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665节

  这个地方标注的是“东河-柳林次级水脉”,属于一座小富水区核心地域。

  确定好这块小富水区位置后,李先带着技术员反复用水平仪和罗盘校正位置,一丝不苟。

  最终测算了一个多钟头,才选定了井口。

  李先郑重点头,钱进一声令下:“开钻!”

  柴油机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咆哮,带动着钻杆开始旋转,坚硬的合金钻头狠狠地啃向干涸的大地。

  泥浆泵轰鸣着,将调配好的泥浆压入钻孔,润滑钻头,携带岩屑。

  尘土飞扬,机器的轰鸣打破了荒野的死寂。

  社员们说着在这地方打井是白忙活,可没人比他们更期待此地能打出水来。

  性命相关啊!

  于是在陈永康的带领下,生产大队还是组织起了像模像样的后援队。

  青壮劳力帮着卸设备、搬运钻杆、平整场地。

  妇女们则烧开水,把家里舍不得吃的粮食、咸菜送到工地。

  几个半大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用脸盆端着清水,小心翼翼地递给满手油污的工人师傅,让他们洗手擦汗。

  就这样整个工地很快弥漫上了一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热烈气氛。

  钱进喜欢这个年代,就是因为这种气氛。

  此时人民日子过的苦,可是干部那是真要身先士卒去干活的,确实得为人民发展谋利益。

  就拿小陈庄和打井队来说。

  他们抱怨归抱怨,却识大体,知道打井队之所以还来忙活,那是因为心里有他们。

  如果指挥部不愿意管他们了,到时候别说打井队了,恐怕连个城里人都见不到。

  所以,社员们还是感谢他们,更感谢钱进这样的指挥部大领导愿意来帮助他们抗旱。

  为此大队部还把攒了不知道多久的绿茶拿出来给钱进泡茶喝:

  “钱指挥啊,别在日头底下了,我找人撑个棚子,你去乘凉喝个茶,去去暑气。”

  钱进摆摆手:“多谢了,陈大队,这茶水你放这里,咱们待会要是打井成功能打出水来,一起喝茶庆祝胜利。”

  “要是打不出水井来——那是绝不可能滴!”

  他本来想说打不出水井就没脸喝茶水了,但是一看附近老百姓那心情忐忑的样子。

  此时他还是给老百姓们树立一点信心为妙。

  陈永康将干到裂纹起皮的嘴唇抿了抿。

  他就是还想问问到底能不能打出井。

  但这问题有点影响军心,他没敢问。

  实际上老百姓的质疑和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打井之路可不是一帆风顺。

  才打到十多米时,他们就遇到了坚硬的岩层,

  钻速明显慢了下来,钻头磨损严重。

  李先眉头紧锁,抽出钻头一看,脸色阴沉:“草他妈,碰上岩层了!”

  他看向钱进,满心焦灼,满心不甘。

  钱进则精神一振:“难怪这地方的土地盐碱化呢,恐怕是岩层的存在,阻碍了地下水气的渗透。”

  “怎么样,这钻头能下去吗?”

  李先无奈的摇摇头:“不知道岩层有多深啊,这钻头不吃劲,都是老东西了……”

  “那就换钻头,换耐磨钻头!”钱进当机立断出主意。

  李先差点笑出声来。

  老子不知道应该换耐磨钻头吗?

  他不忍的看了看周围正在聚精会神盯着机器看,满怀期待等着出水的老百姓,低声说:“没有耐磨钻头!”

  钱进笑道:“有!”

  他去车上将一个超大号手提袋拿下来,这袋子帆布缝制,是自己手工缝的那种东西,不好看但特别耐用。

  打开手提袋,里面全是大小不一的钻头。

  一个个钻头带着锋利劲,即使滚烫的阳光照耀在上面,也能显现出其上的寒光。

  钱进没法把全套的深水井打井机带出来,先搞出来一批钻头没问题:

  “全是进口货,正儿八经的西德特种钢钻头,想办法换上去!”

