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653节

  等到突击队转为企业,那么他们的企业天然就带有好口碑。

  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等到动员大会结束后,他特意把王东、周山湖和平日里爱惹事的刺头叫到了一起。

  一群人聚集在角落里,钱进没说话,先用目光缓缓扫过他们的面庞,一个劲盯着他们看。

  看的一行人心里发毛。

  最后是王东忍不住开口了:“钱总队有啥事你就说啊,你别总看我们。”

  “看的我们感觉自己是加入敢死队了,你这是抓紧时间看我们最后一眼似的。”

  这话让几个人嘿嘿笑了起来。

  钱进没笑。

  这把他们弄懵逼了:“不、不是吧?王队说的不是真的吧?”

  抗旱支援突击队要下乡常驻,这样需要有人能镇住所有人,能带好队伍。

  现在队里的不管是朱韬还是石振涛等人都不合适,没这个威信也缺乏领导力。

  正好国棉六厂那边也在组织工人们积极去开展抗旱支援工作,王东就请了假回突击队干活,钱进让他来带队,当了抗旱支援突击队的队长。

  钱进开口,先说了这件事:“王队你回来,我很感谢你,这个关键时候有你来带队,我放心很多。”

  “因为你们此行任务很重!”

  “你们任务是什么?不只是去干活,也是去宣传咱突击队的好口碑。所以到了地方上你们得记住八个字:理解、协商、克制、不争!”

  “一口水一口粮,老乡有他们的难处,有他们的急,咱们要是觉得他们对待咱不那么地道,别去放在心里,一定记住了,咱是去出力的,不是去争去抢去起哄的!”

  一行人赶紧点头。

  钱进又把这番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还再次把王东给叫了出来:

  “你这个队长,要把好关!队伍要是跟当地乡亲起了冲突,我第一个拿你是问!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要管好自己的火气,听明白了吗?!”

  王东明白钱进的担忧,脸膛涨得通红:“钱总队你放心,放一万个心,这次我王东绝对跟往日不一样了。”

  “我要是管不住自个儿的脾气,要是带着弟兄们跟乡亲们去红脸去吵闹,我……我把自己这根搅屎棍撅折了塞灶坑里!绝不给咱泰山路丢人!!”

  这粗野的誓言引起队员一片哄笑,却也透着一股直戳人心的狠劲。

  王东来真的了。

  钱进信他的承诺,却不信他的本性。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还是想办法找了个保险:他刚进劳动突击队那会给他当队长的周耀祖被他托关系从七胶厂给暂时要了回来。

  周耀祖也参加了七胶厂的抗旱志愿队。

  正好钱进是指挥部的副指挥,有还直接管辖权,就利用这个便利把他调到了泰山路这边来。

  周耀祖是指导员,起到一个政委作用。

  干活带队靠王东的威信,管辖王东脾气就得靠周耀祖了。

  除了他俩还有几个副队长,便是朱韬、赵波、石振涛、周山湖一行人。

  副队长们斗志昂扬,就周山湖一个劲摇头。

  钱进问他:“怎么了,舍不得城里的生活啊?”

  周山湖苦笑一声:“这有什么舍不得的?”

  “那你是怕去乡下吃苦受累?”钱进故意激他。

  周山湖更苦笑:“去乡下那点苦算个屁,钱总队你知道我的,我坐牢那会,那干活才是真的苦真的累……”

  他搓搓手,露出一脸的惋惜:“我是感到可惜,奶奶的,这旱情来的不是时候。”

  “你不是想给咱人民流动食堂开店面吗?铺面都谈妥在泰祥农贸市场边上了,桌椅板凳、锅碗瓢勺快凑齐了,眼瞅着能赶紧开张了,结果……”

  他摊了摊手,望着操场上整装待发的队伍,剩下的话全化在了无尽的苦水里。

  钱进没想到周山湖还挺仔细,至今还挂念着这瓶瓶罐罐呢。

  人民流动食堂不可能一直摆摊,肯定得转向实体方向,而且以后实体才是重点。

  这种情况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化,他计划今年就要开饭店。

  其实年后他就开始忙活这事了,奈何一直有本职工作上的要事耽搁。

  加上当下不比未来,现在海滨市还不能办个体户的营业牌照呢,所以断断续续的,饭店准备的差不多了却一直没能够开起来。

  钱进不担心耽误事,他笑道:“不就是个饭馆子吗?旱情再大,它也有退下去的那一天,到时候耽误不了咱们开饭店。”

  “这叫什么?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现在,稳住心气,把你的副队长干好!”

  周山湖看看操场上那一片肃杀待发的工装身影,满肚子的愁苦最终被压了下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点点头要走。

  钱进指了指他的脸,笑道:“把你脸上的苦相给我退下去,你可是副队长,必须得干出威信来!”

  周山湖改了态度,低吼道:“明白!干它娘的!”

