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636节

  已经等候在内的卡车立马行驶过去,搬运工们戴着口罩和橡胶手套开始忙活起来。

  卸下的全是国际空运标准格式的木箱子,上面用赤红的油漆标注着“AGRICULTURAL·EMERGENCY·RELIEF·GOODS”的字样。

  农业紧急救灾物资!

  机场海关现场负责查验的中年科长,只扫了一眼箱体和钱进递上的盖了“特批”印章的材料,便挥手放行。

  那鲜红的“特批”二字,在巨大的救灾压力前,拥有着超越一切程序的通行力量!

  装满了高效氯氰菊酯的解放卡车,亮着昏黄的大灯,如同奔赴战场的军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向安果县。

  此前已经有卡车来过了,卸下了大量的乳化剂。

  最终高效氯氰菊酯和之前的乳化剂全卸在了县郊供销社仓库里,这里暂时成了临时的救灾前沿指挥部。

  王振邦和专家们都在这里,各公社组织的几百名精壮劳力和基干民兵,整齐地排列成队。

  苏教授等人撸起袖子,脸上混杂着尘土和汗水,指导着各公社的基层农业技术员调制药剂。

  不同药品倒入顺序,兑入水和乳化剂的比例,喷洒要点,个人防护要求……

  几位老专家不惜力,扯着嗓子教导农业技术员们仔细学习流程:

  “一定要让社员同志们小心个人防护,这款除虫药能杀虫也能杀人,而且它是没有特效药的,一旦有人中毒只能对症治疗,非常麻烦……”

  等到技术员们完全掌控了学习要点,壮劳力和基干民兵们也把药剂和乳化剂给分好了。

  分流的汽车紧急奔赴向各公社。

  然后趁着天色还亮堂,各公社的壮劳力又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灌装这款国家花大价钱买来的新型杀虫剂。

  药桶灌满了兑好的乳白色药剂,几百道纤细的水龙齐刷刷地喷向如同盖着黑毛毡的麦田。

  药雾瞬间升腾弥漫。

  王家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王守财亲自上阵,他背着沉重药剂罐,双手紧握喷射杆,一步步踩在干燥的泥土里,将白色药雾撒入麦田里。

  大队几乎全部的社员都来了。

  拖家带口、携老带幼,各自守在了各家刚分到手的地头上,死死盯住打了药的麦苗。

  叶片背面那些曾让他们心胆俱裂的黑绿色蚜虫,在乳白色雾气的笼罩下,起初似乎不怎么受到影响,甚至还加快扭动了身体。

  然后,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

  田间的风带来了干冷的气息。

  往前打药的王守财最终忍不住好奇心,背着喷雾器往回走,弯下腰用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翻开厚密的叶片——

  底下已是空空如也!

  地上则出现了一些黏腻透明的蚜虫尸体残留物。

  有些蚜虫被药水沾湿尚未完全死透,但也只是微微抽搐几下,很快便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没了生气!

  他沿着田垄往后走,翻开一株又一株的麦苗……

  没了!

  没有蚜虫和虫卵了。

  真的都死了并且掉光了!

  其他社员也发现了这点。

  不断有小伙子壮汉子、大姑娘小媳妇从地里跳起来激动地大喊:“快看!死了死了!虫子都死光了!”

  “这个药跟以前那个不一样,虫子真死了,它们杀虫子可厉害了……”

  各家的田埂上、麦垄间,无数疲惫的身影急匆匆扑向地里发黑的麦棵仔细翻检。

  那层曾令人绝望的墨黑色虫群,在这次白色的药剂前不堪一击!

  没什么文化的农民不懂其中原理,只是恍然大悟:“原来要杀这黑色虫子,就得靠白色的药!”

  欢呼声此起彼伏地从四面八方炸响,响彻全县乃至周边邻县各处农田:

  “虫子真死了!”

  “老天爷哟,麦子有救啦!”

  “感谢国家掏外汇啊,这虫灾总算过去了啊……”

  地里的王守财没有欢呼。

  他在地里打了个来回,打到了药罐清空,然后回到地头坐下卷了一支烟抽。

  有技术员笑着跟他说:“王大队长,你手上有农药,可不敢往嘴里塞。”

  王守财满不在乎。

  他抬头望向远方,抽着烟等待着。

  直到公社书记张卫民的身影出现。

  张卫民骑着自行车快速过来,喊道:“老王,怎么样了?”

  王守财轻松的点点头:“熬过去,不过麦田被啃完蛋了,回头得补种啊。”

  张卫民笑道:“没关系,我打听过了,上级领导发话,国家给咱兜底,补种的麦种不用花钱,国家给咱免费发放!”

  “放心,国家不会眼瞅着咱在泥坑里打滚,一定会把咱给拉起来!”