  这年代国内普通地区缺少高级钢和特种钢钻头,可未来的商城里太多了。

  未来国内钢铁产能饱和到爆炸,各种高性能钢材压根不值钱。

  只是这些钻头是他随意买来的,跟机器本身不配套。

  不过劳动人民有智慧。

  多层焊接!

  现在当务之急是打出水来而不是保护机器,所以可以不计后果的焊接钻头。

  除了更换更耐磨的钻头,李先还调整了泥浆配比,降低钻压,稳扎稳打。

  机器再度开始轰鸣。

  工人们三班倒,汗水浸透了厚厚的工作服,又被烈日烤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钻头运行声音突然从沉重刺耳的‘吱吱’变成轻松的‘唰唰’。

  李先兴奋的挥拳:“好啊,好啊!”

  “钻透了!”又有人兴奋的喊。

  社员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只看到打井队工人们开心,他们也跟着开心。

  不过得知不是打出水来了,他们又不开心了。

  不光是钱进他们这边有困难。

  打井工作并非是几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无法速战速决,得徐徐渐进。

  所以各个打井队之间保持联系,有什么问题互相之间要协商解决。

  还有打井队遭遇了无法钻透的岩石层,钱进这边就去送钻头。

  一概称呼为国外进口特种钢材高强度钻头!

  现实就这么残酷。

  有些打井队被岩石层卡住了,还有一支打井队也就是平陵县大洼公社的打井队则遇到了流沙层。

  后者的钻头打到十几米时,钻孔壁突然坍塌,钻具都被埋在下面了。

  分队队长急得嘴上起泡,一边组织人力用人力绞盘配合机器往外拉钻杆,一边紧急向指挥部求援。

  钱进接到报告,赶紧过去查看情况。

  井道坍塌是最吓人的,很容易搞出人命来。

  指挥部那边也着急,立刻协调调运了更大量的套管和堵漏材料去支援。

  现在问题是井道已经被流沙给堵住了。

  钱进没办法。

  还得商城出马啊!

  抽沙机、吸沙泵,只能让这两样家伙上阵了。

  可是这两样机器也吸不动干沙。

  于是打井队还得发动群众去挑水倒入井道里制造砂浆……

  群众们的骂娘声,那真是钱进都听不下去了。

  他们觉得打井队是来找事的,本来他们都舍不得挑水去浇灌庄稼了,结果现在还得浇灌到井道里去抽沙。

  打井队的工人们闻言气炸了,一个个想要撂挑子不干了。

  这是小鬼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钱进也想跑路。

  奈何机器已经准备好了,总不能白准备吧?

  他只好给同志们做思想动员工作。

  好家伙。

  他现在无比的钦佩领袖同志。

  领袖同志能在绝境下团结人民救中国,这太了不起了。

  他现在相信人民的力量,可不相信人民的头脑了。

  不过人心都是肉长的。

  后面看到工人们跳进泥浆池,冒着塌方的危险去搅和泥沙以方便抽沙机工作,社员们没话说了,终于沉默下来。

  21世纪的高端抽沙机和吸沙泵还是很猛烈的,轰轰的声音中,大量泥沙被抽了出来。

  然后他们发现后面抽出来的沙里有水分!

  这就很让人激动了。

  显然流沙层是湿润的,很可能流沙层下有水!

  抽出泥沙后需要人工下套管固井,当地公社领导发动了群众并率先下井,总算控制住险情,重新开钻。

  这样钱进就不能留下了,小陈庄生产大队那边还在等着他呢。

  时间在机器的轰鸣和人们的期盼中慢慢流逝。

  最先传来捷报的还就是小陈庄生产大队这边。

  经过三天的奋战,钻头终于突破了最后的岩层,钻杆下到了三十八米的深度!

  当钻头被缓缓提起,技术员屏住呼吸,将测绳放入钻孔。

  测绳上的水痕清晰可见!

  深度符合预期!

  “草他娘喽给老子下泵!”李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旁边的工人兴奋的喊:“老李,你成当官的了?钱指挥才是当官的!”

  钱进也很激动,叫道:“这里有什么当官的?这里都是咱们劳动人民!”

  “快,别纠结称谓,赶紧下泵啊!”

首节 上一节 665/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