  当天,泰山路抗旱支援突击队乘坐卡车出发去往自店公社的西北山区。

  礼拜一钱进上班,他去了指挥部大办公室,发现张成南已经来了。

  两人之前起过小冲突,钱进不想搭理他。

  结果张成南看到他后很激动,立马小跑上来递给他一份报告:

  “钱副指挥,你可真神了!”

第318章 科学抗旱,新技术展示

  面对张成南这反应的热忱,钱进疑惑的接过报告看了一眼。

  然后精神一振。

  《北梨山溶洞地下水勘察简报》。

  他抢先看结论,结果这简报不正规,没有直接结论,只有个海滨市水利局地质勘探一队的落款。

  于是他只好仔细看简报内容。

  1.任务背景:为缓解本市严峻旱情,根据市抗旱指挥部部署要求,本队对北梨山区域开展水文地质专项勘探,重点调查岩溶发育及深层地下水资源赋存状况……

  2.勘探方法:

  地质测绘:完成1:10000岩溶地质填图,确认山体主体为质纯、厚层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发育条件优越……

  3.主要发现:

  溶洞系统确认: K1溶洞为主入口,初步勘察深度超百米,与下游多处次级渗水点(SZ01-SZ03)存在水力联系,构成规模性岩溶含水系统。

  地下水脉证据:洞内多点渗水稳定(实测总渗流量> 0.5 L/s),水温恒定(16.5°C± 0.5°C)。

  K1洞口下方冲沟见常年性渗出泉(Q=0.1 L/s),水质清冽,水化学类型为HCO-Ca型,矿化度低(TDS < 300 mg/L),符合饮用水源标准。

  地球物理异常区与溶洞位置高度吻合,推测为裂隙-管道型强富水带。

  4.资源评价与建议:

  资源潜力:综合物探、洞穴及水文观测,判定北梨山岩溶水系统静储量丰富,含水层厚、储水空间大(大型溶洞+裂隙网络)……

  系统尚未规模开发,受降水入渗补给良好,是当前罕见的未扰动优质水源……

  初步评估:初估可采资源量满足日供水量≥5000m(可供解决五万人饮水或相当规模农业应急灌溉)。

  紧急建议:立即组织力量对K1溶洞进行详细测绘与涌水试验,精准圈定强出水点,为修建集水廊道/竖井工程提供依据。提请优先纳入应急水源开发序列……

  报告洋洋洒洒三千字。

  非常专业。

  然后主要内容总结下来就是:有溶洞有地下水脉,水资源丰富,初步探查就能供应五万人生活和农业生产需求。

  他深吸一口气,欣喜的说道:“好消息啊……”

  “简直是爆炸性的好消息!”张成南这边是欣喜若狂,“西北地区本来是预定的受灾最严重区域,如今有了这地下水脉的发现,一个大困难解决了!”

  说着,他指向了指挥部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行政区划图。

  根据基层上报信息和专家们的检查预测,全市区域根据旱情轻重程度用不同颜色做了区分,其中被醒目的红笔圈起来的是一个个刺眼的“重灾区”。

  这些重灾区里,西北区域红色格外深。

  等到其他人陆续上班,张成南跟献宝似的,到每个人面前都显摆一下。

  等到韩兆新开完了一个市府常委会回到指挥部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张成南又冲过去给他看这份报告。

  韩兆新无语:“你昨晚不是给我送家里去看过了吗?”

  张成南讪笑:“对对对,我、我太高兴了,把这事给忘记了。”

  韩兆新又看了眼钱进。

  钱进在处理外地协调运水的既定计划:

  “……十二号令确认了没有?争取调动甬城那边的运水专列,他们用的是十五节大容积罐车,一趟满载至少能送两千吨水!”

  “到咱们站卸车转运是关键!赵主任,您负责接洽的是运输局专项通道卡口,到时候务必确保优先通行!陈科长,你负责协调铁路货场卸车效率和转运汽车队衔接,卸车速度按‘分钟’给我抠!”

  “这水到时候早一分钟进罐,就能早一分钟送到重灾区去……”

  几个围绕着他的小组成员纷纷点头,手中笔记白纸被飞快填满。

  看完钱进,韩兆新再回过头来看张成南,暗地里一个劲摇头。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这差距多大!

  他暗道你说你老张得意个什么劲?

  第一,是人家钱进提示你山里有水的,而你当时还跟人家唱反调。

  第二,现在发现了地下水有什么用?重点不是怎么能开发水源出来吗?

  开发方案还没有呢,你先高兴上了,我真!

  真想给你两窝窝!

  确实有好消息送到,可当下收到更多还是坏消息。

  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小山,不同部门负责人语速飞快地互相进行信息沟通与确认。

  钱进的手指急促地在桌面地图上敲打着一个个卸水点和转运路线。

  现在其实还用不着运水下乡,形式没那么危急。

  但他看过灾情复盘,知道肯定用得着,所以提前进行部署,进行未雨绸缪。

  白天在指挥部里忙活了一天,下班时候已经夜幕深沉,市府办公大楼早黑下来了。

  随着他们离开,办公楼终于恢复了静谧。

首节 上一节 653/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