿油油、一片金灿灿!”
“有了你给的那些好种子,咱们西坪,再也不是只能种粮食,然后靠天吃饭、最后饿肚子的穷山沟了!”
钱进站在凛冽的山风中,望着眼前这片在严寒中孕育着生机的土地,很感慨,很欣慰。
好啊!
他向着不远处的各生产队遥望,隐隐约约他,他能看见靠在南墙外晒太阳的老汉,能听到几声狗吠和孩子们的嬉闹声。
天寒地冻。
西坪生产大队是彻底变了,旧貌变新颜!
他欣慰的招招手:“好,周大队,我先恭喜你们,也祝福你们,希望你们借着改革开放的良机,一举发展成月州县乃至海滨市的标杆生产大队!”
“然后现在你跟我走,我这次来还要给你们的蔬菜种植事业加把劲呢!”
第284章 钱进送油锯,社员大进山
他们原路返回,又回到了新开辟梯田的山脚下,然后钱进从车上拖下了麻袋:
“这里全是书,这次我给你带来的全是有用的书。”
“这几本是讲梯田蔬菜种植技巧的,你们肯定用的上,你们这些梯田还得改建呢。”
“然后这几本是讲大棚蔬菜的书,种什么、怎么种,你们可得好好研究,这些书全是宝贝,里面还有些技术图样,都是讲怎么在冬天种出新鲜菜的……”
周铁镇用裤子擦掉手上的泥土。
他翻开看,看了两页后就摇头:“嗨,看不懂啊。”
钱进愕然:“你是大队长,怎么还会不识字?”
周铁镇咧嘴笑:“谁说我不识字?我好歹也是念到了小学毕业,怎么会不识字?”
“可这里面的东西,”他再度看了两眼然后摇头,“着实看不懂。”
周古拿了一本却是看的认真:“大队长你得耐心的看,这些书确实厉害,是专家编写的吧?”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讲这个梯田引流,原来人家水渠要用特定结构呀……”
文化知识方面,他可比这位粗糙的大队长强太多了。
尽管只看了一本书,只看了几页纸上的内容,可周古作为老知识分子还是从中发现了里面蕴含的庞大能量:
“钱主任,你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总是给我们大队雪中送炭。”
“大队长,咱们种蔬菜全靠经验可不行,人家钱主任给咱送来科学指导。”
钱进说道:“重要的是这些蔬菜大棚建设类书籍和大棚种植知识类书籍,你们大队赶紧选拔一批有文化的青年,要好好学习这些书里的知识。”
周铁镇闻言精神一振:“呀,那我得看看,还有怎么建设蔬菜大棚的书?”
本来按照计划,他们今年就要动工开始建设大棚了,结果木头、砖头和篷布这些基础物资到位了,技术却跟不上。
他们实验性的盖过两个大棚,结果全都有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
最后没办法,他们意识到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只能暂停了大棚工程的建设工作。
如今,专业知识来了!
周铁镇露出笑容,拍着书说道:“好啊好啊,有了这些,咱心里就有底多了。”
“钱主任你放心,我老周看不懂这个,可我绝对会仔细的看!”
“不光要叫年轻人去学习,我老周也要学习,我现在可是知道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钱进一愣:“你这脑子怎么转的?这跟有没有道理有什么关系?”
周铁镇哈哈笑:“你不听广播吗?现在这个理是物理的理、是理工科的理!”
“要学习,广播上一天三遍的强调不管是搞农业还是工业都得学习!”
钱进也笑了起来:“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咱们都得好好学习。”
然后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此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周大队,有件事我还想跟你商量一下,实话实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哎呀,那你就快说说你有什么事,咱什么关系?你还要跟我客气?”周铁镇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钱进不客气了。
梯田迎着周铁镇询问的目光,清晰地说道,“我牵头在市里办了个技术培训学校,专门教实用技术的,农机维修、电工基础、养殖种植什么的,反正咱农民要用到的东西都要教!”
“学校已经办下来了,还剩下一些手续也好办,我准备年后就开班。不要钱,管吃住,就为给咱农村培养点能用得上的人才!”
周铁镇和周古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这话着实惊人!
市里开办培训班,不收钱还管吃住,就要培养农民有文化来建设发展农村。
这种事放在以前是天方夜谭。
就算放在现在,就算他们知道国家在这个十年要重点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可要不是钱进说出的这话,他们也不敢信。
哪有这样的好事!
但钱进说出来那就没问题了。
钱主任永远心系农民,永远一心一意为农村做好事!
不管怎么想,反正周古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馅饼砸得有点懵:“不、不要钱?管吃住?周主任,你要办学校给我们庄户人教真本事?”
“对,教真本事,就是需要去好学生,我要求他们学得快,学了马上就能用!”钱进肯定地回答,语气斩钉截铁。
“我想着,西坪要发展、咱海滨市的农村要发展,那人才是关键。”
“光靠看书不行——你们看,我这里带的书可是够多,可是光看书,这得需要什么样的悟性才能自学成才?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得有师傅手把手的教!”
“现在学校刚筹办,老师少,师资力量差,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教导,所以我先教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养鸡,二是蔬菜大棚。”
“这样你们大队年后能不能组织一批手脚麻利、脑子灵活、真心想学技术、不怕吃苦的小伙子大姑娘,送到市里我那学校去?第一批名额有限,但西坪是我第一个想到的!”
“能!太能了!”周铁镇激动得脸膛通红,几乎要跳起来。
他用拳头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说:“钱主任你放心,我们西坪最不缺的就是肯下力气、想学本事的年轻人。”
“我回去就挑人,挑最好的,年后一准给你送去!”
他拍着胸脯保证,声音洪亮得盖过了山风。
看着周铁镇这发自肺腑的支持和承诺,钱进很满意。
这家伙虽然自身脑子不发达,文化水平也不高,可确实一心为民,而且头脑开放不保守,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钱进脸上露出笑容,顺势提起了最后一个,也是眼下最迫切的困难:
“周大队,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眼下学校那边,还有个头疼事。”
他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学校刚开张,百废待兴啊,你看校舍整修需要木头,课桌椅、门窗框子、书架板子等等到处都要用木头。”
“改革开放国家处处要发展,木头现在成了稀缺的东西,城里买倒是能买,可它贵不说,还要指标,麻烦得很……”
钱进的话还没完全说完,周铁镇猛地一挥手:“你可别说了,钱主任,你说的这些话都是在往我脸上吐唾沫,往我们周家脸上抽巴掌。”
“你需要什么,只要我们有,那你就别客气,千万不能客气,你就给我下命令!给西坪下命令!”
“要是没有你,西平生产大队现在穷的过年都吃不上馒头,我老周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我老周还有我们周家的人都知道是谁给我们大队送来了好日子!”
钱进笑道:“行行行,那我不客气了……”
“你就不该客气,你吗的,你跟我们客气这不是骂我们吗?”周铁镇还愤愤不平,“必须得罚你,今天中午先罚你三杯酒!”
周古也笑着点头:“对呀,钱主任,你们学校缺木头?嗨!这事你早说啊,都没必要跑一趟,这算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