  王守财也笑,说道:“好领导、好干部啊,领导的帽子还在我家里挂着呢,你说啥时候咱去市里,咱把领导的帽子给送回去。”

  结果张卫民狂笑:“早些时候我在县里碰到大领导了,我说了还帽子的事。”

  “结果大领导说,他那帽子保暖,送给你这个光头大队长啦,他说倒春寒还是冷,你得小心脑袋别被冻伤啊……”

  周围听到这话的社员都在笑。

  开心的笑。

第310章 供销社雪中送炭,对农民恩重如山

  四月中旬,寒意褪尽,春风带着太阳的暖意拂过城市。

  路边的法国梧桐吐出嫩绿的新芽,阳光明媚到有些燥热。

  今年热的比往常更快,主要是干燥无雨,阳光一个劲的照耀大地,春天变得有些短,忽如一夜春风来,然后忽然一天春风去。

  就在这个月,国家发生了挺多大事。

  首先是国家授权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外汇兑换券。

  接着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首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批准成立。

  随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决定恢复我国的代表权……

  供销社的工作更忙了。

  农业局组织的大范围多点位监测和测产评估结果送到了各级领导的案头,负担了高效氯氰菊酯保障的供销总社自然也收到了这份结果。

  韦斌看后意气风发,特意让打字室用油印机给复印了多份,然后召开了主要领导会议,也算是内部的表彰会。

  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印着大红字的搪瓷茶杯冒着袅袅热气,空气里弥漫着高档茶香。

  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鲜红的国徽和党徽,一边是国旗一边是党旗,一边是“发展经济”,一边是“保障供给”,往下则是毛邓等同领袖同志半身像。

  韦斌亲自来主持这场会议。

  今天的韦社丝毫看不出已经年过五旬,这两天他是笑口常开,此时要开会了,他更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不过偶尔放松的时候,还是能看出来他有些疲惫,毕竟前面他也跟着日夜操劳来着。

  干部们按照通报时间进入会议室,先看桌子上印发的农业局评估结果:

  “……高效氯氰菊酯乳化剂对本次大规模麦蚜虫灾防治效果超预期,田间蚜虫死亡率达98.4%以上,快速有效阻绝虫害蔓延,受药区域除核心受灾地块,边缘地区麦苗已经普遍出新叶,长势趋向稳定恢复……”

  “预计整体主粮减产严重局面已被有效挽回,有望达到常年五至六成水平……”

  “系重大农业救灾成果……”

  看到这番结果,干部们无不欢欣鼓舞,纷纷交头接耳的开玩笑。

  钱进带着笔记本进门,封长帆、崔虎等跟他关系不错的部门负责人都主动跟他打招呼:

  “什么时候回来的?”

  “你不是在跟英伦ICI方面的代表谈合作吗?”

  “钱主任,这次你可是立功了,回头摆庆功宴,可别把咱老哥几个给落下……”

  钱进低调的摆手,冲他们点头哈腰:“哎呀,大哥们就别逗我这个小老弟了,一切都是运气好,运气好……”

  “大哥抽烟,抽这个,劲大……”

  “封科长你放心,你想喝酒我家大门随时打开,让我嫂子炒俩西北特色的拿手菜,家里有我姐夫从东北搞来的闷倒驴,到时候咱来个东北西北方面军会师……”

  就在他们说笑中,又有人到来。

  市里三把手、此次虫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负责人王振邦主任也来了。

  这可是很给面子。

  本来只是个内部赈灾总结加表彰会议,结果市里三把手来捧场,干部们赶紧起身鼓掌欢迎。

  如今王振邦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很传统领导式的一边笑一边走一边鼓掌,然后张开双臂冲众人下压手掌:

  “感谢各位同志的热烈欢迎,今天是你们供销系统内部的会议,我作为外来户是过来学习一下。”

  韦斌跟他握手,笑道:“王主任您太客气了,咱们这次能打退黑虫妖——哈哈,农民同志们把蚜虫叫黑虫妖,这名字相当贴切,所以我也跟着这么叫了。”

  “总之,这次能帮国家保住夏收规模、能帮人民群众保住口粮,我们必须得感谢您的带领。”

  “要不是您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我们供销社这次要丢脸了,而我们丢脸还不要紧,不能帮助农民群众保障好农药需求导致他们农田减产甚至绝产,那我们可是犯大错误了!”

  其他干部纷纷称是。

  王振邦谦虚两句,然后拿着笔记本坐到了韦斌旁边。

  在此期间又有几位记者进来,端着照相机去了会议室后面角落。

  钱进疑惑的看了看他们。

  这次会议规格挺高,很有宣传价值。

  他很重视宣传的力量,所以跟市里各报社关系搞得不错,几个记者几乎都是熟人。

  带队的是《海滨日报》的副主任记者张明,他跟钱进更是老熟人,逢年过节双方都要走动。

  于是此次见面两人点点头没说话,但张明举起相机冲钱进示意并挤挤眼睛嘻嘻笑,意思是待会我镜头会抓你的。

  该来的都来了。

  会议室大门关闭,正式开会了。

  “同志们,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天咱们经历了什么,所以直入主题吧,这场前所未有的麦蚜虫灾,是对我们供销系统的一次大考!”韦斌声音抑扬顿挫,直接切入主题。

  他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与会者:“关键时刻,考验的是什么?就是咱们供销人‘服务农民、保障农业’的本色!”

首节 上一节 636/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